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2437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侧面卷动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侧面卷动稳定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



背景技术:

侧面卷动系统是通过将竖向设置的薄膜或其他材质上下卷动,从而实现调节光照、降温或保温的作用,普遍使用于温室。

侧面卷动系统通常包括电机、链轮、卷动轴、爬升器、爬升轴、齿轮和待卷物例如薄膜,卷动轴和电机的驱动轴横向同轴设置,链轮安设在卷动轴上,驱动轴插接在链轮中,待卷物的上端固定在卷动轴的上方,待卷物的下端固定在卷动轴上,爬升轴竖向设置,爬升轴上沿竖向设置有多个齿孔,爬升器上下可移动设置在爬升轴上,电机安设在爬升器上,齿轮安设在驱动轴或卷动轴上并啮合齿孔。使用时,通过电机的驱动轴驱动链轮转动,带动卷动轴转动,从而卷起待卷物,同时带动齿轮转动,齿轮沿爬升轴向上移动,带动电机和爬升器爬升;反之,通过电机的驱动轴驱动链轮反向转动,带动卷动轴反向转动,从而放下待卷物,同时带动齿轮反向转动,齿轮沿爬升轴向下移动,带动电机和爬升器下降。当然,也可以将待卷物的上端固定在卷动轴上,待卷物的下端固定在卷动轴的下方。

但是,采用上述侧面卷动系统,在利用电机和爬升器上下运动过程中,会由于电机的自身重量导致电机附近的卷动轴弯曲变形,变形后的卷动轴无法有效承受整根卷动轴上的重量,最后导致断裂,影响侧面卷动系统的寿命。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其能够补偿电机的重量,从而防止卷动轴变形,延长侧面卷动系统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其能够补偿驱动装置的重量,从而防止卷动轴变形,延长侧面卷动系统的寿命,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单,使用方便,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和卷动轴,所述卷动轴横向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具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装置支承或悬挂在所述卷动轴上且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卷动轴用于驱动所述卷动轴转动,其特点是,所述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还包括配重块、连接绳和悬挂横杆,所述悬挂横杆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的上方,所述连接绳悬挂在所述悬挂横杆上,所述连接绳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或所述卷动轴且另一端连接所述配重块。

较佳地,所述配重块的重量等于所述驱动装置的重量。

较佳地,所述的连接绳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轴。

更佳地,所述驱动轴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均裸露在外,所述第一端部连接所述卷动轴用于驱动所述卷动轴转动,所述的连接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的连接绳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轴。

较佳地,所述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还包括滑轮,所述滑轮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悬挂横杆上,所述连接绳悬挂在所述滑轮上。

更佳地,所述滑轮沿所述悬挂横杆的长度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悬挂横杆上。

较佳地,所述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还包括链轮,所述卷动轴和所述驱动轴同轴设置,所述链轮安设在所述卷动轴上,所述驱动轴插接在所述链轮中。

较佳地,所述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还包括爬升器、爬升轴和齿轮,所述爬升轴竖向设置,所述爬升轴上沿竖向设置有多个齿孔,所述爬升器上下可移动设置在所述爬升轴上,所述驱动装置安设在所述爬升器上,所述齿轮安设在所述驱动轴或所述卷动轴上并啮合所述齿孔。

较佳地,所述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还包括待卷物,所述待卷物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卷动轴的上方,所述待卷物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卷动轴上;或者,所述待卷物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卷动轴上,所述待卷物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卷动轴的下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本发明的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卷动轴、配重块、连接绳和悬挂横杆,卷动轴横向设置,驱动装置具有驱动轴,驱动装置支承或悬挂在卷动轴上且驱动轴连接卷动轴用于驱动卷动轴转动,悬挂横杆设置在驱动装置的上方,连接绳悬挂在悬挂横杆上,连接绳的一端连接驱动装置或卷动轴且另一端连接配重块,从而通过配重块补偿驱动装置重量使驱动装置安装处垂直方向的受力平衡,因此,能够补偿驱动装置的重量,从而防止卷动轴变形,延长侧面卷动系统的寿命,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本发明的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卷动轴、配重块、连接绳和悬挂横杆,卷动轴横向设置,驱动装置具有驱动轴,驱动装置支承或悬挂在卷动轴上且驱动轴连接卷动轴用于驱动卷动轴转动,悬挂横杆设置在驱动装置的上方,连接绳悬挂在悬挂横杆上,连接绳的一端连接驱动装置或卷动轴且另一端连接配重块,从而通过配重块补偿驱动装置重量使驱动装置安装处垂直方向的受力平衡,因此,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单,使用方便,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A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驱动装置和齿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B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驱动装置和齿轮的右视示意图。

图2C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驱动装置和齿轮的仰视示意图。

图3A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连接轴的主视示意图。

图3B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连接轴的仰视示意图。

图3C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连接轴的左视示意图。

图4A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配重块的主视示意图。

图4B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配重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爬升器的右视透视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包括悬挂横杆和滑轮的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A是图6所示的包括悬挂横杆和滑轮的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6B是图6所示的包括悬挂横杆和滑轮的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6C是图6所示的包括悬挂横杆和滑轮的组件的右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驱动装置;11驱动轴;12第一端部;13第二端部;2卷动轴;3配重块;31吊环;4连接绳;5悬挂横杆;6滑轮;7连接轴;8链轮;9爬升器;91左侧挡板;92右侧挡板;93滚轮;94第一螺孔;95第二螺孔;10爬升轴;14齿轮;15U形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至图6C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包括驱动装置1、卷动轴2、配重块3、连接绳4和悬挂横杆5,所述卷动轴2横向设置,所述驱动装置1具有驱动轴11,所述驱动装置1支承或悬挂在所述卷动轴2上且所述驱动轴11连接所述卷动轴2用于驱动所述卷动轴2转动,所述悬挂横杆5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1的上方,所述连接绳4悬挂在所述悬挂横杆5上,所述连接绳4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且另一端连接所述配重块3。

所述配重块3的重量可以小于、等于或大于所述驱动装置1的重量,如果所述配重块3的重量小于所述驱动装置1的重量,则可能补偿所述驱动装置1的重量不够彻底;如果所述配重块3的重量大于所述驱动装置1的重量,则可能还考虑到连接绳4与其它部件例如悬挂横杆5之间存在的摩擦,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块3的重量等于所述驱动装置1的重量。因为在使用下述滑轮6的情况下,连接绳4与悬挂横杆5之间的摩擦大大减小,可以忽略不计。

所述连接绳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配重块3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图4A和图4B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块3上设置有吊环31,所述的连接绳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吊环31。

为了补偿所述驱动装置1的重量,使所述驱动装置1的安装处垂直方向的受力平衡,除了所述连接绳4的一端直接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外,可选地,所述的连接绳4的一端也可以连接所述卷动轴2,因为所述驱动装置1支承或悬挂在所述卷动轴2上,从而通过连接所述卷动轴2可以间接补偿所述驱动装置1的重量。

所述连接绳4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可以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的任何合适的位置,请参见图1至图2C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绳4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轴11。

所述驱动轴11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至图2C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轴11包括第一端部12和第二端部13,所述第一端部12和所述第二端部13均裸露在外,所述第一端部12连接所述卷动轴2用于驱动所述卷动轴2转动,所述的连接绳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部13。

所述的连接绳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部13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至图3C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还包括连接轴7,所述连接轴7连接(例如焊接)所述第二端部13,所述的连接绳4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轴7。也就是说,所述的连接绳4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轴7间接连接所述第二端部13。所述连接轴7还可以通过另外的卷动轴2连接所述第二端部13。

为了减小连接绳4与悬挂横杆5之间的摩擦,请参见图1、图6至图6C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还包括滑轮6,所述滑轮6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悬挂横杆5上,所述连接绳4悬挂在所述滑轮6上。

为了增加系统稳定性,请参见图1、图6至图6C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滑轮6沿所述悬挂横杆5的长度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悬挂横杆5上。例如,所述悬挂横杆5穿设所述滑轮6,所述悬挂横杆5的两端裸露在外,这样所述滑轮6既可以在所述悬挂横杆5上转动,也可以沿所述悬挂横杆5移动。从而在配重块3等受到侧向力晃动时,滑轮6可以跟随移动,增加系统稳定性。

所述驱动装置1支承或悬挂在所述卷动轴2上且所述驱动轴11连接所述卷动轴2用于驱动所述卷动轴2转动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较佳地,所述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还包括链轮8,所述卷动轴2和所述驱动轴11同轴设置,所述链轮8安设(例如焊接)在所述卷动轴2上,所述驱动轴11插接在所述链轮8中。请参见图1至图2C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12插接在所述链轮8中。

显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例如所述卷动轴2和所述驱动轴11直接同轴插接或固定;或者所述驱动装置1的壳体上具有穿孔,所述卷动轴2穿设在所述穿孔中,从而所述驱动装置1悬挂在所述卷动轴2上,且所述驱动轴11位于所述卷动轴2下,所述驱动轴11和所述卷动轴2上均设置连接齿轮,所述驱动轴11通过连接齿轮相互啮合从而连接所述卷动轴2用于驱动所述卷动轴2转动;或者所述驱动装置1位于所述卷动轴2上,所述驱动轴11位于所述卷动轴2上,所述驱动轴11和所述卷动轴2上均设置连接齿轮,所述驱动轴11通过连接齿轮相互啮合从而连接所述卷动轴2用于驱动所述卷动轴2转动,从而所述驱动装置1通过所述驱动轴11支承在所述卷动轴2上。

所述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还可以具有其它任何合适的构成,请参见图1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还包括爬升器9、爬升轴10和齿轮14,所述爬升轴10竖向设置,所述爬升轴10上沿竖向设置有多个齿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爬升器9上下可移动设置在所述爬升轴10上,所述驱动装置1安设在所述爬升器9上,所述齿轮14安设在所述驱动轴11上并啮合所述齿孔。所述齿轮14也可以安设在所述卷动轴2上,在所述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还包括连接轴7的情况下,所述齿轮14还可以安设在所述连接轴7上。

所述爬升器9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爬升器9包括左侧挡板91、右侧挡板92和四个滚轮93,所述左侧挡板91和所述右侧挡板92左右间隔设置,四个所述滚轮93位于所述左侧挡板91和所述右侧挡板92之间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左侧挡板91和所述右侧挡板92中,四个所述滚轮93分成上下两组,每组两个所述滚轮93,上组的两个所述滚轮93前后间隔设置,下组的两个所述滚轮93前后间隔设置,爬升轴10穿设在上组的两个所述滚轮93之间以及下组的两个所述滚轮93之间,所述驱动装置1安设在所述右侧挡板92上。例如所述右侧挡板92上具有第一螺孔94,所述驱动装置1具有第二螺孔95(见图2A至图2C),通过螺栓穿设并啮合所述第一螺孔94和所述第二螺孔95进行固定。

所述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还可以具有其它任何合适的构成,在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还包括待卷物,所述待卷物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卷动轴2的上方,例如温室的侧墙上端,所述待卷物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卷动轴2上。或者,也可以采用如下设置:所述待卷物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卷动轴2上,所述待卷物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卷动轴2的下方,例如温室的侧墙下端。

所述驱动装置1可以是任何合适的驱动装置,例如电机。所述连接绳4可以是任何合适的连接绳,例如钢丝绳。

使用时,需要将悬挂横杆5安装固定,例如将悬挂横杆5两端固定在U形固定件15的两侧(例如通过螺栓螺母),然后将U形固定件15的底部固定到温室侧墙上端或结构梁等固定结构上,再通过驱动装置1的驱动轴11驱动卷动轴2转动,例如以从第二端部13朝向第一端部12的方向上看,卷动轴2逆时针转动为例,则卷动轴2卷起待卷物,同时带动齿轮14逆时针转动,齿轮14沿爬升轴10向上移动,带动驱动装置1和爬升器9爬升,同时带动连接轴7逆时针转动,卷绕连接绳4,配重块3不动,若连接轴7本身已经逆时针缠绕一部分连接绳4,则释放连接绳4,配重块3将下降;然后,通过驱动装置1的驱动轴11驱动卷动轴2反向即顺时针转动,从而卷动轴2放下待卷物,同时带动齿轮14反向即顺时针转动,齿轮14沿爬升轴10向下移动,带动驱动装置1和爬升器9下降,同时带动连接轴7反向即顺时针转动,释放连接绳4,配重块3不动,若连接轴7本身已经逆时针缠绕一部分连接绳4,则继续逆时针缠绕连接绳4,配重块3将上升。

因此,本发明利用配重块补偿驱动装置重量使驱动装置安装处垂直方向的受力平衡。在驱动装置上下运动过程中,通过预先在连接轴上逆时针缠绕连接绳,配重块总是在相反方向运行,增加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配重块的重量也可根据驱动装置型号不同进行调整。

从而,本发明通过设计重量补偿系统,以补偿驱动装置的重量,从而防止卷动轴变形,特别是防止卷动轴局部变形,增加侧面卷动系统的稳定性,延长侧面卷动系统的寿命。

综上,本发明的侧卷重量补偿稳定系统能够补偿驱动装置的重量,从而防止卷动轴变形,延长侧面卷动系统的寿命,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单,使用方便,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予以展示和说明,在不背离所述原理下,实施方式可作任意修改。所以,本发明包括了基于权利要求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的所有变形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