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交替用药和变香的蚊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8927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交替用药和变香的蚊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卫生杀虫剂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交替用药和变香的蚊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蚊香的大量使用,目前蚊子对蚊香活性成分的抗性越来越高,在蚊香使用过程中对蚊子的驱避作用逐渐减弱,导致蚊香用药量增加,单位空间内需要增加蚊香活性成分浓度才能够解决问题,不仅会因加大蚊香浓度而影响人体的承受力,同时会加速蚊虫对蚊香活性成分的抗性提升。目前很多技术逐渐开始重视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cn1164169c公开了一种具有延伸的、可燃烧体的昆虫盘香。该燃烧体具有多个处理区,其中每个处理区都含有可挥发的昆虫控制量的昆虫控制活性成分,处理区被间隔区分开,间隔区含有的昆虫控制活性成分浓度低于处理区。燃烧时,昆虫盘香以昆虫控制量间隔释放活性成分。该专利采用分段式的盘式蚊香来解决问题。但是使用过程中存在浓度差异过大,导致流动空气下补偿蚊香浓度变化不确定,导致室内蚊香活性成分浓度变化没有规律,时高时低,蚊子在不规律蚊香有效成分浓度下,使得对蚊子的驱避性能不稳定,甚至会因间隔期过长而导致蚊子恢复活动。

本申请人的专利cn102669155a对分段式蚊香进行了改进,尤其是在活性成分上进行了改进,但并没有对盘式蚊香的结构进行详细阐述以何种方式解决目前盘式蚊香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效果显著的盘式蚊香。一种可交替用药和变香的蚊香及其制备方法,以实现盘式蚊香规律释放昆虫控制成分,以维持所释放空间内昆虫控制成分因为空间非密闭性的扩散损失和昆虫降解损失,尤其是解决规律设置蚊香浓度和蚊香各区段蚊香活性成分含量而实现对蚊子驱避性能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交替用药和变香的蚊香,其特征在于蚊香为盘式蚊香,蚊香燃烧体上包含至少2个区段,燃烧体上区段之外的区域为常规区域,常规区域含有昆虫控制成分,每个区段由至少2个区块组成,每个区块均含有昆虫控制成分,所有区段长度之和占燃烧体总长度的比例为60-100%,每个区块所含昆虫控制成分的品种不同或品种相同,相邻区段所包含的昆虫控制成分总重量的差值与所述相邻区段的任一区段所包含的昆虫控制成分总重量的比值小于等于20%。

区段内设置区块,区块之间不设置间隔区,区块和区块是相连的。区段和区段之间可以相连,也可以不相连,不相连的区段之间设置常规区域,常规区域含有昆虫控制成分。在蚊香燃烧体上,可以设置常规区域,也可以不设置常规区域,如果不设置常规区域,则所有区段长度之和占燃烧体总长度的比例为100%。

上述蚊香解决了蚊香释放空间内的昆虫对蚊香的抗性周期问题及释放空间内活性成分损失问题,因为昆虫在有效浓度的昆虫控制成分空间中,会导致其活动能力降低产生不适应,从而起到驱赶或击倒的作用,但是由于昆虫的环境适应性,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短期抗性,同时蚊香活性成分浓度因损失而降低,导致活动能力又增加,蚊虫会苏醒或重新飞舞。所以需要在蚊香燃烧期间进行反复的有规律的刺激,而不是反复的无规律刺激。通过区段的周期性设置,可以在昆虫适应环境的情况下再次变化空间内的昆虫控制成分浓度,再次使昆虫活动能力降低,产生不适应,这种控制,要保证蚊香作用空间的昆虫控制成分浓度不要低于正常控制浓度,因为昆虫控制成分一方面会降解,一方面活动空间的人或动物会吸收一部分,另外,空间的非完全封闭会泄露一部分,所以蚊香燃烧体上不能设置空白昆虫控制成分区域,也就是既要保证空间浓度,又要保证反复刺激昆虫,因此设置成2个以上的区段的燃烧体,且每个区段燃烧体上区块都要含有昆虫控制成分成分,为了有力地控制昆虫,需要规律的设置各区段内的蚊香活性成分,也就是昆虫控制成分的总重量不能差异过大,也就是差异不要在20%以上,否则效果不佳。

常规区域长度之和占蚊香燃烧体总长度的比例低于40%,高于40%则会导致蚊香燃烧体的燃烧规律被破坏,导致规律刺激失效。

优选的,蚊香盘上所设置的区段的长度相同或不同,沿燃烧体燃烧方向,相邻区段燃烧体的后区段昆虫控制成分总重量为前区段昆虫控制成分总重量的70%-130%。

优选的,蚊香盘上所设置的区段的长度不同。

优选的,蚊香盘上,相邻区段燃烧体所含的昆虫控制成分总重量相同。

一般情况下,除了保证各区段昆虫控制成分的总重量差异不要在20%以上外,为了保证蚊香燃烧期间空间昆虫控制成分浓度恒定,且每个区段燃烧期间的空间昆虫控制成分浓度相同,那么就要求每个燃烧体的区段内的多个区块的昆虫控制成分的总重量差异量不应该大于10%。也就是在每个区段的每个区块的昆虫控制成分品种不同或品种相同浓度不同的情况下,依然要保证每个区段的所有区块的昆虫控制成分的总重量要相同或总重量差异小于10%,以保证在区块燃烧期间所释放的昆虫控制成分维系蚊香所在空间的昆虫控制成分浓度相对均衡,即使补偿空间昆虫控制成分损失,那么阶段式的补充最好相对稳定。

优选的,上述盘式蚊香中,每个区段所含的昆虫控制成分的品种相同,按照燃烧体燃烧方向排列的每个区段内的第1个区块的昆虫控制成分浓度最高,每个区段内,按燃烧体燃烧方向排列的第1区块后的区块所含昆虫控制成分的浓度依次低于前一区块浓度。

优选的,上述盘式蚊香中,每个区段中的区块数量相同。

优选的,上述盘式蚊香中,每个区段中的区块数量不同。

优选的,上述盘式蚊香中,每个区段中的区块数量为2-7个。

优选的,上述盘式蚊香中,每个区段中的区块数量为2-4个。

昆虫控制成分浓度高的区块的燃烧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昆虫的首次刺激,低浓度区块的燃烧保证空间昆虫控制成分损失后的补偿。

例如,离燃烧点最近的第1区段设置a区块和b区块、离燃烧点较远的第2区段设置c区块、d区块和e区块,第一区段的a区块、b区块所含昆虫控制成分的总重量和第2区段的c区块、d区块和e区块所含昆虫控制成分的总重量相同或c区块、d区块和e区块所含昆虫控制成分总重量为a区块、b区所含昆虫控制成分总重量的70%-130%。蚊香在燃烧过程中,所在空间的温度、湿度和人员活动的情况不同,会导致空间内有效浓度变化不规律,那么一般情况下,不规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蚊香燃烧期间前期人员活动频繁,后期人员活动不频繁,那么在区段内的区块数量的设置就需要离燃烧起始端的区段内的区块数量要少,以保证快速补偿空间昆虫控制成分浓度,离燃烧起始端的区段内的区块数量要多,缓慢补偿空间内昆虫控制成分的少量损失。而对于空间内前期人员活动少,后期人员活动多,则蚊香上燃烧体区段内区块的设置则正好相反。

优选的,对于区段内的区块浓度而言,第1区段的a区块的昆虫控制成分浓度高于b区块昆虫控制成分浓度,第2区块的c区块昆虫控制成分浓度高于d区块,d区块的昆虫控制成分浓度高于e区块的昆虫控制成分浓度。

每个区段中区块的数量根据不同地区昆虫对于昆虫控制成分的耐药性和所处空间的密闭性、湿度和温度的情况来确定。

优选的,蚊香燃烧体上只设置区段和区块,没有其他区域。

优选的,常规区域的昆虫控制成分浓度低于区段内控制控制成分浓度最高的区块的浓度,或者常规区域的昆虫控制成分浓度与所有区段的平均浓度相同,或者与昆虫控制成分浓度最低的区块的浓度相同。

在蚊香燃烧体燃烧过程中,一方面必须实现对昆虫进行周期性刺激和合理补充空间昆虫控制成分的损失,也就是进行区段及区段内区块的设置,另一方面,如果蚊香燃烧体上设置常规区域,也必须保证周期刺激期间外的燃烧时间需要昆虫控制成分的正常释放,也就是需要常规区域的燃烧必须保证合理浓度的昆虫控制成分释放,以维持空间昆虫控制成分对昆虫的基础作用。

有益效果

1、通过在蚊香燃烧体上设置规律排列的区段和区块,使得蚊香在燃烧期间对昆虫进行反复的刺激,通过区段的周期性设置,可以在昆虫适应环境的情况下再次变化空间内的昆虫控制成分浓度,再次使昆虫活动能力降低、产生不适应,进而有效控制昆虫的活动;

2、在蚊香燃烧体上设置成2个以上的区段,且每个区段燃烧体上的区块都含有昆虫控制成分成分,蚊香燃烧体上不能设置空白昆虫控制成分区域,而且常规区域的比例要低于40%,常规区域必须含有昆虫控制成分,也就是既要保证空间浓度,又要保证反复刺激昆虫,不给昆虫控制留下活性成分释放空白时间。

3、蚊香燃烧体上的区段中具有高昆虫控制成分浓度的区块,高昆虫控制成分浓度区块的燃烧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昆虫的首次刺激,低昆虫控制成分浓度区块的燃烧保证空间昆虫控制成分损失后的补偿。

4、在蚊香燃烧体燃烧过程中,本发明的蚊香一方面实现对昆虫进行周期性刺激和合理补充空间昆虫控制成分的损失,也就是进行区段及区段内区块的设置,另一方面,保证了周期刺激期间外的燃烧时间昆虫控制成分的正常释放,也就是常规区域的燃烧必须保证合理浓度的昆虫控制成分释放,以维持空间昆虫控制成分对昆虫的基础作用,没有此基础作用会导致后期的周期性控制效果不佳。

附图说明

图1设置区段和规律区块的蚊香燃烧体示意图,示意图上的区段和区块的标志仅仅为在蚊香燃烧体上的位置示意,并不代表其长度和长度的比例,实际上区段长度之和一定要大于60%,示意图只是示意,没有对此详细绘制相应的蚊香燃烧体示意图。

图2设置区段和不规律区块的蚊香燃烧体示意图,示意图上的区段和区块的标志仅仅为在蚊香燃烧体上的位置示意,并不代表其长度和长度的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针对附图1进行说明。附图1的蚊香燃烧体具有燃烧体起始端1、燃烧体末端2、常规区域3、区块4、区块5、区块6、区块7。燃烧体起始端1和燃烧体末端2之间的燃烧体中心长度为蚊香燃烧体总长度。蚊香燃烧体上设置有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第一区段由区块4和区块5连接组成,第二区段由区块6和区块7组成。区块4、区块5、区块6和区块7的长度相同,且长度分别占蚊香燃烧体总长度的15%。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之间的常规区域3占蚊香燃烧体总长度的10%,区块4距离蚊香燃烧体的起始端1的长度为燃烧体总长度的10%。区块7和燃烧体末端2之间的长度占蚊香燃烧体总长度的20%,区块4和区块6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浓度分别为0.34wt%,区块5和区块7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的浓度为0.06wt%,常规区域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浓度为0.20wt%。

实施例2:

对实施例1的蚊香进行改变形成实施例2,改变的内容如下:

如图1所示,区块4和区块6的长度相同,且长度分别占蚊香燃烧体总长度的15%。区块5和区块7的长度相同,且长度分别占蚊香燃烧体总长度的30%。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之间的常规区域3长度占蚊香燃烧体总长度的5%,区块4距离蚊香燃烧体的起始端1的长度为燃烧体总长度的5%。区块7和燃烧体末端2之间的长度占蚊香燃烧体总长度的0%,区块4和区块6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浓度分别为0.52wt%,区块5和区块7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浓度分别为0.04wt%,常规区域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浓度为0.19wt%。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蚊香燃烧体,设置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连接,第一区段由区块8、区块9和区块10连接组成,第二区段由区块11和区块12连接组成,第三区段由区块13、区块14和区块15连接组成,区块8距离燃烧体起始端1的距离为蚊香燃烧体总长度的5%,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件之间的常规区域3的长度站燃烧体总长度的5%,区块15和燃烧体末端2之间的距离为蚊香燃烧体总长度的10%。区块8、区块9、区块10、区块11、区块12、区块13、区块14和区块15的长度相同,分别占燃烧体总长度的10%,区块8、区块11和区块13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的浓度分别为0.3wt%。区块9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的浓度为0.2wt%,区块10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浓度为0.1wt%,区块12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浓度为0.25wt%,区块14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的浓度为0.15wt%,区块15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浓度为0.15wt%,常规区域的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浓度为0.12wt%。

实施例4:

对实施例3的蚊香进行改变形成实施例4,改变的内容如下:

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依次连接,区块8距离燃烧体起始端1的距离为蚊香燃烧体总长度以及区块15和燃烧体末端2之间的距离为蚊香燃烧体总长度的都为0%,第一区段由区块8、区块9和区块10连接组成,第二区段由区块11和区块12连接组成,第三区段由区块13、区块14和区块15连接组成,区块8、区块11和区块13的长度相同,分别占燃烧体总长度的10%,区块9、区块10、区块12、区块14和区块15的长度相同,分别占燃烧体总长度的14%,区块8、区块11和区块13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浓度分别为0.3wt%。区块9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浓度为0.15wt%,区块10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浓度为0.10wt%,区块12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浓度为0.25wt%,区块14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浓度为0.15wt%,区块15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浓度为0.10wt%。

对比实施例1

将蚊香燃烧体分成10个区段,每隔区段大约占蚊香燃烧体总长度的10%,蚊香燃烧体起始端的区段为0.4wt%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第二区段不含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第三区段含0.4wt%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第四区段不含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依次类推,进而形成间隔含有活性成分的盘式蚊香。

对比实施例2

将蚊香燃烧体分成10个区段,每隔区段大约占蚊香燃烧体总长度的10%,蚊香燃烧体起始端的区段为0.4wt%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第二区段不含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第三区段含0.25wt%的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第四区段含0.1wt%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第五区段含0.3wt%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第六区段含0.1wt%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第七区段含0.1wt%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第八区段含0.3wt%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第九区段含0.25wt%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第十区段含0.2wt%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进而形成间隔含有活性成分的盘式蚊香。

对比实施例3

常规蚊香,整个蚊香的任何区域都含有富右旋反式烯丙菊酯,浓度为0.2wt%。

上述实施例1-4和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2和对比实施例3中的蚊香的燃烧体制备所用的材料相同,对于每个区段中所含的蚊香活性成分均采用准确定量滴加的方式进行。

效果实施例

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2和对比实施例3的蚊香分别在28m3的空间中及温度25℃、湿度65%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空间的空气交换率为0.1h-1。放入雌性致倦库蚊100只。将蚊香点燃后,放入模拟房中,每隔20分钟统计一次被击倒蚊子的数量,到3小时,计时完毕。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平行试验三次,然后对三次的结果分别取平均值,具体数据见下表1。

表1蚊香对蚊子生物效果试验

从上表可以看出,按照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规律设置蚊香燃烧体所含昆虫控制成分浓度和总量的分布,获得的蚊香燃烧体在驱避蚊子的试验中从击倒总数上具有很大的提高,比普通药量均匀分布的蚊香要高出25%以上的效果,比非规律式的分段蚊香高出10%以上的效果,而且在设置区段和区块更为合理的情况下,例如各区段昆虫控制成分总量相同,各区块的浓度递减,常规区域减少等,例如实施例3和实施例4,其更有利于蚊子的击倒,比常规蚊香和非规律式的分段蚊香效果分别提高了40%以上和20%以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