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藻栽培设施及其栽培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3539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藻栽培设施及其栽培技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藻栽培相关技术,尤其是一种球藻栽培设施及其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本发明所述球藻是指“薸沙”,有名“无根萍(wolffiaarrhiza)”,亦称“芜萍”。是一种大球藻,单子叶植物,浮萍科无根萍属水生植物。是一种漂浮于水面上的椭圆形或卵圆形绿色粒状体,各地池塘或稻田均可见,是主要养殖螺类、鱼类,鱼种阶段适口的优良饵料。也是食品加工好原料,无根萍为种子植物中体型最小的一种,无根无叶,叶状体近球形,长约1.3-1.5mm,宽不到1mm。其生长最佳温度在20-30°c,水温15°c开始生长,低于10°c沉入水底越冬;多数先端产生芽体繁殖。浮生在静水池沼的水面。现有栽培大度采用简单自然水池栽培,或水稻田内自然生长,其缺陷在于生长环境易受气温,养料肥料影响,如4-5月、10月下旬-至霜降气温低球藻生长缓慢,7-9月气温高与30度也生长缓慢缓慢,或出现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一种球藻栽培设施及其栽培技术,通过对栽培辅助设施改善,调节栽培池光照,养料,实现该球藻的栽培高产,质量可控。

本发明技术方案在于:一种球藻栽培设施,包括栽培池、供水系统、阳光光照控制系统、肥料供应系统,栽培池设置0.5-0.6亩一个,以长方形为优,设置深度1-1.2m,池底水泥浇面,上留10-12cm肥泥,池埂采用烧砖砌成,水泥封面;供水系统包括水井、水泵、水阀、水管、肥料调节池;水井由水管连接井水阀,再连接水泵,水泵出水端连接池水阀、供水管,供水管伸入栽培池,水泵出水端还连接喷水阀喷水管、喷水头还连接阳棚架上喷淋头;肥料调节池包括肥料发酵池、肥液池,发酵池、肥液池间设滤网,肥料调节池有水管连接水阀,再连接水泵,肥料调节池有管道与栽培池联通;栽培池也有水管连接水阀,再连接水泵进水端;栽培池纵向池边设有喷水头,喷水头设置可旋转,用于对池内球藻喷水降温,或喷施肥料;每个直线管路都设置水阀;阳光光照控制系统包括阳棚架、太阳调光膜、和遮阳网;栽培池面设置有阳棚架,阳棚架上设置有太阳光调光膜,和遮阳网,阳棚架设置高度1-1.5米,阳棚架横梁设置有喷水装置,用于水池降温使用。

进一步的一种球藻栽培设施,其特征是:供水管伸入栽培池,设置高度在离池底0.70-0.80米位置,并沿栽培池半环布置,供水管池内端顶端封闭,管轴向内侧及上侧设置有出水孔,回水管池内端设置高度在离池底0.15-0.20米,启动水泵进水时实现池水扰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球藻栽培设施,其特征是:所述供水系统可以同时供应若干个栽培池的供水、供肥,即采用一个水泵、一个肥料调节池,管路连接到多个栽培池,形成规模化生产。供水供肥:供水时打开井水阀、池水阀,关闭回水阀,启动水泵,此时供水系统将井水灌入栽培池,并实现搅拌栽培池功能;栽培池池水搅动,打开回水阀、池水阀,关闭井水阀,启动水泵,此时供水系统将栽培池中抽出回头灌入栽培池,实现搅动栽培池水功能,达到调节肥水,增加二氧化碳功能;供肥时将要施复合肥或其它化肥肥料放入肥料调节池,或将肥料调节池已发酵有机肥料料液输入栽培池,打开肥水阀,关闭井水阀、回水阀,开启池水阀关闭喷水阀,或开启喷水阀关闭池水阀,实现池水中施肥或池面施肥,也可池水施肥和池面施肥交替实施,达到面肥底肥充足。

一种利用上述球藻栽培设施的栽培技术,工艺如下:

一、栽培池的位置选择

栽培池适宜静水环境,应选择避风向阳,底泥要肥沃。

二、清栽培池和施肥

使用一年后的栽培池每年3月下旬抽干池水,用生石灰消毒;清塘7天~10天后灌水,同时输入肥料调节池中发酵后人畜粪肥液,旺季采用含高氮复合肥经肥料调节池溶解调配输入栽培池,在球藻繁殖生长旺季,要及时追施氮肥,施肥量采取少量多次。

三、留种、播种与生长

留种是在上年霜降前捞取生长旺盛的池中球藻,与同一池中池底肥泥按1:2混合搅拌均匀,放入塑料薄膜袋封装,沉入水井,井水没过薄膜袋为宜;播种:上年已养过球藻的栽培池,第二年无需放种,可自行繁殖;新开的球藻栽培池每亩需放种萍15公斤~20公斤。球藻在水温20-30℃时生长快,水温低于20℃、高于30℃时生长缓慢。

四、收获及管理

收获:每天早晨或午后用细密悬浮托网将球藻集拢起来,再用捞网捞取;管理:施肥管理,每天早晨或午后采收之后用水循环系统进行追肥一次,并进行一次池水搅拌、扰动,以利于球藻生长所需的供肥及二氧化碳供应;具体操作是一般肥料适中的池塘,低温管理,春季在气温低于20℃时,将阳棚架上太阳光调光膜打开全覆盖,以增加采光保暖提高栽培池温度,加速球藻生长;高温管理,为防止球藻被烈日晒死,打开遮阳网,并设置每日开启水泵抽取井水利用池边及阳棚架上喷水头、喷淋头在球藻上洒水2次~4次。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一种球藻栽培设施,1、利用井水调节解决了4-5月气温低球藻生长缓慢,同理利用井水恒温降低池温,解决了7-9月气温高于30度也生长缓慢缓慢,或出现死亡问题;2、利用肥料调节池,实现废水适量供应,满足球藻养料需要;4、利用供水系统对球藻进行搅和,满足生长所需二氧化碳需求,同时实现肥液充分利用。使球藻实现快速高产,延长一年中的生长时间。采用本发明可保证球藻生长迅速,每日亩产超过200公斤,4月~11月均可收获,5、也解决了新建栽培池的留种越冬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b-b视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a-a视图

图中:水泵1、回水阀2、肥水阀3、肥液池4、回水管5、水井6、栽培池7、阳棚架支撑8、供水管9、喷水头10、喷水管11、井水阀12、池水阀13、喷水阀14、阳棚架15、水16、肥泥17、横梁18、管道19、地平线20、滤网21、发酵池22。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一种球藻栽培设施,包括载培池、供水系统、阳光光照控制系统、肥料供应系统,栽培池7面积0.5-0.6亩,设置长方形,利用采集管理,深度1-1.2m,池底水泥浇面,放入10-12cm肥泥,池埂采用烧砖砌成,水泥封面;供水系统包括水井6、水泵1、水阀、水管、肥料调节池;水井6由水管连接井水阀12,再连接水泵1,水泵1出水端连接池水阀13、供水管9,供水管9伸入栽培池7,水泵1出水端还连接喷水阀14、喷水管11、喷水头10、还连接阳棚架15上喷淋头;肥料调节池包括肥料发酵池22、肥液池4,发酵池22、肥液池4间设滤网21,肥料调节池有水管连接肥水阀3,再连接水泵1,肥料调节池有管道19与栽培池7联通;栽培池7也有回水管连接回水阀2,再连接水泵1进水端;喷水头10设与载培池纵向池边,喷水头10设置可旋转,用于对栽培池7内球藻喷水降温,或喷施肥料;阳光光照控制系统包括阳棚架15、太阳调光膜、和遮阳网;栽培池7面设置有阳棚架15,阳棚架15上设置有太阳光调光膜,和遮阳网,阳棚架15设置高度1-1.5米,阳棚架15横梁上设置有向下喷淋头,用于水池降温使用。供水管9伸入栽培池7,设置高度在离池底0.70-0.80米位置,并沿栽培池7半环布置,供水管9在池内端末端封闭,管轴向内侧及上侧设置有出水孔,用于池水搅动,回水管池内端设置高度在离池底0.15-0.20米,启动水泵1进水时实现池水扰动。

所述供水系统可以同时或选择性对若干个栽培池的供水、供肥,即采用水泵1、同一个肥料调节池,管路连接到多个栽培池,形成规模化生产。供水供肥:供水时打开井水阀12、池水阀13,关闭回水阀2、肥水阀3,启动水泵1,此时供水系统将井水灌入栽培池7,并实现搅拌栽培池7功能;栽培池7池水搅动,打开回水阀2、池水阀13,关闭井水阀12、肥水阀3,启动水泵1,此时供水系统将栽培池7中抽出回头灌入栽培池7,实现搅动栽培池7水功能,达到调节肥水,增加二氧化碳功能;供肥时将要施复合肥或其它化肥肥料放入肥料调节池,或将肥料调节池已发酵有机肥料料液输入栽培池7,步骤为打开肥水阀3,关闭井水阀12、回水阀2,开启池水阀13关闭喷水阀14,或开启喷水阀14关闭池水阀13,实现池水中施肥或池面施肥,也可池水施肥和池面施肥交替实施,达到面肥底肥充足。

一种利用上述球藻栽培设施的栽培技术,工艺如下:

一、栽培池7的位置选择

栽培池7适宜静水环境,应选择避风向阳,底泥要肥沃,远离工矿企业,化学和重金属污染的空气和水源环境。

二、清栽培池7和施肥

使用一年后的栽培池每年3月下旬抽干池水,用生石灰消毒;清塘7天~10天后灌水,同时输入肥料调节池中发酵后人畜粪肥液,旺季采用含高氮复合肥经肥料调节池溶解调配输入栽培池,在球藻繁殖生长旺季,要及时追施氮肥,施肥量采取少量多次。

三、留种、播种与生长

留种是在上年霜降前捞取生长旺盛的池中球藻,与同一池中池底肥泥按1:2混合搅拌均匀,放入塑料薄膜袋封装,沉入水井,井水没过薄膜袋为宜;播种:上年已养过球藻的栽培池,第二年无需放种,可自行繁殖;新开的球藻载培池每亩需放种萍15公斤~20公斤。球藻在水温20-30℃时生长快,水温低于20℃、高于30℃时生长缓慢。

四、收获及管理

收获:每天早晨或午后用细密悬浮托网将球藻集拢起来,再用捞网捞取;管理:施肥管理,每天早晨或午后采收之后用水循环系统进行追肥一次,并进行一次池水搅拌、扰动,以利于球藻生长所需的供肥及二氧化碳供应;具体操作是一般肥料适中的池塘,低温管理,春季在气温低于20℃时,将阳棚架上太阳光调光膜打开全覆盖,以增加采光保暖提高栽培池温度,加速球藻生长;高温管理,为防止球藻被烈日晒死,打开遮阳网,并设置每日开启水泵抽取井水利用池边及阳棚架上喷水头、喷淋头在球藻上洒水2次~4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