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耳的驯化及其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82335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木耳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耳的驯化及其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木耳因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保健功能,特别适宜心脑血管疾病、结石症患者、缺铁的人士,是矿工、冶金工人、纺织工必吃的食品,广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发展前景极好;水西一弄糯木耳是一种在贵州省黔西县洪水镇新桥村野生木耳品种,其特征是适合于鲜干品销售,原有栽培的黑木耳适合于干品销售或用干品发水销售,黄背木耳适合于鲜品销售,干品发水后的口感不好;

但是,木耳传统的栽培方法,都是用阔叶杂木加工成木屑做为主要栽培原料,阔叶杂木的生长速度缓慢,无法满足木耳规模化生产的原料需求,而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较低,大多农户为了不增加劳动,一把火就烧掉了,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木耳的驯化及其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木耳的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采集贵州野生木耳菌株20-30个,采用组织分离的方法获得菌丝,再通过提纯获得菌种;

步骤二、利用农作物秸秆配制的培养料,进行诱导培养,筛选出3-6个能适应在利用农作物秸秆配制的培养料上生长的木耳菌株;

步骤三、利用已经筛选出来的菌株进行适应性栽培试验,筛选出最适合木耳生长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木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秸秆加工,将秸秆粉碎成0.5-2cm长;

步骤二、发酵,所述发酵包括以下发酵方法:

a、堆积发酵,取粉碎后的秸秆45-65份,用0.8-1.5%的石灰水浇透,再加入1-3份的发酵粉,0.1-0.7份的过磷酸钙,搅拌均匀,堆积成宽1-1.5米、高0.8-1.2米、长1-5米的料堆,堆料时,每隔0.6-1.0米插一根直径8-15厘米的木棒,料堆好后,把木棒拨掉通气,盖上塑料膜保温,进行发酵,当料堆温度上升到45-60℃时,保持20-27h,进行翻堆,把四周的料翻到中间,中间的料翻到四周,继续发酵,当料温再次达到45-60℃时,保持43-50h,即得发酵料;

b、发酵隧道发酵,取粉碎后的秸秆45-65份,用0.8-1.5%的石灰水浇透,再加入1-3份的发酵粉,0.1-0.7份的过磷酸钙,搅拌均匀,堆入发酵隧道中发酵,当湿度达到45-60℃时,保持43-50h,即得发酵料;

步骤三、培养基制备,取步骤二所得发酵料38份、阔叶树木屑35份、豆秸粉10份、麦麸10、米糠6份、石膏粉1份,充分搅拌均匀,再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料水比调节为1:1.1;

步骤四、装袋,选用聚丙烯或耐高温低压聚乙烯折角筒袋,用装料机装料,袋长在40-60cm的用扎口机封口,或用塑料绳扎紧封口,袋长在33--40cm的采用向涡口插棒封口或用无棉盖体封口;

步骤五、灭菌,在0.1-0.15mpa压力下蒸汽灭菌2-4h,或90-110℃常压蒸汽灭菌18h;

步骤六、出锅冷却,灭菌完毕,将菌袋移出冷却至20-30℃;

步骤七、接种,冷却后的菌袋,及时在接种箱(室)内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每袋接种量为8-12g左右,接种操作时动作要迅速;

步骤八、菌棒培养,将接种后的菌袋移入事先已消毒过的培养室培养,将菌袋直立放在多层培养架上,黑木耳在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一般门窗上悬挂黑布遮光;发菌期间温度应保持在24-26℃之间,每天通风30-60min,培养3-7d开始检查发菌情况,对污染菌袋及时处理;经过45-50d的适温培养,菌丝即可长满菌袋,再继续培养8-10d,达到生理成熟;

步骤九、出耳管理

a、划口催耳,当菌丝刚长满菌袋或离袋底1-2㎝,将菌袋运到出耳场所;在春季出耳当白天气温平均达8-12℃以上,秋季当夜间气温下降到18-22℃以下时,即可划口催耳;划口前将菌袋在澄清石灰水进行表面擦拭消毒;用消毒后的刀片在菌袋表面划“v”或“/”型口,口长0.3-1.0cm,角度45-55°,深度为0.3-0.8cm,每袋划口50-80个,品字形均匀分布,底部划口距地面5-12cm,量大时可用机械划口;

b、原基形成期管理,调节空气相对湿度85%左右,温度控制在10-25℃,昼夜温差8-12℃,并给予一定的散光,约7-15d原基即可封住划口线;

c、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管理,温度保持在15-25℃为宜,保持较强的散射光,用微喷设施进行喷水调节湿度,干湿交替;约10—20d,耳片直径可长到3-5cm,即可采收;

步骤十、采收及二茬耳管理

a、采收,当耳片直径长到3—5cm即可采收;采收时应采大留小,分次采收;

b、二茬耳管理,第一茬耳采收后,在太阳斜射时晾晒菌袋,经10-15d培养期,然后喷水补湿出耳,这个阶段要注意通风,防止高温,其它管理措施同第一茬耳;

步骤十一、采后处理,鲜耳销售或加工以干制为主,采收的黑木耳及时晒干或烘干,烘烤温度不宜超过50℃,干制加工所用的材料和方法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干木耳及时包装贮存;

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发酵包括以下发酵方法:

a、堆积发酵,取粉碎后的秸秆50份,用1%的石灰水浇透,再加入1.5份的发酵粉,0.5份的过磷酸钙,搅拌均匀,堆积成宽1.2米、高0.9米、长2米的料堆,堆料时,每隔0.8米插一根直径10厘米的木棒,料堆好后,把木棒拨掉通气,盖上塑料膜保温,进行发酵,当料堆温度上升到55℃时,保持24h,进行翻堆,把四周的料翻到中间,中间的料翻到四周,继续发酵,当料温再次达到55℃时,保持48h,即得发酵料;

b、发酵隧道发酵,取粉碎后的秸秆55份,用1.2%的石灰水浇透,再加入2份的发酵粉,0.5份的过磷酸钙,搅拌均匀,堆入发酵隧道中发酵,当湿度达到55℃时,保持48h,即得发酵料;

本发明中,利用在贵州省黔西县采集到的野生木耳菌株进行菌丝生长适应驯化,得到了一种可以用农作物秸秆发酵料替代杂木屑栽培木耳的方法,达到了农作物废弃料资源化循环利用,减少了农作物秸秆焚烧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还解决了栽培木耳原料不足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木耳的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采集贵州野生木耳菌株20个,采用组织分离的方法获得菌丝,再通过提纯获得菌种;

步骤二、利用农作物秸秆配制的培养料,进行诱导培养,筛选出3个能适应在利用农作物秸秆配制的培养料上生长的木耳菌株;

步骤三、利用已经筛选出来的菌株进行适应性栽培试验,筛选出最适合木耳生长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木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秸秆加工,将秸秆粉碎成0.5cm长;

步骤二、发酵,所述发酵包括以下发酵方法:

a、堆积发酵,取粉碎后的秸秆45份,用0.8%的石灰水浇透,再加入1.2份的发酵粉,0.15份的过磷酸钙,搅拌均匀,堆积成宽1米、高0.8米、长1米的料堆,堆料时,每隔0.6米插一根直径9厘米的木棒,料堆好后,把木棒拨掉通气,盖上塑料膜保温,进行发酵,当料堆温度上升到46℃时,保持27h,进行翻堆,把四周的料翻到中间,中间的料翻到四周,继续发酵,当料温再次达到46℃时,保持50h,即得发酵料;

b、发酵隧道发酵,取粉碎后的秸秆45份,用0.8%的石灰水浇透,再加入1份的发酵粉,0.1份的过磷酸钙,搅拌均匀,堆入发酵隧道中发酵,当湿度达到47℃时,保持50h,即得发酵料;

步骤三、培养基制备,取步骤二所得发酵料38份、阔叶树木屑35份、豆秸粉10份、麦麸10、米糠6份、石膏粉1份,充分搅拌均匀,再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料水比调节为1:1.1;

步骤四、装袋,选用聚丙烯或耐高温低压聚乙烯折角筒袋,用装料机装料,袋长在40cm的用扎口机封口,或用塑料绳扎紧封口,袋长在33cm的采用向涡口插棒封口或用无棉盖体封口;

步骤五、灭菌,在0.1mpa压力下蒸汽灭菌2h,或90℃常压蒸汽灭菌18h;

步骤六、出锅冷却,灭菌完毕,将菌袋移出冷却至20℃以下;

步骤七、接种,冷却后的菌袋,及时在接种箱(室)内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每袋接种量为8g左右,接种操作时动作要迅速;

步骤八、菌棒培养,将接种后的菌袋移入事先已消毒过的培养室培养,将菌袋直立放在多层培养架上,黑木耳在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一般门窗上悬挂黑布遮光;发菌期间温度应保持在24℃之间,每天通风30min,培养3-7d开始检查发菌情况,对污染菌袋及时处理;经过45-50d的适温培养,菌丝即可长满菌袋,再继续培养8d,达到生理成熟;

步骤九、出耳管理

a、划口催耳,当菌丝刚长满菌袋或离袋底1㎝,将菌袋运到出耳场所;在春季出耳当白天气温平均达8℃以上,秋季当夜间气温下降到18℃以下时,即可划口催耳;划口前将菌袋在澄清石灰水进行表面擦拭消毒;用消毒后的刀片在菌袋表面划“v”或“/”型口,口长0.3cm,角度45°,深度为0.3cm,每袋划口50个,品字形均匀分布,底部划口距地面5cm,量大时可用机械划口;

b、原基形成期管理,调节空气相对湿度85%左右,温度控制在12℃,昼夜温差9℃,并给予一定的散光,约8d原基即可封住划口线;

c、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管理,温度保持在16℃为宜,保持较强的散射光,用微喷设施进行喷水调节湿度,干湿交替;约11d,耳片直径可长到3cm,即可采收;

步骤十、采收及二茬耳管理

a、采收,当耳片直径长到3—5cm即可采收;采收时应采大留小,分次采收;

b、二茬耳管理,第一茬耳采收后,在太阳斜射时晾晒菌袋,经10d培养期,然后喷水补湿出耳,这个阶段要注意通风,防止高温,其它管理措施同第一茬耳;

步骤十一、采后处理,鲜耳销售或加工以干制为主,采收的黑木耳及时晒干或烘干,烘烤温度不宜超过50℃,干制加工所用的材料和方法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干木耳及时包装贮存。

实施例2

一种木耳的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采集贵州野生木耳菌株25个,采用组织分离的方法获得菌丝,再通过提纯获得菌种;

步骤二、利用农作物秸秆配制的培养料,进行诱导培养,筛选出4个能适应在利用农作物秸秆配制的培养料上生长的木耳菌株;

步骤三、利用已经筛选出来的菌株进行适应性栽培试验,筛选出最适合木耳生长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木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秸秆加工,将秸秆粉碎成1.2cm长;

步骤二、发酵,所述发酵包括以下发酵方法:

a、堆积发酵,取粉碎后的秸秆50份,用1%的石灰水浇透,再加入1.5份的发酵粉,0.5份的过磷酸钙,搅拌均匀,堆积成宽1.2米、高0.9米、长2米的料堆,堆料时,每隔0.8米插一根直径10厘米的木棒,料堆好后,把木棒拨掉通气,盖上塑料膜保温,进行发酵,当料堆温度上升到55℃时,保持24h,进行翻堆,把四周的料翻到中间,中间的料翻到四周,继续发酵,当料温再次达到55℃时,保持48h,即得发酵料;

b、发酵隧道发酵,取粉碎后的秸秆55份,用1.2%的石灰水浇透,再加入2份的发酵粉,0.5份的过磷酸钙,搅拌均匀,堆入发酵隧道中发酵,当湿度达到55℃时,保持48h,即得发酵料;

步骤三、培养基制备,取步骤二所得发酵料38份、阔叶树木屑35份、豆秸粉10份、麦麸10、米糠6份、石膏粉1份,充分搅拌均匀,再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料水比调节为1:1.1;

步骤四、装袋,选用聚丙烯或耐高温低压聚乙烯折角筒袋,用装料机装料,袋长在50cm的用扎口机封口,或用塑料绳扎紧封口,袋长在36cm的采用向涡口插棒封口或用无棉盖体封口;

步骤五、灭菌,在0.1mpa压力下蒸汽灭菌3h,或95℃常压蒸汽灭菌18h;

步骤六、出锅冷却,灭菌完毕,将菌袋移出冷却至25℃以下;

步骤七、接种,冷却后的菌袋,及时在接种箱(室)内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每袋接种量为10g左右,接种操作时动作要迅速;

步骤八、菌棒培养,将接种后的菌袋移入事先已消毒过的培养室培养,将菌袋直立放在多层培养架上,黑木耳在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一般门窗上悬挂黑布遮光;发菌期间温度应保持在25℃之间,每天通风45min,培养4d开始检查发菌情况,对污染菌袋及时处理;经过47d的适温培养,菌丝即可长满菌袋,再继续培养9d,达到生理成熟;

步骤九、出耳管理

a、划口催耳,当菌丝刚长满菌袋或离袋底2㎝,将菌袋运到出耳场所;在春季出耳当白天气温平均达10℃以上,秋季当夜间气温下降到20℃以下时,即可划口催耳;划口前将菌袋在澄清石灰水进行表面擦拭消毒;用消毒后的刀片在菌袋表面划“v”或“/”型口,口长1.0cm,角度55°,深度为0.8cm,每袋划口70个,品字形均匀分布,底部划口距地面10cm,量大时可用机械划口;

b、原基形成期管理,调节空气相对湿度85%左右,温度控制在25℃,昼夜温差10℃,并给予一定的散光,约9d原基即可封住划口线;

c、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管理,温度保持在20℃为宜,保持较强的散射光,用微喷设施进行喷水调节湿度,干湿交替;约15d,耳片直径可长到4cm,即可采收;

步骤十、采收及二茬耳管理

a、采收,当耳片直径长到4cm即可采收;采收时应采大留小,分次采收;

b、二茬耳管理,第一茬耳采收后,在太阳斜射时晾晒菌袋,经12d培养期,然后喷水补湿出耳,这个阶段要注意通风,防止高温,其它管理措施同第一茬耳;

步骤十一、采后处理,鲜耳销售或加工以干制为主,采收的黑木耳及时晒干或烘干,烘烤温度不宜超过50℃,干制加工所用的材料和方法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干木耳及时包装贮存。

实施例3

一种木耳的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采集贵州野生木耳菌株29个,采用组织分离的方法获得菌丝,再通过提纯获得菌种;

步骤二、利用农作物秸秆配制的培养料,进行诱导培养,筛选出6个能适应在利用农作物秸秆配制的培养料上生长的木耳菌株;

步骤三、利用已经筛选出来的菌株进行适应性栽培试验,筛选出最适合木耳生长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木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秸秆加工,将秸秆粉碎成2cm长;

步骤二、发酵,所述发酵包括以下发酵方法:

a、堆积发酵,取粉碎后的秸秆65份,用1.5%的石灰水浇透,再加入3份的发酵粉,0.5份的过磷酸钙,搅拌均匀,堆积成宽1.5米、高1.2米、长5米的料堆,堆料时,每隔1.0米插一根15厘米长的木棒,料堆好后,把木棒拨掉通气,盖上塑料膜保温,进行发酵,当料堆温度上升到60℃时,保持20h,进行翻堆,把四周的料翻到中间,中间的料翻到四周,继续发酵,当料温再次达到60℃时,保持43h,即得发酵料;

b、发酵隧道发酵,取粉碎后的秸秆65份,用1.5%的石灰水浇透,再加入3份的发酵粉,0.5份的过磷酸钙,搅拌均匀,堆入发酵隧道中发酵,当湿度达到60℃时,保持43h,即得发酵料;

步骤三、培养基制备,取步骤二所得发酵料38份、阔叶树木屑35份、豆秸粉10份、麦麸10、米糠6份、石膏粉1份,充分搅拌均匀,再加适量的水搅拌均匀,料水比调节为1:1.1;

步骤四、装袋,选用聚丙烯或耐高温低压聚乙烯折角筒袋,用装料机装料,袋长在60cm的用扎口机封口,或用塑料绳扎紧封口,袋长在40cm的采用向涡口插棒封口或用无棉盖体封口;

步骤五、灭菌,在0.15mpa压力下蒸汽灭菌3.5h,或100℃常压蒸汽灭菌18h;

步骤六、出锅冷却,灭菌完毕,将菌袋移出冷却至30℃以下;

步骤七、接种,冷却后的菌袋,及时在接种箱(室)内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每袋接种量为10g左右,接种操作时动作要迅速;

步骤八、菌棒培养,将接种后的菌袋移入事先已消毒过的培养室培养,将菌袋直立放在多层培养架上,黑木耳在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一般门窗上悬挂黑布遮光;发菌期间温度应保持在26℃之间,每天通风60min,培养7d开始检查发菌情况,对污染菌袋及时处理;经过50d的适温培养,菌丝即可长满菌袋,再继续培养10d,达到生理成熟;

步骤九、出耳管理

a、划口催耳,当菌丝刚长满菌袋或离袋底2㎝,将菌袋运到出耳场所;在春季出耳当白天气温平均达10℃以上,秋季当夜间气温下降到20℃以下时,即可划口催耳;划口前将菌袋在澄清石灰水进行表面擦拭消毒;用消毒后的刀片在菌袋表面划“v”或“/”型口,口长1.0cm,角度55°,深度为0.3cm,每袋划口80个,品字形均匀分布,底部划口距地面6cm,量大时可用机械划口;

b、原基形成期管理,调节空气相对湿度85%左右,温度控制在25℃,昼夜温差10℃,并给予一定的散光,约15d原基即可封住划口线;

c、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管理,温度保持在25℃为宜,保持较强的散射光,用微喷设施进行喷水调节湿度,干湿交替;约20天,耳片直径可长到5cm,即可采收;

步骤十、采收及二茬耳管理

a、采收,当耳片直径长到5cm即可采收;采收时应采大留小,分次采收;

b、二茬耳管理,第一茬耳采收后,在太阳斜射时晾晒菌袋,经15d培养期,然后喷水补湿出耳,这个阶段要注意通风,防止高温,其它管理措施同第一茬耳;

步骤十一、采后处理,鲜耳销售或加工以干制为主,采收的黑木耳及时晒干或烘干,烘烤温度不宜超过50℃,干制加工所用的材料和方法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干木耳及时包装贮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