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何首乌茎扦插高密度成活的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20236阅读:4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药用植物实用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提高何首乌茎扦插高密度与高成活率的育苗技术。



背景技术:

何首乌(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蓼科,蓼属植物,别名首乌、赤首乌、地精。其根和根茎分别具有补肝肾和养心安神等功效,是我国传统中草药中的名贵药材。何首乌耐寒,能在田间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忌涝积水。目前何首乌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分株繁殖、扦插茎繁殖。由于种子繁殖会导致实生后代植株参差不齐、株间产量与品质差异大;分株繁殖成本高、成活率低;扦插茎繁殖,次年收获产量高、品质好。因此,何首乌通过扦插茎繁殖已经成为热点。

早期的研究人员已经通过了许多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如何提高何首乌的扦插繁殖技术。如,王华磊等(2013)通过何首乌扦插育苗技术的正交试验研究表明,以株距1~2cm时,不论茎节数、萘乙酸浓度、木质化程度如何,扦插成活率均在11.11~56.67%间。鲁菊芬(2008)和吴迎福(2015)等分别从扦插条上下端距最近茎节的多少、茎粗等方面来表述何首乌扦插繁殖技术。这些如何扦插繁殖何首乌大多是指利用不同浓度的不同激素,配合扦插条株距、茎粗、上下端距最近茎节的多少、茎木质化程度、扦插深度,分析扦插繁殖成活率与单位面积产量。然而,在单位面积扦插育苗过程中,这些扦插育苗技术研究难以使何首乌茎高密度扦插成活提高,不利于何首乌大面积推广种植及其产量品质要求。因此,推广一种促进何首乌茎在单位面积内扦插,高密度与高成活比率的育苗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于何首乌茎扦插育苗技术以高密度、高成活率实现,且方法简单、实用。

一种促进何首乌茎扦插高密度成活的育苗方法,包括扦插条、浸泡、扦插、盖膜,

所述扦插条为一年生何首乌茎和有2~3茎节,分有须根和无须根,所述一年生何首乌茎为健壮、无病虫害影响;

所述浸泡是将所述扦插条以50条为一捆,用绳子捆好,然后将所述扦插条下切口置于自来水或含有“永济市中山肥业有限公司”(gb/t17419-2010,氨基酸≧100g/l,fe+zn+b≧20g/l)的生根粉当中浸泡;

所述扦插是将所述浸泡后的扦插条扦插到苗床基质中,深度为2.5~4cm,扦插时,应保持所述扦插条下切口向下,切勿将所述扦插条上切口扦插于基质中;

所述盖膜包括竹条和透明尼龙薄膜,所述竹条是在所述扦插后,将所述竹条弯曲,且两头分别插于苗床两边,使竹条呈现拱桥状;所述透明尼龙薄膜是指覆盖在在所述竹条之上,然后用泥土将所述透明尼龙薄膜四周压住。

优选的,所述扦插条是通过修剪钳修剪的,所述修剪钳预先用75%酒精消毒。

优选的,所述扦插条上切口和下切口分别修剪成平滑状态、斜滑状态。

优选的,所述扦插条茎节应分为有须根和无须根两种,分开捆扎,保障出苗率与整齐度。

优选的,所述扦插条上切口和下切口,分别距离最近一个所述茎节的距离为2~3cm、1.5~2cm。

优选的,所述将扦插条下切口置于自来水或含有生根粉的自来水中浸泡15min,扦插条浸入长度为3~5cm,且生根粉浓度为25g/7.5kg水。

优选的,所述扦插条扦插到基质中,应当将所述扦插条下切口置于基质中,深度为1~2cm,行株距为2cm。

优选的,所述扦插条扦插到苗床时,离苗床竹条扦插点最近的距离为6~8cm,苗床预先翻地(深30cm)、整平、开厢(渠深10~15cm、宽20~25cm)、作床(宽80~90cm)。及时清除苗床杂草与杂质(若为二茬育苗,应当清除残茬)。

优选的,所述扦插后,应当立即对所述扦插苗床进行浇水,应以浇透为主,忌涝积水为原则。

优选的,所述透明尼龙薄膜为一整块,且覆盖时,四周均用泥土压实。

优选的,所述盖膜后,进行日常管理,包括定期浇水、除草和通风透气,所述定期浇水是在所述盖膜后,时常观察基质中是否出现缺水现象,及时补充水分;所述除草是在所述盖膜后,时常用肉眼观察所述透明尼龙薄膜内部情况,若有杂草,及时清理;所述通风透气是在所述盖膜后,而掀起透明尼龙薄膜的措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促进何首乌茎扦插高密度成活的育苗方法,通过所述扦插条上下切口状态,所述上下切口分别与最近一个茎节间距离,和所述下切口有无须根,使所述下切口最近一个茎节与所述苗床基质的接触,结合所述浇水、盖膜、日常管理,防止干旱、涝积水、积温过高、杂草过多,使何首乌茎扦插在所述苗床中高效、整齐育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发明内容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易于何首乌茎扦插高密度成活的育苗技术,予以实例详细说明:

1、材料与方法

本实验于2017年1月12日在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丁家营镇、饶祖铺村神武医药公司基地进行。一年生何首乌茎来源于该公司自己提供。

预先准备好一年生何首乌茎、修剪钳、酒精、修剪钳、竹条、透明尼龙薄膜、盆、绳子、自来水、生根粉、电子天平、标签牌、耕田机。其中,竹条采用当年生竹子,长度为175.3cm,径粗为1.1cm;透明尼龙薄膜采用农用高压聚乙烯薄膜;盆上口径为30cm,底径为21cm,高11cm;自来水选自基地农户家中;生根粉来源于“永济市中山肥业有限公司”,标准证号:gb/t17419-2010,技术指标:氨基酸≧100g/l,fe+zn+b≧20g/l;电子天平精确到1000/1。

试验分为以下几个处理:1)无须根+清水浸泡;2)有须根+清水浸泡;3)无须根+25g生根粉/5kg水浸泡;4)有须根+25g生根粉/5kg水浸泡;5)无须根+25g生根粉/7.5kg水浸泡;6)有须根+25g生根粉/7.5kg水浸泡;7)无须根+25g生根粉/2.5kg水浸泡;8)有须根+25g生根粉/2.5kg水浸泡;

2017年3月8日和3月23日,观察成活率与生长情况。同时,4月13日,收获扦插苗,检查成活率,并在成活扦插条中随机抽取20根扦插条进行叶片、茎粗、根长检测。采用sas对出苗率与整齐度进行数据分析。

2、具体操作步骤

a)扦插植物材料。育苗准备前,首先要对一年生的何首乌进行检查,有无病虫害发生;

b)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水源方便(且无涝积水)的水田作为育苗基地,先除杂草,利用机器耕细板结和块状土壤,深度30cm;

c)做床、开渠。床面宽为70~80cm,床面离渠底10~15cm,渠宽20~25cm;

d)准备扦插条。修剪前,用75%的酒精对修剪钳进行消毒。然后选择健壮、无病虫害影响的植株地上茎作为扦插条,每扦插条留2~3个茎节,扦插条上切口为平滑状态、下切口为斜滑状态,且上下切口分别距离最近一个所述茎节的距离为2~3cm、1.5~2cm。并将有须根和无须根的茎分开,用绳子捆好,50条一捆,捆扎时,扦插条下切口要求对齐;

e)浸泡扦插条15min。根据实验处理,将何首乌茎的下端3~5cm置于装有水或生根粉的盆里浸泡,时间为15min,且生根粉浓度配比分别为:生根粉:水=25g:5kg;生根粉:水=25g:7.5kg;生根粉:水=25g:2.5kg;

f)扦插。根据实验处理,把浸泡后的何首乌扦插条扦插到育苗基地中,扦插条下切口最近的一个茎节要在苗床平面一下,深度为1~2cm,扦插条行株距为2cm;

g)浇水。扦插完成后,挂上标签牌,立即对育苗基地浇水,浇透;

h)盖膜。将竹条弯曲,竹条两头分别插在苗床两边,然后用透明尼龙薄膜覆盖,用泥土压实四周。其中,扦插条扦插到苗床时,离苗床竹条扦插点最近的距离为6~8cm;

i)日常管理。盖膜完成后,每隔15天浇水一次,并及时人工除草,待长出3~5片叶子时,及时把尼龙薄膜掀开透气,避免棚内温度过高导致幼苗灼烧。

3、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何首乌扦插条带须根较无须根成活率高、叶片个数多、根系发育好。且本试验的生根粉浓度在25g生根粉/7.5kg水时,扦插条在无须根或有须根情况下,都表现出成活率最高。

注:同一列数据(meas±sd,n=2)的不同小写字母(a,b,c,d,e,f)表示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示整齐度高;—:表示整齐度差。

综上所述,扦插何首乌时,扦插条遵循上平下滑、向心性原则,将扦插条下端距离最近的芽或节或须根的部位扦插于土壤中,不用或少量用生根粉等处理,都可以使何首乌茎在高密度扦插条件下,成活率较高;同时,扦插技术操作简便、成本低、高效率,满足大规模推广田间种植需求。也有相关研究通过激素或施肥措施、行间距等试验,提高何首乌扦插育苗成活率,但仍未能突破在单位面积条件下,高密度、高出苗率实现。因此,扦插何首乌时,能够将扦插条下端距离最近的芽或节或须根的部位扦插于土壤中,配合“永济市中山肥业有限公司”(标准证号:gb/t17419-2010,技术指标:氨基酸≧100g/l,fe+zn+b≧20g/l)生根粉(25g/7.5kg水)处理15min,是一种有效、无污染、简便的高效扦插繁殖的新技术。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发明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