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母猪死亡和母猪奶水不足的开口料配套饲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10062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饲料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开口料及配套饲喂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针对母猪死亡和母猪奶水不足的开口料配套饲喂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高产母猪越来越多,母猪产子数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加系、法系、丹系等品种,产子数可以达到14头以上。随着产子数的增多,对母猪产乳性能有更高的要求。很多母猪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乳腺发育不全,乳房炎症,导致母猪无奶甚至时有死亡,或者母猪采食量严重下降,母猪奶水不足,导致仔猪无奶吃活活饿死,其结果是仔猪产房死亡率很高,断奶重低。此阶段仔猪肠道发育不完善,体内各种酶分泌也不足,再加上胃酸分泌不足,导致胃蛋白酶活性降低,所以,此阶段仔猪对母乳以外的东西消化吸收都非常低。现在市场上的教槽料大多水溶性较低,针对这个阶段小猪的配套饲喂方法基本没有,而出生3-5天的小猪,体内各个器官和相应的系统都未发育完全,特别是胃肠道的发育,对母乳以外的食物消化吸收很少,再加上一般的教槽料为颗粒或粉料,与母乳在形态上差异巨大,仔猪更加不愿采食,即使少量采食也难以消化。目前很多猪场采取直接饲喂过期奶粉的做法来拯救没有奶水或吃不到奶的弱小仔猪,但由于价格昂贵,再加上过期奶粉是根据人的营养需求设计的,无法满足猪的生长,结果导致抢不到奶水的弱小仔猪大量饿死。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针对母猪死亡和母猪奶水不足的开口料配套饲喂方法,以减少仔猪的不适应,解决哺乳期母猪死亡或奶水不足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一种针对母猪死亡和母猪奶水不足的开口料配套饲喂方法如下:所述开口料中,乳制品含量≥40%;仔猪3-6日龄至7-8日龄,使用奶瓶饲喂汤料;仔猪8-9日龄至15-16日龄,使用料槽饲喂湿拌料;仔猪15-16日龄开始,使用料槽饲喂干料。亦即:仔猪3-6日龄至7-8日龄,使用奶瓶+汤料;仔猪8-9日龄至15日龄,使用料槽+湿拌料;仔猪15-16日龄开始,使用料槽+干料。进一步地,本发明的饲喂方法为:仔猪出生3-6天,采用普通奶瓶,饲喂按料水比1:4-5加水配制成的汤料,即在仔猪出生3-6天,采用普通奶瓶饲喂小猪,奶瓶使用到7-8日龄;8-9日龄开始,采用料槽,直接饲喂按料水比1:1.5-2.5配制的湿拌料;15-16日龄开始,采用料槽,直接饲喂干料。亦即:仔猪出生3-6日龄开始,采用奶瓶,饲喂按料水比1:4-5加水配制成的汤料,奶瓶使用到7-8日龄;仔猪8-9日龄开始,采用料槽,直接饲喂按料水比1:1.5-2.5配制的湿拌料;仔猪15-16日龄开始,采用料槽,直接饲喂干料。采用料槽饲喂时,每天多次,每次少量给料,每次定量,保证料槽干净,饲料新鲜。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具体饲喂方法如下:汤料饲喂开始日龄3--4日龄使用奶瓶饲喂料水比1:5的汤料;奶瓶使用阶段3-4日龄至7日龄左右;或者,汤料饲喂开始日龄5--6日龄使用奶瓶饲喂料水比1:4的汤料;奶瓶使用阶段5-6日龄至8日龄左右;汤料的配制每次料量(每次配料量)控制在10-15克每头,保证汤料在2.5小时内采食完,下次饲喂再重新配制,保持饲料新鲜。从早上6:00-7:00开始,每隔2.5小时饲喂一次。每天6次喂料,自由饮水。每天具体的饲喂时间可为6:30、9:00,11:30,14:00,16:30,19:00。湿拌料饲喂开始日龄8--9日龄使用料槽饲喂料水比1:1.5-2.5的湿拌料;料槽+湿拌料使用阶段8-9日龄至15日龄;针对母猪奶水不足的情况,湿拌料每次配料量控制在15-25克每头;针对母猪死亡的情况,湿拌料每次配料量控制在25-40克每头;保证湿拌料在2.5小时内采食完,下次饲喂再重新配制,保持饲料新鲜。从早上6:00-7:00开始,每隔2.5小时饲喂一次。每天6次喂料,自由饮水。每天具体的饲喂时间可为6:30、9:00,11:30,14:00,16:30,19:00。干料饲喂开始日龄15日龄使用料槽饲喂干料;饲料形态:粉料;料槽+干料使用阶段15日龄至转栏。从早上6:00-7:00开始,每隔2.5小时饲喂一次。每天6次喂料,自由饮水。每天具体的饲喂时间可为6:30、9:00,11:30,14:00,16:30,19:00。水温春秋冬季为28度,夏季为常温。进一步地,所述料槽为圆形铁质料槽(铸铁圆形料槽),直径23-26cm,深5-8cm。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料的配方中,包括以下组分(质量百分比):膨化玉米15%-25%,膨化大豆5%-10%,发酵豆粕10%-15%,乳制品40%-45%,血浆蛋白粉2%-5%,超级蒸汽鱼粉2%-4%,葡萄糖3%-7%,豆油2%-4%,赖氨酸0.15%-0.5%,蛋氨酸0.25%-0.5%,苏氨酸0.15%-0.4%。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料的配方中,包括以下组分(质量百分比):膨化玉米15%-25%,膨化大豆5%-10%,发酵豆粕10%-15%,乳制品40%-45%,血浆蛋白粉3%,超级蒸汽鱼粉3%,葡萄糖5%,豆油2%-4%,赖氨酸0.15%-0.5%,蛋氨酸0.25%-0.5%,苏氨酸0.15%-0.4%。更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料的配方中,还包括:香味剂0.02%-0.03%,防霉剂0.03%-0.05%,有机酸化剂0.3%-0.6%,4%仔猪前期复合预混料4-5%。进一步地,所述乳制品40%-45%中包含:奶粉20%-30%,低蛋白乳清粉10%-20%。上述开口料中,乳制品≥40%;赖氨酸含量≥1.60%;氨基酸平衡模式为: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色氨酸=100:60:66: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定开口料的配套饲喂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哺乳期母猪死亡或奶水不足的问题,提高仔猪断奶重,降低产房仔猪死亡率。本发明中的特定开口料,该开口料形态为粉状,乳制品含量高达40%以上,含有大量乳糖,乳蛋白,营养成份近似母乳,适口性好;另外,绝大部分原料都经过膨化、发酵、乳化加工处理,极易消化吸收,可以充分解决仔猪吸收问题。此外,还添加了大量针对仔猪肠道发育的功能性添加剂,可帮助仔猪建立消化吸收系统。本发明的开口料基本80%易溶于水,可以针对不同日龄的仔猪,添加不同比例的水配制成汤料或湿拌料,减少仔猪的不适应。本发明的开口料加配套的饲喂方法,基本可以替代母乳,饲喂较小日龄的仔猪。本发明的开口料加配套的饲喂方法,可以大幅提高产房仔猪成活率,同时可以提高断奶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本发明一种针对母猪死亡和母猪奶水不足的开口料配套饲喂方法如下:仔猪出生3-4天,采用普通奶瓶,饲喂按料水比1:5加水配制成的汤料,奶瓶使用到7日龄左右;8-9日龄开始,采用料槽,直接饲喂按料水比1:2配制的湿拌料;15日龄开始,采用料槽,直接饲喂干料。具体如下:汤料饲喂开始日龄3-4日龄使用奶瓶饲喂料水比1:5的汤料;奶瓶使用阶段3-4日龄至7日龄左右;湿拌料饲喂开始日龄8-9日龄使用料槽饲喂料水比1:2的湿拌料;料槽+湿拌料使用阶段8-9日龄至15日龄;干料饲喂开始日龄15日龄使用料槽饲喂干料;饲料形态:粉料;料槽+干料使用阶段15日龄至转栏。采用圆形铁质料槽(铸铁的,直径25cm,深7cm)饲喂时,每天多次,每次少量给料,每次定量,保证料槽干净,饲料新鲜。每天具体的饲喂时间为6:30、9:00,11:30,14:00,16:30,19:00。汤料每次配料量控制在10-15克每头,保证汤料在2.5小时内采食完,下次饲喂再重新配制,保持饲料新鲜。针对母猪奶水不足的情况,湿拌料每次配料量控制在20克每头;针对母猪死亡的情况,湿拌料每次配料量控制在30克每头;保证湿拌料在2.5小时内采食完,下次饲喂再重新配制,保持饲料新鲜。水温春秋冬季为28度,夏季为常温。所述开口料的配方如下:膨化玉米20%,膨化大豆7%,发酵豆粕11%,乳制品42%,血浆蛋白粉4%,超级蒸汽鱼粉3.6%,葡萄糖5%,豆油2%,有机酸化剂0.52%,赖氨酸0.3%,蛋氨酸0.25%,苏氨酸0.25%,香味剂0.03%,防霉剂0.05%,4%仔猪前期复合预混料4311(上海新农饲料公司生产,该公司官网上有这个产品卖)4%。其中,乳制品42%中包含:奶粉27%,低蛋白乳清粉15%。所述发酵豆粕为50%蛋白的发酵豆粕(即蛋白的质量含量为50%);所述血浆蛋白为78%蛋白的血浆蛋白(即蛋白的质量含量为78%)。上述开口料产品中,膨化玉米≥15%,乳制品≥40%;赖氨酸含量≥1.60%;氨基酸平衡模式为: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色氨酸=100:60:66:18。实施例2本发明一种针对母猪死亡和母猪奶水不足的开口料配套饲喂方法如下:仔猪出生5-6天,采用普通奶瓶,饲喂按料水比1:4加水配制成的汤料,奶瓶使用到7日龄左右;8-9日龄开始,采用料槽,直接饲喂按料水比1:2配制的湿拌料;15日龄开始,采用料槽,直接饲喂干料。具体如下:汤料饲喂开始日龄5-6日龄使用奶瓶饲喂料水比1:4的汤料;奶瓶使用阶段5-6日龄至8日龄左右;湿拌料饲喂开始日龄8-9日龄使用料槽饲喂料水比1:2的湿拌料;料槽+湿拌料使用阶段8-9日龄至15日龄;干料饲喂开始日龄15日龄使用料槽饲喂干料;饲料形态:粉料;料槽+干料使用阶段15日龄至转栏。采用圆形铁质料槽(铸铁的,直径23cm,深5cm)饲喂时,每天多次,每次少量给料,每次定量,保证料槽干净,饲料新鲜。每天具体的饲喂时间为6:30、9:00,11:30,14:00,16:30,19:00。汤料每次配料量控制在10-15克每头,保证汤料在2.5小时内采食完,下次饲喂再重新配制,保持饲料新鲜。针对母猪奶水不足的情况,湿拌料每次配料量控制在25克每头;针对母猪死亡的情况,湿拌料每次配料量控制在40克每头;保证湿拌料在2.5小时内采食完,下次饲喂再重新配制,保持饲料新鲜。水温春秋冬季为28度,夏季为常温。所述开口料的配方如下:膨化玉米16.5%,膨化大豆13%,发酵豆粕12%,乳制品40%,血浆蛋白粉3.5%,超级蒸汽鱼粉3.1%,葡萄糖4%,豆油2.5%,有机酸化剂0.3%,赖氨酸0.4%,蛋氨酸0.36%,苏氨酸0.25%,香味剂0.04%,防霉剂0.05%,4%仔猪前期复合预混料43114%。其中,乳制品40%中包含:奶粉20%,低蛋白乳清粉20%。所述发酵豆粕为50%蛋白的发酵豆粕(即蛋白的质量含量为50%);所述血浆蛋白为78%蛋白的血浆蛋白(即蛋白的质量含量为78%)。上述开口料产品中,膨化玉米≥15%,乳制品≥40%;赖氨酸含量≥1.60%;氨基酸平衡模式为: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色氨酸=100:60:66:18。实施例3本发明一种针对母猪死亡和母猪奶水不足的开口料配套饲喂方法如下:仔猪出生3-4天,采用普通奶瓶,饲喂按料水比1:5加水配制成的汤料,奶瓶使用到7日龄左右;8-9日龄开始,采用料槽,直接饲喂按料水比1:1.5配制的湿拌料;15日龄开始,采用料槽,直接饲喂干料。具体如下:汤料饲喂开始日龄3-4日龄使用奶瓶饲喂料水比1:5的汤料;奶瓶使用阶段3-4日龄至7日龄左右;湿拌料饲喂开始日龄8-9日龄使用料槽饲喂料水比1:1.5的湿拌料;料槽+湿拌料使用阶段8-9日龄至15日龄;干料饲喂开始日龄15日龄使用料槽饲喂干料;饲料形态:粉料;料槽+干料使用阶段15日龄至转栏。采用圆形铁质料槽(铸铁的,直径26cm,深8cm)饲喂时,每天多次,每次少量给料,每次定量,保证料槽干净,饲料新鲜。每天具体的饲喂时间为6:30、9:00,11:30,14:00,16:30,19:00。汤料每次配料量控制在10-15克每头,保证汤料在2.5小时内采食完,下次饲喂再重新配制,保持饲料新鲜。针对母猪奶水不足的情况,湿拌料每次配料量控制在15克每头;针对母猪死亡的情况,湿拌料每次配料量控制在25克每头;保证湿拌料在2.5小时内采食完,下次饲喂再重新配制,保持饲料新鲜。水温春秋冬季为28度,夏季为常温。所述开口料的配方如下:膨化玉米17%,膨化大豆7%,发酵豆粕15%,乳制品45%,血浆蛋白粉2.5%,超级蒸汽鱼粉2%,葡萄糖5%,豆油1.3%,有机酸化剂0.4%,赖氨酸0.2%,蛋氨酸0.3%,苏氨酸0.21%,香味剂0.04%,防霉剂0.05%,4%仔猪前期复合预混料43114%。其中,乳制品45%中包含:奶粉30%,低蛋白乳清粉15%。所述发酵豆粕为50%蛋白的发酵豆粕(即蛋白的质量含量为50%);所述血浆蛋白为78%蛋白的血浆蛋白(即蛋白的质量含量为78%)。上述开口料产品中,膨化玉米≥15%,乳制品≥40%;赖氨酸含量≥1.60%;氨基酸平衡模式为: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色氨酸=100:60:66:18。实施例4本发明一种针对母猪死亡和母猪奶水不足的开口料配套饲喂方法如下:仔猪出生5-6天,采用普通奶瓶,饲喂按料水比1:4加水配制成的汤料,奶瓶使用到7日龄左右;8-9日龄开始,采用料槽,直接饲喂按料水比1:2.5配制的湿拌料;15日龄开始,采用料槽,直接饲喂干料。具体如下:汤料饲喂开始日龄5-6日龄使用奶瓶饲喂料水比1:4的汤料;奶瓶使用阶段5-6日龄至8日龄左右;湿拌料饲喂开始日龄8-9日龄使用料槽饲喂料水比1:2.5的湿拌料;料槽+湿拌料使用阶段8-9日龄至16日龄;干料饲喂开始日龄16日龄使用料槽饲喂干料;饲料形态:粉料;料槽+干料使用阶段16日龄至转栏。采用圆形铁质料槽(铸铁的,直径25cm,深5cm)饲喂时,每天多次,每次少量给料,每次定量,保证料槽干净,饲料新鲜。每天具体的饲喂时间为6:30、9:00,11:30,14:00,16:30,19:00。汤料每次配料量控制在10-15克每头,保证汤料在2.5小时内采食完,下次饲喂再重新配制,保持饲料新鲜。针对母猪奶水不足的情况,湿拌料每次配料量控制在20克每头;针对母猪死亡的情况,湿拌料每次配料量控制在35克每头;保证湿拌料在2.5小时内采食完,下次饲喂再重新配制,保持饲料新鲜。水温春秋冬季为28度,夏季为常温。所述开口料的配方如下:膨化玉米20.5%,膨化大豆8%,发酵豆粕14%,乳制品40%,血浆蛋白粉3.5%,超级蒸汽鱼粉1%,葡萄糖6.5%,豆油1%,有机酸化剂0.5%,赖氨酸0.25%,蛋氨酸0.25%,苏氨酸0.4%,香味剂0.05%,防霉剂0.05%,4%仔猪前期复合预混料43114%。其中,乳制品40%中包含:奶粉30%,低蛋白乳清粉10%。所述发酵豆粕为50%蛋白的发酵豆粕(即蛋白的质量含量为50%);所述血浆蛋白为78%蛋白的血浆蛋白(即蛋白的质量含量为78%)。上述开口料产品中,膨化玉米≥15%,乳制品≥40%;赖氨酸含量≥1.60%;氨基酸平衡模式为: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色氨酸=100:60:66:18。对比试验例12017年3月,上海某猪场,2窝母猪由于炎症死亡,将产房较大的仔猪挑出来,采用本发明的饲喂方法饲喂开口料。得到的试验数据如下:采用按本发明实施例1的配方生产的指定开口料,按本发明实施例1的饲喂方法。以上在母猪死亡,仔猪没有奶水的情况下,采用本发明开口料及配套方法饲喂,保证了仔猪成活率。8日龄开始饲喂湿拌料,让仔猪肠道逐步适应饲料的消化吸收,向干饲料过渡。平均日增重223g,成活率100%。对比试验例2采用按本发明实施例2配方生产的指定开口料,按本发明实施例2的饲喂方法。2016年12月,由于母猪奶水不足,导致产房小猪死亡率居高不下,断奶重小。a组按本发明的方法配套本发明开口料,喂弱小猪,b组按常规方法使用本发明开口料,正常教槽,c组按常规方法使用其他普通教槽料教槽。得到的试验数据如下:按本发明方法饲喂汤料,粥料可以提高哺乳期小猪采食量。a组哺乳阶段明显高于b,c两组,主要原因可能是a组在仔猪较小日龄开始采用汤料给弱小仔猪补料的结果。b组采食量明显高于c组,说明本开口料可以显著提高哺乳阶段仔猪采食量。a组成活率显著高于b,c两组,可能是因为对产房弱仔猪和抢不到奶水的仔猪灌喂汤料,大幅提高了弱仔猪的成活率,从而提高了产房的整体成活率。a组的断奶体重高于b,c两组,主要得益于a组开口料的采食量的大幅增加。b组成活率高于c组,说明本开口料本身增加产房阶段采食量,增加仔猪活力,提高了断奶重和成活率。以上试验证实,本开口料加配套的饲喂方法,可以大幅提高产房仔猪成活率,同可以提高断奶重。对比试验例3采用按本发明实施例3的配方生产的指定开口料,按本发明实施例3的饲喂方法。以下试验,仔猪5日龄由于猪场拆迁母猪拉走,a组采用本发明的方法饲喂开口料,b组饲喂开口料,湿拌料全部按料水比1:4饲喂3天后饲喂干料。得到的试验数据如下:5日龄仔猪体内消化器官发育还不完善,很难消化吸收干物质,本开口料主要营养物质都溶于水中,料水比1:4的汤料,便于仔猪采食,吸收,帮助仔猪肠道发育。9日龄开始饲喂湿拌料,此时仔猪肠道逐步适应饲料的消化吸收,向干饲料过渡。a组成活率,采食量远远高于b组,可能是本方法有浓度较稀的汤料逐步增加浓度转换湿拌料,让仔猪肠道有个适应过程,便于肠道更好发育,增加了仔猪的采食量,从而提升了成活率;a组日增重高于b组主要得益于采食量的增加,料比的降低可能湿拌料相比干料更容易消化吸收。继续跟踪20日龄称重,得到的数据如下:分组20日龄均重(kg)平均日增重(g)平均日采食量(g)料比a6.042513061.22b5.261992581.30以上继续跟踪20日龄的称重数据表明,采用本发明方法饲喂开口料的a组采食量明显高于b组,相比12日龄时,后期采食量优势不断扩大,说明前期由汤料到湿拌料,再到干料,加水比例不断减少,让仔猪肠道有一个逐步适应过程,更加有利于肠道发育,从而增加采食量;a组均重明显高于b组,主要原因是a组采食量高于b,a组料比低于b组,说明湿拌料更有利于仔猪肠道发育,更容易消化吸收。对比试验例4采用按本发明实施例4的配方生产的指定开口料,按本发明实施例4的饲喂方法。5日龄开始,a组在没有母猪的情况下,按本发明方法饲喂本发明开口料,b组母猪正常哺乳,结果如下:以上数据说明本发明方法饲喂仔猪基本可以替代母乳,满足仔猪的生长,a组平均日增重和结束重上和b组相差不大,但在成活率上却远远高于b组,主要原因可能是b组母猪哺乳期间采食、饮水站立后卧倒压死一部分仔猪,另外一部分弱小仔猪抢不到奶水饿死等。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