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21071阅读:9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茶叶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指用茶树的叶子加工而成,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的一种饮品。茶属双子叶植物,约30属,5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14属,397种,主产长江以南各地。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单叶、革质、无托叶;花常两性、稀单性、单生或数朵聚生,腋生或顶生;萼片5-7,复瓦状排列;花瓣通常5,稀4至多数,复瓦状排列;雄蕊极多数,稀少数,分离或多少合生;子房上位,稀下位,2-10室,每室有胚珠2至多颗;果为一蒴果,或不开裂而核果状。茶叶含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

要生产出好的茶叶,从种植开始就需要科学的种植与管理方法,运用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茶树的存活率以及茶叶的产量,更重要的是提高茶叶的品质。目前一些大型的茶叶生产企业已经才用现代化的茶叶种植方法,大大提高了茶叶的产值,而一些小型企业或着个人种植户仍然是采用传统凭经验的种植方法,难以实现茶叶价值的最大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茶叶种植存活率低,产量、品质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种植方法。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茶园场地选择:宜选择海拔1500m以下的平原或缓坡地,坡地的坡向向东最宜,土壤为ph值4.5-6.5的红壤或黄壤,坡地的坡度应小于30度,当坡度为15-30度时,应修筑水平的梯田,梯田宽度不小于170cm;

(2)开挖种植沟:开挖种植沟前先将土地进行平整与深翻,翻垦深度70cm-100cm,定植沟开挖深度40-50cm,沟底宽50cm,沟口宽60cm,将有机肥1000斤、磷肥50-100斤与土地表层土混合后回填入沟内作底肥,回填土高度高于原地面10cm;

(3)茶苗定植:选择当地雨季时节的阴雨天,通常在立夏到寒露节气之间,定植前,用清洁的红壤土制成泥浆,将茶苗根部在泥浆中蘸匀,在回填后的种植沟上开挖深、宽为15×20cm的定植穴,平原地带的茶园实行单行双株种植,行间距35cm,株距30cm,一亩种植2000株,坡地茶园实行单行单株种植,株距25cm,一亩种植1200株,定植完后,压紧定植穴上的土壤并浇水;

(4)后期管理:

a.施肥:第一次施肥在立春前后,每亩5-10斤,第二次施肥在立夏前后,每亩5-10斤,第三次施肥是在立秋前后,每亩5斤,每年在霜降前施一次基肥,每亩1200-1800斤;施肥时,以氮肥为主,磷肥、钾肥为辅,氮肥、磷肥、钾肥的比例为3:1:1;

b.耕锄除草:每年中耕3-4次,通常与施肥同步进行,将除掉的杂草翻埋在土中,每年的下半年进行一次深耕;

c.定型修剪:第一次,苗高30厘米左右,离地面15厘米左右剪去主枝,留侧枝或叶片2-3个,一般在茶苗定植时进行;第二次,苗高50厘米左右,每个侧枝留下2-3个叶片或二级分枝,剪去上部,在第一次剪口基础上提高20-25厘米;第三次,苗高70厘米左右,留下55-60厘米,平剪去上部枝叶。

进一步地,步骤(1)中选择向南的坡地时,每亩茶园均匀选留或营造护荫树10-15株,使荫蔽度达30-40%。

进一步地,步骤(3)中的定植操作为:先在定植穴内将细土扒成一个小土堆,然后一手拿茶苗,一手将根系整理舒展,平摊在土堆上,再扒细土将根系逐层压实压紧,土盖至根颈处时,覆上一层松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提供的种植方法,涵盖从茶园选择到茶苗定植、管理的整个过程,将每个步骤中的操作全面量化,精准控制各项数据,使其达到茶苗生长的最优条件,例如:根据茶叶喜酸的特性选择ph值4.5-6.5的酸性土壤、根据茶树根系较深选择翻垦深度70cm-100cm;以上措施大大提高了茶苗的存活率,并且加之全面的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茶叶的产量与品质。

2.向阳坡地通常光照较强,而过强的直射光线不利于茶树的生长,所以护荫树能够遮挡直射光线而不影响环境温度,进一步改善茶树的生长环境,提高茶叶产量、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茶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茶园场地选择:选择海拔800m平原,土壤为ph值4.5的红壤;

(2)开挖种植沟:开挖种植沟前先将土地进行平整与深翻,翻垦深度70cm,定植沟开挖深度40,沟底宽50cm,沟口宽60cm,将有机肥1000斤、磷肥50斤与土地表层土混合后回填入沟内作底肥,回填土高度高于原地面10cm;

(3)茶苗定植:选择当地雨季时节的阴雨天,通常在立夏到寒露节气之间,定植前,用清洁的红壤土制成泥浆,将茶苗根部在泥浆中蘸匀,在回填后的种植沟上开挖深、宽为15×20cm的定植穴,实行单行双株种植,行间距35cm,株距30cm,一亩种植2000株;

(4)后期管理:

a.施肥:第一次施肥在立春前后,每亩5斤,第二次施肥在立夏前后,每亩5斤,第三次施肥是在立秋前后,每亩5斤,每年在霜降前施一次基肥,每亩1200斤;施肥时,以氮肥为主,磷肥、钾肥为辅,氮肥、磷肥、钾肥的比例为3:1:1;

b.耕锄除草:每年中耕3次,通常与施肥同步进行,将除掉的杂草翻埋在土中,每年的下半年进行一次深耕;

c.定型修剪:第一次,苗高25厘米,离地面12厘米剪去主枝,留侧枝或叶片2个,一般在茶苗定植时进行;第二次,苗高45厘米,每个侧枝留下2个叶片或二级分枝,剪去上部,在第一次剪口基础上提高20厘米;第三次,苗高65厘米,留下55厘米,平剪去上部枝叶。

实施例2

一种茶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茶园场地选择:选择海拔1500m缓坡地,坡地的坡向向东,土壤为ph值6.5的黄壤,坡地的坡度30度,修筑水平的梯田,梯田宽度170cm;

(2)开挖种植沟:开挖种植沟前先将土地进行平整与深翻,翻垦深度100cm,定植沟开挖深度0cm,沟底宽50cm,沟口宽60cm,将有机肥1000斤、磷肥100斤与土地表层土混合后回填入沟内作底肥,回填土高度高于原地面10cm;

(3)茶苗定植:选择当地雨季时节的阴雨天,通常在立夏到寒露节气之间,定植前,用清洁的红壤土制成泥浆,将茶苗根部在泥浆中蘸匀,在回填后的种植沟上开挖深、宽为15×20cm的定植穴,实行单行单株种植,株距25cm,一亩种植1200株,定植完后,压紧定植穴上的土壤并浇水;

(4)后期管理:

a.施肥:第一次施肥在立春前后,每亩10斤,第二次施肥在立夏前后,每亩10斤,第三次施肥是在立秋前后,每亩5斤,每年在霜降前施一次基肥,每亩1800斤;施肥时,以氮肥为主,磷肥、钾肥为辅,氮肥、磷肥、钾肥的比例为3:1:1;

b.耕锄除草:每年中耕4次,通常与施肥同步进行,将除掉的杂草翻埋在土中,每年的下半年进行一次深耕;

c.定型修剪:第一次,苗高35厘米左右,离地面18厘米剪去主枝,留侧枝或叶片2-3个,一般在茶苗定植时进行;第二次,苗高55厘米左右,每个侧枝留下2-3个叶片或二级分枝,剪去上部,在第一次剪口基础上提高25厘米;第三次,苗高75厘米,留下60厘米,平剪去上部枝叶。

实施例3

一种茶叶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茶园场地选择:宜选择海拔1000m的缓坡地,坡地的坡向南,土壤为ph值5的红壤,坡地的坡度15度,修筑水平的梯田,梯田宽度200cm,每亩茶园均匀选留或营造护荫树10株,使荫蔽度达35%。

(2)开挖种植沟:开挖种植沟前先将土地进行平整与深翻,翻垦深度90cm,定植沟开挖深度45cm,沟底宽50cm,沟口宽60cm,将有机肥1000斤、磷肥70斤与土地表层土混合后回填入沟内作底肥,回填土高度高于原地面10cm;

(3)茶苗定植:选择当地雨季时节的阴雨天,通常在立夏到寒露节气之间,定植前,用清洁的红壤土制成泥浆,将茶苗根部在泥浆中蘸匀,在回填后的种植沟上开挖深、宽为15×20cm的定植穴,实行单行单株种植,株距25cm,一亩种植1200株,定植完后,压紧定植穴上的土壤并浇水;

(4)后期管理:

a.施肥:第一次施肥在立春前后,每亩8斤,第二次施肥在立夏前后,每亩8斤,第三次施肥是在立秋前后,每亩5斤,每年在霜降前施一次基肥,每亩1500斤;施肥时,以氮肥为主,磷肥、钾肥为辅,氮肥、磷肥、钾肥的比例为3:1:1;

b.耕锄除草:每年中耕3次,通常与施肥同步进行,将除掉的杂草翻埋在土中,每年的下半年进行一次深耕;

c.定型修剪:第一次,苗高30厘米,离地面15厘米剪去主枝,留侧枝或叶片3个,一般在茶苗定植时进行;第二次,苗高50厘米,每个侧枝留下2个叶片或二级分枝,剪去上部,在第一次剪口基础上提高22厘米;第三次,苗高70厘米,留下58厘米,平剪去上部枝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所作的等同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