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苗养殖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6066阅读:1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苗养殖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桶,具体涉及一种鱼苗养殖桶。



背景技术:

鱼苗养殖桶使用于鱼类等水产动物幼苗养殖成成鱼的桶状流水器具。通常情况下由塑料制成。

如公告号为CN201451048U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盛装水产品的玻璃钢养殖桶,该养殖桶由玻璃钢直接成型为一体结构,桶口边沿设有向外弯折的折边。养殖桶的桶底还设有排水通道。

该专利的缺点在于:鱼苗在养殖过程中会产生排泄物,排泄物会沉淀在养殖桶底部。由于排泄物沉淀在养殖桶底部,而养殖桶内有鱼苗和水,人工很难清理到养殖桶桶底,导致排泄物会一直堆积,影响水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清理桶底排泄物的鱼苗养殖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鱼苗养殖桶,包括底座和安装于底座上方的桶体,所述桶体内底面向下凹陷形成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中心开始有用于堆积排泄物的储污槽,所述桶体下端面螺纹连接有用于密封储污槽的密封盖,所述储污槽内设有开设有过滤孔的过滤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泄物会沉淀在桶体底面。由于圆弧面的存在,当打开密封盖,水流沿着圆弧面从储污槽内排出桶体外。在水流流动的过程中,带走了桶体底面的排泄物,使排泄物顺着水流从储污槽内排出桶体内,完成清洁,防止排泄物堆积影响水质。过滤板可防止鱼苗从储污槽掉出桶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污槽上侧边呈圆弧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水流和排泄物可更好的沿着圆弧面流到储污槽内,使排泄物被清理的更加干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孔呈腰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在保证过滤孔面积的情况下,减小了过滤孔的宽度,从而在保证鱼苗不会从储污槽流出桶体的同时,增大过滤孔面积,提高了排污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孔设有若干个且沿密封盖圆心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过滤板上方设有抵触于过滤板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与过滤孔对应的调节孔,所述调节板定位转动连接于储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鱼苗大小,通过相对过滤板转动调节板,从而调节过滤板上的过滤孔和调节板上的调节孔相通的面积,确保鱼苗不会从储污槽内流出桶体外。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污槽内壁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底面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调节板外壁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嵌设于固定孔内,所述调节板嵌设于环槽内,所述固定块呈柔性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板时,当固定块嵌设于固定孔内后,固定孔对固定块有一个限位力,可使调节板相对过滤板固定,实现调节板的定位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呈半球形设置,所述调节板上端面中心设有用于施力的耳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板转动时,由于固定块呈半圆形,故在固定块离开固定孔时,固定块的侧壁有导向作用,使调节板可更轻松的被转动。且转动调节板时,可通过耳环对调节板施力,方便了调节板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沿调节板周向设有若干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增大了调节板整体受到的限位力,使调节板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板固定连接于密封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拧下密封盖,直接清洗密封盖就清理了过滤板。同时在过滤板拆下后,可直接从储污槽下方清理调节板,从而方便了过滤板和调节板上残留脏污的清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方便清理桶体内排泄物,减小其对水质的污染,同时防止鱼苗在换水时离开桶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中调节板和过滤板重叠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底座;2、桶体;3、支撑脚;4、支撑板;5、通孔;6、圆弧面;7、储污槽;8、环槽;9、固定孔;10、调节板;11、耳环;12、固定块;13、调节孔;14、密封盖;15、过滤板;16、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鱼苗养殖桶,包括底座1和桶体2。底座1包括支撑脚3和支撑板4。支撑脚3固定连接于支撑板4下端面,使支撑板4可稳定放置在地面上。支撑板4上开设有通孔5。

如图1所示,桶体2放置于支撑板4上方。桶体2内底面向下凹陷形成圆弧面6。如图2所示,桶体2底面开设有储污槽7,储污槽7呈圆形。储污槽7沿竖直方向的投影位于通孔5内。储污槽7上侧边呈圆弧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储污槽7内壁开设有环槽8,环槽8内壁开设有固定孔9,固定孔9沿环槽8周向开设有若干个。环槽8内嵌设有调节板10,调节板10转动连接于环槽8,调节板10上端面中心设有用于施力的耳环11。调节板10外壁设有嵌设于固定孔9内的固定块12,固定块12呈半圆形。固定块12沿调节板10周向设有若干个。固定块12呈柔性设置。

如图2和图4所示,调节板10上设有调节孔13,调节孔13呈腰型设置。调节孔13设有若干个且沿储污槽7圆心呈环形阵列设置。

如图2所示,桶体2下方设有密封盖14,密封盖14螺纹连接于储污槽7,从而将储污槽7密封。密封盖14上固定设有过滤板15。当密封盖14拧紧时,过滤板15上端面抵接于调节板10下端面。过滤板15上开设有与调节孔13对应的过滤孔16。

如图2所示,在需清理时,直接拧开密封盖14,水流会带着桶体2底面的排泄物从储污槽7内流出即可完成清理,过滤板15和调节板10可防止鱼苗从储污槽7流出。如图2和图3所示,若鱼苗较小,可通过耳环11对调节板10施力,来相对过滤板15转动调节板10,使调节板10上的调节孔13和过滤板15上的调节孔13之间的相通面积变小,从而确保鱼苗不会流失。

如图2所示,若需清理过滤板15,只需直接清洗密封盖14即可。若需清理调节板10,从储污槽7下端开口伸入储污槽7,清理调节板10即可。在清理完毕后再将密封盖14拧上,使过滤板15抵接于调节板10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