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栽培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灵芝栽培立体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增强,越来越关注个人养生保健。灵芝作为一种高档中药材,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多达上百种,它既可以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还可以治疗疾病,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现今灵芝的人工种植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种植灵芝的传统方法是搭建大棚,把菌袋摆放于大棚地面上进行种植,然而这种栽培方式下菌丝生长期容易受到地面杂菌污染、蚊虫和蚂蚁等侵害;而且菌袋堆放不能超过7层,否则会因为热量散发不充分而降低灵芝产量;在灵芝成熟时菌盖下方弹射孢子,由于受大棚种植的环境限制,地面孢子粉不容易收集,而空气的流通很容易导致孢子粉流失,降低孢子粉的收集。
不难看出,现有技术尚有待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单位地面面积栽培灵芝产量,实现无虫害种植,并能够充分收集灵芝孢子粉的灵芝栽培立体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灵芝栽培立体支架,包括长方体框架,
所述长方体框架包括:四根角立杆,由上长横杆和上短横杆与四根角立杆连接围合而成的上端方形,和由下长横杆和下短横杆与四根角立杆连接围合而成的下端方形;
所述上端方形上的第一上短横杆与下端方形上的第一下短横杆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一固定主杆;所述上端方形上的第二上短横杆与下端方形上的第二下短横杆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二固定主杆;
每根固定主杆内侧间隔连接有多根固定横杆;第一固定主杆与第二固定主杆上的固定横杆一一对应设置,相对应的两根固定横杆间架设有支撑板;
长方体框架内还安装设置有恒温加热板;
所述长方体框架外周上固定有收集布,使长方体框架形成一个密闭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角立杆、长横杆、短横杆均为方形杆,且方形杆四个侧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配合设置有卡簧,所述收集布采用卡簧固定于卡槽内。
进一步的,连接于同一根固定主杆上的多根所述固定横杆上,还固定连接有辅助固定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主杆和所述第二固定主杆相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固定杆与固定主杆相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下端方形离长方体框架底端面具有一定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长方体框架上还连接有中立杆和中横杆;所述中立杆连接设置于上长横杆与下长横杆的中部位置上,并与角立杆相平行;所述中横杆设置于上端方形上,且与中立杆相交。
进一步的,所述恒温加热板设置于第一固定主杆与第二固定主杆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固定主杆、第二固定主杆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长方体框架为不锈钢框架或者铝合金框架,采用焊接或者角码连接设置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灵芝栽培立体支架,设置为一个长方体框架,灵芝成熟期,在框架外周固定包覆收集布,从而形成密闭空间对灵芝孢子粉进行收集,防止灵芝孢子粉的流失,相比传统收集方式,其收率提高了约10%;通过内设恒温加热板,有效保证了灵芝栽培的温度与湿度要求;多层设置的支架,提高了栽培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灵芝栽培立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四个侧面开设有卡槽的方形杆的端面剖视示意图;
图3为卡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长方体框架;101、角立杆;102、上端方形;103、下端方形;104、第一上短横杆;105、第一下短横杆;106、第二上短横杆;107、第二下短横杆;108、上长横杆;109、下长横杆;2、支撑板;3、恒温加热板;4、第一固定主杆;5、第二固定主杆;6、固定横杆;7、卡槽;8、卡簧;9、辅助固定杆;10、中立杆;11、中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顶”、“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一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灵芝栽培立体支架,所述立体支架整体为一个长方体框架1。所述长方体框架1外周可固定包覆收集布(图中未示出),使长方体框架1形成一个密闭空间。长方体框架1中部沿纵向方向间隔分成多层结构,每层铺设有支撑板2,每层支撑板2可放置5到6层的灵芝菌袋,多层结构设置大大增加了种植空间的利用率;在灵芝成熟期,即将要弹射灵芝孢子粉时,将收集布固定好,使得灵芝孢子粉掉落在收集布上进行收集,整个封闭的收集空间使得灵芝孢子粉不会流失。
为改善灵芝的生长环境,保证其所需的适宜生长温度与湿度,所述长方体框架1内还设置有恒温加热板3。
所述长方体框架1包括:四根角立杆101,由上长横杆108和上短横杆与四根角立杆101连接围合而成的上端方形102,和由下长横杆109和下短横杆与四根角立杆101连接围合而成的下端方形103。
所述上端方形102上的第一上短横杆104与下端方形103上的第一下短横杆105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一固定主杆4;所述上端方形102上的第二上短横杆106与下端方形103上的第二下短横杆107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二固定主杆5;
每根所述固定主杆内侧间隔连接有多根固定横杆6,可以为焊接连接;第一固定主杆4与第二固定主杆5上的固定横杆6左右对应设置,左右对应的一组固定横杆6应当尽量平行,最好处于一个水平面上,相对应的两根固定横杆6间铺设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可以设置为镂空板。
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善,所述角立杆101、长横杆、短横杆均设置为方形杆,且方形杆四个侧面开设有卡槽7(如图2所示),所述卡槽7内配合容置有卡簧8,所述收集布采用卡簧8固定于卡槽7内,将长方体框架1围合;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还可以将多个独立的长方体框架1组合排布,用一张收集布将整个组合排布后的长方体框架1固定包覆,以实现多个长方体框架1共同构成一个封闭的收集空间,从而简化工作,并能够充分收集灵芝孢子粉。
所述恒温加热板3设置于长方体框架1内,可以固定于任意方便固定的位置上,如固定于长方体框架1的长边一侧位置上。为达到良好的热量分布效果,作为优选的,将恒温加热板3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主杆4、第二固定主杆5之间。所述恒温加热板3为金属板,与外接电路电连接供热。如图1所示,恒温加热板3将长方体框架1分隔为前后两个纵向空间,此时,每层支撑板2设置为两块,分别设置于恒温加热板3的两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善,所述下端方形103离长方体框架1底端面具有一定距离,如离地高度大于或等于10cm,具体可依情况而定,使得长方体框架1最底层的支撑板2离地面具有一定高度,从而避免受到地面的杂菌污染和虫害。
所述固定横杆6作为支撑板2的直接受力部件,所述固定主杆对固定横杆6起到固定支撑作用,为进一步的加强固定支撑板2的作用,如图1所示,左右两侧的多根(本实施例为4根)所述固定横杆6上,还固定连接有辅助固定杆9,本实施例中的辅助固定杆9为四根,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优选对称焊接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主杆4和所述第二固定主杆5相平行设置。所述辅助固定杆9与固定主杆相平行。
作为对长方体框架1的进一步加固作用,所述长方体框架1上还连接有中立杆10和中横杆11,可焊接连接;所述中立杆10连接设置于上长横杆108与下长横杆109的中部位置上,并与角立杆101相平行;所述中横杆11设置于上端方形102上,且与中立杆10相交。
本实用新型新的长方体框架1为不锈钢框架或者铝合金框架,采用焊接或者角码连接设置而成。所述固定主杆,可以为槽钢方管。固定横杆6的材料为实心钢材料,与固定主杆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支撑板2是可活动的镂空实心钢长方形板材,架设于固定横杆6上,可以随时拆装。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高了栽培灵芝的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形成密闭空间对灵芝孢子粉进行收集,减少灵芝孢子粉的空气流失,提高灵芝孢子粉的收集量,比传统的收集灵芝孢子粉,提高了约10%收集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