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顺流进水锐角转折双流道的连续贴条式滴灌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4118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顺流进水锐角转折双流道的连续贴条式滴灌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顺流进水锐角转折双流道的连续贴条式滴灌带。



背景技术:

节水灌溉是农业高效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适时适量的灌水能最大程度满足作物的生理和生态的需水要求,喷、滴灌是当今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推广,其中滴灌是用水最省、灌水质量最好的现代灌溉技术,具有节水、省工、节能、增产、灌水均匀等诸多优点,现有滴灌带消能流道多采用迷宫式,存在结构复杂、易堵塞以及出水量较大时消能效果较差等问题,滴灌带是滴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量大且直接关系灌溉的效果,在现有的装置中,例如申请号为201620895034.6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带体、贴条,贴条与带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多个滴灌流道,每个滴灌流道均包括进水流道、消能流道、紊流流道、出水腔,该专利虽然对比传统技术中增强了消能效果,但在管道连接反向时或水流反向流动时,便失去消能效果,使用方式单一,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顺流进水锐角转折双流道的连续贴条式滴灌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顺流进水锐角转折双流道的连续贴条式滴灌带,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内部左侧设有第一内筒,所述第一内筒的外壁左右两侧均紧密包裹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内筒的内部设有第一中心筒,所述第一中心筒通过第一连接架与第一内筒相连,所述第一内筒的内壁设有第二内斜角流道,所述第一中心筒的内壁设有第一内斜角流道,所述管体的内部右侧设有第二内筒,所述第二内筒的外壁左右两侧均紧密包裹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内筒的内部设有第二中心筒,所述第二中心筒通过第二连接架与第二内筒相连,所述第二内筒的内壁设有第一外斜角流道,所述第二中心筒的内壁设有第二外斜角流道,所述管体的内壁内侧上下两端均安装有锐角流道。

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内壁中心处设有中套筒,所述中套筒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设有弧形流道。

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外壁设有外胶管。

优选的,所述管体与外胶管的连接处设有金属丝网。

优选的,所述管体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顺流进水锐角转折双流道的连续贴条式滴灌带,通过第二内斜角流道、第一外斜角流道和锐角流道的配合,在水流正向流动时,经过第一内筒时通过第一内斜角流道和第二内斜角流道对水流进行消能,在水流反向流动时,经过第二内筒时通过第一外斜角流道和第二外斜角流道对水流进行消能,在水流流动至锐角流道与第一内筒和第二内筒的连接处时产生交汇撞击,进而在管道正反连接或水流正反流动时均可对水流进行消能,且加强了对水流的消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内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内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胶管,2、管体,3、金属丝网,4、中套筒,5、锐角流道,6、第一内筒,7、空腔,8、弧形流道,9、第二内筒,10、第一内斜角流道,11、第一连接架,12、第一密封圈,13、第二内斜角流道,14、第一密封槽,15、第一中心筒,16、第二中心筒,17、第二密封槽,18、第一外斜角流道,19、第二密封圈,20、第二连接架,21、第二外斜角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顺流进水锐角转折双流道的连续贴条式滴灌带,包括管体2,管体2的外壁设有外胶管1,管体2与外胶管1的连接处设有金属丝网3,管体2的内部左侧设有第一内筒6,第一内筒6的外壁左右两侧均紧密包裹有第一密封圈12,通过第一密封圈12加强了第一内筒6安装于管体2内的稳定性,同时防止水流通过第一内筒6的外侧流动,第一内筒6的内部设有第一中心筒15,第一中心筒15通过第一连接架11与第一内筒6相连,第一内筒6的内壁设有第二内斜角流道13,第一中心筒15的内壁设有第一内斜角流道10,在水流正向流动经过第一内筒6时通过第一内斜角流道10和第二内斜角流道13对水流进行消能,管体2的内部右侧设有第二内筒9,第二内筒9的外壁左右两侧均紧密包裹有第二密封圈19,管体2与第一密封圈12和第二密封圈19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第一密封槽14和第二密封槽17,通过第二密封圈19加强了第二内筒安装于管体2内的稳定性,同时防止水流通过第二内筒9的外侧进行流动,第二内筒9的内部设有第二中心筒16,第二中心筒16通过第二连接架20与第二内筒9相连,第二内筒9的内壁设有第一外斜角流道18,第二中心筒16的内壁设有第二外斜角流道21,在水流反向流动经过第二内筒9时通过第一外斜角流道18和第二外斜角流道21对水流进行消能,第二内筒9时管体2的内壁内侧上下两端均安装有锐角流道5,在水流流动至锐角流道5与第一内筒6和第二内筒9的连接处时产生交汇撞击,加强对水流的消能效果,管体2的内壁中心处设有中套筒4,中套筒4的内部设有空腔7,空腔7的内壁设有弧形流道8,通过在锐角流道5的中心处放置中套筒4和内壁加工的弧形流道8增强在锐角流道5流动时交汇撞击效果,进而增强消能效果。

在水流正向流动时,经过第一内筒6时通过第一内斜角流道10和第二内斜角流道13对水流进行消能,在水流反向流动时,经过第二内筒9时通过第一外斜角流道18和第二外斜角流道21对水流进行消能,在水流流动至锐角流道5与第一内筒6和第二内筒9的连接处时产生交汇撞击,加强对水流的消能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