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灌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127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灌溉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溉设备,具体为一种农业灌溉设备。



背景技术:

农业中使用各种机械设备代替以往的人力,灌溉的环节通过灌溉设备进行代替,但是现在的农业灌溉设备不便于拆卸,且只能对植物的茎叶部分进行灌溉,水分蒸发量大,灌溉效果不佳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农业灌溉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灌溉设备不便于拆卸和水分蒸发量大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业灌溉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农业灌溉设备,包括喷淋设备,所述喷淋设备设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顶端设有喷头与内部第一水管连通,所述支撑管的底端两侧均喷管与内部设有的第二水管连通,所述支撑管的中部侧面设有四个接头,四个所述接头的内部设有第三水管和第四水管分别与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连通,其中两个相邻所述接头内部的第三水管和第四水管的中部均安装有水泵和发电机,所述喷淋设备均通过接头与连接管螺纹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管的中部与总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总管的一侧固定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有水泵控制按钮,所述水泵通过水泵控制按钮与发电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发电机的内部设有转子、磁铁和蓄电池,所述转子上缠绕设有的线圈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喷管的外壁设有若干通孔。

进一步的,边侧所述接头的中部填充设有管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农业灌溉设备,在喷淋装置通过连接管进行连接,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将接头和连接管分开,在需要使用的时候,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便于拆卸和安装,在支撑管的底端设有喷管,埋在地面下,对植物的根部附近的泥土进行湿润,大大提高了湿润的效果,降低了水分的蒸发,在支撑管的顶端设有喷头,将水喷出,对植物的地面上的部分进行湿润,进一步对植物进行灌溉,通过设有发电机,通过水流的流动带动转子主动,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流,储存在蓄电池内部,对水泵进行供电,将水流的势能转化为电能,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农业灌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农业灌溉设备的喷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农业灌溉设备的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农业灌溉设备的喷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淋设备;2、连接管;3、接头;4、总管;5、第一水管;6、第二水管;7、第三水管;8、水泵;9、发电机;10、第四水管;11、喷头;12、管塞;13、喷管;14、支撑管;1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农业灌溉设备,包括喷淋设备1,喷淋设备1设有支撑管14,支撑管14的顶端设有喷头11与内部第一水管5连通,支撑管14的底端两侧均喷管13与内部设有的第二水管6连通,支撑管14的中部侧面设有四个接头3,四个接头3的内部设有第三水管7和第四水管10分别与第一水管5和第二水管6连通,其中两个相邻接头3内部的第三水管7和第四水管10的中部均安装有水泵8和发电机9,喷淋设备1均通过接头3与连接管2螺纹连接,其中一个连接管2的中部与总管4的一端连通,总管4的一侧固定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设有水泵控制按钮,水泵8通过水泵控制按钮与发电机9电性连接。

其中,发电机9的内部设有转子、磁铁和蓄电池,转子上缠绕设有的线圈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通过水流带动转子转动,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电流,对水泵8提供电能。

其中,喷管13的外壁设有若干通孔15,水流通过通孔15排出,对植物根部的泥土进行湿润。

其中,边侧接头3的中部填充设有管塞12,对接头3进行封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农业灌溉设备,具体时,通过连接管2和接头3螺纹连接,将各个喷淋装置连接贯通,将没有与连接管2连接的接头3通过管塞进行封堵,防止水流出,将喷淋装置1的喷管13埋至地面下,将连接管2与总管4连接,将总管4与外界水管连通,向灌溉装置中充水,水流通过连接管2流到各个接头3内部,通过第三水管7和第四水管10流至第一水管5和第二水管6,水流在第三水管7和第四水管10流动时,带动发电机9的转子转动,转子在磁铁发生的磁场内部切割磁感应线,产生电流,通过导线将电流储存在蓄电池内部,为水泵8工作提供动力,通过水泵控制按钮控制水泵8将第三水管7和第四水管10内部的水进行抽动,第一水管5的水通过喷头11喷出,对地面上的植物进行喷淋,第二水管6内部的水通过喷管13上的通孔15喷出,对植物根部附近的泥土进行湿润,大大降低了水分的蒸发,保证植物的湿润程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