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料拌合上料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9703发布日期:2018-06-05 18:2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饲料拌合上料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饲料拌合上料一体机。



背景技术:

家禽是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他用处。一般为雉科和鸭科动物,如鸡、鸭、鹅等,也有其他科的鸟类如火鸡、鸽、鹌鹑和各种鸣禽的。如由绿头鸭驯化成的家鸭中,北京鸭是良好的品种,年产70~120个蛋,而且制成的北京烤鸭,其美味已驰名中外。家禽除提供人类肉、蛋外,它们的羽毛和粪便也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家畜是被人类高度驯化的动物,是人类长期劳动的社会产物,具有独特的经济性状,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已形成不同的品种,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能够正常繁殖后代并可随人工选择和生产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同时其性状能够稳定地遗传下来。

家禽和家畜的养殖已经成为现今人们致富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但是现有的家禽、家畜在养殖的过程中往往在进行喂料时拌料麻烦,并且,由于在进行家禽家畜的养殖时,往往养殖的数量庞大而喂料槽空间有限,常常不能够及时的补充食料,导致家禽和家畜不能够获得充分的吃饱,导致影响家禽家畜的快速成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饲料拌合上料一体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饲料拌合上料一体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包括底板、机械控制仓和搅拌仓,搅拌仓位于机械控制仓的顶部;所述搅拌仓的顶部安装有搅拌驱动装置,搅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伸入搅拌仓的内部并与搅拌桨连接,在搅拌驱动装置一侧的搅拌仓上开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上配套安装有能够透气的盖子;搅拌仓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与搅拌仓内部相贯通的活塞缸,活塞缸的内部安装有能够在活塞缸内部进行上下移动的活塞,活塞的底部安装有一号拉杆,一号拉杆的末端通过铰接与二号拉杆的一端连接,二号拉杆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连接到动力杆的一端;在底板上安装有三角支撑,动力杆通过销轴安装在三角支撑的顶部且动力杆能够绕销轴转动,动力杆的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二号撑杆,二号撑杆的顶部与食槽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食槽另一侧的底部通过一号撑杆与动力杆连接;所述活塞缸的顶部开有下料口,下料口处固定安装有下料管,下料管的末端置于食槽的上方;所述活塞缸、一号拉杆、二号拉杆、三角支撑均位于机械控制仓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拉杆的长度大于二号拉杆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角支撑位于靠近二号拉杆与动力杆连接处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号撑杆对应位置的动力杆与底板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至少安装有一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撑杆的长度大于二号撑杆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料管末端位于食槽靠近中间位置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连接到拌料驱动装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缸的顶部与搅拌仓的内侧面之间安装有倾斜的导料板且导料板自外侧向中间呈向下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运动到最下端位置时位于活塞缸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实用性强,通过食槽配合动力杆以及活塞,能够实现活塞对下料口开闭状态的控制,从而能够控制拌料仓内部的食料进入食槽的量,并能够增大最终进入食槽内的食料的总量,避免了因为食槽较小所造成的家禽家畜无法吃饱的情况发生;通过拌料驱动装置能够对加入拌料仓的食料进行拌合,消除因为拌合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另外,导料板的设置,能够避免食料在底部堆积,能够使食料均能够通过下料口经下料管进入到食槽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饲料拌合上料一体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饲料拌合上料一体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饲料拌合上料一体机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拌料仓、3-机械控制仓、4-拌料驱动装置、5-加料口、6-拌料桨、7-导料板、8-活塞缸、9-活塞、10-下料管、11-一号拉杆、12-二号拉杆、13-三角支撑、14-底板、15-复位弹簧、16-食槽、17-动力杆、18-一号撑杆、19-二号撑杆、20-控制器、21-下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饲料拌合上料一体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包括底板14、机械控制仓3和搅拌仓2,搅拌仓2位于机械控制仓3的顶部;所述搅拌仓2的顶部安装有搅拌驱动装置4,搅拌驱动装置4的输出端伸入搅拌仓2的内部并与搅拌桨6连接,在搅拌驱动装置4一侧的搅拌仓2上开有加料口5;搅拌仓2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与搅拌仓2内部相贯通的活塞缸8,活塞缸8的内部安装有能够在活塞缸8内部进行上下移动的活塞9,活塞9的底部安装有一号拉杆11,一号拉杆11的末端通过铰接与二号拉杆12的一端连接,二号拉杆12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连接到动力杆17的一端;在底板14上安装有三角支撑13,动力杆17通过销轴安装在三角支撑13的顶部且动力杆17能够绕销轴转动,动力杆17的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二号撑杆19,二号撑杆19的顶部与食槽16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食槽16另一侧的底部通过一号撑杆18与动力杆17连接,在二号撑杆19对应位置的动力杆17与底板14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15;所述活塞缸8的顶部开有下料口21,下料口21处固定安装有下料管10,下料管10的末端置于食槽16的上方;所述活塞缸8、一号拉杆11、二号拉杆12、三角支撑13均位于机械控制仓3的内部。

所述一号拉杆11的长度大于二号拉杆12的长度。所述三角支撑13位于靠近二号拉杆12与动力杆17连接处的一侧。所述复位弹簧15至少安装有一个。复位弹簧不仅有向上弹的作用,还拥有向下拉的作用,能够避免食槽的位置变化超出预期。所述一号撑杆18的长度大于二号撑杆19的长度。所述下料管10末端位于食槽16靠近中间位置的上方。

还包括控制器20,所述控制器20的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连接到拌料驱动装置4上,通过控制器20实现对拌料驱动装置4的控制,实现拌料。

所述加料口5上配套安装有能够透气的盖子。所述活塞缸8的顶部与搅拌仓2的内侧面之间安装有倾斜的导料板7且导料板7自外侧向中间呈向下倾斜。所述活塞9运动到最下端位置时位于活塞缸8的内部。

在实际使用时,从加料口5加入食料,通过控制器20控制拌料驱动装置4转动,拌料驱动装置4带动拌料桨6转动,实现对食料的搅拌;由于刚开始时食槽16内部没有食料,因此,整体重量较轻,此时,在复位弹簧15的作用之下,食槽16会被顶上去,如此,食槽16一侧的动力杆17便会上升,动力杆17与二号拉杆12连接的一侧便会下降,从而带动活塞9向下运动,活塞9向下运动会将下料口21露出,食料便能够通过下料口21经下料管10进入到食槽16的内部,食槽16内部的食料增多便能够使食槽16整体的重量增加,食槽16便能够整体向下运动,此时,通过二号拉杆12、一号拉杆11便能够推动活塞9向上运动,活塞9向上运动便能够将下料口21堵住,便能够停止下料,同样,当食槽16内部的食料被吃掉时便能够实现食料的自动添加。在最开始加入食疗时,因为食料要先进行拌合,所以最开始要使下料口21处于堵料状态,此时,可以使用配重块,将配重块放入食槽16的内部,通过配重块将食槽压下去,使活塞向上运动将下料口堵住,当拌料完成之后,将配重块取下,便能够实现自动加料。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实用性强,通过食槽配合动力杆以及活塞,能够实现活塞对下料口开闭状态的控制,从而能够控制拌料仓内部的食料进入食槽的量,并能够增大最终进入食槽内的食料的总量,避免了因为食槽较小所造成的家禽家畜无法吃饱的情况发生;通过拌料驱动装置能够对加入拌料仓的食料进行拌合,消除因为拌合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另外,导料板的设置,能够避免食料在底部堆积,能够使食料均能够通过下料口经下料管进入到食槽内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