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寒冷高湿地区核桃大树的嫁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97942发布日期:2018-11-02 21:13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核桃树嫁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原寒冷高湿地区核桃大树的嫁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嫁接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对核桃树木进行嫁接以改良核桃树品种以成为业界受到广泛重视的一项产业。

在嫁接过程中,核桃树的愈伤组织的形成及增生与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温度是影响核桃嫁接成活与否的限制因子,核桃产生愈伤组织的最适温度是20~30℃,低于l5℃时,愈伤组织不能形成,超过35℃时,又抑制愈伤组织形成的产生,嫁接期如温度低于0℃时,核桃嫁接基本不能成活;适宜的湿度是愈伤组织形成的另一主要条件,也是影响嫁接是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若嫁接期间外界雨水过多,在湿度大,气温低的环境条件下,愈伤组织不易形成,容易导致核桃树嫁接失败;而作为改造的核桃大树,因自身根系吸收水分能力强,伤流多,难以形成愈伤组织,同时,离体的接穗只有在适宜的湿度条件下,才能保持其生活能力,并产生愈伤组织,从而使嫁接成功。

现有的核桃大树改造技术,文献报道较多,方法大同小异。但针对高海拔寒冷区、高湿区,如四川、贵州、广西、西藏和云南的滇东北、滇西北及海拔2200m以上地区,在核桃嫁接期间,极容易受环境气温低、雨水多和昼夜温差大等因素影响,导致核桃大树嫁接成活率低至20-30%,不利于该地区核桃树木的品种改良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高海拔寒冷区及高湿区的核桃大树嫁接成活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原寒冷高湿地区核桃大树的嫁接方法。

高原寒冷高湿地区核桃大树的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1)准备接穗:12月,选取适宜高海拔寒冷区发展的核桃良种的母树,选择树冠外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充分木质化的当年生发育枝;接穗基部粗度为0.8-2.0cm,长度≥10cm,芽间距5cm左右,接穗上芽饱满、髓心小于接穗粗度的1/3;接穗放置荫凉处自然脱水2-3天,将熔点68℃工业石蜡与蜂蜡按10:1比例混合后,加热至90-100℃以形成蜡液,将准备好的接穗在蜡液中速蘸蜡封,将整个枝条封严,将完成蜡封的接穗置于气温为5-10℃、相对湿度75-85%的环境贮藏;

(2)准备砧木大树:选择的砧木大树为主干单头多芽(2-3芽)嫁接或主侧枝(3-5枝)多头多芽嫁接。枝下高大于1.2-1.5m,且1.2m处干径小于12cm的,采用主干单头多芽嫁接;枝下高小于1.2m,且1.2m处干径大于12cm的,采用主侧枝(3-5枝)多头多芽嫁接;

(3)断砧:3月中旬至4月上旬,将步骤(2)中选择的砧木大树进行锯断,以形成砧木;

(4)削砧木:在砧木顶部切有嫁接切口,嫁接切口从砧木顶部断面延伸至砧木内部木质部,切长为5-8cm,切口底部连接外侧半剥离的v形砧木皮;

(5)削接穗:在接穗正面底端削出契形长削面,契形长削面的对称轴与接穗正面的对称轴重叠,契形长削面削至穗心,接穗背削有短削面,短削面为两个,对称分布在接穗背面底端设置,短削面削至木质部;

(6)插穗:将步骤(5)中削好的接穗插入步骤(4)中削好的砧木顶端断面内,将契形长削面面对砧木嫁接切口沿嫁接切口中线插入,使嫁接切口与契形长切面贴合,v形砧木皮与两个短削面贴合;

(7)固穗:用固定绳索在砧木和接穗外围缠绕,通过固定绳索将砧木和接穗固定在一起,并在砧木和接穗之间的嫁接口处绑扎包裹物;所述包裹物为柔软的矩形薄片,薄片内层采用高分子吸收体遇绒毛浆组合吸收结构,外层采用防水膜,外层面积大于内层;矩形薄片一侧长边内设置聚氨酯泡沫制得的阻水条,矩形薄片两侧短边设置相互配合的魔术贴;绑扎时包裹物上端高出砧木顶端断面至少2cm,用魔术贴将包裹物紧固在砧木上,阻水条紧贴砧木和接穗,避免雨水落入包裹物内侧。

本发明的嫁接方法采用特殊的包裹物,能快速吸收核桃大树伤流,避免伤流反渗到嫁接口,同时起到保温的作用,使核桃大树嫁接成活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包裹物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内层1,外层2,阻水条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高原寒冷高湿地区核桃大树的嫁接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1)准备接穗:12月,选取适宜高海拔寒冷区发展的核桃良种的母树,选择树冠外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充分木质化的当年生发育枝;接穗基部粗度为0.8-2.0cm,长度≥10cm,芽间距5cm左右,接穗上芽饱满、髓心小于接穗粗度的1/3;接穗放置荫凉处自然脱水2-3天,将熔点68℃工业石蜡与蜂蜡按10:1比例混合后,加热至90-100℃以形成蜡液,将准备好的接穗在蜡液中速蘸蜡封,将整个枝条封严,将完成蜡封的接穗置于气温为5-10℃、相对湿度75-85%的环境贮藏;

(2)准备砧木大树:选择的砧木大树为主干单头多芽(2-3芽)嫁接或主侧枝(3-5枝)多头多芽嫁接。枝下高大于1.2-1.5m,且1.2m处干径小于12cm的,采用主干单头多芽嫁接;枝下高小于1.2m,且1.2m处干径大于12cm的,采用主侧枝(3-5枝)多头多芽嫁接;

(3)断砧:3月中旬至4月上旬,将步骤(2)中选择的砧木大树进行锯断,以形成砧木;

(4)削砧木:在砧木顶部切有嫁接切口,嫁接切口从砧木顶部断面延伸至砧木内部木质部,切长为5-8cm,切口底部连接外侧半剥离的v形砧木皮;

(5)削接穗:在接穗正面底端削出契形长削面,契形长削面的对称轴与接穗正面的对称轴重叠,契形长削面削至穗心,接穗背削有短削面,短削面为两个,对称分布在接穗背面底端设置,短削面削至木质部;

(6)插穗:将步骤(5)中削好的接穗插入步骤(4)中削好的砧木顶端断面内,将契形长削面面对砧木嫁接切口沿嫁接切口中线插入,使嫁接切口与契形长切面贴合,v形砧木皮与两个短削面贴合;

(7)固穗:用固定绳索在砧木和接穗外围缠绕,通过固定绳索将砧木和接穗固定在一起,并在砧木和接穗之间的嫁接口处绑扎包裹物;所述包裹物为柔软的矩形薄片,薄片内层采用高分子吸收体遇绒毛浆组合吸收结构,外层采用防水膜,外层面积大于内层;矩形薄片一侧长边内设置聚氨酯泡沫制得的阻水条,矩形薄片两侧短边设置相互配合的魔术贴;绑扎时包裹物上端高出砧木顶端断面至少2cm,用魔术贴将包裹物紧固在砧木上,阻水条紧贴砧木和接穗,避免雨水落入包裹物内侧。

本发明的嫁接方法采用特殊的包裹物,能快速吸收核桃大树伤流,避免伤流反渗到嫁接口,同时起到保温的作用,使核桃大树嫁接成活率大大提高。

为进一步验证本发明嫁接方法在寒冷高湿地区与常规插皮接对核桃大树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发明人选取了云南地区不同地理位置的核桃大树进行核桃嫁接对比试验,具体试验结果如下:

结果显示,本发明的嫁接方法在各个地区的实验效果均优于常规插皮接法,受海拔及温度的影响的影响,本发明的嫁接方法应用于高海拔寒冷高湿地区效果显著,核桃大树嫁接成活率明显提高,值得在高海拔寒冷高湿地区推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