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浸种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9770发布日期:2018-10-26 17:2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浸种剂。



背景技术:

水稻在我国分布甚广,也是我国重要的作物;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作为直接食用为人类提供超过20%的食物能量。

种子处理是当今世界十分盛行的一种农作物保护手段,其主要是利用种子处理剂来处理农作物种子,达到防病虫害,或者提高种子出芽质量、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幼苗抗逆性等效果,从而使农作物较好的生长,其具有用量少、效果高、对人畜和环境影响小、持效期长等特点。

浸种是水稻生产中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浸种这一环节变成种子吸水、消毒及补充营养和壮苗的功能。目前市场上的水稻种子处理剂虽然有多种,但是普遍存在杀菌抗病性差、催芽效果不是很理想的缺陷,限制了其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稻浸种剂,该水稻浸种剂杀菌抗病性强,催芽效果好,发芽率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浸种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杀菌剂60-70份、植物生长调节剂1-3份、增稠剂5-10份、成膜剂6-9份、消泡剂1-2份、水270-300份。

优选地,杀菌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芹菜根10-15份、大蒜皮10-15份、鱼腥草10-15份、香菜根8-12份、蒲公英8-12份、牛蒡1-3份、苍耳子1-3份、水380-420份。

优选地,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牛蒡炒制,粉碎得到牛蒡粉;

s2、将苍耳子炒制,粉碎得到苍耳子粉;

s3、将芹菜根、香菜根、大蒜皮、蒲公英、鱼腥草放入水中,浸泡40-50分钟,熬煮50-60分钟,过滤得到中药液;

s4、将s1中得到的牛蒡粉、s2中得到的苍耳子粉加入到s3中得到的中药液中,搅拌15-20分钟,得到杀菌剂。

优选地,杀菌剂的制备方法s1中,牛蒡炒制的温度为110-120℃,时间为8-15分钟。

优选地,杀菌剂的制备方法s2中,苍耳子炒制的温度为98-105℃,时间为20-30分钟。

优选地,杀菌剂的制备方法中,牛蒡粉、苍耳子粉为80-100目。

优选地,杀菌剂的制备方法s3中,熬煮的温度为105-115℃。

优选地,杀菌剂的制备方法s4中,加入牛蒡粉、苍耳子粉时,中药液的温度为63-68℃。

优选地,植物生长调节剂为赤霉素、乙烯利、硫脲的混合物。

优选地,植物生长调节剂中赤霉素、乙烯利、硫脲的重量比为5-7:2-4:1。

优选地,增稠剂为β-环状糊精或羧甲基纤维素钠。

优选地,成膜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或聚丙烯。

优选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

本发明的水稻浸种剂可以有效的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并且增强了水稻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原料中的杀菌剂可有效帮助水稻种子在直播后抵御病虫害;加入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提高了水稻幼苗素质。

本发明提供的杀菌剂中的芹菜根、香菜根、大蒜皮、蒲公英、鱼腥草、牛蒡、苍耳子等原料具有杀灭或抑制种子中所携带的有害虫卵和病菌的作用,本发明提供的配方及制备方法能够将几种原料的杀菌抑菌作用发挥到最大功效。本发明提供的杀菌剂的原料来自于天然植物或中草药,无刺激性气味,浸种后可以直接进行播种,不会对种子产生任何药害作用,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原料中的芹菜根、香菜根、大蒜皮在人们生活中一般作为生活垃圾处理,本发明将其应用于制备水稻浸种剂,提升其利用价值,废物再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浸种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杀菌剂63份、植物生长调节剂2.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8份、聚乙烯吡咯烷酮6.3份、有机硅消泡剂1.7份、水290份。

杀菌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芹菜根14份、大蒜皮11份、鱼腥草12份、香菜根10份、蒲公英9份、牛蒡2.8份、苍耳子2.1份、水400份。

杀菌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牛蒡在118℃炒制9分钟,粉碎过90目筛得到牛蒡粉;

s2、将苍耳子在100℃炒制27分钟,粉碎过80目筛得到苍耳子粉;

s3、将芹菜根、香菜根、大蒜皮、蒲公英、鱼腥草放入水中,浸泡45分钟,在109℃熬煮56分钟,过滤得到中药液;

s4、将s1中得到的牛蒡粉、s2中得到的苍耳子粉加入到66℃的s3中得到的中药液中,搅拌18分钟,得到杀菌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为赤霉素、乙烯利、硫脲的混合物,赤霉素、乙烯利、硫脲的重量比为6.1:2.3:1。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浸种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杀菌剂66份、植物生长调节剂2.7份、羧甲基纤维素钠6份、聚丙烯成膜剂7.4份、有机硅消泡剂1.5份、水274份。

杀菌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芹菜根12份、大蒜皮14份、鱼腥草11份、香菜根9份、蒲公英11份、牛蒡2.2份、苍耳子1.3份、水415份。

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牛蒡在113℃炒制13分钟,粉碎过90目筛得到牛蒡粉;

s2、将苍耳子在102℃炒制22分钟,粉碎过100目筛得到苍耳子粉;

s3、将芹菜根、香菜根、大蒜皮、蒲公英、鱼腥草放入水中,浸泡40分钟,在107℃熬煮58分钟,过滤得到中药液;

s4、将s1中得到的牛蒡粉、s2中得到的苍耳子粉加入到64℃的s3中得到的中药液中,搅拌17分钟,得到杀菌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为赤霉素、乙烯利、硫脲的混合物,赤霉素、乙烯利、硫脲的重量比为6.7:3.2:1。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浸种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杀菌剂68份、植物生长调节剂1.4份、β-环状糊精7份、聚丙烯酰胺8.6份、有机硅消泡剂1.2份、水283份。

杀菌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芹菜根13份、大蒜皮12份、鱼腥草14份、香菜根11份、蒲公英10份、牛蒡1.3份、苍耳子2.7份、水385份。

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牛蒡在116℃炒制11分钟,粉碎过100目筛得到牛蒡粉;

s2、将苍耳子在104℃炒制24分钟,粉碎过80目筛得到苍耳子粉;

s3、将芹菜根、香菜根、大蒜皮、蒲公英、鱼腥草放入水中,浸泡55分钟,在113℃熬煮53分钟,过滤得到中药液;

s4、将s1中得到的牛蒡粉、s2中得到的苍耳子粉加入到67℃的s3中得到的中药液中,搅拌16分钟,得到杀菌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为赤霉素、乙烯利、硫脲的混合物,赤霉素、乙烯利、硫脲的重量比为5.3:3.8: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