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旱区文冠果和黄豆套种方法及干旱区文冠果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09797发布日期:2018-12-19 05:13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干旱区文冠果和黄豆套种方法及干旱区文冠果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优良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文冠果种子含油率为30%-36%,种仁的含油率为55%-67%。文冠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占52.8%-53.3%,亚油酸占37.8%-39.4%,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文冠果能够适应比较恶略的生长环境,是一种耐干旱、抗风沙的作物,甚至在裸露的岩石缝隙中也能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是一种抗风固沙、小流域治理和荒漠化治理的优良树种。

但是,文冠果从种植到挂果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要想达到挂果率高的情况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这种生长模式对政府和种植户而言需要连续的投入且短时间不能看到产出。因此,在文冠果的种植过程中一方面要努力增加产量,另一方面增加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旱区文冠果和黄豆套种方法,旨在提升土地利用率,提升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旱区文冠果的种植方法,其土地的利用率高,能够显著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干旱区文冠果和黄豆套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进行施基肥后,将文冠果幼苗定植,定植后1个月内第一次施加叶面肥;

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第一季黄豆,黄豆的种植密度为5000-5400株/亩,且在黄豆播种时在种子中施加农家肥,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收第一季黄豆;

在采收第一季黄豆后,在8月上旬至8月中旬播种第二季黄豆,黄豆的种植密度为4500-4800株/亩,且在黄豆播种时在种子中施加农家肥,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采收第二季黄豆。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干旱区文冠果的种植方法,包括上述干旱区文冠果和黄豆套种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旱区文冠果和黄豆套种方法的有益效果是:其通过黄豆和文冠果的套种达到增加土地利用率的目的,通过文冠果定植时间、黄豆播种时间、播种密度的调控达到黄豆的增产效果,能够在文冠果种植的同时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适合于推广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干旱区文冠果的种植方法,其包括上述干旱区文冠果和黄豆套种方法,能够在文冠果种植过程中增加经济效益,并在种植后期起到对文冠果增产增收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旱区文冠果和黄豆套种方法及干旱区文冠果的种植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旱区文冠果和黄豆套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文冠果的定植

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进行施基肥后,将文冠果幼苗定植,定植后1个月内第一次施加叶面肥。具体地,在施肥之前可以根据需要种植的地面情况进行机械除草和疏松土壤的工作,定植时按照直线的形式进行,以使得通风良好。在定植后短时间内要补充叶面肥,为黄豆的播种做好准备,保证黄豆的播种后的生长状况。

在文冠果幼苗的定植过程中,文冠果幼苗的行距为3.5-4m,每行文冠果幼苗的株距为4-4.5米。文冠果的定植密度和时间一方面需要考虑文冠果本身的生长状况,一方面还要考虑给黄豆留出适宜的种植空间,使黄豆种植后通风良好,黄豆的产量高。

需要补充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干旱地区可以为中国北方、甘肃、内蒙等地。

s2、第一季黄豆种植

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第一季黄豆,黄豆的种植密度为5000-5400株/亩,且在黄豆播种时在种子中施加农家肥。在文冠果定植后2个月左右播种黄豆,以免黄豆的种植破坏文冠果根系的生长,影响文冠果的成活率。黄豆的第一季种植密度较密,第二季种植密度较稀疏,这种种植方式是发明人经过多年的实践得出,第一季生长于春季和夏季,第二季主要生长于秋季和初冬,两季种植方式的不同可能与季节原因有关。

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收第一季黄豆,第一季黄豆采收时间为夏末秋初季节,且第一季黄豆的产量十分理想。在黄豆采收后对土地进行翻整,为下一季播种做好准备工作。

具体地,在第一季黄豆播种时包括以下步骤:在相邻的两行文冠果幼苗之间挖穴3-4行,每行穴洞的间距为23-28cm,每个穴洞播种4-5颗种子,播种完成用细土填平。待黄豆幼苗长至10-15cm时进行均苗工作。播种过程主要是对洞穴的间距和播种量进行控制,种植密度属于较密的种植方式,经济效益十分理想。

具体地,在黄豆播种2个月后开始每月施加一次共用肥料,共用肥料的施加量为500-700kg/亩,每次施肥的同时进行浇水工作。每次施肥时浇水的润湿深度为10-15cm。施肥时是对文冠果和黄豆共同施肥,施肥量需要进行控制,施肥量过大容易出现烧苗减产的情况,施肥量过少不利于提高产量,施肥的同时进行浇水能够促进肥料的吸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共用肥料为发明人自助研发,采用共用肥这种单一的施肥方式能够起到多种肥料施肥的效果,更大程度上起到增产增收的作用。关于共用肥料的介绍,请参照第三步中内容的介绍。

s3、第二季黄豆种植

在采收第一季黄豆后,在8月上旬至8月中旬播种第二季黄豆,黄豆的种植密度为4500-4800株/亩,且在黄豆播种时在种子中施加农家肥,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采收第二季黄豆。第二季黄豆的播种和采收时间是发明人经过多年实践确定的最佳实施方案,第二季黄豆的种植密度较第一季黄豆种植密度较稀疏,在降低管理工作的同时黄豆的产量也保持的较好的水平。

具体地,在第二季黄豆播种时包括以下步骤:在相邻的两行文冠果幼苗之间挖穴2-3行,每行穴洞的间距为25-30cm,每个穴洞播种3-4颗种子,播种完成用细土填平。待黄豆幼苗长至10-15cm时进行均苗工作。播种过程主要是对洞穴的间距和播种量进行控制,种植密度属于较稀疏的种植方式,从投入和产出成本进行计算此种种植方式经济效益更高。

同样地,在黄豆播种2个月后开始每月施加一次共用肥料,共用肥料的施加量为500-700kg/亩,每次施肥的同时进行浇水工作。每次施肥时浇水的润湿深度为10-15cm。施肥时是对文冠果和黄豆共同施肥,施肥量需要进行控制,施肥量过大容易出现烧苗减产的情况,施肥量过少不利于提高产量,施肥的同时进行浇水能够促进肥料的吸收。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共用肥料进行具体说明,共用肥料为发明人自助研发,采用共用肥这种单一的肥料能够起到多种肥料施肥的效果,更大程度上起到增产增收的作用。

具体地,按重量份数计,共用肥料包括尿素50-70份、硝酸铁10-20份、豆渣20-30份、磷酸钾15-20份、红糖2-5份、竹炭粉5-8份和微生物菌剂3-5份。优选地,共用肥料包括尿素55-60份、硝酸铁15-20份、豆渣23-27份、磷酸钾16-18份、红糖3-4份、竹炭粉6-8份和微生物菌剂3-5份。

需要说明的是,在共用肥料的配方中,尿素仍然是肥料的主要成分,硝酸铁和磷酸钾的加入增加了土壤中金属元素的含量;豆渣为经过干燥后的粉状原料,发明人发现豆渣、微生物菌剂和红糖起到的十分明显的增加肥效的效果,并且竹炭粉的加入也能够对产量的提升起到一定效果。最终,肥料配方中的各原料的选择和原料的比例均需要进行把控,各原料的用量超出上述范围均不利于产量的提升,主要是影响黄豆的产量。

需要补充的是,在文冠果挂果后仍是按照上述的方案套种黄豆,当挂果率较高时可以选择不进行套种或者采用其他的种植方式进行套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干旱区文冠果的种植方法,包括上述干旱区文冠果和黄豆套种方法,在文冠果种植过程中可以选择多种作用进行套种如枸杞等,但是每种中种植方法不尽相同。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旱区文冠果和黄豆套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2月下旬对需要进行种植的土地进行施基肥后,将文冠果幼苗定植,文冠果幼苗的行距约为3.5m,每行文冠果幼苗的株距约为4米,定植后1个月内第一次施加叶面肥,施肥量约为600kg/亩。

其次,在3月下旬播种第一季黄豆,黄豆的种植密度为约5000株/亩,且在黄豆播种时在种子中施加农家肥。种植过程是在相邻的两行文冠果幼苗之间挖穴3行,每行穴洞的间距为23-28cm,每个穴洞播种4-5颗种子,播种完成用细土填平。待黄豆幼苗长至10-15cm时进行均苗工作,在黄豆播种2个月后开始每月施加一次共用肥料,共用肥料的施加量约为500kg/亩,每次施肥的同时进行浇水工作,浇水的润湿深度为10-15cm。在7月下旬采收第一季黄豆,整理土壤后为第二季种植做好准备工作。

最后,在采收第一季黄豆后,在8月上旬播种第二季黄豆,黄豆的种植密度约为4500株/亩,且在黄豆播种时在种子中施加农家肥。种植过程是在相邻的两行文冠果幼苗之间挖穴2行,每行穴洞的间距为25-30cm,每个穴洞播种3-4颗种子,播种完成用细土填平。待黄豆幼苗长至10-15cm时进行均苗工作,在黄豆播种2个月后开始每月施加一次共用肥料,共用肥料的施加量约为500kg/亩,每次施肥的同时进行浇水工作,浇水的润湿深度为10-15cm。在11月下旬采收第二季黄豆。

按重量份数计,本实施例中共用肥料包括尿素50份、硝酸铁10份、豆渣20份、磷酸钾15份、红糖2份、竹炭粉5份和微生物菌剂3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旱区文冠果和黄豆套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3月上旬对需要进行种植的土地进行施基肥后,将文冠果幼苗定植,文冠果幼苗的行距约为4m,每行文冠果幼苗的株距约为4.5米,定植后1个月内第一次施加叶面肥,施肥量约为600kg/亩。

其次,在4月下旬播种第一季黄豆,黄豆的种植密度为约5400株/亩,且在黄豆播种时在种子中施加农家肥。种植过程是在相邻的两行文冠果幼苗之间挖穴4行,每行穴洞的间距为23-28cm,每个穴洞播种4-5颗种子,播种完成用细土填平。待黄豆幼苗长至10-15cm时进行均苗工作,在黄豆播种2个月后开始每月施加一次共用肥料,共用肥料的施加量约为700kg/亩,每次施肥的同时进行浇水工作,浇水的润湿深度为10-15cm。在8月上旬采收第一季黄豆,整理土壤后为第二季种植做好准备工作。

最后,在采收第一季黄豆后,在8月中旬播种第二季黄豆,黄豆的种植密度约为4800株/亩,且在黄豆播种时在种子中施加农家肥。种植过程是在相邻的两行文冠果幼苗之间挖穴3行,每行穴洞的间距为25-30cm,每个穴洞播种3-4颗种子,播种完成用细土填平。待黄豆幼苗长至10-15cm时进行均苗工作,在黄豆播种2个月后开始每月施加一次共用肥料,共用肥料的施加量约为700kg/亩,每次施肥的同时进行浇水工作,浇水的润湿深度为10-15cm。在12月上旬采收第二季黄豆。

按重量份数计,本实施例中共用肥料包括尿素70份、硝酸铁20份、豆渣30份、磷酸钾20份、红糖5份、竹炭粉8份和微生物菌剂5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旱区文冠果和黄豆套种方法,其具体步骤与实施例2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共用肥料的配方,按重量份数计,本实施例中共用肥料包括尿素55份、硝酸铁15份、豆渣23份、磷酸钾16份、红糖3份、竹炭粉6份和微生物菌剂3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旱区文冠果和黄豆套种方法,其具体步骤与实施例2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共用肥料的配方,按重量份数计,本实施例中共用肥料包括尿素60份、硝酸铁20份、豆渣27份、磷酸钾18份、红糖4份、竹炭粉8份和微生物菌剂5份。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干旱区文冠果和黄豆套种方法,具体步骤与实施例2大致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所用肥料为市购基肥和普通复合肥,每月施肥一次,第一次施肥施加基肥,后面每月施肥施加复合肥。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干旱区文冠果和黄豆套种方法,具体步骤与实施例2大致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第二季种植时的种植密度和第一季种植密度相同。

试验例1

测试种植第一年第一季实施例1-4和对比例1中黄豆的亩产量,实施例1-4对应的亩产量分别为2350kg/亩、2520kg/亩、2590kg/亩、2740kg/亩,对比例1对应的亩产量为2050kg/亩。

测试种植第一年第二季实施例1-4和对比例1中黄豆的亩产量,实施例1-4对应的亩产量分别为1970kg/亩、2030kg/亩、2270kg/亩、2380kg/亩,对比例1和对比例2对应的亩产量为1630kg/亩、1940kg/亩。

由以上数据可知,采用本发明中的文冠果和黄豆套种种植方法在第一年黄豆的产量十分可观,适合于推广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共用肥能够符合黄豆的生长特点,对于提升产量作用明显。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先密植再稀疏种植的方式比较符合黄豆的生长规律,能够更大程度上提升黄豆产量。

试验例2

采用实施例中的施肥管理方法,种植三年黄豆第四年起不再种植,检测第三年、第四年和第五年文冠果树的单株产量。

在第三年,实施例1-4的单株产量分别为0.57kg、0.54kg、0.62kg、0.60kg,对比例1中的单株产量为0.48kg。

在第四年,实施例1-4的单株产量分别为1.23kg、1.17kg、1.26kg、1.32kg,对比例1中的单株产量为0.97kg。

在第五年,实施例1-4的单株产量分别为2.26kg、2.54kg、2.51kg、2.63kg,对比例1中的单株产量为1.91kg。

对于常规的文冠果单独种植的方案而言,一般第三年的单株产量约为0.5kg,第四年的单株产量约为1kg,第五年的单株产量约为2kg。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套种方法对文冠果增产也有一定作用,并且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共用肥的肥效比较理想,对于增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干旱区文冠果和黄豆套种方法,其通过黄豆和文冠果的套种达到增加土地利用率的目的,通过文冠果定植时间、黄豆播种时间、播种密度的调控达到黄豆的增产效果,能够在文冠果种植的同时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适合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干旱区文冠果的种植方法,其包括上述干旱区文冠果和黄豆套种方法,能够在文冠果种植过程中增加经济效益,并在种植后期起到对文冠果增产增收的目的。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