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稻田杂草野慈姑化学综合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28747发布日期:2019-02-22 20:05阅读:9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效稻田杂草野慈姑化学综合防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业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效稻田杂草野慈姑化学综合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2016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017.8公顷,而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水稻生产的10.6%和10.9%,在我国水稻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稻田杂草的发生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杂草不但与水稻竞争养分和光照而且还是多种病虫害的寄主和栖息场所,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野慈姑(sagittariatrifolial.)为慈姑的变种,是泽泻科慈姑属植物,别名为狭叶慈姑、三角剪水芋、多年沼生草本植物,常生于稻田中、沼泽地和水边,为稻田常见杂草,兼有性生殖和营养繁殖,以球茎营养繁殖为主,花单性、雌雄同株,自然条件下以异交为主(汪小凡and陈家宽2000),球茎没有休眠性,种子具有休眠性(陈乐and朱静2010)。野慈姑在水稻的整个生长季都争夺水稻的肥料和资源,造成水稻严重减产,近年来在黑龙江省水稻田其发生和危害逐年增加,已成为稻田主要危害杂草之一(王长方etal.2011)。

野慈姑的爆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1、野慈姑有两种繁殖方式,可通过球茎和种子繁殖,导致野慈姑出苗时间参差不齐,同时由于球茎在稻田土壤中的分布深度不同,同样导致出苗时间不齐,导致水稻全生育期都受其影响(刘桂英etal.2005);2、野慈姑适应性强,具有超强的耐阴性,即使水稻封行后,野慈姑生长也不受影响,田间密度较大,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柴永山等发现水稻分蘖盛期,野慈姑的株高较其它杂草高且生长速度快(柴永山2015);3、长期使用单一作用机理的除草剂导致野慈姑对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类等除草剂产生严重抗药性(etal.2007;merottojunioretal.2010),致使野慈姑的发生更加猖獗。

目前防除水稻田野慈姑的方法以物理防除和化学防除为主。物理防除主要是耕作技术的提高,主要可以通过秋翻和深翻,深埋野慈姑球茎或使其露于地面,利用秋冬寒冷,使野慈姑球茎丧失发芽能力,或在整地泡田期间打捞球茎,减少野慈姑球茎的繁殖数量(尚涛2018)。化学防除野慈姑采用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土壤处理目前常用的药剂有扑草净、西草净、苄嘧磺隆和吡嘧磺隆等,其中吡嘧磺隆和苄嘧磺隆只能防除不超出正常水层的阔叶杂草,扑草净和西草净一般在插秧20天后应用。茎叶处理可用除草剂包括灭草松、二甲四氯、五氟磺草胺、双草醚、氯氟吡氧乙酸和唑草酮等,在阔叶杂草长出水面,毒土处理已失去作用的时候使用(陈丽丽2013)。在黑龙江省地区已有20多年应用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历史,极易诱导筛选出抗性野慈姑种群。2013年陈丽丽等对黑龙江省野慈姑对磺酰脲类除草剂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苄嘧磺隆和吡嘧磺隆对庆安县野慈姑体内als的抑制作用最小,说明此地区野慈姑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耐药性较强(陈丽丽etal.2013)。2015年刘延等人比对了哈尔滨两个抗性野慈姑种群的als基因,发现pro197分别被亮氨酸和丝氨酸取代,表明该位点可能是导致野慈姑对磺酰脲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刘延etal.2015)。

国内外对于野慈姑的研究并不多,主要集中在栽培、基因和抗性等方面,针对有效防除野慈姑的研究较少。因此,研究一种新型高效的稻田杂草野慈姑化学综合防治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如下:

1.汪小凡,陈家宽(2000)野慈姑自然群体异交率的定量估测.遗传:316-318

2.陈乐,朱静(2010)泽泻科泽泻属和慈姑属的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6:92-93+98

3.王长方,王俊,陆永良,游泳,陈峰,胡进锋,余柳青(2011)稻田野慈姑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水稻产量影响.福建农业学报26:601-604

4.刘桂英,金晨钟,王义成,王朝晖(2005)浅议矮慈姑发生危害原因与防除技术.湖南农业科学:58-59

5.柴永山(2015)黑龙江省稻田杂草发生情况及群落特征分析.中国林副特产:34-36

6.g,noldinja,lopesnf,comiottoa(2007)aspectosdaresistênciadesagittariamontevidensisaoherbicidapirazosulfuron-ethylinibidordaalsaspectsofsagittariamontevidensisresistancetotheals-inhibitingherbicidepirazosulfuron-ethyl.plantadaninha25:187-194

7.merottojuniora,kupasv,nunesal,goularticgdr(2010)isolationofthealsgeneandinvestigationofthemechanismofherbicideresistanceinsagittariamontevidensis.ciênciarural40:2381-2384

8.尚涛(2018)稻田杂草野慈姑化学防除协同增效技术研究.沈阳农业大学

9.陈丽丽(2013)黑龙江省野慈姑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敏感性研究.东北农业大学

10.陈丽丽,何付丽,范丹丹,张明波,李灼,郭晓慧,赵长山(2013)黑龙江省野慈姑对吡嘧磺隆的敏感性测定.植物保护39:120-123

11.刘延,刘华招,高增贵(2015)野慈姑对吡嘧磺隆抗性的分子机理.杂草科学33:20-23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的稻田杂草野慈姑化学综合防治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稻田杂草野慈姑化学综合防治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在插秧前5-10天,对稻田施用30%莎稗磷和15%乙氧磺隆,或者10%吡嘧磺隆;施药时水层3-5厘米,保水7-10天,把含农药的水排出,换水后插秧;其中,所述30%莎稗磷的施用量为50-60毫升/亩;所述15%乙氧磺隆的施用量为20g/亩;所述10%吡嘧磺隆的施用量为20g-30/亩;

2)插秧后,对稻田施用48%灭草松,用量为160-200毫升/亩;施药前放浅水层,使杂草露出水面,施药后放水回田,保持水层。

其中,步骤1)中所述30%莎稗磷具体为规格300g/l的莎稗磷乳油;所述15%乙氧磺隆具体为15%乙氧磺隆水分散粒剂;所述10%吡嘧磺隆具体为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步骤2)中所述48%灭草松具体为规格480g/l的灭草松水剂。

步骤1)和步骤2)中的施药方法均为喷雾法施药法。

本发明针对黑龙江省稻田重要草害野慈姑化学防控农药抗性增强、药剂混配不科学以及使用技术不配套等突出问题,研发出了增效药剂组合以及配套栽培技术,试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化学防治方法能够有效防止稻田杂草野慈姑的发生且对水稻产量无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野慈姑药剂处理后株高和单株结实统计图。

图2为药剂处理后野慈姑整株形态对比图。

图3为药剂处理后野慈姑果实形态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采用本发明施药方法对野慈姑进行防治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野慈姑球茎:2018年春季采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水稻田。

野慈姑种子:2017年秋季采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水稻田。

1.2供试除草剂

本试验选用除草剂,药剂名称、剂型、生产厂家及施用方法等信息见表1。

表1供试除草剂

1.3田间设计

试验采取对比法,对照和处理分别各三个重复,每处理面积4000m2,各处理单排单灌,小区田埂用板隔离,防止药剂渗漏。

1.4施药方法

插秧前5-10天,使用30%莎稗磷50-60毫升/亩+15%乙氧磺隆20克/亩,或10%吡嘧磺隆20-30克/亩,施药时水层3-5厘米,保水7-10天,把药水排出,换水后插秧。

插秧后,使用48%灭草松160-200毫升/亩,喷雾法施药。施药前放浅水层,使杂草露出水面,施药后放水回田,保持水层。

1.5统计分析

48%灭草松施药结束后的5-7d开始药效调查,每隔7d进行一次观察。每个重复随机调查1亩地面积中杂草株数、株高、鲜重、单株结实数,计算株数防效和鲜重防效。应用spssstatistics17.0和graphpadprism6.0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成熟后调查水稻的株高和分蘖数,进行小区测产,应用spssstatistics17.0和graphpadprism6.0软件,比较处理与对照的产量差异。

1.6药效计算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野慈姑球茎生长发育规律

本试验未处理水田中野慈姑在5月初出苗,6月20日左右株高达最大值96cm,6月15日开花,开花期5-7d,平均株高79.33cm,每株结实数为22.07个;处理水田中野慈姑在6月初出苗,7月20日左右株高最大值达24cm,7月10日开花,开花期5-7d,平均株高14.4cm,每株结实数3.53个。

表2化学处理后野慈姑田间产量性状调查

注:“*”代表在p<0.05水平下,差异显著;“**”代表在p<0.01水平下,差异显著。

根据表1和图1的分析结果,经过化学药剂处理后,处理稻田野慈姑的株高在p<0.05水平下,显著低于对照稻田野慈姑,而且单株结实数在p<0.01水平下,极显著低于对照野慈姑,说明本实验中的施药方法对野慈姑的防治效果显著。

2.2防效结果

试验药剂莎稗磷、乙氧磺隆、吡嘧磺隆和灭草松联合防除水稻田杂草野慈姑,施药后跟对照相比野慈姑总株防效为66.39%,总鲜重防效为82.40%。(优于文献报道的其它助剂与480g/l灭草松水剂混用对野慈姑的防除效果.参见文献:纪明山,尚涛(2017)不同助剂与480g/l灭草松水剂混用对野慈姑的防除效果.农药56:847-849)

田间观察(见图2、图3)发现,经过药剂处理后,野慈姑植株矮小、瘦弱,果实缩小有效地防治了野慈姑的发生。

2.3水稻安全性结果

根据表3的数据,对水稻使用药剂组合后,水稻平均株高为103.1cm,每个单株的分蘖数为16.7个,有效穗数与分蘖数一致,为16.7个,穗粒数为1937,结实率为94.1%,千粒重为26.9g,每公顷的实际产量为8534kg。

表3药剂组合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应用spss统计软件,通过独立样本的t检验,在p<0.05水平下,化学处理稻田的产量构成因素中穗粒数、穗数、结实率、千粒重等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化学防治方法能够有效防止稻田杂草野慈姑的发生且对水稻产量无影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