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行大蒜单粒下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9353发布日期:2018-11-09 20:0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蒜种植机械领域,该装置可以实现大蒜多行播种过程中单粒下种控制的功能,进而满足大蒜单粒种植的农艺要求。



背景技术:

大蒜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有广泛的种植,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75%。大蒜形体具有不规则的外形,为保证大蒜出芽率和高产的需要,其种植过程要满足单粒、直立、等距的农艺要求,大蒜芽端朝上的直立种植可以缩短大蒜生长周期,获得的产量是随机播种种植产量的5倍左右。故大蒜种植无法采用类似小麦播种的方式种植。

目前我国大蒜种植主要依靠手工为主,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与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很不匹配。要实现大蒜的机械化种植和高产要求,就要解决大蒜种植机械播种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如单粒下种控制,该机构是保证大蒜单粒种植要求的前提条件。故多行大蒜单粒下种控制机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大蒜下种控制机构无法实现大蒜的单粒下种控制,提出了一种多行大蒜单粒下种控制装置,达到最终大蒜机械播种的单粒性要求,对大蒜机械化播种机的研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大蒜种植的机械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行大蒜单粒下种装置,包括接料斗、传感器、传动装置、传动皮带、携种装置、安装平台、传动轮、控制下种装置、回位弹簧、控制电磁阀、以及大蒜下种控制装置,其中,安装平台为多行大蒜下种装置的基本支撑,其整体为矩形平板,平板的上平面四角处分别安装传动轮,其中一个传动轮与传动装置连接,四个传动轮上套有一根传动皮带,传动皮带上等距离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携种装置,安装平台上固定有“工”字型固定板,“工”字型固定板的上方固定接料斗,“工”字型固定板的底部左侧安装有传感器,接料斗连接大蒜种子下料装置的下料口,平板的前端等距离设置若干个下料孔,下料孔之间的距离与携种装置之间的距离相等,同时,携种装置转动至下料孔处时,携种装置的底端与下料孔重合,下料孔的后端、安装平台的下平面上设有两根固定柱,两根固定柱之间的距离最小为最两端的下料孔之间的距离,两根固定柱的前端分别通过回位弹簧连接控制下种装置,控制下种装置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上等距离设置与下料孔数量相等的连接柱,连接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控制下种板,控制下种板能够盖住下料孔,控制下种装置的中间连接控制电磁阀,传感器通过大蒜下种控制装置分别与传动装置和控制电磁阀连接。

进一步,所述大蒜下种控制装置包括电源控制模块B、控制模块B、控制模块C、计数模块,电源控制模块B分别连接控制模块B和传感器,控制模块B连接传动装置,传感器一端连接控制模块B,另一端连接计数模块,计数模块通过控制模块C连接控制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下料孔处设有方便控制下种装置移动的凹槽,凹槽的长度为下料孔的长度和控制下种板的长度之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大蒜下种装置可以实现多个携种装置内的种子同时下种,以实现大蒜多行播种,一方面提高了播种效率,解决了传统手工种植存在高劳动强度、低效率的问题,另一方面,实现了大蒜机械化种植技术。

2、本实用新型大蒜下种装置在两个下种周期之间进行补种操作,有利于保障了补种反应时间,减少空穴率;同时通过PLC控制系统进行补种控制,响应速度快和运动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大蒜下种装置的上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大蒜下种装置的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大蒜下种控制装置的模块连接图;

图中,1、接料斗,2、传感器,3、传动装置,4、传动皮带,5、携种装置,6、安装平台,7、传动轮,8、控制下种装置,9、回位弹簧,10、控制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大蒜下种装置包括接料斗1、传感器2、传动装置3、传动皮带4、携种装置5、安装平台6、传动轮7、控制下种装置8、回位弹簧9、控制电磁阀10、以及大蒜下种控制装置,其中,安装平台6为大蒜下种装置的基本支撑,其整体为矩形平板,平板的上平面四角处分别安装传动轮7,其中一个传动轮7与传动装置3连接,四个传动轮7上套有一根传动皮带4,传动皮带4上等距离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携种装置5,具体的,携种装置5为上下开孔的圆柱管,传动装置3通过传动轮7带动传动皮带4上的携种装置5转动。安装平台6上固定有“工”字型固定板,如图2所示,“工”字型固定板的上方固定接料斗1,“工”字型固定板的底部左侧安装有传感器2,接料斗1连接大蒜种子下料装置的下料口。平板的前端等距离设置若干个下料孔,下料孔之间的距离与携种装置5之间的距离相等,同时,携种装置5转动至下料孔处时,携种装置5的底端与下料孔重合,如图3所示,即携种装置5内的种子会通过下料孔掉出。下料孔的后端、安装平台6的下平面上设有两根固定柱,两根固定柱之间的距离最小为最两端的下料孔之间的距离,两根固定柱的前端分别通过回位弹簧9连接控制下种装置8,控制下种装置8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上等距离设置与下料孔数量相等的连接柱,连接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控制下种板,控制下种板能够盖住下料孔,控制下种装置8的中间连接控制电磁阀10,利用控制电磁阀10的吸合打开控制下种装置8,利用回位弹簧9将控制下种装置8关闭,以此来控制播种。下料孔分别连接播种装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传感器2通过大蒜下种控制装置分别与传动装置3和控制电磁阀10连接。大蒜下种控制装置包括电源控制模块B、控制模块B、控制模块C、计数模块,如图4所示,电源控制模块B分别连接控制模块B和传感器2,控制模块B连接传动装置3,传感器2一端连接控制模块B,另一端连接计数模块,计数模块通过控制模块C连接控制电磁阀10。

在首次工作时,将一个携种装置5放在接料斗1的正下方,当大蒜单粒直立选种装置I选择的种子通过接料斗1进入携种装置5后,传感器2受到冲力,产生一个脉冲信号,将脉冲信号分别传入控制模块B和计数模块中,控制模块B发出指令控制传动装置转动,传动装置转动的距离为相邻携种装置5之间的距离,计数模块得到一个脉冲信号后计数一次,首次需要累积到携种装置5数量(n)次后,将信号传送至控制模块C并重新计数,控制模块C发出指令控制电磁阀10吸合,大蒜下种装置II前端的携种装置5内的种子落入大蒜插播装置中,进行播种,传感器2每受到一次冲力,产生一个脉冲信号,传动装置就转动一次;当第一次播种完成后,控制电磁阀10断电,在回位弹簧9的作用下,下料孔再次被堵住,当计数模块重新计数到大蒜下种装置II前端的下料孔的数量时,控制电磁阀10再次闭合,进行播种,之后重复第二次的工作进行持续播种,具体的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大蒜下种装置II前端的下料孔有5个,意思是,可以同时进行5行播种。

为保证大蒜单粒直立选种装置I中选择的种子均落入携种装置5内,需要事先测验大蒜单粒直立选种装置I在无回料情况下,种子落入的时间间隔,进而调整携种装置5之间的距离,使得传动皮带4每次转动距离所需要的时间与种子落入的时间间隔相匹配。

为方便控制下种装置8的前后移动,下料孔处设有方便控制下种装置8移动的凹槽,凹槽的长度为下料孔的长度和控制下种板的长度之和。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