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易分解型农用地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2845发布日期:2019-05-21 20:34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易分解型农用地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易分解型农用地膜。



背景技术:

农用地膜主要用于地面覆盖,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具有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等,促进植物生长等功能,自70年代地膜引入我国以来,地膜市场发展异常迅猛,生产地膜的原料又非常匮乏,为了平衡市场不断增长的地膜原料短缺的矛盾,地膜的厚度一直在减薄。

目前市场上的农用地膜大多设置为带状,在铺设地膜时,位于地垄两侧的地膜上覆盖培土来对地膜进行固定,在植株出苗之前,如果植株需要浇水需要在地膜上开孔,工作量较大,使用起来相当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易分解型农用地膜,旨在解决目前市场上的农用地膜大多设置为带状,在铺设地膜时,位于地垄两侧的地膜上覆盖培土来对地膜进行固定,在植株出苗之前,如果植株需要浇水需要在地膜上开孔,工作量较大,使用起来相当麻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环保易分解型农用地膜,包括地膜组件和浇水组件,所述地膜组件包括左副膜、主膜、左连接膜、右连接膜和右副膜,所述左副膜通过所述左连接膜固定连接于所述右副膜,所述左副膜位于所述主膜的左侧,所述右副膜通过所述右连接膜固定连接于所述主膜,所述右副膜位于所述主膜的右侧,所述浇水组件包括左导水海绵和右导水海绵,所述左导水海绵位于所述左连接膜的内部,所述位于所述右连接膜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左副膜、主膜、左连接膜、右连接膜和右副膜均为易分解地膜。

优选的,所述左导水海绵的数量为十个以上,每个所述左导水海绵之间等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右导水海绵的数量为十个以上,每个所述右导水海绵之间等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左导水海绵和右导水海绵均设置为条状。

优选的,所述左连接膜和右连接膜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孔洞,所述左导水海绵的左端贯穿于所述左连接膜上表面的所述孔洞,所述右导水海绵的右端贯穿于所述右连接膜上表面的所述孔洞。

优选的,所述左连接膜和右连接膜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孔洞,所述左导水海绵的左端贯穿于所述左连接膜上表面的所述孔洞,所述右导水海绵的右端贯穿于所述右连接膜上表面的所述孔洞。

优选的,所述主膜的下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左导水海绵的右端贯穿于所述主膜下表面其中一个所述通孔,所述右导水海绵的左端贯穿于所述主膜下表面另外一个所述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环保易分解型农用地膜,通过设置所述左导水海绵和右导水海绵来方便在出苗前进行浇水的,铺设地膜时,将所述主膜覆盖于地垄的上方,将所述左连接膜和右连接膜分别覆盖于垄沟中,在所述左连接膜和右连接膜的上方进行培土,从而完成地膜铺设,当在进行浇水时,向在所述左连接膜和右连接膜上的培土进行浇水,此时水分分别沿着所述左导水海绵和右导水海绵导入所述主膜下方的地垄中,从而进行浇水,相比较现有的地膜,新型的环保易分解型农用地膜在使用时,不需要对地膜开口即可对植株进行浇水,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减少了种植人员得劳动强度,使用起来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地膜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膜组件、11-左副膜、12-主膜、13-左连接膜、14-右连接膜、15-右副膜、2-浇水组件、21-左导水海绵、22-右导水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环保易分解型农用地膜,包括地膜组件1和浇水组件2,地膜组件1包括左副膜11、主膜12、左连接膜13、右连接膜14和右副膜15,左副膜11通过左连接膜13固定连接于右副膜15,左副膜11位于主膜12的左侧,右副膜15通过右连接膜14固定连接于主膜12,右副膜15位于主膜12的右侧,浇水组件2包括左导水海绵21和右导水海绵22,左导水海绵21位于左连接膜13的内部,22位于右连接膜14的内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左副膜11和右副膜15来方便进行浇水的,在铺设完成后,由于左培土24和右培土25分别覆盖于左连接膜13和右连接膜14的上方,此时是看不见左连接膜13和右连接膜14,直接向左副膜11和主膜12以及右副膜15和主膜12之间的间隙进行浇水,即可完成灌溉。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左导水海绵21和右导水海绵22来方便在出苗前进行浇水的,将主膜12覆盖于地垄的上方,将左连接膜13和右连接膜14分别覆盖于左垄沟21和右垄沟23的内部,然后将培土分别覆盖于左连接膜13和右连接膜14的上方,从而完成地膜铺设,当铺设完成后,种子位于主膜12的下方,主膜12能够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促进植物生长,当在铺设完成后,在进行浇水时,向主膜12两侧的培土进行浇水,左侧培土中的水分被左连接膜13挡住,此时水分被左侧的培土吸收,培土中的水分聚集在底部,并且左导水海绵21的左端贯穿于左连接膜13上表面的孔洞,水从左导水海绵21的左端被吸收,从使得整个左导水海绵21湿润,右侧培土中的水分被右连接膜14挡住,此时水分被左侧的培土吸收,培土中的水分聚集在底部,右导水海绵22的右端贯穿于右连接膜14上表面的孔洞,水从右导水海绵22的右端被吸收,从使得整个右导水海绵22湿润,当左导水海绵21和右导水海绵22被湿润后,水分沿着左导水海绵21和右导水海绵22移动,当水分移动至左导水海绵21的右端时,由于左导水海绵21的右端贯穿于主膜12下表面其中一个通孔,水分直接流入地垄中,并且被植物根系吸收,当水分移动至右导水海绵22的左端时,由于右导水海绵22的左端贯穿于主膜12下表面另外一个通孔,水分直接流入地垄中,并且被植物根系吸收,从而完成浇水,相比较现有的地膜,新型的环保易分解型农用地膜在使用时,不需要对地膜开口即可对植株进行浇水,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减少了种植人员得劳动强度,使用起来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左副膜11、主膜12、左连接膜13、右连接膜14和右副膜15均为易分解地膜。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主膜12来进行保持水分的,当铺设完成后,种子位于主膜12的下方,主膜12能够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促进植物生长,左副膜11、主膜12、左连接膜13、右连接膜14和右副膜15均为易分解地膜,地膜能够自行分解,使用起来更加环保。

进一步的,左导水海绵21的数量为十个以上,每个左导水海绵21之间等距分布。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多个左导水海绵21来进行导水的,在铺设时,将左连接膜13平铺在垄沟中,然后培土覆盖于左连接膜13的上方,完成铺设,当在对培土进行浇水时,海绵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此时培土中的水分下渗,被左连接膜13阻隔,此时水分被左导水海绵21吸收。

进一步的,右导水海绵22的数量为十个以上,每个右导水海绵22之间等距分布。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多个右导水海绵22来进行导水的,在铺设时,将右连接膜14平铺在垄沟中,然后培土覆盖于右连接膜14的上方,完成铺设,当在对培土进行浇水时,海绵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此时培土中的水分下渗,被左连接膜13阻隔,此时水分被右导水海绵22吸收。

进一步的,左导水海绵21和右导水海绵22均设置为条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左导水海绵21和右导水海绵22来方便进行浇水的,当在铺设完成后,在进行浇水时,左右两侧培土的上方进行浇水,水分左右两侧培土中下渗,此时水分别被左导水海绵21和右导水海绵22中吸收。

进一步的,左连接膜13和右连接膜14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孔洞,左导水海绵21的左端贯穿于左连接膜13上表面的孔洞,右导水海绵22的右端贯穿于右连接膜14上表面的孔洞。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孔洞来进行吸水的,当在铺设完成后,左侧培土中的水分被左连接膜13挡住,此时水分被左侧的培土吸收,培土中的水分聚集在底部,并且左导水海绵21的左端贯穿于左连接膜13上表面的孔洞,水从左导水海绵21的左端被吸收,从使得整个左导水海绵21湿润,右侧培土中的水分被右连接膜14挡住,此时水分被左侧的培土吸收,培土中的水分聚集在底部,右导水海绵22的右端贯穿于右连接膜14上表面的孔洞,水从右导水海绵22的右端被吸收,从使得整个右导水海绵22湿润。

进一步的,主膜12的下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左导水海绵21的右端贯穿于主膜12下表面其中一个通孔,右导水海绵22的左端贯穿于主膜12下表面另外一个通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左导水海绵21和右导水海绵22来进行浇水的,当左导水海绵21和右导水海绵22被湿润后,水分沿着左导水海绵21和右导水海绵22移动,当水分移动至左导水海绵21的右端时,由于左导水海绵21的右端贯穿于主膜12下表面其中一个通孔,水分直接流入地垄中,并且被植物根系吸收,当水分移动至右导水海绵22的左端时,由于右导水海绵22的左端贯穿于主膜12下表面另外一个通孔,水分直接流入地垄中,并且被植物根系吸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将主膜12覆盖于地垄的上方,将左连接膜13和右连接膜14分别覆盖于左垄沟21和右垄沟23的内部,然后将培土分别覆盖于左连接膜13和右连接膜14的上方,从而完成地膜铺设,当铺设完成后,种子位于主膜12的下方,主膜12能够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袭作物和某些微生物引起的病害,促进植物生长,当在铺设完成后,在进行浇水时,向主膜12两侧的培土进行浇水,左侧培土中的水分被左连接膜13挡住,此时水分被左侧的培土吸收,培土中的水分聚集在底部,并且左导水海绵21的左端贯穿于左连接膜13上表面的孔洞,水从左导水海绵21的左端被吸收,从使得整个左导水海绵21湿润,右侧培土中的水分被右连接膜14挡住,此时水分被左侧的培土吸收,培土中的水分聚集在底部,右导水海绵22的右端贯穿于右连接膜14上表面的孔洞,水从右导水海绵22的右端被吸收,从使得整个右导水海绵22湿润,当左导水海绵21和右导水海绵22被湿润后,水分沿着左导水海绵21和右导水海绵22移动,当水分移动至左导水海绵21的右端时,由于左导水海绵21的右端贯穿于主膜12下表面其中一个通孔,水分直接流入地垄中,并且被植物根系吸收,当水分移动至右导水海绵22的左端时,由于右导水海绵22的左端贯穿于主膜12下表面另外一个通孔,水分直接流入地垄中,并且被植物根系吸收,从而完成浇水,相比较现有的地膜,新型的环保易分解型农用地膜在使用时,不需要对地膜开口即可对植株进行浇水,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减少了种植人员得劳动强度,使用起来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