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场用喂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5966发布日期:2019-07-27 10:08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殖场用喂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养殖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养殖场用喂食器。



背景技术:

养殖场广泛用于养殖各类的牛、羊、猪、鸡等动物的场所,一般采用水泥、石板等材料隔成若干个养殖空间,并在每个单独的空间中对动物进行饲养。

如今的养殖场多靠人工进行饲料的投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尤其是在大规模养殖时,每次的喂食所需要耗费的时间、人力和物力都较大,不利于养殖场的发展。

而为了解决这种情况,一些企业开发了自动喂食机器人,其能够依次对各个养殖空间进行饲料的投放。但是由于养殖场的环境较为恶劣,自动喂食机器人的故障率一直居高不下,并且该机器人的喂食连贯性较差,所以所需投放饲料的时间较长。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申请设计了一种结构更加简单且使用更加方便的产品,进一步提高了喂食的效率,很好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养殖场用喂食器,很好的降低了喂食所需的人力,同时还能很好的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极大的缩减了单次喂食所需的时间,同时拥有更加简单的结构,在维护或维修时所需耗费的成本更低,极大的提高了产品使用的经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养殖场用喂食器,包括饲料输送结构,与饲料输送结构配合设置的固定台,设置在地面上且用于支撑固定台的若干根支撑杆,设置在任意相邻两根支撑杆之间的交叉的两根固定连杆,设置在固定台上侧面的若干个饲料推送结构,设置在饲料输送结构前端的自动上料机,设置在饲料输送结构后端的卸料板,设置在卸料板下方的收集筐,以及同时与自动上料机、饲料推动结构和饲料输送结构相连接的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饲料输送结构主要由相互配合且固定在地面上的两个辊子支撑座,分别设置在辊子支撑座上的两个辊子,固定在辊子外侧且与辊子同轴的滚筒,设置在任意一个辊子的中轴处且与辊子固为一体的滚轴,通过传动带与滚轴相连接的驱动电机,以及套于两个滚筒之间的传输带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台的前部位于传输带的上方且与传输带之间的间距为0.5-1CM,该固定台靠近传输带进料的一端斜向设置有一条导料板。

再进一步的,所述饲料推动结构主要由设置在固定台上的支撑液压座,尾端固定在支撑液压座上的伸缩推杆,以及设置在伸缩推杆前端的推板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推板与固定台垂直设置,该推板与传输带的运动方向相平行,推板的左右两端向前倾斜设置,推板靠近自动上料机的一侧通过一根竖直的转轴固定在固定台上,该推板通过一根竖直的转轴固定在伸缩推杆的前端且可沿该转轴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液压座固定在固定台上表面,伸缩推杆则与固定台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卸料板固定在后端的辊子支撑座上,且该卸料板向后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固定台的端部设置有导料板,可以很好的避免饲料在传输带的带动下堆积在固定台上,能够很好的使得饲料保持在传输带上运动。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饲料推动结构,能够很好的将传输带上的饲料推出传送带而进入到各个饲养空间中,从而达到了快速喂食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自动上料机,能够自行完成上料的过程,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且在后端设置有卸料板与收集筐,能够很好的对余料进行回收,进而避免了饲料的浪费。

(4)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其在维护与更换配件时更加快捷方便,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传输带;2、推板;3、伸缩推杆;4、支撑液压座;5、固定台;6、滚轴;7、辊子;8、辊子支撑座;9、滚筒;10、支撑杆;11、固定连杆;12、自动上料机;13、卸料板;14、收集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养殖场用喂食器,包括饲料输送结构,与饲料输送结构配合设置的固定台5,设置在地面上且用于支撑固定台5的若干根支撑杆10,设置在任意相邻两根支撑杆10之间的交叉的两根固定连杆11,设置在固定台5上侧面的若干个饲料推送结构,设置在饲料输送结构前端的自动上料机12,设置在饲料输送结构后端的卸料板13,设置在卸料板13下方的收集筐14,以及同时与自动上料机12、饲料推动结构和饲料输送结构相连接的控制器。

所述饲料输送结构主要由相互配合且固定在地面上的两个辊子支撑座8,分别设置在辊子支撑座8上的两个辊子7,固定在辊子7外侧且与辊子7同轴的滚筒9,设置在任意一个辊子7的中轴处且与辊子7固为一体的滚轴6,通过传动带与滚轴6相连接的驱动电机,以及套于两个滚筒9之间的传输带1组成。

所述固定台5的前部位于传输带1的上方且与传输带1之间的间距为0.5-1CM,该固定台5靠近传输带1进料的一端斜向设置有一条导料板。

所述饲料推动结构主要由设置在固定台5上的支撑液压座4,尾端固定在支撑液压座4上的伸缩推杆3,以及设置在伸缩推杆3前端的推板2组成。

所述推板2与固定台5垂直设置,该推板2与传输带1的运动方向相平行,推板2的左右两端向前倾斜设置,推板2靠近自动上料机12的一侧通过一根竖直的转轴固定在固定台5上,该推板2通过一根竖直的转轴固定在伸缩推杆3的前端且可沿该转轴转动。

所述支撑液压座4固定在固定台5上表面,伸缩推杆3则与固定台5平行设置。

支撑液压座正向运行时,伸缩推杆伸长推动推板,推板则沿着与固定台相连的转轴转动,直至其端部伸出传输带;而当支撑液压座反向运行时,伸缩推杆缩短,带动推板复位。

所述卸料板13固定在后端的辊子支撑座8上,且该卸料板13向后倾斜设置。

连接时,控制器同时与驱动电机以及各个支撑液压座相连接,并通过控制器完成对驱动电机以及支撑液压座的控制。该控制器可以选用工控机或其他的控制芯片,其具体的连接与控制方式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需求可以很好的完成设置,在此便不进行赘述。

工作时,通过控制器启动自动上料机并同时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传输带运行,饲料将随传输带运行而行进,控制器根据预设的时间依次从进料方向驱动支撑液压座正向运行或反向运行,使得各个推板依次将饲料导入相应的饲养空间中,最终还残留在输送带上的饲料则在卸料板的作用下落入收集筐中。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