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豇豆支架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7311发布日期:2019-09-24 23:1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豇豆支架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豇豆支架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豇豆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种蔬菜,我国人口众多,对于豇豆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大,在我国豇豆的种植面积较广,也能够带来较大的利益,传统的栽培技术的采收率较低,导致带来的经济利益降低,因此对豇豆种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豇豆长在距离地面2-2.3m的第三排两边粗根上容易反复缠绕在两边的线上,造成病虫害和豇豆畸形果的增加。从而影响豇豆的后期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豇豆支架栽培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豇豆支架栽培装置设置有:厢面,每个厢面的两边开有洞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严格距离的设定,设置三根粗线贯穿连接竹竿,并且在最高的第三排两边粗线中间有交叉线,使得豇豆的后期品质和采收率更高。

进一步,所述洞口插接固定有竹竿,竹竿系绑固定有第一条粗线、第二条粗线和第三条粗线;

通过设置第一条粗线、第二条粗线和第三条粗线,可增加整体支架的牢固性和紧固性,有利于豇豆的生长。

进一步,所述第三条粗线上方两根竹竿系绑固定有交叉线;

通过在最高的第三排两边粗线上增设交叉线,可使豇豆的顶部支撑面扩大,有效的减少病虫害和畸形果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豇豆支架栽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竹竿;2、洞口;3、绳子;4、第一畦;5、第二畦;6、第一条粗线;7、第二条粗线;8、第三条粗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豇豆支架栽培技术设置有:竹竿1、洞口2、绳子3、第一畦4、第二畦5、第一条粗线6、第二条粗线7、第三条粗线8。

第一畦4和第二畦5开有洞口2,竹竿1插接固定在洞口2,竹竿1与竹竿1之间通过绳子3连接。

作为优选实施例,第一畦4和第二畦5的洞口2相距2米,洞口2深度为25cm。

作为优选实施例,畦的两边对称的两根竹竿在离地面1.6-1.8处相互交叉。

作为优选实施例,第一畦4和第二畦5两边的竹竿1之间相互捆绑形成三角架。

作为优选实施例,用粗线(1.5mm的尼龙线)分别在离地面0.2-0.3m处;1.3-1.5m处;2-2.3m处顺竹竿各拉成一条直线,每边共3条直线,分别为:第一条粗线6、第二条粗线7、第三条粗线8。最上面两边的两根直线中间系绑固定有交叉线。

作为优选实施例,每2米之间均匀播13-16颗豇豆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在每畦的对称两边隔2米先用点穴棒插出25cm深的洞口,将竹竿1顺洞口插好,再将畦的两边对称的两根竹竿1在离地面1.6-1.8处相互交叉。交叉处用绳子3绑紧即可,用粗线分别在离地面0.2-0.3m处;1.3-1.5m处;2-2.3m处顺竹竿1各拉成一条直线,每边共3条直线,分别为第一条粗线6、第二条粗线7、第三条粗线8。每2米之间均匀播13-16颗豇豆种。采用单株栽培,待幼苗出土后抽蔓初期,用细塑料线在幼苗处系活结,再向上穿过0.2-0.3m处;1.3-15m处;2-2.3m处的3条直线,在最高处系紧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