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7064发布日期:2019-08-09 23:31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渔业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的水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大,野生水产的生长速度缓慢,已经不能满足市场所需,因此,水产养殖业在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这一行业的兴起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供求紧张的局面。

养殖网箱是水产养殖业目前大量采用的一种养殖器具,深受养殖业主的青睐。采用网箱养殖,只要具备一定的水位和流量即可,水域面积占用小,可节省开挖鱼池需用的土地、劳力,提升经济效益;还可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生物,实行混养、密养、成活率高,可达到创高产目的;同时,饲养周期短、管理方便、具有机动灵活、操作简便的优点;总而言之,网箱养殖的适应性强,更加便于推广。

传统的养殖网箱的结构一般包括网箱本体、网衣和漂浮装置,漂浮装置设置于网箱本体的上部,为网箱本体提供浮力,从而使养殖网箱漂浮于水面上。网箱养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几个方面的限制:

1.在地表水体较多的地区便于实施,但在缺水的北方地区有一定的局限性;

2.常见的封闭式养殖网箱不便于清理水体中的残饵和鱼粪,在养殖过程中,散失残饵和鱼粪会引起水体中氮、磷等元素超负荷,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不但会导致鱼类死亡,还会影响养殖水体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给水产养殖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3.传统的养殖网箱在气温较高时生长、运行良好,到了气温较低的冬天,鱼类的活动降低,生长缓慢甚至会出现死亡的现象,影响了养殖网箱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温养殖装置,整体结构合理,功能性强,运行管理方便,既能方便清理残饵和鱼粪,也能在自然水体较少的地区和气温较低的冬天进行高效养殖,有效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保温养殖装置,包括箱体框架和固定在其内侧的箱体,箱体顶部为以活页与一面箱体侧箱壁连接的可打开式玻璃上盖,箱体的底箱壁相对于水平面呈3-10°的倾角,在底箱壁的左端最低处设有箱体排放口,在排放口上设有排放阀,在箱体内设有隔离网,在箱体前、后箱壁上且位于水面下设有电热管,在箱体的右侧壁上设有水处理罐,在底箱壁右端设有冲洗管,冲洗管射出的水流朝向箱体排放口,在箱体内设有增氧系统,在箱体框架上设有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水处理罐包括沉淀室和过滤室,沉淀室内上方设有水处理罐布水管,水处理罐布水管与水处理罐进水管连通,水处理罐进水管与水泵出水管连通,水处理罐布水管为同心圆式或网格式结构,沉淀室底部为锥体结构,在锥体结构底部最低处设置有水处理罐排放口,在水处理罐排放口处设有处理罐排放阀,所述过滤室位于沉淀室的一侧,过滤室内设有滤料,滤料上部设有水处理罐溢水堰,水处理罐溢水堰的出水进入箱体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增氧系统包括曝气泵、进气管、布气管和曝气头,曝气泵安装在箱体框架上,曝气头设在布气管顶部,布气管和曝气头布设在隔离网上,进气管连接曝气泵和布气管。

进一步地,水泵出水管与水处理罐进水管和冲洗管连通,水泵进水管与箱体排放口连通,水泵的进水端还与补充水尽管连通,在补充水进管上设有控制阀。

进一步地,在可打开式玻璃上盖上设有保温卷帘,保温卷帘的制备材料包括稻草、小麦秸秆和棉被,保温卷帘的长度与可打开式玻璃上盖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网距底箱壁最高端所在水平面的距离为10~20cm。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四面侧箱壁与底箱壁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内衬层、保温层和外护层,内衬层由木板或者聚氨酯防水泡沫板制成,保温层由防水保温材料制成,外护层由木板或者聚氨酯防水泡沫板制成。

进一步地,在箱体框架底部水平设有两个移动滚轮轴,在每个移动滚轮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滚轮便于移动保温养殖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框架由木料制成或者采用不锈钢材料焊接制成。

进一步地,在箱体框架上安装光伏风电系统,光伏风电系统通过电缆与曝气泵、水泵和电热管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保温养殖装置,结构合理,功能多样,增氧系统可为水箱中养殖的鱼类提供氧气;箱体内水体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数值时可利用电热管进行加热;隔离网使鱼与残饵、鱼粪隔离,并可利用水处理罐和水泵进行箱体内部水循环和新鲜水的补充;利用该装置可在自然水体较少的地区和气温较低的季节均进行高效养殖,有利于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保温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箱体内部结构横剖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水处理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保温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箱体内部结构横剖示意图;

其中,1-箱体框架,2-箱体,3-可打开式玻璃上盖,4-箱体排放口,5-箱体排放阀,6-隔离网,7-电热管,8-水处理罐,9-增氧系统,10-滚轮,11-固定桩,12-滤罐,13-顶棚框架,14-操作台;

8-1-沉淀室,8-2-过滤室,8-3-水处理罐布水管,8-4-水处理罐进水管,8-5-水处理罐排放口,8-6-处理罐排放阀,8-7-滤料,8-8-水处理罐溢水堰;

9-1-进气管,9-2-布气管,9-3-曝气头;

12-1-滤室,12-2-清水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照附图1-3,为了进一步提升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保温养殖装置,包括箱体框架1和固定在其内侧的箱体2,所述箱体框架1由木料制成或者采用不锈钢材料焊接制成,箱体2顶部为以活页与一面箱体侧箱壁顶部连接的可打开式玻璃上盖3,箱体2的底箱壁相对于水平面呈3-10°的倾角,在底箱壁的左端最低处设有箱体排放口4,在箱体排放口4上设有箱体排放阀5,所述箱体2的四面侧箱壁与底箱壁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内衬层、保温层和外护层,内衬层由木板或者聚氨酯防水泡沫板制成,保温层由防水保温材料制成,外护层由木板或者聚氨酯防水泡沫板制成。

在箱体2内设有隔离网6,所述隔离网6距底箱壁最高端所在水平面的距离为10~20cm,残饵和鱼粪沉淀到底箱壁上,在隔离网的作用下,鱼与残饵、鱼粪隔离。

在箱体前、后箱壁上且位于水面下设有电热管7,电热管7通过电缆与设在箱体框架1上的光伏风电系统连接,当箱体2内水体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数值时,启动电热管7,利用光伏风电系统产生的电能进行加热。

在箱体的右侧壁上设有水处理罐8,所述水处理罐8包括沉淀室8-1和过滤室8-2,沉淀室8-1内上方设有水处理罐布水管8-3,水处理罐布水管8-3与水处理罐进水管8-4连通,水处理罐进水管8-4与设在箱体框架1上的水泵的出水管连通,水处理罐布水管8-3为同心圆式或网格式结构,沉淀室8-1底部为锥体结构,在锥体结构最低处设置有水处理罐排放口8-5,在水处理罐排放口8-5处设有处理罐排放阀8-6,所述过滤室8-2位于沉淀室8-1的一侧,过滤室8-2内设有滤料8-7,滤料8-7上部设有水处理罐溢水堰8-8,水处理罐溢水堰8-8的出水进入箱体2内部。

在箱体底箱壁右端设有冲洗管,冲洗管射出的水流朝向箱体排放口4。

水泵也通过电缆与光伏风电系统连接,水泵出水管与水处理罐进水管8-4和冲洗管连通,水泵进水管与箱体排放口4连通,水泵的进水端还与补充水进管连通,在补充水进管上设有控制阀。

当需要使水循环时开动水泵,同时打开箱体排放阀5和补充水进管,冲洗管射出的水对底箱壁进行冲刷,把沉淀到底箱壁上的残饵和鱼粪冲向箱体排放口4。在水压和水泵的作用下,箱体内的含有残饵和鱼粪的水通过箱体排放口4、水处理罐进水管8-4和水处理罐布水管8-3进入沉淀室8-1,残饵、鱼粪和水中的其它固体物沉淀到沉淀室8-1底部,沉淀后的水经过过滤室8-2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流入箱体2,沉淀物通过水处理罐排放口8-5排放出去。当需要补充新鲜水时开动水泵、打开补充水进水管,水经过沉淀和过滤后进入箱体2内。

在箱体2内设有增氧系统9,所述增氧系统9包括曝气泵、进气管9-1、布气管9-2和曝气头9-3,曝气泵安装在箱体框架1上,曝气头9-3设在布气管9-2顶部,布气管9-2和曝气头9-3布设在隔离网6上,进气管9-1连接曝气泵和布气管9-2。曝气泵通过电缆与光伏风电系统连接,箱体内放养鱼类,光伏风电系统产生的电能带动曝气泵工作,通过进气管9-1、布气管9-2和曝气头9-3对水体进行好氧曝气,为水体放养的鱼类提供氧气。

在可打开式玻璃上盖3上设有保温卷帘,保温卷帘的制备材料包括稻草、小麦秸秆和棉被,保温卷帘的长度与可打开式玻璃上盖3的长度相同。白天卷起保温卷帘,阳光照射到箱体2内,使箱体2内温度升高,晚上摊放保温卷帘,达到保温的目的。

在箱体框架1底部水平设有两个钢筋制成的移动滚轮轴,在每个移动滚轮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滚轮10便于移动保温养殖装置。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公开的保温养殖装置与实施例一公开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一公开的保温养殖装置可不必安装在水体中,实施例二公开的保温养殖装置是直接安装在河水中的。

参照附图4-5,在水中利用木材或钢筋混凝土竖立固定桩11,箱体框架1固定在固定桩11上,箱体框架1的高度根据水面高度进行调节,所述箱体框架1由木料制成或者采用不锈钢材料焊接制成,固定在箱体框架1内部的箱体2的前箱壁面向岸边、后箱壁面向水域中心,箱体2的顶棚框架13采用拱形结构,由不锈钢材料焊接而成,顶棚框架13底部固定在箱体框架1上,在顶棚框架13的上方利用聚氨酯胶水粘接透明的玻璃钢瓦,箱体2的底箱壁相对于水平面呈3-10°的倾角,在底箱壁的左端最低处设有箱体排放口4,在箱体排放口4上设有箱体排放阀5,箱体2的四面侧箱壁与底箱壁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内衬层、保温层和外护层,内衬层由木板或者硬塑料板制成,保温层由防水保温材料制成,外护层由木板或者硬塑料板制成。

在箱体2内设有隔离网6,所述隔离网6距底箱壁最高端所在水平面的距离为10~20cm,残饵和鱼粪沉淀到底箱壁上,在隔离网的作用下,鱼与残饵、鱼粪隔离。

在箱体前、后箱壁上且位于水面下设有电热管7,电热管7通过电缆与设在箱体框架1上的光伏风电系统连接,当箱体2内水体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数值时,启动电热管7,利用光伏风电系统产生的电能进行加热。

在箱体的右侧壁上设有滤罐12,所述滤罐12包括过滤室12-1和清水室12-2,过滤室12-1和清水室12-2由带有孔洞的隔板分开;过滤室12-1内充填滤料,滤料由粗砂或细砾石制成;滤料上部设有滤罐布水管,滤罐布水管与其顶部的滤罐进水管连通,滤罐进水管的进水端与水泵的出水端连通,过滤后的水进入清水室12-2,清水室12-2设有溢流三角堰,清水室内的水通过溢流三角堰流入箱体。

在箱体底箱壁右端设有冲洗管,冲洗管射出的水流朝向箱体排放口4。

水泵也通过电缆与光伏风电系统连接,水泵出水管与滤罐12进水管和冲洗管连通,水泵进水端浸没在河水中。

当需要补充新鲜水时开动水泵,同时打开底箱壁底部的箱体排放阀5,河水通过滤罐进水管和滤罐布水管进入过滤室12-1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进入清水室12-2,清水室12-2内的水通过溢流三角堰流入箱体2。冲洗管射出的水对底箱壁进行冲刷,把沉淀到底箱壁上的残饵和鱼粪冲向箱体排放口。在水压的作用下,箱体内的含有残饵和鱼粪的水通过箱体排放口排放到河流中。

在箱体上方设有操作台14便于养殖人员站在其上方进行喂食,操作台14成“一”或“十”字形,由木板或竹竿捆扎制成,操作台14的一端搭放在河岸上、另一端固定在箱体侧箱壁上,操作台14高于水面,在前箱壁上且位于操作台的上方设有一扇进出用门,在门框上设有保温棉门帘。

在箱体2内设有增氧系统9,所述增氧系统9包括曝气泵、进气管9-1、布气管9-2和曝气头9-3,曝气泵安装在箱体框架1上,曝气头9-3设在布气管9-2顶部,布气管9-2和曝气头9-3布设在隔离网6上,进气管9-1连接曝气泵和布气管9-2。曝气泵通过电缆与光伏风电系统连接,箱体内放养鱼类,光伏风电系统产生的电能带动曝气泵工作,通过进气管9-1、布气管9-2和曝气头9-3对水体进行好氧曝气,为水体放养的鱼类提供氧气。

在玻璃钢瓦的上部覆盖保温卷帘,保温卷帘的制备材料包括稻草、小麦秸秆和棉被。白天卷起保温卷帘,阳光照射到箱体2内,使箱体2内温度升高,晚上摊放保温卷帘,达到保温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