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衣草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12875发布日期:2019-11-01 19:08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薰衣草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农作物收割机,尤其涉及一种薰衣草收割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薰衣草花色优美典雅,蓝紫色花序颖长秀丽,受到众多人喜爱。因其香气清爽,芬芳宜人,故薰衣草广泛地应用于香水、香皂、沐浴液等多种日用化妆品中,同时薰衣草也是香料工业中重要的天然精油之一,同时具有观赏价值、工艺价值、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其功效较多,拥有着“香草之后”、“芳香药草”的美誉。

薰衣草广泛种植于新疆的天山北麓,一般采用条植,种植面积较广。几年来,薰衣草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但现有的薰衣草收获机械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人工进行收割,每逢收割季,都很难雇到工人收割薰衣草,最后收割不了的薰衣草就被搁置,导致薰衣草产量不高,供不应求,价格偏高。且人工用镰刀收割薰衣草劳动强度大,收割时间长,人工成本高,同时,人工收割后薰衣草的切割高度不一致,影响下一茬薰衣草的收割。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薰衣草收割机,其收割原理与小麦收割机相似,割刀位于一个水平面内,而薰衣草是一簇一簇生长的,现有的薰衣草收割机只能收割位于中部的薰衣草,两侧的薰衣草由于向两侧倒伏,所以无法收割到,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快速对薰衣草进行收割,收割面积大,割茬整齐,收割后物料集中,转运便捷的薰衣草收割机。

本申请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薰衣草收割机包括装设有前行走轮、后行走轮的底盘,在底盘后侧设置有可翻转的集料斗,在集料斗前侧的底盘上设置有动力舱,动力舱内预留有供输料通道穿过的通道,在底盘前侧固定有高于底盘的平台,在平台上设置驾驶室;底盘前端通过第一液压臂与位于底盘前侧的收割斗下侧铰接,在收割斗内由前至后装设有拨禾架、绞龙,收割斗底板前端固定有扶禾齿,并装设有切割齿;绞龙后侧的收割斗后壁上开设有集料口,集料口与输料通道导通,输料通道由集料口处始,经驾驶室下方穿入动力舱,由动力舱后侧上端面穿出,输料通道的出料口位于集料斗上方。

底盘前端通过第一液压臂与位于底盘前侧的收割斗的收割斗后壁下侧铰接,在输料通道前端上侧面设置有横梁,横梁两侧向前延伸出悬架,收割斗后侧上端两角与悬架铰接,在收割斗两侧壁中部均设置有第三液压臂,第三液压臂一端与悬架铰接,另一端与收割斗侧壁铰接。

在前行走轮间的底盘上固定有前桥,前桥中部装设有前桥总成,前桥总成的动力输入轴上装设有行走驱动轮;输料通道内装设有传动辊,传动辊间装设有刮板式输送带或耙齿式输送带,传动辊的辊轴伸出输料通道并装设有输料驱动轮。

所述集料斗为上端敞口的空腔体,在其左或右侧壁中部装设有链条式刮板;所述链条式刮板包括设置在集料斗侧壁外侧高位的从动驱动辊,设置在集料斗侧壁外侧低位的主动驱动辊,在主动驱动辊、从动驱动辊侧的集料斗侧壁处均开设有以供链条通过的开口;在主动驱动辊、从动驱动辊左右两侧设置有对应的链轮,对应的链轮间连接有链条,在链条上间隔设置有刮板;所述主动驱动辊由固定在底盘上的液压马达驱动。

在底盘后侧的一侧固定有前后排布的料斗架,料斗架上端设置有第一铰接点,第一铰接点与集料斗侧壁上的连接耳铰接;在集料斗前后两侧设置有第三液压臂,两第三液压臂上端分别与设置在集料斗前、后侧壁中部的第二铰接点铰接,两第三液压臂下端分别与设置在集料斗前、后侧底盘上的底座铰接。

在动力舱内设置有动力输出装置,在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上装设有多槽皮带轮,该多槽皮带轮即为主动力输出轮,主动力输出轮通过三条传动带分别与输料过渡轮、液压驱动轮、行走过渡轮联动;

其中输料过渡轮为多槽皮带轮,输料过渡轮通过传动带还与设置在输料通道侧壁处的输料驱动轮联动;输料驱动轮为多槽皮带轮,输料驱动轮通过传动带还与设置在收割斗后壁处的动力输入轮联动;

其中液压驱动轮装设在液压泵轴上,通过液压泵以驱动第一液压臂、第二液压臂、第三液压臂及液压马达;

其中行走过渡轮为多槽皮带轮,行走过渡轮通过传动带还与装设在前桥总成处的行走驱动轮联动。

动力输入轮与第二过渡轮同轴联动,两者间的转轴上安装有变速箱;在第二过渡轮外侧的转轴上同轴联动有第二动力输出轮;第二过渡轮通过传动带与第一过渡轮联动,第一过渡轮外侧的转轴上同轴联动有第一动力输出轮。

在收割斗一侧壁下侧设置有绞龙驱动轮,绞龙驱动轮装设在绞龙转轴一侧端部,两者同步转动;第二动力输出轮位于绞龙驱动轮后侧,两者联动;在收割斗一侧壁前侧设置有拨禾从动驱动轮,拨禾从动驱动轮装设在拨禾轴一侧端部,拨禾从动驱动轮通过传动带与拨禾主动驱动轮联动,拨禾主动驱动轮通过传动带还与第一动力输出轮联动。

所述拨禾架包括设置在收割斗内前侧,且左右排布的拨禾轴,在拨禾轴上间隔套接有若干拨禾轮盘,在每个拨禾轮盘上对称分布有至少三个拨禾辐条,在同一拨禾轮盘上的拨禾辐条间连接有辐条加强筋;若干拨禾轮盘上的拨禾辐条一一对应,在各拨禾辐条端部装设有杆座,拨禾杆穿入杆座与拨禾辐条固定连接;在拨禾杆上间隔固定安装有拨禾齿。

所述扶禾齿间隔固定在收割斗底板前端,其为v形结构,其尖端朝前,开口朝后,开口两端分别固定在收割斗底板的上下端面。

所述切割齿包括间隔固定在收割斗底板前端的静切割齿,以及与静切割齿配合切割的动切割齿;所述静切割齿包括与收割斗底板连接的连接部,在连接部前端连接有切割部,所述切割部包括前端为尖角的切割本体,在切割本体内开设有后端敞口的切割通道;所述动切割齿连续布设,与静切割齿重叠的动切割齿位于切割通道内。

所述动切割齿连续布设于长条形拉板上,拉板与拉杆固定相连,拉杆外端伸出收割斗侧壁与t形摆头的一端铰接;摆头的其余两端分别与收割斗侧壁、摆臂铰接;所述摆臂包括与摆头铰接的摆杆,与第二动力输出轮同轴联动的凸轮。

在拨禾架一侧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在收割斗内侧壁处的固定板,在固定板两端装设有带有卡槽的限位轮,两限位轮外侧通过卡槽与限位环滚动相连,环限位环圆周对称分布有限位辐条,在限位辐条间连接有限位加强筋,在限位辐条外端部铰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另端与拨禾架该侧位于最外侧的拨禾轮盘上的拨禾辐条外端部铰接。

由于实行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两侧扶禾板将薰衣草向收割斗内聚拢,再通过扶禾齿对薰衣草束两侧扶起,便于后续切割;通过动切割齿、静切割齿的配合切割,可快速完成切割,并且能保证薰衣草的割茬整齐,利于薰衣草后续的生长统一,为薰衣草的每根茎秆处于相同的形态,起到更好的规划统一,为种植户后续确定收获时间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申请用机械代替人工,节省劳动力。

同时,本申请的集料斗采用可翻到的结构,便于物料由集料斗内向外转运,且在集料斗内装设刮板式输送带进一步提高物料转运的效率。

本申请对薰衣草作物的收割、集料一体化,适应性强,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实用性强,满足生产需要。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收割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切割齿及其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收割斗侧壁处的各传动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动力输入轮、第一过渡轮、第一动力输出轮、第二过渡轮、第二动力输出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动力舱各传动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集料斗在收集物料时结构示意图;

图8是集料斗在卸料时结构示意图;

图9是拨禾轮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拨禾轮和限位装置连接时结构示意图。

图例:1、驾驶室,2、输料通道,3、链条式刮板,4、集料斗,5、料斗架,6、后行走轮,7、底盘,8、液压马达,9、动力舱,10、前行走轮,11、第一液压臂,12、收割斗,12-1、收割斗后壁,12-2、收割斗底板,13、绞龙驱动轮,13-1、绞龙张紧轮,14、拨禾从动驱动轮,14-1、第一拨禾张紧轮,14-2、第二拨禾张紧轮,15、悬架,16、拨禾辐条,16-1、辐条加强筋,17、拨禾轮盘,18、拨禾杆,18-1、铰接孔,19、拨禾齿,20、拨禾主动驱动轮,21、第一动力输出轮,22、第二动力输出轮,23、摆臂,23-1、凸轮,23-2、摆杆,24、摆头,25、扶禾板,26、限位装置,27、绞龙,28、拨杆,29、扶禾齿,30、拉杆,31、拉板,32、动切割齿,33、静切割齿,34、第一过渡轮,35、第二过渡轮,36、变速箱,37、动力输入轮,38、输料驱动轮,39、输料过渡轮,40、主动力输出轮,41、液压驱动轮,42、行走过渡轮,43、行走驱动轮,44、第二液压臂,45、底座,46、第一铰接点,47、第二铰接点,48、限位轮,49、固定板,50、限位辐条,50-1、限位加强筋,51、连接板,51-1、连接孔,52、第三液压臂,53、拨禾轴,54、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薰衣草收割机包括装设有前行走轮10、后行走轮6的底盘7,在底盘7后侧设置有可翻转的集料斗4,在集料斗4前侧的底盘7上设置有动力舱9,动力舱9内预留有供输料通道2穿过的通道,在底盘7前侧固定有高于底盘7的平台,在平台上设置驾驶室1;底盘7前端通过第一液压臂11与位于底盘7前侧的收割斗12下侧铰接,在收割斗12内由前至后装设有拨禾架、绞龙27,收割斗底板12-2前端固定有扶禾齿29,并装设有切割齿;绞龙27后侧的收割斗后壁12-1上开设有集料口,集料口与输料通道2导通,输料通道2由集料口处始,经驾驶室1下方穿入动力舱9,由动力舱9后侧上端面穿出,输料通道2的出料口位于集料斗4上方。

底盘7前端通过第一液压臂11与位于底盘7前侧的收割斗12的收割斗后壁12-1下侧铰接,在输料通道2前端上侧面设置有横梁,横梁两侧向前延伸出悬架15,收割斗12后侧上端两角与悬架15铰接,在收割斗12两侧壁中部均设置有第三液压臂52,第三液压臂52一端与悬架15铰接,另一端与收割斗12侧壁铰接。通过第一液压臂11、第三液压臂52的伸缩,带动收割斗12的上下转动,从而可控制收割斗12前端与地面的间距,进而可根据地面平整状态,快速调节收割斗12的离地间距,以适应不同地貌的田间作业。

在前行走轮10间的底盘7上固定有前桥,前桥中部装设有前桥总成,前桥总成的动力输入轴上装设有行走驱动轮43,前桥总成的动力输出轴即为前行走轮轴。前桥及前桥总成为已有技术,非本申请发明点,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输料通道2内装设有传动辊,传动辊间装设有刮板式输送带或耙齿式输送带,传动辊的辊轴伸出输料通道2并装设有输料驱动轮38。刮板式输送带为已有技术,其具体结构非本申请发明点,在此不做详细描述。其用于通过绞龙27向集料口处集中物料,集中的物料在绞龙27中部的拨杆28的作用下向集料口运动,同时通过刮板将物料刮入输料通道2内并输送至输料通道2的出料口,最终物料落入集料斗4。

耙齿式输送带也为已有技术,非本申请发明点,其采用宽胶带,或者是用帆布带在其底部两段边各镶上一普通平皮带,以增加帆布强度,带上每隔一定距离装一角铁耙杆,角铁耙杆与输送带平面移动方向形成一定倾角,在薰衣草的运输过程中更容易托送,在卸载时薰衣草顺势从倾角上滑落。其用于通过绞龙27向集料口处集中物料,集中的物料在绞龙27中部的拨杆28的作用下向集料口运动,同时通过角铁耙杆将物料刮入输料通道2内并输送至输料通道2的出料口,最终物料落入集料斗4。

如图7、8所示,所述集料斗4为上端敞口的空腔体,在其左或右侧壁中部装设有链条式刮板3。所述链条式刮板3包括设置在集料斗4侧壁外侧高位的从动驱动辊,设置在集料斗4侧壁外侧低位的主动驱动辊,在主动驱动辊、从动驱动辊侧的集料斗4侧壁处均开设有以供链条通过的开口;在主动驱动辊、从动驱动辊左右两侧设置有对应的链轮,对应的链轮间连接有链条,在链条上间隔设置有刮板。所述主动驱动辊由固定在底盘7上的液压马达8驱动。

在底盘7后侧的一侧固定有前后排布的料斗架5,料斗架5上端设置有第一铰接点46,第一铰接点46与集料斗4侧壁上的连接耳铰接;在集料斗4前后两侧设置有第三液压臂44,两第三液压臂44上端分别与设置在集料斗4前、后侧壁中部的第二铰接点47铰接,两第三液压臂44下端分别与设置在集料斗4前、后侧底盘7上的底座45铰接。

连接耳的装设方位应与链条式刮板3的装设方位一致,也即集料斗4与料斗架5的铰接位置应与链条式刮板3的安装位置位于同侧,使得在集料斗4翻转后,确保链条式刮板3位于下方位,由物料底部向外刮送。

在转运物料时,控制本申请停止行进,并将转运车停靠在集料斗4可翻转侧。转运车到位后,通过控制第三液压臂44的伸举,在第一铰接点46的限位下,推举集料斗4向一侧翻转,待翻转到集料斗4的侧壁接近于水平后,即可停止继续推举。启动液压马达8,驱动链条式刮板3向集料斗4外刮送物料,同时人工利用钉耙等工具同步将上侧无聊向外拉出,尽快完成转动作业。

如图2、4、5、6所示,拨禾架、绞龙27由位于动力舱9处各传动轮逐级驱动,以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6所示,在动力舱9内设置有动力输出装置,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可以是柴油机,也可以是其他动力输出装置,在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上装设有多槽皮带轮,该多槽皮带轮即为主动力输出轮40,主动力输出轮40通过三条传动带分别与输料过渡轮39、液压驱动轮41、行走过渡轮42联动。

其中输料过渡轮39为多槽皮带轮,输料过渡轮39通过传动带还与设置在输料通道2侧壁处的输料驱动轮38联动;输料驱动轮38为多槽皮带轮,输料驱动轮38通过传动带还与设置在收割斗后壁12-1处的动力输入轮37联动。

其中液压驱动轮41装设在液压泵轴上,通过液压泵以驱动第一液压臂11、第二液压臂44、第三液压臂52及液压马达8。

其中行走过渡轮42为多槽皮带轮,行走过渡轮42通过传动带还与装设在前桥总成处的行走驱动轮43联动。

以上涉及到的输料驱动轮38、输料过渡轮39、主动力输出轮40、液压驱动轮41、行走过渡轮42、行走驱动轮43装设在动力舱9同侧。

如图2、4、5所示,动力输入轮37与第二过渡轮35同轴联动,两者间的转轴上安装有变速箱36;在第二过渡轮35外侧的转轴上同轴联动有第二动力输出轮22;第二过渡轮35通过传动带与第一过渡轮34联动,第一过渡轮34外侧的转轴上同轴联动有第一动力输出轮21。

在收割斗12一侧壁下侧设置有绞龙驱动轮13,绞龙驱动轮13装设在绞龙转轴一侧端部,两者同步转动;第二动力输出轮22位于绞龙驱动轮13后侧,两者联动。为保证动力输出,实际使用中,第二动力输出轮22、绞龙驱动轮13均为链轮,两者通过链条传动。为确保链条的张紧,防止链条松脱,在第二动力输出轮22、绞龙驱动轮13间设置有绞龙张紧轮13-1。

在收割斗12一侧壁前侧设置有拨禾从动驱动轮14,拨禾从动驱动轮14装设在拨禾轴53一侧端部,拨禾从动驱动轮14通过传动带与拨禾主动驱动轮20联动,拨禾主动驱动轮20通过传动带还与第一动力输出轮21联动。为保证动力输出,实际使用中,拨禾主动驱动轮20为同轴转动的带有皮带轮的链轮,链轮直径较大,皮带轮直径较小,皮带轮焊接于链轮外侧,皮带轮与拨禾从动驱动轮14通过传动带联动,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一动力输出轮21联动。在拨禾从动驱动轮14、拨禾主动驱动轮20间还设置有第一拨禾张紧轮14-1、第二拨禾张紧轮14-2,通过第一拨禾张紧轮14-1、第二拨禾张紧轮14-2可调整传动带的张紧度,确保拨禾从动驱动轮14、拨禾主动驱动轮20的联动。

以上涉及到的拨禾从动驱动轮14、第一拨禾张紧轮14-1、第二拨禾张紧轮14-2、拨禾主动驱动轮20、第一动力输出轮21、第二动力输出轮22、第一过渡轮34、第二过渡轮35位于收割斗12同一侧面。

如图2、9所示,所述拨禾架包括设置在收割斗12内前侧,且左右排布的拨禾轴53,在拨禾轴53上间隔套接有若干拨禾轮盘17,在每个拨禾轮盘17上对称分布有至少三个拨禾辐条16,在同一拨禾轮盘17上的拨禾辐条16间连接有辐条加强筋16-1;若干拨禾轮盘17上的拨禾辐条16一一对应,在各拨禾辐条16端部装设有杆座,拨禾杆18穿入杆座与拨禾辐条16固定连接。在拨禾杆18上间隔固定安装有拨禾齿19,随着拨禾轴53的转动,带动拨禾轮盘17、拨禾辐条16、拨禾杆18转动,从而使得拨禾齿19将物料由前往后拨动。

所述绞龙27包括设置在收割斗12内后侧,且左右布设的绞龙转芯,绞龙转芯两侧安装有绞龙转轴,绞龙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收割斗12侧壁处,其中一端的绞龙转轴外端装设有绞龙驱动轮13。在绞龙转芯中部两侧布设有缠绕方向相反的螺旋绞龙叶片,在绞龙转芯中部圆周面上装设有拨杆28;通过缠绕方向相反的螺旋绞龙叶片可将由拨禾架向后拨动的物料向绞龙27中部集中,再通过拨杆28将物料向输料通道2的集料口拨动。

如图2所示,在收割斗12前端两侧装设有扶禾板25,通过扶禾板25对最外侧的薰衣草束进行扶正,避免收割不干净的情况发生。

所述扶禾齿29间隔固定在收割斗底板12-2前端,其为v形结构,其尖端朝前,开口朝后,开口两端分别固定在收割斗底板12-2的上下端面。通过扶禾齿29可将收割区域内的薰衣草分隔,并将分隔后的薰衣草收拢于两两扶禾齿29间,为后续的切割作业提供了有利的切割前提。

如图2、3所示,所述切割齿包括间隔固定在收割斗底板12-2前端的静切割齿33,以及与静切割齿33配合切割的动切割齿32;所述静切割齿33包括与收割斗底板12-2连接的连接部,在连接部前端连接有切割部,所述切割部包括前端为尖角的切割本体,在切割本体内开设有后端敞口的切割通道;所述动切割齿32连续布设,与静切割齿33重叠的动切割齿32位于切割通道内。所述动切割齿32周边开设有齿牙。

所述动切割齿32连续布设于长条形拉板31上,拉板31与拉杆30固定相连,拉杆30外端伸出收割斗12侧壁与t形摆头24的一端铰接;摆头24的其余两端分别与收割斗12侧壁、摆臂23铰接;所述摆臂23包括与摆头24铰接的摆杆23-2,与第二动力输出轮22同轴联动的凸轮23-1。

随着第二动力输出轮22的转动,带动凸轮23-1,摆杆23-2前后扯动,从而使得摆头24来回摆动,进而带动拉杆30、拉板31左右快速移动,最终使得动切割齿32快速在切割通道内来回移动,通过动切割齿32、静切割齿33交错将薰衣草切割,再通过拨禾齿19将薰衣草由前往后拨动。

如图2、10、11所示,由于拨禾轴53较长,其在作业过程中始终处于转动状态,在作业过程中,田间地面较为坑洼,拨禾轴53震颤较为明显,加上拨禾架整体重量均由拨禾轴53承担,若无其余装置分担重量,会导致拨禾轴53使用寿命缩短。在拨禾架一侧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在收割斗12内侧壁处的固定板49,在固定板49两端装设有带有卡槽的限位轮48,两限位轮48外侧通过卡槽与限位环54滚动相连,环限位环圆周对称分布有限位辐条50,在限位辐条50间连接有限位加强筋50-1,在限位辐条50外端部铰接有连接板51,连接板51另端与拨禾架该侧位于最外侧的拨禾轮盘17上的拨禾辐条16外端部铰接。

所述限位辐条50与拨禾辐条16一一对应,在限位辐条50外端部开设有用以装设连接板51的连接孔51-1;在拨禾辐条16外端部同样开设有用以装设连接板51的铰接孔18-1。

随着拨禾架的转动,拨禾轮盘17上的拨禾辐条16带动限位辐条50、限位环54转动,由于限位轮48位置不变,使得限位环54只能沿限位轮48所处圆周转动,再加上连接板51的限位,拨禾轮盘17被限定转动,从而使得拨禾轴53稳定转动,不会因在作业过程中的震动而导致扭曲。限位装置的增设,为拨禾轴53分担了一定重量,并确保了拨禾轴53稳定转动,可延长拨禾轴53的使用寿命。

所述驾驶室1包括框架、侧壁、顶壁、车门、扶梯、车灯和玻璃窗,所述框架由方钢构成,驾驶室1两侧的车门下方分别设置了扶梯,方便驾驶人的进入驾驶室1内。驾驶室1上方设置有车灯,可以进行夜间作业。驾驶室内设有空调,并且顶壁和侧壁上设有隔热层,从而具有优良的保温效果,也具有降低外部噪音的功效,大大地改善了驾驶人员的操作环境,提高了驾驶人员的工作效率。驾驶室1的整体结构框架都是应用钢材,故驾驶室稳定可靠并经久耐用。

本申请能够实现前端收割,中部运输,尾部收集,形成了一个系统的从前到后的作业流水线。随着整机的行进,薰衣草先被扶禾板25集中在收割斗12的收割区域内,在通过扶禾齿29将收割区域内的薰衣草分隔,并将分隔后的薰衣草收拢于两两扶禾齿29间;通过动切割齿32、静切割齿33交错将薰衣草切割,再通过拨禾齿19将薰衣草由前往后拨动;通过缠绕方向相反的螺旋绞龙叶片将由拨禾齿19向后拨动的薰衣草向绞龙27中部集中,集中的物料在绞龙27中部的拨杆28的作用下向集料口运动,同时通过刮板将薰衣草刮入输料通道2内并输送至输料通道2的出料口,最终物料落入集料斗4。

在集料斗4内薰衣草满后,控制本申请停止行进,并将转运车停靠在集料斗4可翻转侧。转运车到位后,通过控制第三液压臂44的伸举,在第一铰接点46的限位下,推举集料斗4向一侧翻转,待翻转到集料斗4的侧壁接近于水平后,即可停止继续推举。启动液压马达8,驱动链条式刮板3向集料斗4外刮送物料,同时人工利用钉耙等工具同步将上侧无聊向外拉出,尽快完成转动作业。

转运作业完成后,若有需要,控制本申请继续行进,继续收割薰衣草。

上述说明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申请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是属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