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垄顶膜上覆土的马铃薯联合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6723发布日期:2020-04-24 20:41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垄顶膜上覆土的马铃薯联合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种植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垄顶膜上覆土的马铃薯联合播种机。



背景技术:

全国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技术已经成熟,在内蒙、甘肃、青海等产薯大省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技术水平也逐年提高。一般马铃薯进行种植作业时,都是起垄、播种、铺膜联合作业,然后由马铃薯中耕机或培土机再次进行膜上覆土作业,拖拉机二次进地对垄沟产生了二次碾压。同时,多数的马铃薯种植机为了保证播种质量,复式作业功能较少,需要其他机具或者人工辅助作业的次数较多,无形中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垄顶膜上覆土的马铃薯联合播种机,以解决马铃薯种植作业时机具进地次数多、机具联合作业功能少、辅助作业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垄顶膜上覆土的马铃薯联合播种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中下部安装地轮,所述机架的前下方安装旋耕机,所述机架前上部安装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上方安装肥料箱和喷药壶,所述喷药壶将药液喷洒在垄面,所述肥料箱将肥料施撒在垄面;所述旋耕机的后方机架上安装开沟靴铲,所述马铃薯取种装置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开沟靴铲安装在马铃薯取种装置的下部,所述开沟靴铲后方机架上安装垄顶膜上覆土机构,所述垄顶膜上覆土机构用于马铃薯垄顶进行覆土;所述垄顶膜上覆土机构位于地膜辊的上方,所述地膜辊后方的机架上安装压膜轮,所述压膜轮后方的机架上安装覆土铲,所述垄顶膜上覆土机构和旋耕机与齿轮箱联动,所述马铃薯取种装置与地轮联动。

所述旋耕机的后方机架上安装垄顶整形板,所述垄顶整形板位于地膜辊的前方。

所述垄顶膜上覆土机构包括上土带轮,所述上土带轮与齿轮箱联动,所述上土带轮与上土动力轴联动,所述上土动力轴和下安装轴之间套装链条,所述链条上设置若干上土链板,所述下安装轴安装在上土侧板上,所述上土侧板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下安装轴前方安装取土铲,所述取土铲安装在上土侧板上,所述上土动力轴后方的机架上安装溜土槽,所述溜土槽的上端与链条上安装的上土链板配合,所述溜土槽的下端位于垄顶膜上,用于马铃薯垄顶进行覆土。

所述机架上安装上土侧板和上土罩内,所述链条上的上土链板位于上土侧板和上土罩内,所述溜土槽安装在上土罩后部。

所述马铃薯取种装置包括取种链盒,所述取种链盒安装在机架中部,所述取种链盒后方设置有薯种箱,所述薯种箱后方安装座椅,所述座椅安装在机架中上部,所述地轮的轴上安装地轮输出链轮,所述轮输出链轮与取种输入链轮联动,所述取种输入链轮安装在机架中部与取种链盒联动。

所述机架后上部设置滴灌带轮。

所述机架上设置旋耕机和对称设置两组马铃薯取种装置,所述旋耕机后方的设置开沟靴铲和溜土槽,所述单侧开沟靴铲的位置与单侧溜土槽的位置对应。

本实用新型具有旋耕松土、上土,喷药、施肥、播种、起垄、垄顶整形、铺设滴灌带、覆膜等多重作业功能,大大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水平,有效减少人工用量,降低作业成本。本实用新型在马铃薯种植机构的后方设置了垄顶膜上覆土机构,能够在机具完成播种和铺膜作业后,经上土链板将取土铲铲起的土壤向上提升后经溜土槽铺洒在马铃薯的种植垄顶上,形成覆土带,垄顶覆土机构代替了后期需要拖拉机单独悬挂培土机或中耕机进行垄顶覆土的作业,减少了一次拖拉机进地次数,避免了拖拉机对地表的一次碾压,减少了一次作业成本,同时垄顶膜上覆土机构只在马铃薯种植行覆土,减少了覆土量,间接降低了动力消耗。同时设置滴灌带轮,完成铺设滴灌带,减少常规种植工序,降低作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垄顶膜上覆土机构轴侧图;

图4位本实用新型垄顶膜上覆土机构后视图;

图中:1—喷药壶2—肥料箱3—取种链盒4—薯种箱5—座椅6—滴灌带轮7—覆土铲8—压膜轮9—地膜辊10—上土侧板11—机架12—地轮输出链轮13—取种输入链轮14—地轮15—旋耕机16—齿轮箱17—牵引架18—左输出带轮19—开沟靴铲20—上土带轮21—下安装轴22—上土链板23—取土铲24—上土罩25—上土动力轴26—溜土槽27—垄顶整形板28—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所示,一种垄顶膜上覆土马铃薯联合播种机,机架11为整机零部件的安装骨架。在机架11中下部安装地轮14,地轮14的轴上安装地轮输出链轮12。机架11的前下方同轴安装两组旋耕机15,机架11前上部安装齿轮箱16,在齿轮箱16的上方安装肥料箱2和喷药壶1,两个喷药壶1位于肥料箱2的两侧,喷药壶1将药液喷洒在垄面,肥料箱2将肥料施撒在垄面;每组旋耕机15的后方机架11上安装开沟靴铲19,每组开沟靴铲19安装在马铃薯取种装置的下部,马铃薯取种装置安装在机架11上,马铃薯取种装置包括两组取种链盒3,取种链盒3安装在机架11中部,取种链盒3后方设置有薯种箱4,薯种箱4后方安装座椅5,座椅5安装在机架11中上部。每组取种链盒3的下方为每组开沟靴铲19。轮输出链轮12与取种输入链轮13联动,取种输入链轮13安装在机架11中部与取种链盒3联动。每组开沟靴铲19后方机架11上安装一组垄顶膜上覆土机构,垄顶膜上覆土机构用于马铃薯垄顶进行覆土;垄顶膜上覆土机构包括上土带轮20,上土带轮20与齿轮箱16联动,上土带轮20与上土动力轴25联动,上土动力轴25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机架11后上部,上土动力轴25和下安装轴21之间套装链条28,链条28上设置若干上土链板22,下安装轴21安装在上土侧板10上,机架11后下部双侧各安装有两块上土侧板10,取土铲23安装在上土侧板10下部,上土罩24安装在上土侧板10上方的机架11上,下安装轴21前方安装取土铲23,下安装轴21安装在每侧的上土侧板10之间,取土铲23安装在上土侧板10上,所述上土动力轴25后方的机架11上安装溜土槽26,溜土槽26安装在上土罩24和上土侧板10后部,左右对称设置,溜土槽26下端与开沟靴铲19的位置对应。溜土槽26的上端与链条28上安装的上土链板22配合,所述溜土槽26的下端位于垄顶膜上,用于马铃薯垄顶进行覆土。其上上土链板22位于上土罩24和上土侧板组成的腔内。所述垄顶膜上覆土机构位于地膜辊9的上方,所述地膜辊9后方的机架11上安装压膜轮8,所述压膜轮8后方的机架11上安装覆土铲7,所述垄顶膜上覆土机构和旋耕机15与齿轮箱16联动,马铃薯取种装置与地轮14联动。

齿轮箱16安装在机架11的前上部中间位置,旋耕机15安装在机架11前下部,左输出带轮18安装在齿轮箱16的左输出轴上,左输出带轮18与上土带轮20形成带传动,牵引架17安装在机架11前部,肥料箱2安装在机架11前上部,两个喷药壶1对称安装在机架11前上部处于肥料箱2两侧,取种链盒3下部安装有开沟靴铲19,二者一并安装在机架11中部,取种输入链轮13安装在机架11右中部,与取种链盒3联动,薯种箱4安装在机架11中上部位于取种链盒3后方,地轮14安装在机架11中下部,地轮14的轴的右端安装有地轮输出链轮12,取种输入链轮13与地轮输出链轮12形成链传动,座椅5安装在机架11中上部位于薯种箱4后方。垄底膜上覆土机构安装在机架11后部,左右对称布置,其后方机架11上一次安装共有地膜辊9、压膜轮8和覆土铲7,滴灌带轮6安装在机架11后上部,垄顶整形板27安装在机架11后中下部位于左右上土侧板10之间。垄顶整形板27位于旋耕机15的后方,垄顶整形板27位于地膜辊9的前方。垄顶整形板27对旋耕机15起的垄的垄顶进行平整压实。

工作时,通过牵引架17与拖拉机挂接,将齿轮箱16与拖拉机后动力输出联接就绪,由人工将地膜辊9上的地膜和滴灌带轮6上的滴灌带先用土壤掩埋一段。拖拉机前进,动力经齿轮箱16变速换向后,一部分动力带动旋耕机15转动,一部分动力输送至左输出带轮18带动上土带轮20转动,经上土带轮20带动上土动力轴25、上土链板22转动,地轮14在地表滚动带动地轮输出链轮12和取种输入链轮13转动,从而带动取种链盒3转动和肥料箱2的轴转动。如此,所有的转动工作部件都开始转动工作。从前至后,旋耕机1对地表进行旋松并形成土垄,喷药壶1将药液喷洒在垄面,肥料箱2将肥料施撒在垄面,开沟靴铲19在垄顶开出种沟,取种链盒3从薯种箱4中提取的薯种排放在种沟内,辅助人员座在座椅5上可对取种链盒3多提取的薯种人工拨落,或在未提取薯种的链盒上人工放置薯种保证播量。垄顶整形板27对垄顶进行平整压实,地膜辊9上的地膜铺放在垄顶,滴灌带轮6上的滴灌带被埋入土壤,垄顶膜上覆土机构的取土铲23铲起土壤经上土链板22输送至溜土槽26,土壤沿溜土槽26流下覆在地膜表面,形成膜面覆土带,压膜轮8对膜边进行压实,覆土铲7将膜边的土壤翻起压在膜边。至此,机具完成旋耕起垄、喷药、施肥、铺管、播种、铺膜、膜上覆土、膜边压实和覆土一系列联合作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