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追肥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玉米生长时期不同,需要的肥量也不同,苗期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小,进入拔节期,对养分的需求迅速增加,在生长到大喇叭口时期,需要的肥量达到最高,是需肥的关键时期。由于我国追肥机械不够完善,目前市场上的低地隙追肥机很难进地里进行追肥,目前普遍采用传统的施固态颗粒肥的方式对玉米进行施肥,农民在种植玉米时往往采用一炮轰的方法,实行种肥同播,只进行一次性追肥,虽然施肥总量很高,但是难以保证玉米在生长的后期过程中肥料需求。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浪费,降低了肥料利用率。
玉米在追肥期间是夏季,由于机具工作时,机具温度增高,以及潮湿的环境,会造成颗粒肥的融化,从而会导致输肥管堵塞。
现有的施液态肥的机具一般为喷灌机具,进行叶面追肥,而作物生长主要是通过根系吸收养分,所以迫切需要一种更利于养分的吸收的能够进行根部追液态肥的机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玉米液态追肥机,它可以在玉米不同生长期对肥料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在玉米根系双侧施加相应量的液态肥,提高玉米对化肥的吸收效果,从而提高化肥利用率。能够实现开沟、施肥、覆土、镇压、除草复合作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玉米液态追肥机,包括机架,施肥装置和液态肥输送装置,机架包括横梁和用于支撑横梁的机架支撑轮,以支撑横梁的高度不低于玉米植株的高度,横梁设有用于与拖拉机连接的悬挂结构,施肥装置包括多个施肥机构,各施肥机构包括双侧施肥器和双侧施肥器下压装置,双侧施肥器包括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左侧施肥器和右侧施肥器,左侧施肥器和右侧施肥器左右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包括纵向设置的施肥器主梁,在施肥器主梁下端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施肥器支撑轮、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装置和覆土镇压轮,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装置包括开沟铲,在开沟铲的底部设有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腔,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腔的后端底部设有液态肥排出口,液态肥排出口高于开沟铲前端部的水平高度,以防止在开沟铲开沟过程中产生的浮土将液态肥排出口堵塞,覆土镇压轮倾斜于前进方向设置,在经过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装置所开的沟时,覆土镇压轮底面倾斜前行将沟两侧浮土填压至沟内,以使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装置所开的沟填平,左侧施肥器和右侧施肥器之间的间隔与玉米植株的宽度相适配,双侧施肥器通过双侧施肥器下压装置与横梁连接,多个施肥机构纵向间隔设置,施肥机构之间的间隔与玉米植株的行距相适配;液态肥输送装置包括液态肥容纳箱和排肥管,排肥管的入口端与液态肥容纳箱连通,排肥管的出口端伸入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装置的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腔内,排肥管的排肥口对准液态肥排出口,当拖拉机通过悬挂结构牵引玉米液态追肥机行走时,在玉米液态追肥机宽度范围内,多个施肥机构的各左侧施肥器和右侧施肥器沿与各自所对应的玉米植株行的左侧和右侧行进,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装置沿各自施肥器的行进路线对土壤开沟,排肥管的排肥口将液态肥通过液态肥排出口排入沟内,覆土镇压轮将施过液态肥的沟填平,从而完成施肥作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
左侧施肥器和右侧施肥器还设有除草机构,除草机构包括除草轮、除草轮支撑架和除草轮驱动装置,除草轮包括轮盘,沿轮盘的周向均布条形除草铲,各除草铲的长度方向与轮盘的轴向平行,施肥器主梁通过除草轮支撑架与轮盘的轴心转动连接,除草轮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用于驱动除草轮旋转。
双侧施肥器下压装置包括四边形铰接结构:上端横梁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前端竖梁和后端竖梁的上端铰接,下端横梁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前端竖梁和后端竖梁的下端铰接;前端竖梁与机架的横梁固定连接,后端竖梁与双侧施肥器的前端固定连接,在前端竖梁的底部与后端竖梁的顶部之间设有拉簧,以使双侧施肥器产生向下的拉力,从而使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装置深入地下开沟。
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装置和除草机构的除草轮支撑架均设有高度调整结构;各施肥机构的左侧施肥器和右侧施肥器设有间距可调整结构。
双侧施肥器下压装置的四边形铰接结构中的后端竖梁为两条,两条后端竖梁平行设置固定连接在一起,以分别与左侧施肥器的主梁前端和右侧施肥器的施肥器主梁前端固定连接。
液态肥输送装置还设有流量控制装置,以控制排肥管的液态肥流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采用水肥一体化的方式对根部施液态肥,以水带肥,水肥更易于根部的吸收,化肥颗粒需要通过微生物或和水分解后才能向下渗透到根部,而通过使用水肥一体化,营养能够迅速的到达根部,这样便能够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减少用水量。采用施液态肥,开沟宽度要比施颗粒肥较小,同时达到保墒的功效。
双侧施肥器对玉米根部两侧施肥均匀,更利于作物根系更全面的吸收养分。在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装置后面添加覆土镇压轮,施液态肥,容易挥发,更需要覆土机构,一是起到避免水肥蒸发的作用,同时还达到了保墒的效果。
左侧施肥器和右侧施肥器还设有除草机构,以到化学农药减量施用的目标,既节省了人力,还能减少除草剂的使用,同时还能起到耕整地的作用。且除草机构的转速可调,除草深度可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前视图;
图3时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仰视图;
图5是图1中施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图5中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装置的轴测图;
图8是图5中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装置的轴测图;
图9是图5中除草机构的除草轮的轴测图。
在附图中:1.横梁;1-1.悬挂结构;2.机架支撑轮;3.施肥器主梁;4.支撑轮;5.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装置5-1.开沟铲;5-2.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腔;5-2-1.液态肥排出口;6.覆土镇压轮;7.液态肥容纳箱;8.排肥管;9.轮盘10.除草铲;11.上端横梁;12.前端竖梁;13.下端横梁;14.拉簧;15.丝杠;16.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9所示的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包括机架,施肥装置和液态肥输送装置,机架包括横梁1和用于支撑横梁1的机架支撑轮2,以支撑横梁1的高度不低于玉米植株的高度,横梁1设有用于与拖拉机连接的悬挂结构1-1,施肥装置包括多个施肥机构,各施肥机构包括双侧施肥器和双侧施肥器下压装置,双侧施肥器包括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左侧施肥器和右侧施肥器,左侧施肥器和右侧施肥器左右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包括纵向设置的施肥器主梁3,在施肥器主梁3下端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施肥器支撑轮4、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装置5和覆土镇压轮6,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装置5包括开沟铲5-1,在开沟铲5-1的底部设有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腔5-2,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腔5-2的后端底部设有液态肥排出口5-2-1,液态肥排出口5-2-1高于开沟铲5-1前端部的水平高度,以防止在开沟铲5-1开沟过程中产生的浮土将液态肥排出口5-2-1堵塞,开沟器的宽度约为30mm,可以减少液态肥的挥发,覆土镇压轮6倾斜于前进方向设置,在经过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装置5所开的沟时,覆土镇压轮6底面倾斜前行将沟两侧浮土填压至沟内,以使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装置5所开的沟填平,左侧施肥器和右侧施肥器之间的间隔与玉米植株的宽度相适配,双侧施肥器通过双侧施肥器下压装置与横梁1连接,多个施肥机构纵向间隔设置,施肥机构之间的间隔与玉米植株的行距相适配;液态肥输送装置包括液态肥容纳箱7和排肥管8,排肥管8的入口端与液态肥容纳箱7连通(排肥管内置于施肥器主梁3的方管内),排肥管8的出口端伸入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装置5的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腔5-2内,排肥管8的排肥口8-1对准液态肥排出口5-2-1,当拖拉机通过悬挂结构1-1牵引玉米液态追肥机行走时,在玉米液态追肥机宽度范围内,多个施肥机构的各左侧施肥器和右侧施肥器沿与各自所对应的玉米植株行的左侧和右侧行进,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装置5沿各自施肥器的行进路线对土壤开沟,排肥管8的排肥口8-1将液态肥通过液态肥排出口5-2-1排入沟内,覆土镇压轮6将施过液态肥的沟填平,从而完成施肥作业。
左侧施肥器和右侧施肥器还设有除草机构,除草机构包括除草轮、除草轮支撑架和除草轮驱动装置,除草轮包括轮盘9,沿轮盘9的周向均布条形除草铲10,各除草铲10的长度方向与轮盘9的轴向平行,施肥器主梁3通过除草轮支撑架与轮盘9的轴心转动连接,除草轮驱动装置为直流电机(以48v蓄电池为动力),转速可调,用于驱动除草轮旋转。
双侧施肥器下压装置包括四边形铰接结构:上端横梁1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前端竖梁12和后端竖梁的上端铰接,下端横梁13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前端竖梁12和后端竖梁的下端铰接;前端竖梁12与机架的横梁1固定连接,后端竖梁与双侧施肥器的前端固定连接,在前端竖梁12的底部与后端竖梁的顶部之间设有拉簧14,以使双侧施肥器产生向下的拉力,从而使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装置5深入地下开沟。
排肥管出口下潜引导装置5和除草机构的除草轮支撑架均设有高度调整结构;各施肥机构的左侧施肥器和右侧施肥器设有间距可调整结构。
双侧施肥器下压装置的四边形铰接结构中的后端竖梁为两条,两条后端竖梁平行设置固定连接在一起,以分别与左侧施肥器的主梁前端和右侧施肥器的施肥器主梁3前端固定连接。
液态肥输送装置还设有流量控制装置,以控制排肥管8的液态肥流量,可通过与排肥管连接的阀门控制流量或通过排液泵控制流量。
使用方法:
将固态肥水溶液置入液态肥容纳箱7,根据玉米不同生长期对肥料的不同需求量,同时考虑玉米液态追肥机作业时的行走速度,通过流量控制装置控制排肥管8的液态肥流量进行施肥作业。玉米液态追肥机的工作原理不在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