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柑橘种植用树体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7441发布日期:2020-10-28 11:29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柑橘种植用树体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果树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柑橘种植用树体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柑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属芸香科下属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柚、酸橙、甜橙稍强。芸香科柑橘亚科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除枳以外),用作经济栽培的有3个属:枳属、柑橘属和金柑属。

柑橘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水果之一,同时其在我国多地均有广泛种植。

在柑橘的种植管理过程中,需要修正树枝的生长方向,使得柑橘的树势向纵向方向发展:现有技术中人们往往使用一根绳子,一端固定有重物,所述重物作为坠物,一端系在需要修正的树枝上,通过绳子的拉力,实现树枝生长方向的调整,此种方式虽然实现方便,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仅能对对应枝条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

为克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亦出现了绳子两端固定的枝条约束方式,即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枝条上,另一端固定在地表或其他枝条上。

在柑橘树势发展初期,为更为方便的实现柑橘树体成型约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提出的在柑橘树势发展初期,为更为方便的实现柑橘树体成型约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柑橘种植用树体成型装置,本成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约束枝条过程中可保护枝条。

本方案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柑橘种植用树体成型装置,包括底座、拉绳,所述底座包括底板、横杆及立架,所述底板为其上设置有锚地钉孔的板状结构,所述横杆通过立架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上还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沿着横杆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拉绳有多根,各拉绳的一端均穿过一个通孔后与横杆固定连接;各拉绳均为弹性绳。

现有技术中,利用坠物实现柑橘树体成型约束的实现方式在使用时的局限性为不能实现枝条的侧向牵引,现有其他拉绳两端固定的牵引方式在具体运用时,由于存在刮风天气,且拉绳能够受拉不能受压,故枝条实际上能够向下晃动后再向上晃动,此过程中,在拉绳绷直的一瞬间,不仅拉绳易断,同时因为拉绳与枝条之间的作用力瞬间增大,还容易造成枝条上被拉绳约束的部分表面遭到磨损。

本方案中,设置为所述底板为其上设置有锚地钉孔的板状结构,在具体运用时,底板通过地锚钉固定于地面上,即实现本装置与地面的连接。所述横杆通过立架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上还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沿着横杆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拉绳有多根,各拉绳的一端均穿过一个通孔后与横杆固定连接,这样,由于通过所述通孔可约束各拉绳在横杆轴线上的位置,且可根据具体待约束枝条的相对位置关系,选择横杆在枝条下方的朝向,且由于具有多个通孔,在横杆的不同位置固定拉绳可使得拉绳的牵引力方向能够更好的匹配枝条待牵引方向,故本装置能够同时约束多根枝条,且由于通孔约束拉绳,故拉绳绑扎方便,使得本方案使用非常方便;由于横杆通过立架支撑于底板上,故横杆可悬空在地面上方,以避免拉绳收到水体的长期浸泡而造成拉绳过早断裂;由于各拉绳均为弹性绳,在使用时拉绳由于处于拉伸状态,故枝条在风载荷下晃动时,拉绳可通过弹性变形自动匹配枝条与横杆之间拉绳的长度,避免因为拉绳突然被绷直而造成拉绳断裂或枝条受损,故本方案的运用对枝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由于柑橘的根系一般集中在树体覆盖的区域内,且以上区域的边缘多为圆形,为使得本方案在使用时优选固定在以上区域的外侧,且横杆的延伸方向能够沿着以上区域的边界延伸方向,以匹配更多的枝条和保护柑橘根系,设置为:所述横杆呈弧形杆状,所述横杆的各端均通过一个立架连接有一块底板。

为方便各拉绳与枝条的连接,设置为:各拉绳的另一端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挂钩。本方案在具体运用时,挂钩挂在对应枝条外侧生长有分枝的位置即可。

为更好的保护枝条,设置为:所述挂钩的外侧套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作为本装置与枝条的直接接触部件。

为避免通孔的孔口磨损拉绳,设置为:所述通孔的孔口均设置有圆弧形倒角。

为避免横杆的表面磨损拉绳,设置为:所述通孔上侧或/和下侧的横杆表面为光滑面。在具体运用时,若通孔上侧的横杆表面为光滑面,在横杆上绑扎拉绳时,拉绳越过横杆的顶面;若通孔下侧的横杆表面为光滑面,在横杆上绑扎拉绳时,拉绳越过横杆的底面。

更为完整的,设置为:还包括通过所述锚地钉孔实现底板在地面上锚接的锚地钉。

在底板体积一定的情况下,为利于底板与地面连接的可靠性,设置为:所述底板呈平板状,且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锚地钉孔,各锚地钉孔的轴线方向均位于底板的板厚方向。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中,设置为所述底板为其上设置有锚地钉孔的板状结构,在具体运用时,底板通过地锚钉固定于地面上,即实现本装置与地面的连接。所述横杆通过立架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杆上还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沿着横杆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拉绳有多根,各拉绳的一端均穿过一个通孔后与横杆固定连接,这样,由于通过所述通孔可约束各拉绳在横杆轴线上的位置,且可根据具体待约束枝条的相对位置关系,选择横杆在枝条下方的朝向,且由于具有多个通孔,在横杆的不同位置固定拉绳可使得拉绳的牵引力方向能够更好的匹配枝条待牵引方向,故本装置能够同时约束多根枝条,且由于通孔约束拉绳,故拉绳绑扎方便,使得本方案使用非常方便;由于横杆通过立架支撑于底板上,故横杆可悬空在地面上方,以避免拉绳收到水体的长期浸泡而造成拉绳过早断裂;由于各拉绳均为弹性绳,在使用时拉绳由于处于拉伸状态,故枝条在风载荷下晃动时,拉绳可通过弹性变形自动匹配枝条与横杆之间拉绳的长度,避免因为拉绳突然被绷直而造成拉绳断裂或枝条受损,故本方案的运用对枝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柑橘种植用树体成型装置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为:1、底座,2、挂钩,3、拉绳,4、通孔,5、横杆,6、立架,7、底板,8、锚地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柑橘种植用树体成型装置,包括底座1、拉绳3,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7、横杆5及立架6,所述底板7为其上设置有锚地钉孔8的板状结构,所述横杆5通过立架6与底板7固定连接;所述横杆5上还设置有多个通孔4,所述通孔4沿着横杆5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拉绳3有多根,各拉绳3的一端均穿过一个通孔4后与横杆5固定连接;各拉绳3均为弹性绳。

现有技术中,利用坠物实现柑橘树体成型约束的实现方式在使用时的局限性为不能实现枝条的侧向牵引,现有其他拉绳3两端固定的牵引方式在具体运用时,由于存在刮风天气,且拉绳3能够受拉不能受压,故枝条实际上能够向下晃动后再向上晃动,此过程中,在拉绳3绷直的一瞬间,不仅拉绳3易断,同时因为拉绳3与枝条之间的作用力瞬间增大,还容易造成枝条上被拉绳3约束的部分表面遭到磨损。

本方案中,设置为所述底板7为其上设置有锚地钉孔8的板状结构,在具体运用时,底板7通过地锚钉固定于地面上,即实现本装置与地面的连接。所述横杆5通过立架6与底板7固定连接,所述横杆5上还设置有多个通孔4,所述通孔4沿着横杆5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拉绳3有多根,各拉绳3的一端均穿过一个通孔4后与横杆5固定连接,这样,由于通过所述通孔4可约束各拉绳3在横杆5轴线上的位置,且可根据具体待约束枝条的相对位置关系,选择横杆5在枝条下方的朝向,且由于具有多个通孔4,在横杆5的不同位置固定拉绳3可使得拉绳3的牵引力方向能够更好的匹配枝条待牵引方向,故本装置能够同时约束多根枝条,且由于通孔4约束拉绳3,故拉绳3绑扎方便,使得本方案使用非常方便;由于横杆5通过立架6支撑于底板7上,故横杆5可悬空在地面上方,以避免拉绳3收到水体的长期浸泡而造成拉绳3过早断裂;由于各拉绳3均为弹性绳,在使用时拉绳3由于处于拉伸状态,故枝条在风载荷下晃动时,拉绳3可通过弹性变形自动匹配枝条与横杆5之间拉绳3的长度,避免因为拉绳3突然被绷直而造成拉绳3断裂或枝条受损,故本方案的运用对枝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由于柑橘的根系一般集中在树体覆盖的区域内,且以上区域的边缘多为圆形,为使得本方案在使用时优选固定在以上区域的外侧,且横杆5的延伸方向能够沿着以上区域的边界延伸方向,以匹配更多的枝条和保护柑橘根系,设置为:所述横杆5呈弧形杆状,所述横杆5的各端均通过一个立架6连接有一块底板7。

为方便各拉绳3与枝条的连接,设置为:各拉绳3的另一端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挂钩2。本方案在具体运用时,挂钩2挂在对应枝条外侧生长有分枝的位置即可。

为更好的保护枝条,设置为:所述挂钩2的外侧套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作为本装置与枝条的直接接触部件。

为避免通孔4的孔口磨损拉绳3,设置为:所述通孔4的孔口均设置有圆弧形倒角。

为避免横杆5的表面磨损拉绳3,设置为:所述通孔4上侧或/和下侧的横杆5表面为光滑面。在具体运用时,若通孔4上侧的横杆5表面为光滑面,在横杆5上绑扎拉绳3时,拉绳3越过横杆5的顶面;若通孔4下侧的横杆5表面为光滑面,在横杆5上绑扎拉绳3时,拉绳3越过横杆5的底面。

更为完整的,设置为:还包括通过所述锚地钉孔8实现底板7在地面上锚接的锚地钉。

在底板7体积一定的情况下,为利于底板7与地面连接的可靠性,设置为:所述底板7呈平板状,且底板7上设置有多个锚地钉孔8,各锚地钉孔8的轴线方向均位于底板7的板厚方向。

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对应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