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菜头多行联合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1325发布日期:2020-08-14 18:1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青菜头多行联合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茎叶的土表结球类蔬菜收获机,尤其是一种青菜头多行联合收获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青菜头学名茎瘤芥,是制作涪陵榨菜的主要原料。长期以来青菜头的收获一直以人工采收为主,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严重影响了榨菜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检索可知,申请号为201910252863.0的中国专利文献提出的一种青菜头收获机,包括用于收获青菜头的收获机构、带有装载箱的自走式底盘、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自走式底盘和所述收获机构并用于调整所述收获机构角度的悬挂调节机构。然而,该专利申请采用的v形刀从结构上看属于无动力切割,入土后的作用类似拔取用的挖掘铲,而青菜头属于土表结球类蔬菜,因而土下挖掘必然位置过低,需要配备二次切根机构;此外,青菜头的瘤状茎生长高度和直径均存在较大差异,二次切根机构缺少高度限位,无法实现精准切根。

另外,申请号为201610521653.3的中国专利文献提出了一种榨菜收获机,包括主机架,主机架上设置有动力装置、夹持拔取装置和前置圆盘切根装置;动力装置设置在主机架的后部,动力装置包括动力机构,动力机构通过皮带与减速箱上的皮带轮连接,减速箱上设置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上设置第一链盘,第一链盘通过第一链条与第二链盘连接,第二链盘设置在离合器组件的输入轴上。该机通过夹持拔取装置和前置圆盘切根装置完成榨菜收获,能够在丘陵山区小地完成榨菜收获,并能够一次性完成切菜根。该专利申请采用夹持拔取装置输送榨菜,通过夹持带与辐条将榨菜的叶与叶茎夹住,由于榨菜的个体形状、尺寸差异较大,夹持拔取装置没有适应性的弹性张紧机构,且输送过程中榨菜与辐条间存在相对滑动,对榨菜的凸起部位损伤大。此外,虽然其切叶切茎刀可以将榨菜上方大部分叶片去除,并配合叶片导流板将切断的茎叶排出,但实践证明,因榨菜瘤状茎叶生长的特殊性,上述切叶切茎刀无法将榨菜茎叶去除干净,不能达到高质量的收获要求。

总之,须根发达、茎叶却脆弱易断,瘤状茎尺寸及其形状差异大、生长高度不一等青菜头独特的生长特性是难以实现高质量“净菜(无根无损无叶)”机械化收获的原因所在。归纳起来,现有技术均未能妥善解决青菜头收获时的切根、输送及其茎叶切割与瘤状茎分离的难题。并且,无论采用悬挂调节机构或高度调节杆实现割台整体高度的调节,对于多行(2行及以上)收获而言,当各行青菜头切根高度不一致时,均不能实现独立调整每行的切割高度,难以保证切根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实现可靠无损输送的青菜头多行联合收获机,从而妥善解决青菜头收获输送难题,为保证机械化收获的收获质量奠定基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实现精准切根的青菜头多行联合收获机,从而有效提高机械收获的收获质量。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将收获后的茎叶去除干净的青菜头多行联合收获机,从而切实保证机械收获后无需再次加工便可直接得到满足商品化要求的高质量青菜头。

为了达到上述首要目的,本实用新型青菜头多行联合收获机的基本技术方案为:包括安置在履带底盘上的机架和动力传动机构,所述机架支撑前低后高的夹叶提升输送机构,所述夹叶提升输送机构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装有切根机构和切叶机构;

所述夹叶提升输送机构的后端铰支在机架立柱上,所述立柱的前伸臂与夹叶提升输送机构的中部连接;所述夹叶提升输送机构的前部支撑在仿形轮上;

所述夹叶提升输送机构含有至少两对内侧夹持的回环输送带,所述回环输送带包括沿输送方向延伸的轮架,所述轮架的前后两端分别装有可调位和定位的支撑带轮,所述轮架的长度方向上间隔铰支轮臂的一端,所述轮臂的另一端装有趋于夹持方向的张紧带轮;所述支撑带轮和张紧带轮上环绕v型带,且所述轮架前端的支撑带轮和张紧带轮处的v型带形成导正斜面。

当本实用新型的收获机前行作业时,切根之后的茎叶被成对内的回环输送带夹持,逐渐提升输送,此时由于瘤茎处于悬垂状态,因此无论其尺寸形状如何,都不会影响输送,从而妥善解决了青菜头收获输送难题,为保证机械化收获的收获质量奠定基础。

为了达到进一步的目的,所述立柱的前伸臂通过仿形调节机构与夹叶提升输送机构的中部连接;所述仿形调节机构具有固定在前伸臂前端带铰接头的仿形安装座以及与铰接头构成移动副的高度调节杆;所述高度调节杆上具有间隔分布的限位销孔且下端与门形架的上端铰接,所述门形架与前伸臂之间装有套于高度调节杆上的顶簧,所述门形架的下端与夹叶提升输送机构的中部固连;所述夹叶提升输送机构的前部支撑在可调高的仿形轮上;

所述切根机构包括位于相应回环输送带导正斜面下呈v字形交叠分布的光圆盘刀和锯齿圆盘刀;所述光圆盘刀和锯齿圆盘刀的垂向传动轴分别支撑于固定在相应轮架的传动轴安装座,所述传动轴的上端通过含有两级万向节的万向传动机构与位于所述前伸臂前端的动力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收获机将对行的青菜头扶正进入夹叶提升输送机构时,瘤茎下方的根部将被v形分布的光、齿双圆盘刀高效切除,由于本实用新型基本避免了刀盘与地面接触的切削面积,且两圆盘空间上具有一定的交叠区域,大大减少了浅入土切根时的切割阻力,避免了切割过程中芯部切不断的现象。尤其是,为解决实际收获作业相应地块平整度不一致的问题以确保精准切根,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切割高度的自适应调节,原理是由于门形架下端与夹叶提升输送机构中部固连、与上部的高度调节杆下端铰接,而高度调节杆插在仿形安装座的铰接头并上部通过其限位孔中的限位件、下部装有顶簧;因此当前方田块变高时,顶簧被压缩,割台自行上提;当前方田块变低时,顶簧复位,割台下降,从而实现各行独立的自适应仿形。在此过程中,借助可调高仿形轮调整夹叶提升输送机构前端的高度,使光、齿圆盘刀处于理想的切割高度位置,此时虽然光、锯齿圆盘刀至动力传动机构的垂向距离发生变化,但中间含有两级万向节的万向传动机构完全可以补偿这一变化,始终保持传动顺畅,从而可以切实满足精准切根的实际需要。

为了达到更进一步的目的,所述切叶机构含有对应安装于成对回环输送带输出端传动机构带动的成对拢叶对辊,所述拢叶对辊的转轴垂直于输送方向、且其之一下端安装切叶圆盘刀;所述拢叶对辊的后下方承接有一端具有排出口的排叶绞龙;

所述切叶机构的下方装有与收集装置衔接的除叶机构,所述除叶机构包括旋转方向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橡胶对辊,所述橡胶对辊的上方装有沿橡胶对辊轴向朝输出口运动的拨叉传送链,所述输出口的下方承接有带间隔分布输送带挡板的平带升运装置,所述升运装置的下方承接收集箱。

这样,当青菜头被输送至夹叶提升输送机构末端时,瘤茎上方的茎叶将被拢叶对辊拢持,同时在靠近瘤茎处被切叶圆盘刀切割,接着在拢叶对辊的作用下落入排叶绞龙,由其排出口侧向排出还田。与此同时,青菜头瘤茎则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除叶机构的橡胶对辊上,在被拨叉传送链拨向输出口一侧的过程中,被带拨叉的翻转轴带动翻转,同时橡胶对辊相对内转向下拽剥叶片,残余在青菜头瘤茎上的叶片则在橡胶对辊的挤压内旋作用下彻底剥离;之后去叶除杂后的青菜头(净菜)落到平带升运装置上送至收集箱。由此可见,切叶与除叶机构被合理结合,因此实现了机械收获后直接提供满足商品化要求的净菜青菜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夹叶提升输送机构由四对内侧夹持的回环输送带构成,所述除叶机构包括左前橡胶对辊和右后橡胶对辊,此两对橡胶对辊中间的上方装有截面为人字形的挡板;所述左前橡胶对辊和右后橡胶对辊的上方外侧分别装有带拨叉的翻转轴。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左前橡胶对辊和右后橡胶对辊的上方装有回环于所述挡板的拨叉传送链,所述拨叉传送链位于左前橡胶对辊上的前支和位于右后橡胶对辊上的后支分别沿橡胶对辊轴向朝右前输出口和左后输出口运动;所述右前输出口和左后输出口的下方分别承接有带间隔分布输送带挡板的平带右升运装置和左升运装置。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前伸臂的中部与橡胶轮撑杆的上端通过滑轨构成水平移动副,所述撑杆的中部通过铰接安装座与安装于机架的电动推杆的伸出端铰接。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的完善是,传动轴安装座上具有可以调整后定位所述传动轴轴向位置的立式轴承座。

本实用新型又进一步的完善是,仿形轮的支撑杆与安装在夹叶提升输送机构一侧的仿形轮高度调节座构成可锁定移动副。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平面投影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1实施例中的切根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实施例中的夹叶提升输送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实施例中的切叶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实施例中的除叶机构和收集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实施例中的动力传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切根机构,2仿形调节机构,3高度调节机构,4履带底盘,5收集装置,6动力传动机构,7切叶机构,8机架,9夹叶提升输送机构,10除叶机构;1-1光圆盘刀,1-2锯齿圆盘刀,1-3传动轴安装座,1-4万向传动机构,1-4-1第一万向节,1-4-2第二万向节,1-5动力传动机构,1-6主动伞齿轮箱,1-7传动轴;2-1高度调节杆,2-2仿形安装座,2-3门形架,2-4仿形轮,2-5仿形轮高度调节座,2-6顶簧,2-7铰接头;3-1橡胶轮,3-2电动推杆,3-3铰接安装座,3-4滑轨,3-5支撑杆;5-1收集箱,5-2-1左升运装置,5-2-2右升运装置,5-2-3输送带挡板;6-1发动机,6-2中间传动轴,6-3左传动半轴,6-4夹叶输送传动机构,6-5除叶传动机构,6-6右传动半轴,6-7切割传动机构,6-8第一电磁离合器,6-9第二电磁离合器;7-1拢叶对辊,7-2切叶圆盘刀,7-3切叶传动机构,7-4排叶绞龙,7-5排出口;8-1立柱,8-2前伸臂;9-1v型带,9-2张紧带轮,9-3导正斜面,9-4支撑带轮,9-5轮架,9-6轮臂,9-7张紧簧;10-1-1左前橡胶对辊,10-1-2右后橡胶对辊,10-2带拨叉翻转轴,10-3挡板,10-4拨叉传送链,10-5右前输出口,10-6左后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一种四行青菜头多行联合收获机,包括安置在履带底盘4上的机架8和动力传动机构6,机架8支撑前低后高的夹叶提升输送机构9,夹叶提升输送机构9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装有切根机构1和切叶机构7;机架8通过仿形调节机构2与夹叶提升输送机构9的中部连接,机架8的前伸臂支撑于高度调节机构3,切叶机构7下方衔接输出端承接收集装置5的除叶机构10。

具体结构参见图1至图3,履带底盘4上的机架8具有立柱8-1和前伸臂8-2,立柱8-1上部铰支夹叶提升输送机构9的后端,前伸臂8-2的前端通过仿形调节机构2与夹叶提升输送机构9的中部连接,前伸臂8-2的中部与橡胶轮3-1撑杆的上端通过滑轨3-4构成水平移动副,撑杆的中部通过铰接安装座3-3与安装于机架的电动推杆3-2的伸出端铰接,因此构成高度调节机构3,可以方便地通过调控使机架前伸臂8-2与橡胶轮3-1相对位置处于理想状态。

仿形调节机构2具有固定在前伸臂8-2前端带铰接头且与各行相对的仿形安装座2-2以及与垂向插装在铰接头2-7的孔内与之构成移动副的高度调节杆2-1。高度调节杆2-1上具有间隔分布的限位销孔,用于根据调高需要选择性插装开口销之类的限位件,高度调节杆2-1的下端与门形架2-3的上端铰接,门形架2-3与前伸臂8-2之间装有套于高度调节杆上2-3的顶簧2-6,门形架2-3的下端与夹叶提升输送机构9对应的轮架9-5中部固连,由于每行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右轮架9-5,因此夹叶提升输送机构9各行可以分别调节与地面的倾斜角度、亦即调节输送机构最前端距地面的高度。仿形轮2-4的撑杆与安装在夹叶提升输送机构9一侧的仿形轮高度调节座2-5构成可锁定移动副,因此其支撑高度也可按需调节,从而切实满足精准切根的需要。

切根机构1如图4所示,包括分别位于各相应回环输送带导正斜面下呈v字形交叠分布的光圆盘刀1-1和锯齿圆盘刀1-2,光圆盘刀1-1和锯齿圆盘刀1-2的垂向的传动轴1-7分别支撑于固定在相应轮架9-5的传动轴安装座1-3,传动轴1-7的上端通过含有第一、第二万向节1-4-1、1-4-2构成的两级万向传动机构1-4与位于前伸臂8-2前端的动力传动机构1-5传动连接,该动力传动机构1-5的动力源自主动伞齿轮箱1-6。由于支撑传动轴1-7的传动轴安装座1-3与机架间可以通过4个安装螺栓调节圆盘刀与地面的安装角度,因此可以保证双圆盘刀呈“v”形安装;此外,传动轴安装座1-3上具有可以调整传动轴1-7轴向位置的立式轴承座,该传动轴1-7的轴向位置实际通过轴立式承座上的紧定螺钉轴向定位,因此可调节圆盘与夹叶输送机构间的高度。

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装有切根机构1和切叶机构7的夹叶提升输送机构9详见图5,由四对内侧夹持的回环输送带构成,各回环输送带包括沿输送方向延伸的管条形轮架9-5,各轮架9-5的前端插装支撑可调位支撑带轮9-4的伸缩头,该伸缩头可借助螺栓伸缩调节,从而使可调位支撑带轮9-4起到张紧作用,轮架9-5的后端装有定位支撑带轮9-4’。轮架9-5的长度方向上间隔铰支轮臂9-6的一端,轮臂9-6的另一端装有借助张紧簧9-7趋于夹持方向的张紧带轮9-2。各支撑带轮和张紧带轮上环绕v型带9-1,且轮架前端的可调位支撑带轮9-4和张紧带轮9-2处的v型带形成导正斜面9-3,成对的回环输送带前端呈八字形导正口。

切叶机构7如图6所示,含有对应安装于成对回环输送带输出端的切叶传动机构7-3带动的成对拢叶对辊7-1。拢叶对辊7-1的转轴垂直于输送方向,定位支撑带轮9-4’空套在其下方,每对拢叶对辊7-1之一的下端安装切叶圆盘刀7-2;拢叶对辊7-1的后下方承接有一端具有排出口7-5的排叶绞龙7-4。

切叶机构7的下方装有与收集装置5衔接的除叶机构10,如图7所示,除叶机构10包括旋转方向与输送方向垂直的左前和右后橡胶对辊10-1-1、10-1-2,此两对橡胶对辊中间的上方装有截面为人字形的挡板10-3,从而将落下的青菜头瘤状茎分别引导到橡胶对辊间。左前和右后橡胶对辊10-1-1、10-1-2的上方外侧装有带间隔分布拨叉的翻转轴10-2,其作用是拨动青菜头翻转,从而使其各个部位的叶片均可去除干净。两对橡胶对辊的上方还装有回环于挡板10-3的拨叉传送链10-4,其位于左前橡胶对辊10-1-1上的前支和位于右后橡胶对辊10-1-2上的后支分别沿橡胶对辊轴向朝右前输出口10-5和左后输出口10-6运动,从而可将两对橡胶对辊上的青菜头瘤状茎分别拨往相应的输出口。两输出口的下方分别承接有带间隔分布输送带挡板5-2-3的平带左、右升运装置5-2-1、5-2-2,两升运装置的下方分别承接有收集箱5-1。

本实施例的动力传动机构6如图8所示,发动机6-1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中间传动轴6-2分别通过带第一电磁离合器6-8的右传动半轴6-6和带第二电磁离合器6-9的左传动半轴6-3与切割传动机构6-7和夹叶输送传动机构6-4、除叶传动机构6-5传动连接。具体的回环输送带的回环、切叶传动、橡胶对辊的旋转、翻转轴的转动等传动环节不外乎采用齿轮、链带之类的常规传动机构,故不展开详述。

试验证明,本实施例的四行青菜头多行联合收获机具有如下诸多显著优点:

1)每行的左右轮架9-5外侧均设有仿形轮2-4,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其最前端距地面的高度调整夹叶提升输送机构9与地面的倾斜角度,以适应各种品种青菜头的顺利收获;

2)两圆盘刀1-1、1-2离地面的初始高度可通过传动轴安装座1-3调整,且垂向传动轴1-7的高度也可借助该安装座上立式轴承座的紧定螺钉定位调节,从而切实满足精确切根的要求;

3)下端分别与夹叶提升输送机构9对应轮架9-5固连的各行门形架2-3可以通过其上部的高度调节杆2-1在仿形安装座2-2的选择性安装限位调节,因此当前方田块变高时、顶簧被压缩,割台上提,当前方田块变低时、顶簧复位,割台下降,从而实现各行独立、自适应仿形,在实际收获作业过程中进一步确保了精准切根,对田块的平整度要求较低、适应性强;

4)当机具需要转场时,电动推杆3-2伸出,橡胶轮3-1上方支撑杆3-5的铰接滑轨3-4前移,推动前伸臂8-2抬高,并带动割台整体提高,进行方便地转移;

5)依靠叶片被夹叶提升输送装置夹持,无论瘤状茎的个体形状、尺寸如何,均得以可靠被输送,不会损伤瘤茎;

6)切根后的青菜头被运送至夹叶提升输送装置末端时,瘤茎上方的大部分叶片将被切叶圆盘刀切除,并且在拢叶对辊的作用下落入排叶绞龙侧向排出还田。

总之,采用本实施例割台的青菜头收获机妥善解决了现有技术未能解决的诸多收获难题,适合青菜头的生长特性,可以优质高效实现青菜头的机械化收获。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