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木采伐剩余物高效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2271发布日期:2020-08-11 20:27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木采伐剩余物高效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林木采伐装置,确切的是一种林木采伐剩余物高效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森林林木进行采伐加工作业中,当前主要是通过电锯、油锯等设备直接采伐,虽然可以一定程度满足使用的需要,但一方面存在对林木采伐中的林木倾倒方向和姿态缺乏有效的限制和控制能力,因此在树木倾倒过程中,极易对周围的林木、设备及工作人员造成砸伤,严重影响了施工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在对采伐林木转运作业前,往往需要对林木的枝叶进行裁切、对林木长度进行裁切修整等作业,从而导致林木采伐中会产生大量的碎屑、枝叶等残余物,这些残余物可作为饲料、人造板、人造碳等工业生产的原料,因此采伐残残留物依然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当前的采伐设备对这些采伐残余物均缺乏有效的回收能力,按每年80万立方米林木采伐量计算,每年则会产生约12—20万立方米的残余物,这些因此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专用的森林林木采伐剩余物回收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林木采伐剩余物高效回收装置。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实现在林木采伐时对林木倾倒方向进行承载定位,防止林木倾倒时对周边林木、工作人员及设备造成损害,提高施工安全性;另一方面可有效实现在采伐后的林木进行高效快速的修剪裁切,并对修剪裁切是产生的木屑、枝叶等废弃物进行高效收集,从而达到在提高林木采集加工作业工作效率的同时,另有效的实现提高采伐废弃物回收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损耗和浪费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林木采伐剩余物高效回收装置,包括承载机架、承载托盘、导流板、输送绞龙、机械臂、裁切锯及控制电路,其中承载机架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框架结构,承载机架上端面设至少一条承载槽且承载槽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承载托盘位于承载槽正下方,且承载托盘上端面宽度为承载槽宽度的1.3—2.5倍,裁切锯至少两个,通过导向滑轨与承载机架上端面滑动连接,裁切锯下方设两个导流板,且导流板以承载槽轴线对称分布在承载槽两侧,导流板下端面和上端面通过导向滑轨分别与承载托盘上端面及承载机架下端面滑动连接,且裁切锯与其下方的导流板构成一个工作组,同一工作组中的两个导流板上端面间通过连接板连接,同时另通过连接板与裁切锯相互连接,承载托盘内设一条输送绞龙,且输送绞龙与承载托盘下端面连接并与承载托盘底部平行分布,且输送绞龙两端分别位于承载机架外侧,机械臂下端面通过导向滑轨与承载机架侧表面连接,并与承载机架轴线呈0°—90°夹角,控制电路嵌于承载机架外侧面,并分别与输送绞龙、机械臂、裁切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托盘和承载槽为横断面呈矩形、倒置等腰梯形及“u”字形槽状结构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承载托盘与承载机架侧壁间通过转台机构铰接,且承载托盘轴线与水平面呈0°—60°夹角,所述转台机构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械臂轴线与承载机架侧表面呈0°夹角时,机械臂前端面位于承载机架正上方,且机械臂前端面轴线与承载机架轴线垂直并相交,且机械臂前端面高出承载机架上端面0—50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械臂前端面设至少一个机械爪。

进一步的,所述的裁切锯为电动、液压及燃油驱动的圆盘锯、带锯、链条锯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工作组中,同一工作组中的裁切锯位于导流板中线位置,且导流板宽度为裁切锯宽度的1.5—3倍。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槽对应的承载机架两端设承载托架,所述承载托架包括升降驱动机构及抓木爪,其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下端面通过转台机构与承载机架铰接,前端面与抓木爪通过转台机构铰接,且所述升降驱动机构轴线与水平面呈0°—120°夹角,所述升降驱动机构、抓木爪及转台机构均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为液压柱、气压柱及电动伸缩柱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为基于dsp芯片及fpga芯片中任意一种为基础的电路系统。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实现在林木采伐时对林木倾倒方向进行承载定位,防止林木倾倒时对周边林木、工作人员及设备造成损害,提高施工安全性;另一方面可有效实现在采伐后的林木进行高效快速的修剪裁切,并对修剪裁切是产生的木屑、枝叶等废弃物进行高效收集,从而达到在提高林木采集加工作业工作效率的同时,另有效的实现提高采伐废弃物回收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损耗和浪费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新型侧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林木采伐剩余物高效回收装置,包括承载机架1、承载托盘2、导流板3、输送绞龙4、机械臂5、裁切锯6及控制电路7,其中承载机架1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框架结构,承载机架1上端面设至少一条承载槽8且承载槽8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承载托盘2位于承载槽8正下方,且承载托盘2上端面宽度为承载槽8宽度的1.3—2.5倍,裁切锯6至少两个,通过导向滑轨9与承载机架1上端面滑动连接,裁切锯6下方设两个导流板3,且导流板3以承载槽8轴线对称分布在承载槽8两侧,导流板3下端面和上端面通过导向滑轨9分别与承载托盘2上端面及承载机架1下端面滑动连接,且裁切锯6与其下方的导流板3构成一个工作组,同一工作组中的两个导流板3上端面间通过连接板10连接,同时另通过连接板10与裁切锯6相互连接,承载托盘2内设一条输送绞龙4,且输送绞龙4与承载托盘2下端面连接并与承载托盘2底部平行分布,且输送绞龙4两端分别位于承载机架1外侧,机械臂5下端面通过导向滑轨9与承载机架1侧表面连接,并与承载机架1轴线呈0°—90°夹角,控制电路7嵌于承载机架1外侧面,并分别与输送绞龙4、机械臂5、裁切锯6电气连接。

其中,所述的承载托盘2和承载槽8为横断面呈矩形、倒置等腰梯形及“u”字形槽状结构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承载托盘2与承载机架1侧壁间通过转台机构11铰接,且承载托盘2轴线与水平面呈0°—60°夹角,所述转台机构11与控制电路7电气连接。

同时,所述的机械臂5轴线与承载机架1侧表面呈0°夹角时,机械臂5前端面位于承载机架1正上方,且机械臂5前端面轴线与承载机架1轴线垂直并相交,且机械臂5前端面高出承载机架1上端面0—50厘米。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机械臂5前端面设至少一个机械爪。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裁切锯6为电动、液压及燃油驱动的圆盘锯、带锯、链条锯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工作组中,同一工作组中的裁切锯6位于导流板3中线位置,且导流板3宽度为裁切锯6宽度的1.5—3倍。

重点说明的,所述的承载槽8对应的承载机架1两端设承载托架12,所述承载托架12包括升降驱动机构121及抓木爪122,其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121下端面通过转台机构11与承载机架1铰接,前端面与抓木爪122通过转台机构12铰接,且所述升降驱动机构121轴线与水平面呈0°—120°夹角,所述升降驱动机构121、抓木爪122及转台机构11均与控制电路7电气连接。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121为液压柱、气压柱及电动伸缩柱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7为基于dsp芯片及fpga芯片中任意一种为基础的电路系统。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对构成本新型的承载机架、承载托盘、导流板、输送绞龙、机械臂、裁切锯及控制电路进行组装,完成本新型装配,并将本新型通过承载机架安装在待采伐林木一侧的林地上即可完成本新型定位。

在进行林木采伐前,首先通过本新型承载机架两侧位置的承载托盘的抓木爪和各机械臂沿待采伐林木轴线对待采伐林木进行夹持定位,然后驱动裁切锯运行,首先对林木进行采伐,并在采伐过程中,通过承载托盘和机械臂共同对林木倾倒方向进行限定引导,使林木完成采伐倾倒后落入在承载机架的承载槽内,然后驱动各机械臂、裁切锯沿着导向滑轨运动,调整工作位置,一方面通过机械臂对林木的枝叶等残余物进行夹持定位,另一方面通过裁切锯对林木的枝叶、树干整体进行裁切修整,其中在裁切修整时,产生的碎屑、树皮等直接通过导流板导流并输送至承载托盘中,产生的枝叶通过机械臂输送至承载托盘中,最后由承载托盘中的输送绞龙对承载托盘内的残余物进行输送,从而达到对林木采伐残余物集中收集的目的。

完成林木采伐修整后,另可通过机械臂辅助将承载槽内的树干从承载槽转运至本进行一侧的场地或输送设备上。

此外,本新型在运作中,另可通过机械臂将本新型一侧场地上或运输设备上待修整林木进行抓取并摆放在本新型的承载槽中,再通过裁切锯进行裁切作业,并对裁切碎屑进行集中回收处理。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实现在林木采伐时对林木倾倒方向进行承载定位,防止林木倾倒时对周边林木、工作人员及设备造成损害,提高施工安全性;另一方面可有效实现在采伐后的林木进行高效快速的修剪裁切,并对修剪裁切是产生的木屑、枝叶等废弃物进行高效收集,从而达到在提高林木采集加工作业工作效率的同时,另有效的实现提高采伐废弃物回收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损耗和浪费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