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候舱集装箱的托运车起落架结构及气候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2114发布日期:2020-05-22 16: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候舱集装箱的托运车起落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其设置在气候舱集装箱(5)的底部,所述支撑组件在第一状态下垂直从气候舱集装箱的底面向下伸出,所述支撑组件的下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支撑在地面上;或所述支撑组件在第二状态下垂直向上收缩,所述支撑组件的底板收缩至接近气候舱集装箱底面的高度;

移动组件,其设置在气候舱集装箱的底部,分别位于各支撑组件的内侧,每一个所述移动组件均分别包括有橡胶轮(31)以及连接在橡胶轮(31)和气候舱集装箱(5)的底部之间的轮轴支撑杆(32),所述橡胶轮(31)具有水平设置的轮轴,所述轮轴支撑杆在行走状态下被驱动至第一角度,所述轮轴支撑杆的顶端接近垂直地支撑在气候舱集装箱(5)的底部,所述轮轴支撑杆的底端接近垂直地支撑在橡胶轮(31)轮轴的一侧,所述轮轴支撑杆顶端的高度超出所述橡胶轮(31)的高度;所述轮轴支撑杆在停止状态下被驱动至第二角度,所述轮轴支撑杆的顶端接近水平地悬挂在气候舱集装箱(5)的底部,所述轮轴支撑杆的底端带动橡胶轮(31)的轮轴收缩进入气候舱集装箱(5)的底面,所述轮轴支撑杆接近水平的悬挂在所述橡胶轮(31)的侧边;

所述支撑组件垂直伸出气候舱集装箱底面的距离至少达到所述移动组件的橡胶轮(31)伸出气候舱集装箱底面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候舱集装箱的托运车起落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容纳腔,其包括分别设置在气候舱集装箱(5)内部四角的四个;

液压支腿(1),其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各容纳腔内的四个,所述液压支腿(1)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与容纳腔的内壁螺纹连接;

液压泵(2),其设置在气候舱集装箱(5)内部,驱动液压介质输出动力;

液压管路(4),其设置在气候舱集装箱(5)的底面上,所述液压管路(4)同时连接各液压支腿(1)以及液压泵(2),由液压泵(2)驱动各液压支腿(1)垂直从气候舱集装箱的底面向下伸出支撑在地面上,或垂直向上收缩至接近气候舱集装箱底面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候舱集装箱的托运车起落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橡胶轮(31),其具有水平设置的轮轴,绕所述轮轴转动;

轮轴支撑杆(32),其底端与所述轮轴转动连接;

第一电机驱动轴(33),其上端设置有第一电机轴安装部(331),其下端与轮轴支撑杆(32)的顶端转动连接,第一电机驱动轴(33)绕所述第一电机轴安装部(331)转动并带动所述轮轴支撑杆(32)转动;

第二电机驱动轴(34),其上端设置有第二电机轴安装部(341),其下端与轮轴支撑杆(32)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二电机驱动轴(34)绕所述第二电机轴安装部(341)转动并带动所述轮轴支撑杆(32)转动;

行走状态下,第一电机驱动轴(33)的下端向下旋转,第二电机驱动轴(34)的下端向下旋转,所述轮轴支撑杆(32)由第一电机驱动轴(33)和第二电机驱动轴(34)驱动至第一角度,接近垂直地支撑在气候舱集装箱(5)的底部和橡胶轮(31)轮轴之间,第一电机驱动轴(33)与轮轴支撑杆(32)之间转动为接近180°,第二电机驱动轴(34)与轮轴支撑杆(32)之间转动为接近90°,所述橡胶轮(31)向下伸出支撑在地面上带动气候舱集装箱移动;

停止状态下,第一电机驱动轴(33)的下端向上旋转,第二电机驱动轴(34)的下端向上旋转,所述轮轴支撑杆(32)由第一电机驱动轴(33)和第二电机驱动轴(34)驱动至第二角度,接近水平地带动橡胶轮(31)悬挂在气候舱集装箱(5)的底部,第一电机驱动轴(33)与轮轴支撑杆(32)之间转动为锐角,第二电机驱动轴(34)与轮轴支撑杆(32)之间转动为接近平齐,所述橡胶轮(31)向上收缩至接近气候舱集装箱底面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候舱集装箱的托运车起落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

移动组件安装槽,其包括分别设置在气候舱集装箱(5)内部四角的四个,所述移动组件安装槽顶部成楔形,嵌入气候舱集装箱底面内部;

第一电机,其分别设置在每一个移动组件安装槽内部上侧,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分别与该移动组件安装槽内的第一电机轴安装部(331)连接,驱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轴(33)向下或向楔形的尖角方向旋转;

第二电机,其分别设置在每一个移动组件安装槽内部,位于楔形尖角方向的对侧,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分别与该移动组件安装槽内的第二电机轴安装部(341)连接,驱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轴(34)向下或向水平方向旋转。

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气候舱集装箱的托运车起落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

轮轴支撑悬臂(35),其转动连接在第二电机驱动轴(34)的下端与轮轴支撑杆(32)的中部之间,所述轮轴支撑悬臂(35)的长度至少达到橡胶轮(31)的宽度,移动组件在行走状态和停止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轮轴支撑悬臂(35)绕橡胶轮(31)的上侧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候舱集装箱的托运车起落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支撑悬臂(35)、第二电机驱动轴(34)、第一电机驱动轴(33)与橡胶轮(31)之间无直接接触。

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气候舱集装箱的托运车起落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转向部件,其连接在轮轴支撑杆(32)的底端与橡胶轮(31)轮轴的一侧之间,所述转向部件绕所述轮轴支撑杆(32)的中轴线旋转,带动所述橡胶轮(31)轮轴以及橡胶轮(31)在地面转向。

8.一种气候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候舱的外壳设置为集装箱结构,所述集装箱结构的底面设置有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托运车起落架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候舱,其特征在于,移动组件处于行走状态时,支撑组件处于第二状态;移动组件处于停止状态时,支撑组件处于第一状态。


技术总结
一种气候舱集装箱的托运车起落架结构及气候舱。本发明将气候舱设置为集装箱形式,在集装箱结构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和移动组件。本发明的气候舱集装箱通过移动组件以及支撑组件向下伸出或向上收缩,在气候舱集装箱工作过程中,将支撑组件的液压支腿和移动组件的起落架结构折叠到集装箱底部,节约空间,直接将气候舱集装箱的下底面安放在底面上,保证气候舱工作时的稳定性;而在气候舱集装箱需要移动时,驱动液压泵工作,将液压支腿伸出,将集装箱抬起,起落架结构放下固定后,再将液压支腿收起,集装箱由移动组件的橡胶轮支撑由其他运载设备拖曳其移动至适宜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姜东;傅秀清;吴劼;周国栋;丁艳锋;毛江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慧瞳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1.29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