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智能化养殖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7704发布日期:2020-09-11 20:4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智能化养殖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箱,尤其涉及一种水产智能化养殖箱。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行业,为了更好的管理水产,需要使用养殖箱,用于区分不同种类的水产,但是现在使用的养殖箱结构比较简单,一般是一个箱子的结构,因此,需要工作人员用打捞网将养殖箱内的水产捞出来,这样比较慢,并且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养殖箱内的水倒掉,然后再将干净的水倒入养殖箱内,如此,工作人员比较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在使用的养殖箱结构比较简单,需要工作人员用打捞网将养殖箱内的水产捞出来,这样比较慢,且工作人员比较累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节省时间,能够降低工作人员劳动量的水产智能化养殖箱。

一种水产智能化养殖箱,包括有支架、养殖箱本体、第一观察窗、第二观察窗、控制箱、电源总开关、下启动开关、上启动开关、蓄水箱、连接杆、中央水管、y形接头、第一电控阀、第一密封环、受插管、橡胶环、进水管、导轨、导套、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连接块、玻璃箱、第二密封环、进插管、电动推杆、挡板、挂板、养殖滤网箱、挂块、轴套、阻尼转轴、旋转块、盖板、固定杆、旋转卡块、安装杆、连接箱、第一液体传感器、第三密封环、联通管、第二液体传感器和给排水装置,养殖箱本体底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支架,养殖箱本体前侧右部嵌入式安装有第一观察窗,养殖箱本体前侧右上部也嵌入式安装有第一观察窗,养殖箱本体前侧左部嵌入式安装有第二观察窗,养殖箱本体前侧右下部固接有控制箱,控制箱内包括有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有线路连接,控制箱前侧左下部设有电源总开关,电源总开关和电源模块有线路连接,控制箱前侧右下部设有下启动开关,控制箱前侧右部设有上启动开关,蓄水箱固接于养殖箱本体内左侧,连接杆为两个,分设于蓄水箱内左侧的上下两侧,两个连接杆右端连接有中央水管,中央水管底端连接有y形接头,中央水管右侧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第一电控阀,两个第一电控阀上均设有受插管,蓄水箱右侧的上下两侧均嵌入式连接有第一密封环,两个受插管分别穿过两个第一密封环,两个受插管内均连接有橡胶环,蓄水箱顶部固接有用于添加水的进水管,进水管穿过养殖箱本体顶部左侧,养殖箱本体内右侧安装有两个导轨,两个导轨都与蓄水箱右侧固定连接,两个导轨上均套有导套,导套左侧上部设有第一行程开关,导套右侧上部设有第二行程开关,连接块为两个,分设于两个导套底部,两个连接块右侧均固接有玻璃箱,玻璃箱左侧下部嵌入式连接有第二密封环,两个第二密封环内均设有进插管,上方的进插管位于上方的橡胶环内,蓄水箱右侧中部安装有电动推杆,蓄水箱右侧下部也安装有电动推杆,两个电动推杆右端均固接有挡板,挡板左侧与玻璃箱右侧固定连接,养殖箱本体右侧开有两个通孔,上方的挡板与上方的通孔配合,两个玻璃箱内上部均水平连接有挂板,挂板上设有两个养殖滤网箱,养殖滤网箱上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挂块,每个养殖滤网箱顶部左侧均安装有轴套,轴套内安装有阻尼转轴,阻尼转轴上连接有旋转块,旋转块上固接有盖板,每个养殖滤网箱顶部右侧均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上转动式连接有可将盖板挡住的旋转卡块,两个玻璃箱内底部中间均固接有安装杆,安装杆顶端与挂板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杆前侧的上下两侧均固接有连接箱,下方的连接箱内设有第一液体传感器,连接箱底部嵌入式连接有第三密封环,第三密封环内设有联通管,上方的连接箱内设有第二液体传感器,第二液体传感器穿过上方的联通管,第一液体传感器穿过下方的联通管,蓄水箱内底部设有给排水装置,下启动开关、上启动开关、第一电控阀、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电动推杆、第一液体传感器和第二液体传感器都与控制模块有线路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给排水装置包括有水泵、第一三通、第一导水管、第二电控阀、吸水管、第三电控阀、第二三通、第二导水管、第四电控阀、排水管和第五电控阀,蓄水箱内底部安装有水泵,水泵上连接有第一三通和第二三通,第二三通位于第一三通左侧,第一三通右端连接有第一导水管,第一导水管上设有第二电控阀,第二电控阀上连接有吸水管,第一三通顶端设有第三电控阀,第三电控阀与y形接头底端连接,第二三通左端连接有第二导水管,第二导水管上设有第四电控阀,第四电控阀上连接有排水管,第二三通顶端设有第五电控阀,第五电控阀与y形接头底端连接,水泵、第二电控阀、第三电控阀、第四电控阀和第五电控阀都与控制模块有线路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气泵和出气歧管,气泵安装于养殖箱本体内顶部左侧,气泵上连接有用于使空气流动的出气歧管,出气歧管穿过蓄水箱顶部,养殖箱本体左侧上部开有进气孔,气泵和控制模块有线路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第四密封环、外接出水管和阀门,蓄水箱底部嵌入式连接有第四密封环,第四密封环内设有形状为l形的外接出水管,外接出水管穿过养殖箱本体左侧下部,外接出水管上设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控制模块能够控制上下两侧的养殖滤网箱移出养殖箱本体,工作人员即可将养殖滤网箱内的水产取出,如此,能够快速的将水产取出,从而能够节省时间;通过给排水装置能够更好的将水排出,从而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通过气泵可对蓄水箱内的水进行供氧,避免蓄水箱内的水缺氧;通过外接出水管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蓄水箱内的水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图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给排水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四种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9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支架,2、养殖箱本体,3、第一观察窗,4、第二观察窗,5、控制箱,51、电源总开关,52、下启动开关,53、上启动开关,6、蓄水箱,7、连接杆,8、中央水管,9、y形接头,10、第一电控阀,11、第一密封环,12、受插管,13、橡胶环,14、进水管,15、导轨,16、导套,17、第一行程开关,18、第二行程开关,19、连接块,20、玻璃箱,21、第二密封环,22、进插管,23、电动推杆,24、挡板,241、通孔,25、挂板,26、养殖滤网箱,27、挂块,28、轴套,29、阻尼转轴,291、旋转块,292、盖板,293、固定杆,294、旋转卡块,295、安装杆,296、连接箱,297、第一液体传感器,298、第三密封环,299、联通管,2910、第二液体传感器,30、给排水装置,301、水泵,302、第一三通,303、第一导水管,304、第二电控阀,305、吸水管,306、第三电控阀,307、第二三通,308、第二导水管,309、第四电控阀,3010、排水管,3011、第五电控阀,311、气泵,312、进气孔,313、出气歧管,321、第四密封环,322、外接出水管,323、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可关于特定应用或行业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发明的更广阔的适用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诸如:在上面、在下面、向上、向下等之类的术语是用于描述附图,而非表示对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诸如:第一或第二之类的任何数字标号仅为例示性的,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水产智能化养殖箱,如图1-9所示,包括有支架1、养殖箱本体2、第一观察窗3、第二观察窗4、控制箱5、电源总开关51、下启动开关52、上启动开关53、蓄水箱6、连接杆7、中央水管8、y形接头9、第一电控阀10、第一密封环11、受插管12、橡胶环13、进水管14、导轨15、导套16、第一行程开关17、第二行程开关18、连接块19、玻璃箱20、第二密封环21、进插管22、电动推杆23、挡板24、挂板25、养殖滤网箱26、挂块27、轴套28、阻尼转轴29、旋转块291、盖板292、固定杆293、旋转卡块294、安装杆295、连接箱296、第一液体传感器297、第三密封环298、联通管299、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和给排水装置30,养殖箱本体2底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支架1,养殖箱本体2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支架1连接,养殖箱本体2前侧右部嵌入式安装有第一观察窗3,养殖箱本体2前侧右上部也嵌入式安装有第一观察窗3,养殖箱本体2前侧左部嵌入式安装有第二观察窗4,养殖箱本体2前侧右下部固接有控制箱5,控制箱5内包括有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有线路连接,控制箱5前侧左下部设有电源总开关51,电源总开关51和电源模块有线路连接,控制箱5前侧右下部设有下启动开关52,控制箱5前侧右部设有上启动开关53,蓄水箱6固接于养殖箱本体2内左侧,连接杆7为两个,分设于蓄水箱6内左侧的上下两侧,两个连接杆7右端连接有中央水管8,中央水管8底端连接有y形接头9,中央水管8右侧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第一电控阀10,两个第一电控阀10上均设有受插管12,蓄水箱6右侧的上下两侧均嵌入式连接有第一密封环11,两个受插管12分别穿过两个第一密封环11,两个受插管12内均连接有橡胶环13,蓄水箱6顶部固接有用于添加水的进水管14,进水管14穿过养殖箱本体2顶部左侧,养殖箱本体2内右侧安装有两个导轨15,养殖箱本体2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导轨15连接,两个导轨15都与蓄水箱6右侧固定连接,两个导轨15上均套有导套16,导套16左侧上部设有第一行程开关17,导套16右侧上部设有第二行程开关18,连接块19为两个,分设于两个导套16底部,两个连接块19右侧均固接有玻璃箱20,玻璃箱20左侧下部嵌入式连接有第二密封环21,两个第二密封环21内均设有进插管22,上方的进插管22位于上方的橡胶环13内,蓄水箱6右侧中部安装有电动推杆23,蓄水箱6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电动推杆23连接,蓄水箱6右侧下部也安装有电动推杆23,两个电动推杆23右端均固接有挡板24,挡板24左侧与玻璃箱20右侧固定连接,养殖箱本体2右侧开有两个通孔241,上方的挡板24与上方的通孔241配合,两个玻璃箱20内上部均水平连接有挂板25,挂板25上设有两个养殖滤网箱26,养殖滤网箱26上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挂块27,每个养殖滤网箱26顶部左侧均安装有轴套28,轴套28内安装有阻尼转轴29,阻尼转轴29上连接有旋转块291,旋转块291上固接有盖板292,每个养殖滤网箱26顶部右侧均连接有固定杆293,固定杆293上转动式连接有可将盖板292挡住的旋转卡块294,两个玻璃箱20内底部中间均固接有安装杆295,安装杆295顶端与挂板25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杆295前侧的上下两侧均固接有连接箱296,安装杆295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连接箱296连接,下方的连接箱296内设有第一液体传感器297,连接箱296底部嵌入式连接有第三密封环298,第三密封环298内设有联通管299,上方的连接箱296内设有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穿过上方的联通管299,第一液体传感器297穿过下方的联通管299,蓄水箱6内底部设有给排水装置30,下启动开关52、上启动开关53、第一电控阀10、第一行程开关17、第二行程开关18、电动推杆23、第一液体传感器297和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都与控制模块有线路连接。

实施例2

一种水产智能化养殖箱,如图1-9所示,包括有支架1、养殖箱本体2、第一观察窗3、第二观察窗4、控制箱5、电源总开关51、下启动开关52、上启动开关53、蓄水箱6、连接杆7、中央水管8、y形接头9、第一电控阀10、第一密封环11、受插管12、橡胶环13、进水管14、导轨15、导套16、第一行程开关17、第二行程开关18、连接块19、玻璃箱20、第二密封环21、进插管22、电动推杆23、挡板24、挂板25、养殖滤网箱26、挂块27、轴套28、阻尼转轴29、旋转块291、盖板292、固定杆293、旋转卡块294、安装杆295、连接箱296、第一液体传感器297、第三密封环298、联通管299、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和给排水装置30,养殖箱本体2底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支架1,养殖箱本体2前侧右部嵌入式安装有第一观察窗3,养殖箱本体2前侧右上部也嵌入式安装有第一观察窗3,养殖箱本体2前侧左部嵌入式安装有第二观察窗4,养殖箱本体2前侧右下部固接有控制箱5,控制箱5内包括有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有线路连接,控制箱5前侧左下部设有电源总开关51,电源总开关51和电源模块有线路连接,控制箱5前侧右下部设有下启动开关52,控制箱5前侧右部设有上启动开关53,蓄水箱6固接于养殖箱本体2内左侧,连接杆7为两个,分设于蓄水箱6内左侧的上下两侧,两个连接杆7右端连接有中央水管8,中央水管8底端连接有y形接头9,中央水管8右侧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第一电控阀10,两个第一电控阀10上均设有受插管12,蓄水箱6右侧的上下两侧均嵌入式连接有第一密封环11,两个受插管12分别穿过两个第一密封环11,两个受插管12内均连接有橡胶环13,蓄水箱6顶部固接有用于添加水的进水管14,进水管14穿过养殖箱本体2顶部左侧,养殖箱本体2内右侧安装有两个导轨15,两个导轨15都与蓄水箱6右侧固定连接,两个导轨15上均套有导套16,导套16左侧上部设有第一行程开关17,导套16右侧上部设有第二行程开关18,连接块19为两个,分设于两个导套16底部,两个连接块19右侧均固接有玻璃箱20,玻璃箱20左侧下部嵌入式连接有第二密封环21,两个第二密封环21内均设有进插管22,上方的进插管22位于上方的橡胶环13内,蓄水箱6右侧中部安装有电动推杆23,蓄水箱6右侧下部也安装有电动推杆23,两个电动推杆23右端均固接有挡板24,挡板24左侧与玻璃箱20右侧固定连接,养殖箱本体2右侧开有两个通孔241,上方的挡板24与上方的通孔241配合,两个玻璃箱20内上部均水平连接有挂板25,挂板25上设有两个养殖滤网箱26,养殖滤网箱26上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挂块27,每个养殖滤网箱26顶部左侧均安装有轴套28,轴套28内安装有阻尼转轴29,阻尼转轴29上连接有旋转块291,旋转块291上固接有盖板292,每个养殖滤网箱26顶部右侧均连接有固定杆293,固定杆293上转动式连接有可将盖板292挡住的旋转卡块294,两个玻璃箱20内底部中间均固接有安装杆295,安装杆295顶端与挂板25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杆295前侧的上下两侧均固接有连接箱296,下方的连接箱296内设有第一液体传感器297,连接箱296底部嵌入式连接有第三密封环298,第三密封环298内设有联通管299,上方的连接箱296内设有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穿过上方的联通管299,第一液体传感器297穿过下方的联通管299,蓄水箱6内底部设有给排水装置30,下启动开关52、上启动开关53、第一电控阀10、第一行程开关17、第二行程开关18、电动推杆23、第一液体传感器297和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都与控制模块有线路连接。

给排水装置30包括有水泵301、第一三通302、第一导水管303、第二电控阀304、吸水管305、第三电控阀306、第二三通307、第二导水管308、第四电控阀309、排水管3010和第五电控阀3011,蓄水箱6内底部安装有水泵301,蓄水箱6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水泵301连接,水泵301上连接有第一三通302和第二三通307,第二三通307位于第一三通302左侧,第一三通302右端连接有第一导水管303,第一导水管303上设有第二电控阀304,第二电控阀304上连接有吸水管305,第一三通302顶端设有第三电控阀306,第三电控阀306与y形接头9底端连接,第二三通307左端连接有第二导水管308,第二导水管308上设有第四电控阀309,第四电控阀309上连接有排水管3010,第二三通307顶端设有第五电控阀3011,第五电控阀3011与y形接头9底端连接,水泵301、第二电控阀304、第三电控阀306、第四电控阀309和第五电控阀3011都与控制模块有线路连接。

实施例3

一种水产智能化养殖箱,如图1-9所示,包括有支架1、养殖箱本体2、第一观察窗3、第二观察窗4、控制箱5、电源总开关51、下启动开关52、上启动开关53、蓄水箱6、连接杆7、中央水管8、y形接头9、第一电控阀10、第一密封环11、受插管12、橡胶环13、进水管14、导轨15、导套16、第一行程开关17、第二行程开关18、连接块19、玻璃箱20、第二密封环21、进插管22、电动推杆23、挡板24、挂板25、养殖滤网箱26、挂块27、轴套28、阻尼转轴29、旋转块291、盖板292、固定杆293、旋转卡块294、安装杆295、连接箱296、第一液体传感器297、第三密封环298、联通管299、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和给排水装置30,养殖箱本体2底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支架1,养殖箱本体2前侧右部嵌入式安装有第一观察窗3,养殖箱本体2前侧右上部也嵌入式安装有第一观察窗3,养殖箱本体2前侧左部嵌入式安装有第二观察窗4,养殖箱本体2前侧右下部固接有控制箱5,控制箱5内包括有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有线路连接,控制箱5前侧左下部设有电源总开关51,电源总开关51和电源模块有线路连接,控制箱5前侧右下部设有下启动开关52,控制箱5前侧右部设有上启动开关53,蓄水箱6固接于养殖箱本体2内左侧,连接杆7为两个,分设于蓄水箱6内左侧的上下两侧,两个连接杆7右端连接有中央水管8,中央水管8底端连接有y形接头9,中央水管8右侧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第一电控阀10,两个第一电控阀10上均设有受插管12,蓄水箱6右侧的上下两侧均嵌入式连接有第一密封环11,两个受插管12分别穿过两个第一密封环11,两个受插管12内均连接有橡胶环13,蓄水箱6顶部固接有用于添加水的进水管14,进水管14穿过养殖箱本体2顶部左侧,养殖箱本体2内右侧安装有两个导轨15,两个导轨15都与蓄水箱6右侧固定连接,两个导轨15上均套有导套16,导套16左侧上部设有第一行程开关17,导套16右侧上部设有第二行程开关18,连接块19为两个,分设于两个导套16底部,两个连接块19右侧均固接有玻璃箱20,玻璃箱20左侧下部嵌入式连接有第二密封环21,两个第二密封环21内均设有进插管22,上方的进插管22位于上方的橡胶环13内,蓄水箱6右侧中部安装有电动推杆23,蓄水箱6右侧下部也安装有电动推杆23,两个电动推杆23右端均固接有挡板24,挡板24左侧与玻璃箱20右侧固定连接,养殖箱本体2右侧开有两个通孔241,上方的挡板24与上方的通孔241配合,两个玻璃箱20内上部均水平连接有挂板25,挂板25上设有两个养殖滤网箱26,养殖滤网箱26上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挂块27,每个养殖滤网箱26顶部左侧均安装有轴套28,轴套28内安装有阻尼转轴29,阻尼转轴29上连接有旋转块291,旋转块291上固接有盖板292,每个养殖滤网箱26顶部右侧均连接有固定杆293,固定杆293上转动式连接有可将盖板292挡住的旋转卡块294,两个玻璃箱20内底部中间均固接有安装杆295,安装杆295顶端与挂板25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杆295前侧的上下两侧均固接有连接箱296,下方的连接箱296内设有第一液体传感器297,连接箱296底部嵌入式连接有第三密封环298,第三密封环298内设有联通管299,上方的连接箱296内设有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穿过上方的联通管299,第一液体传感器297穿过下方的联通管299,蓄水箱6内底部设有给排水装置30,下启动开关52、上启动开关53、第一电控阀10、第一行程开关17、第二行程开关18、电动推杆23、第一液体传感器297和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都与控制模块有线路连接。

给排水装置30包括有水泵301、第一三通302、第一导水管303、第二电控阀304、吸水管305、第三电控阀306、第二三通307、第二导水管308、第四电控阀309、排水管3010和第五电控阀3011,蓄水箱6内底部安装有水泵301,水泵301上连接有第一三通302和第二三通307,第二三通307位于第一三通302左侧,第一三通302右端连接有第一导水管303,第一导水管303上设有第二电控阀304,第二电控阀304上连接有吸水管305,第一三通302顶端设有第三电控阀306,第三电控阀306与y形接头9底端连接,第二三通307左端连接有第二导水管308,第二导水管308上设有第四电控阀309,第四电控阀309上连接有排水管3010,第二三通307顶端设有第五电控阀3011,第五电控阀3011与y形接头9底端连接,水泵301、第二电控阀304、第三电控阀306、第四电控阀309和第五电控阀3011都与控制模块有线路连接。

还包括有气泵311和出气歧管313,气泵311安装于养殖箱本体2内顶部左侧,气泵31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养殖箱本体2连接,气泵311上连接有用于使空气流动的出气歧管313,出气歧管313穿过蓄水箱6顶部,养殖箱本体2左侧上部开有进气孔312,气泵311和控制模块有线路连接。

实施例4

一种水产智能化养殖箱,如图1-9所示,包括有支架1、养殖箱本体2、第一观察窗3、第二观察窗4、控制箱5、电源总开关51、下启动开关52、上启动开关53、蓄水箱6、连接杆7、中央水管8、y形接头9、第一电控阀10、第一密封环11、受插管12、橡胶环13、进水管14、导轨15、导套16、第一行程开关17、第二行程开关18、连接块19、玻璃箱20、第二密封环21、进插管22、电动推杆23、挡板24、挂板25、养殖滤网箱26、挂块27、轴套28、阻尼转轴29、旋转块291、盖板292、固定杆293、旋转卡块294、安装杆295、连接箱296、第一液体传感器297、第三密封环298、联通管299、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和给排水装置30,养殖箱本体2底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支架1,养殖箱本体2前侧右部嵌入式安装有第一观察窗3,养殖箱本体2前侧右上部也嵌入式安装有第一观察窗3,养殖箱本体2前侧左部嵌入式安装有第二观察窗4,养殖箱本体2前侧右下部固接有控制箱5,控制箱5内包括有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有线路连接,控制箱5前侧左下部设有电源总开关51,电源总开关51和电源模块有线路连接,控制箱5前侧右下部设有下启动开关52,控制箱5前侧右部设有上启动开关53,蓄水箱6固接于养殖箱本体2内左侧,连接杆7为两个,分设于蓄水箱6内左侧的上下两侧,两个连接杆7右端连接有中央水管8,中央水管8底端连接有y形接头9,中央水管8右侧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第一电控阀10,两个第一电控阀10上均设有受插管12,蓄水箱6右侧的上下两侧均嵌入式连接有第一密封环11,两个受插管12分别穿过两个第一密封环11,两个受插管12内均连接有橡胶环13,蓄水箱6顶部固接有用于添加水的进水管14,进水管14穿过养殖箱本体2顶部左侧,养殖箱本体2内右侧安装有两个导轨15,两个导轨15都与蓄水箱6右侧固定连接,两个导轨15上均套有导套16,导套16左侧上部设有第一行程开关17,导套16右侧上部设有第二行程开关18,连接块19为两个,分设于两个导套16底部,两个连接块19右侧均固接有玻璃箱20,玻璃箱20左侧下部嵌入式连接有第二密封环21,两个第二密封环21内均设有进插管22,上方的进插管22位于上方的橡胶环13内,蓄水箱6右侧中部安装有电动推杆23,蓄水箱6右侧下部也安装有电动推杆23,两个电动推杆23右端均固接有挡板24,挡板24左侧与玻璃箱20右侧固定连接,养殖箱本体2右侧开有两个通孔241,上方的挡板24与上方的通孔241配合,两个玻璃箱20内上部均水平连接有挂板25,挂板25上设有两个养殖滤网箱26,养殖滤网箱26上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挂块27,每个养殖滤网箱26顶部左侧均安装有轴套28,轴套28内安装有阻尼转轴29,阻尼转轴29上连接有旋转块291,旋转块291上固接有盖板292,每个养殖滤网箱26顶部右侧均连接有固定杆293,固定杆293上转动式连接有可将盖板292挡住的旋转卡块294,两个玻璃箱20内底部中间均固接有安装杆295,安装杆295顶端与挂板25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杆295前侧的上下两侧均固接有连接箱296,下方的连接箱296内设有第一液体传感器297,连接箱296底部嵌入式连接有第三密封环298,第三密封环298内设有联通管299,上方的连接箱296内设有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穿过上方的联通管299,第一液体传感器297穿过下方的联通管299,蓄水箱6内底部设有给排水装置30,下启动开关52、上启动开关53、第一电控阀10、第一行程开关17、第二行程开关18、电动推杆23、第一液体传感器297和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都与控制模块有线路连接。

给排水装置30包括有水泵301、第一三通302、第一导水管303、第二电控阀304、吸水管305、第三电控阀306、第二三通307、第二导水管308、第四电控阀309、排水管3010和第五电控阀3011,蓄水箱6内底部安装有水泵301,水泵301上连接有第一三通302和第二三通307,第二三通307位于第一三通302左侧,第一三通302右端连接有第一导水管303,第一导水管303上设有第二电控阀304,第二电控阀304上连接有吸水管305,第一三通302顶端设有第三电控阀306,第三电控阀306与y形接头9底端连接,第二三通307左端连接有第二导水管308,第二导水管308上设有第四电控阀309,第四电控阀309上连接有排水管3010,第二三通307顶端设有第五电控阀3011,第五电控阀3011与y形接头9底端连接,水泵301、第二电控阀304、第三电控阀306、第四电控阀309和第五电控阀3011都与控制模块有线路连接。

还包括有气泵311和出气歧管313,气泵311安装于养殖箱本体2内顶部左侧,气泵311上连接有用于使空气流动的出气歧管313,出气歧管313穿过蓄水箱6顶部,养殖箱本体2左侧上部开有进气孔312,气泵311和控制模块有线路连接。

还包括有第四密封环321、外接出水管322和阀门323,蓄水箱6底部嵌入式连接有第四密封环321,第四密封环321内设有形状为l形的外接出水管322,外接出水管322穿过养殖箱本体2左侧下部,外接出水管322上设有阀门323。

工作人员通过进水管14将水倒入蓄水箱6内,然后按下电源总开关51,将本装置通电,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液体传感器297和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工作,工作人员再按下上启动开关53,上启动开关53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上方的第一电控阀10打开,同时控制模块控制给排水装置30工作,通过上方的进插管22和上方的受插管12将上方玻璃箱20内的水吸进蓄水箱6内,上方玻璃箱20内的水逐渐减少,当上方的第一液体传感器297检测不到水时,上方的第一液体传感器297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给排水装置30停止工作,同时控制模块控制上方的第一电控阀10关闭,同时控制模块控制上方的电动推杆23伸长,带动上方的挡板24向右移动,从而带动上方的玻璃箱20向右移动,进而带动上方的进插管22向右移动,使上方的进插管22移出上方的橡胶环13内,上方的玻璃箱20向右移动还带动上方的连接块19向右移动,从而带动上方的导套16向右移动,上方的第一行程开关17和上方的第二行程开关18随之向右移动,当上方的第二行程开关18向右移动与养殖箱本体2内壁接触时,上方的第二行程开关18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上方的电动推杆23停止伸长,此时,上方的玻璃箱20刚好移出养殖箱本体2,工作人员即可打开上方的盖板292,然后将水产放入上方的养殖滤网箱26内,再关闭上方的盖板292,然后再转动上方的旋转卡块294180度,将上方的盖板292挡住,工作人员即可长按上启动开关53,上启动开关53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上方的电动推杆23缩短,带动上方的第一行程开关17和上方的第二行程开关18向左移动,当上方的第一行程开关17向左移动触碰到蓄水箱6时,上方的第一行程开关17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上方的电动推杆23停止缩短,此时上方的进插管22刚好插入上方的橡胶环13内,且上方的挡板24刚好与上方的通孔241配合,同时控制模块控制给排水装置30工作,将蓄水箱6内的水输送到上方的玻璃箱20内,当上方的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检测到水时,上方的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给排水装置30停止工作,此时上方的玻璃箱20内刚好装有足够的水,工作人员再将打开下方的盖板292,然后水产放入下方的养殖滤网箱26内,再关闭下方的盖板292,然后再转动下方的旋转卡块294180度,将下方的盖板292挡住,工作人员即可长按下启动开关52,下启动开关52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下方的电动推杆23缩短,带动下方的挡板24向左移动,从而带动下方的玻璃箱20向左移动,进而带动下方的进插管22向左移动,下方的玻璃箱20向左移动还带动下方的连接块19向左移动,从而带动下方的导套16向左移动,下方的第一行程开关17和下方的第二行程开关18向左移动,当下方的第一行程开关17向左移动触碰到蓄水箱6时,下方的第一行程开关17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下方的电动推杆23缩短,此时下方的进插管22刚好插入下方的橡胶环13内,且下方的挡板24刚好与下方的通孔241配合,同时控制模块控制给排水装置30工作,将蓄水箱6内的水输送到下方的玻璃箱20内,当下方的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检测到水时,下方的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给排水装置30停止工作,此时,下方的玻璃箱20内刚好装有足够的水,当需要将下方养殖滤网箱26内的水产取出时,工作人员按下下启动开关52,下启动开关52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下方的第一电控阀10打开,同时控制模块控制给排水装置30工作,通过下方的进插管22和下方的受插管12将下方玻璃箱20内的水吸进蓄水箱6内,下方玻璃箱20内的水逐渐减少,当下方的第一液体传感器297检测不到水时,下方的第一液体传感器297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下方的第一电控阀10关闭,同时控制模块控制给排水装置30停止工作,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给排水装置30停止工作,同时控制模块控制下方的电动推杆23伸长,带动下方的挡板24向右移动,从而带动下方的第一行程开关17和下方的第二行程开关18向右移动,当下方的第二行程开关18向右移动触碰到养殖箱本体2内壁时,下方的第二行程开关18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下方的电动推杆23停止伸长,此时,下方的玻璃箱20刚好移出养殖箱本体2,工作人员即可转动下方的旋转卡块294180度,然后打开下方的盖板292,再将下方养殖滤网箱26内的水产取出,如此,能够快速的将水产取出,从而能够节省时间。当不需要使用本装置时,工作人员再次按下电源总开关51,将本装置断电。

当工作人员按下上启动开关53时,上启动开关53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上方的第一电控阀10、第三电控阀306和第四电控阀309打开,同时控制模块控制水泵301工作,通过上方的进插管22和上方的受插管12将上方玻璃箱20内的水吸进中央水管8内,然后通过y形接头9和第一三通302流入第二三通307内,最后通过第二导水管308和排水管3010流入蓄水箱6内,上方玻璃箱20内的水逐渐减少,当上方的第一液体传感器297检测不到水时,上方的第一液体传感器297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上方的第一电控阀10、第三电控阀306和第四电控阀309关闭,同时控制模块控制水泵301停止工作,如此,能够更好的将水排出,从而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当上方的第一行程开关17向左移动触碰到蓄水箱6时,上方的第一行程开关17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模块控制上方的第一电控阀10、第二电控阀304和第五电控阀3011打开,同时控制模块控制水泵301工作,通过吸水管305将蓄水箱6内的水吸入第一导水管303内,然后通过第一三通302和第二三通307流入y形接头9内,再通过中央水管8流入上方的受插管12内,最后通过上方的进插管22流入上方的玻璃箱20内,当上方的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检测到水时,上方的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上方的第一电控阀10、第二电控阀304和第五电控阀3011关闭,同时控制模块控制水泵301停止工作,此时上方的玻璃箱20内刚好装有足够的水。当工作人员按下下启动开关52时,下启动开关52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下方的第一电控阀10、第三电控阀306和第四电控阀309打开,同时控制模块控制水泵301工作,将水吸入蓄水箱6内,下方玻璃箱20内的水逐渐减少,当下方的第一液体传感器297检测不到水时,下方的第一液体传感器297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下方的第一电控阀10、第三电控阀306和第四电控阀309关闭,同时控制模块控制水泵301停止工作。当下方的第一行程开关17向左移动触碰到蓄水箱6时,下方的第一行程开关17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模块控制下方的第一电控阀10、第二电控阀304和第五电控阀3011打开,同时控制模块控制水泵301工作,将蓄水箱6内的水吸入下方的玻璃箱20内,当下方的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检测到水时,下方的第二液体传感器2910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控制下方的第一电控阀10、第二电控阀304和第五电控阀3011关闭,同时控制模块控制水泵301停止工作,此时下方的玻璃箱20内刚好装有足够的水。

当本装置通电时,控制模块控制气泵311每隔30分钟工作10分钟,30分钟后,控制模块控制气泵311工作10分钟,通过进气孔312将外界的风吸入出气歧管313内,然后通过出气歧管313喷出,对蓄水箱6内的水进行供氧,避免蓄水箱6内的水缺氧,10分钟后,气泵311停止工作。当本装置断电时,气泵311不再工作。

当需要将蓄水箱6内的水排出时,工作人员打开阀门323,蓄水箱6内的水通过外接出水管322排出。全部排出时,工作人员关闭阀门323,如此,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蓄水箱6内的水排出。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应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的变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