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秧机精准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27413发布日期:2020-09-08 12:20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秧机精准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用插秧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插秧机精准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插秧已基本被机械插秧所取代,而为了节省人工劳动力,用户会在插秧时一边插秧一边施加肥料,以使秧苗得到更高的存活率及更快速的生长。现有的施肥方式通常在插秧机插植头侧面添加肥料出口,以播撒的形式施加在秧苗周围,而由于插秧时的水田中通常含有大量水分,肥料会四处飘散,达不到精准施肥的效果;并且由于播撒时通常是持续的施肥动作,会造成过度施肥或施肥不均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插秧机精准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插秧机精准施肥装置,包括链盒、插植头、导轨及送秧板,所述插植头转动设于链盒前端,所述导轨设于链盒上方,所述送秧板设于导轨上,所述导轨上设有滚轮装置,所述滚轮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链盒相连,所述传动装置另一端通过链条与固设于链盒左上方的施肥装置相连,其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施肥装置及其执行机构,可以对插入秧苗进行定量精准的施肥。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滚轮装置包括卷轮、插植轮、同步带、薄膜卷及底板,所述卷轮、插植轮、薄膜卷均转动设于底板上,所述卷轮通过同步带与插植轮相连,所述薄膜卷上薄膜一端绕过插植轮及涨紧套后固设于卷轮上,所述卷轮设于传动装置前端输出轴上,其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薄膜传动装置,并且可以配合插植轮进行薄膜同步转动。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施肥装置包括施肥箱、施肥轮及下料管,所述施肥轮转动设于施肥箱下端,所述下料管设于施肥箱底部并且一端伸入插植轮上设有的凹槽内,所述施肥轮上对称设有拨杆,所述施肥箱左侧设有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一端气管与下料管相连,其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施肥装置,可以将肥料传入插植轮凹槽内。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输出轴、输入轴、第一斜齿轮及与第一斜齿轮相配合的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设于输入轴上,所述第二斜齿轮设于输出轴上,其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动力传输装置,可以为滚轮装置及施肥装置提供动力,并且改变动力输出方向。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吹气装置包括筒体、弹簧及活塞杆,所述活塞杆滑动设于筒体内并且活塞杆右端设有与拨杆相配合的弧形凸台,所述弹簧两端分别顶靠筒体底部及活塞杆左侧,所述筒体两端分别设有出气口及吹气口,其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吹气装置,使肥料在下料管内下落时可以更快速,保证了施肥和插秧可以同步进行。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卷轮表面设有突起颗粒,所述卷轮前端设有与同步带相配合的第一同步轮,所述卷轮材质为尼龙,其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粘附力更强的卷轮,使薄膜卷可以同步随卷轮转动,让被插植头抓过的破损薄膜同步卷入卷轮上,并且更耐磨、使用寿命更长。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插植轮上设有凹槽,所述插植轮后端圆弧上对称设有直槽,所述插植轮前端设有与同步带相配合的第二同步轮,所述插植轮材质为尼龙,其有益效果在于:可以保证肥料有效通过凹槽到达薄膜上表面,并且直槽可使插植头上的秧爪有效通过,同时第二同步轮保证了插植轮与卷轮的同步性。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施肥轮圆周上对称设有两个储料孔,其有益效果在于:可以使肥料定量落入储料孔内,施肥更精确精准,并且节省肥料。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薄膜为可降解环保材料,其有益效果在于:薄膜既可以将秧苗根部与肥料包覆,又可以在插入后随泥土降解,保护环境。

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秧机精准施肥装置的方法,其使用方法步骤如下:①、施肥装置中施肥先落入施肥轮的储料孔内,随后施肥轮转动将储料孔内的肥料撒入下料管内;②、施肥轮同时带动拨杆拨动活塞杆右端的凸台,使弹簧压缩,当转动一定角度后拨杆与活塞杆脱开,弹簧放松带动活塞杆上活塞向右移动,将筒体内气体吹入下料管内,下料管内肥料加速移动;③、肥料通过下料管及插植轮上的凹槽落入插植轮底部薄膜上;④、插植轮上直槽正好处于底部,此时插植头带着秧苗通过直槽,将薄膜抓破,此时破损部分薄膜包覆秧苗根部一起被载入田里;⑤、当一个插植头抓破薄膜后卷轮卷动薄膜使插植轮底部重新被薄膜包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精准施肥的装置,可以在秧爪通过插植轮的同时将落入薄膜上的肥料与秧苗根部包覆一起插入泥土,提高了施肥的效率,并且精准精量的施肥节省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更有效的保证了秧苗的施肥效果,对增产增收有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滚轮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施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吹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插植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6,一种插秧机精准施肥装置,包括链盒1、插植头2、导轨3及送秧板4,所述插植头2转动设于链盒1前端,所述导轨3设于链盒1上方,所述送秧板4设于导轨3上,所述导轨3上开设有便于插植头2通过的槽,所述导轨3后侧设有滚轮装置5,所述滚轮装置5通过传动装置6与链盒1相连,所述传动装置6上的输入轴62一端与链盒1上的动力端相连,所述传动装置6输入轴62另一端通过链轮及链条8与固设于链盒1左上方的施肥装置7相连。

优选的,所述滚轮装置5包括卷轮51、插植轮52、同步带53、薄膜卷54及底板56,所述底板56固设于导轨3上,所述卷轮51、插植轮52、薄膜卷54均分别转动设于底板56的各个轴上;优选的,所述卷轮51表面设有突起颗粒,增大卷轮51与薄膜55直接的摩擦力,使薄膜55可以带动薄膜卷54随卷轮51同步转动,所述卷轮51前端设有与同步带53相配合的第一同步轮58,所述卷轮51与第一同步轮58优选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卷轮51材质为尼龙,可增长使用寿命,所述卷轮51通过同步带53与插植轮52相连;优选的,所述插植轮52上设有凹槽521,该凹槽521为方便肥料落入插植轮52底部,所述插植轮52后端圆弧上对称设有直槽522,该直槽522与插植头2上的秧爪适配,便于秧爪通过,所述插植轮52前端设有与同步带53相配合的第二同步轮523,所述插植轮52与第二同步轮523优选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插植轮52材质为尼龙;所述薄膜卷54上薄膜55一端绕过插植轮52及涨紧套57后固设于卷轮51上,所述涨紧套57优选销轴连接并转动设于底板56上;优选的,所述薄膜55为可降解环保材料,在插入泥土一段时间后可自动降解,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优选的,所述卷轮51设于传动装置6前端输出轴61上,所述卷轮51与输出轴61优选键配合。

优选的,所述薄膜55宽度与插植轮52厚度相等,所述直槽522设于插植轮52的一侧,在插植头2带着秧苗通过直槽522时只会在薄膜55一侧抓破一小块,不会导致薄膜55整体断裂,并且由于插植轮52为尼龙材质,与薄膜55之间具有较好的摩擦力,薄膜55与插植轮52之间在转动时不易打滑。

优选的,所述施肥装置7包括施肥箱71、施肥轮72及下料管74,所述施肥轮72设于施肥箱71内部,并且转动设于施肥箱71下端;优选的,所述下料管74设于施肥箱71底部并且一端伸入插植轮52上设有的凹槽521内,所述下料管74优选塑料软管,且内壁光滑;优选的,所述施肥轮72圆周上对称设有两个储料孔,该储料孔深度可根据施肥量确定,在需要不同施肥量的情况下更换不同储料孔深度的施肥轮72;所述施肥轮72上对称设有拨杆73,所述拨杆73与施肥轮72优选螺纹固定,拨杆73可随施肥轮72同步转动,且拨杆73设于施肥箱71外侧;优选的,所述施肥箱71左侧设有吹气装置9,所述吹气装置9包括筒体91、弹簧92及活塞杆93,所述活塞杆93滑动设于筒体91内并且活塞杆93右端设有与拨杆73相配合的弧形凸台,优选的,所述活塞杆93左端与筒体91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弹簧92两端分别顶靠筒体91底部及活塞杆93左侧,所述筒体91两端分别设有出气口94及吹气口95,所述吹气口95上设有气管与下料管74相连。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6包括输出轴61、输入轴62、第一斜齿轮63及与第一斜齿轮63相配合的第二斜齿轮64,所述第一斜齿轮63设于输入轴62上,所述第二斜齿轮64设于输出轴61上。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6的输入轴62与链盒1上左侧的动力端相连,而链盒1左侧动力端与带有插植头2的回转臂之间为链条连接,因此设于传动装置6输出轴61上的卷轮51与插植头2之间可以同步转动,而卷轮51与插植轮52之间为同步带连接,所以插植头2与插植轮52之间同样可以实现同步转动,因此插植头2上的秧爪可以顺利通过设于插植轮52上的直槽522。

其工作原理或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施肥装置7中肥料先落入施肥轮72的储料孔内,施肥轮72受到来自传动装置6的输入动力转动将储料孔内的肥料撒入下料管内;施肥轮72在转动的同时带动拨杆73拨动活塞杆93右端的凸台,使弹簧92压缩,当转动一定角度后拨杆73与活塞杆93脱开,弹簧92自由伸长带动活塞杆93上活塞向右移动,将筒体91内气体通过吹气口95吹入下料管74内,下料管74内肥料加速移动;随后,肥料通过下料管74及插植轮52上的凹槽落入插植轮52底部薄膜55上;此时,由于传动装置6与链盒1及插植头2的传动配合,插植轮52上直槽522正好处于底部,此时插植头2带着秧苗通过直槽522,将薄膜55抓破,此时破损部分薄膜55包覆秧苗根部一起被载入田里(插植头2将秧苗插入田里的机械结构为现有技术);当一个插植头2抓破薄膜55的同时卷轮51卷动薄膜55带动薄膜卷54将完整的薄膜55覆盖在插植轮52底部。

通过此装置可以使肥料精准抵达秧苗根部,并且薄膜良好的包覆性可以使秧苗根部更有效的吸收肥料,该装置同时也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将插秧和施肥有效结合,减少工序的同时提高了秧苗存活率,使农田产量更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