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孢菇生产用发酵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40606发布日期:2020-10-17 02:01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双孢菇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孢菇生产用发酵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蘑菇堆料的常规制作方法:

目前,全球规模以上的双孢菇工厂均使用是有鸡粪配方,采用三次发酵技术来栽培双孢菇。鸡粪配方是将鸡粪、麦草、石膏等充分混合后均匀的堆入一次发酵槽内,在发酵槽内经过3-4次转仓,9-12d的一次发酵,将堆料放入二次发酵隧道内,经过5-7d二次发酵,将二次发酵的堆料与菌种混合后放入三次发酵隧道内,经过15-20d三次发酵,三次发酵的堆料制作完成。

常规配方的缺点:

鸡粪的中的氮包括有机氮与氨态氮两种,有机氮在发酵过程中被微生物利用,一部分氮转化成了菌体蛋白,一部分氮被分解成氨气释放到了大气中;氨态氮本身处于不稳定状态,随着发酵过程中温度的不断升高,氨态氮越来越不稳定,铵根离子与水结合形成了氨气释放到了大气中,污染了环境。国外,尤其是欧洲各国的工厂均被要求投入大笔资金处理发酵废气,将发酵车间全封闭,并安装通风及回收洗涤塔设备,将气体净化后方能排入大气中。但是,氨气回净化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鸡粪在堆料发酵过程中释放大量的氨气、硫化氢、酚类等有害物质,另外鸡粪本身还具有难闻的气味及致病菌,因此鸡粪配方在生产堆料的时候都处于各国环保政策的高压之下。

使用鸡粪制作蘑菇堆料时会产生极大的异味,这已成了国内外堆料制作厂家普遍的诟病,因此寻找既没有极大异味又能够具有一定含氮量的鸡粪替代品已成为蘑菇堆料制作专家的热门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异味、能提高双孢菇产量、大大降低环境污染的双孢菇生产用发酵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双孢菇生产用发酵料的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双孢菇生产用发酵料,其特点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得,

麦草65-80;豆粕6-9;酒糟7-10;杏鲍菇培养基废料6-9;硫酸铵0.5-1;石膏5.0-6.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双孢菇生产用发酵料中:所述杏鲍菇培养基废料中的水分含量≤55%,灰份含量≤13%;

所述硫酸铵中的水分含量≤0.15%,含氮量≥21%;

所述石膏中的水分含量≤2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双孢菇生产用发酵料中: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得,

麦草68-75;豆粕7-8;酒糟8-9;杏鲍菇培养基废料7-8;硫酸铵0.8-0.85;石膏5.5-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双孢菇生产用发酵料中: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得,

麦草70;豆粕7.5;酒糟8.5;杏鲍菇培养基废料7.5;硫酸铵0.8;石膏5.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以上技术方案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双孢菇生产用发酵料的方法,其特点是,

该方法如下,

(1)取材:按所述原料配比取麦草并进行预湿处理形成基料;

按所述原料配比取豆粕、杏鲍菇培养基废料、酒糟并混合均匀构成第一辅料;

按所述原料配比取硫酸铵、石膏并混合均匀构成第二辅料;

(2)制作辅料:将第二辅料均匀的洒在第一辅料上,连续翻堆至混合均匀构成混合辅料,将翻堆后的混合辅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70%;

(3)建堆:将基料与混合辅料混合均匀,投入发酵槽中建堆,经过通风发酵,使堆料温度上升到74℃-80℃,保持15小时-20小时;

(4)第一次转仓:转仓后,待温度再次上升到74℃-80℃,保持55小时-65小时;

(5)第二次转仓:转仓后,待温度再次上升到75℃-80℃,保持105小时-115小时,将堆料的含水量控制在73%-75%,制得双胞菇生产用发酵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麦草的预湿处理方法如下,先将所述麦秸杆截断至10mm-15mm,再将截断好的麦秸杆放入水中浸泡,浸泡至水中没有成股的气泡产生为止,捞出即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采用合适重量配比的豆粕、酒糟和石膏,加上杏鲍菇培养基废料满足菌群多样性的发酵需求,并通过添加硫酸铵补充氮源,满足双孢菇生长所需的氮含量;

该发酵料无鸡粪,避免了极大的异味,且能被微生物降解吸收,降低污染性,具有较大的环保价值;

(2)采用本发明的配方和制备方法,制得的双孢菇发酵料中含氮量可以达到和含鸡粪配方中等同的含氮量,满足双孢菇生长所需元素,且使用该无鸡粪发酵料,双孢菇产量大大提高,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并且该发酵料打破传统含鸡粪配方,无异味,易降解,满足环保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一种双孢菇生产用发酵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得,

麦草65、豆粕6、酒糟7、杏鲍菇培养基废料6、硫酸铵0.5、石膏5.0,其中,所述杏鲍菇培养基废料中的水分含量≤55%,灰份含量≤13%;

所述硫酸铵中的水分含量≤0.15%,含氮量≥21%;

所述石膏中的水分含量≤26%。

所述的双孢菇生产用发酵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取材:按所述原料配比取麦草并进行预湿处理形成基料;

按所述原料配比取豆粕、杏鲍菇培养基废料、酒糟并混合均匀构成第一辅料;

按所述原料配比取硫酸铵、石膏并混合均匀构成第二辅料;

(2)制作辅料:将第二辅料均匀的洒在第一辅料上,连续翻堆至混合均匀构成混合辅料,将翻堆后的混合辅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70%;

(3)建堆:将基料与混合辅料混合均匀,投入发酵槽中建堆,经过通风发酵,使堆料温度上升到74℃,保持15小时;

(4)第一次转仓:转仓后,待温度再次上升到74℃,保持55小时;

(5)第二次转仓:转仓后,待温度再次上升到75℃,保持105小时,将堆料的含水量控制在73%,制得双胞菇生产用发酵料。

实施例2,一种双孢菇生产用发酵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得,麦草70、豆粕7.5、酒糟8.5、杏鲍菇培养基废料7.5、硫酸铵0.8、石膏5.7。

所述的双孢菇生产用发酵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取材:按所述原料配比取麦草并进行预湿处理形成基料;

按所述原料配比取豆粕、杏鲍菇培养基废料、酒糟并混合均匀构成第一辅料;

按所述原料配比取硫酸铵、石膏并混合均匀构成第二辅料;

(2)制作辅料:将第二辅料均匀的洒在第一辅料上,连续翻堆至混合均匀构成混合辅料,将翻堆后的混合辅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70%;

(3)建堆:将基料与混合辅料混合均匀,投入发酵槽中建堆,经过通风发酵,使堆料温度上升到78℃,保持18小时;

(4)第一次转仓:转仓后,待温度再次上升到78℃,保持60小时;

(5)第二次转仓:转仓后,待温度再次上升到78℃,保持110小时,将堆料的含水量控制在74%,制得双胞菇生产用发酵料。

实施例3,一种双孢菇生产用发酵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得,麦草80、豆粕9、酒糟10、杏鲍菇培养基废料9、硫酸铵1、石膏6.5。

所述的双孢菇生产用发酵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1)取材:按所述原料配比取麦草并进行预湿处理形成基料;

按所述原料配比取豆粕、杏鲍菇培养基废料、酒糟并混合均匀构成第一辅料;

按所述原料配比取硫酸铵、石膏并混合均匀构成第二辅料;

(2)制作辅料:将第二辅料均匀的洒在第一辅料上,连续翻堆至混合均匀构成混合辅料,将翻堆后的混合辅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70%;

(3)建堆:将基料与混合辅料混合均匀,投入发酵槽中建堆,经过通风发酵,使堆料温度上升到80℃,保持20小时;

(4)第一次转仓:转仓后,待温度再次上升到80℃,保持65小时;

(5)第二次转仓:转仓后,待温度再次上升到80℃,保持115小时,将堆料的含水量控制在75%,制得双胞菇生产用发酵料。

实施例4,实施例1~3中任意一个所述麦草的预湿处理方法如下,先将所述麦秸杆截断至10mm-15mm,再将截断好的麦秸杆放入水中浸泡,浸泡至水中没有成股的气泡产生为止,捞出即用。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40%~48%,赖氨酸2.5%~3.0%,色氨酸0.6%~0.7%,蛋氨酸0.5%~0.7%。一般呈不规则碎片状,颜色为浅黄色至浅褐色,味道具有烤大豆香味,水分:≤13.5%粗纤维≤5.0%粗灰分≤6.0%。由于豆粕蛋白质含量很高,因而含氮量相对较高,用凯氏定氮法检测后含氮量约为8%左右,这远远超过常规鸡粪(4.5%)的含氮量,另外豆粕属于植物产品,没有难闻的异味,这些特性决定了它可以作为氮源达到替代鸡粪的目的。

酒糟是米、麦、高梁等酿酒后剩余的残渣,营养物质丰富,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和粗脂肪等,热能较高,其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比玉米高54%和38%。此外,由于酒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和积累,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构成及种类比较均衡,基本上是全价的。酒糟中矿物质含量也比较丰富,其钙、铁等微量元素含量都比玉米高10倍以上,特别有利于双孢菇的培养。

杏鲍菇培养基废料是杏鲍菇在采收后被丢弃的堆料废料,其原料的主要成分有棉籽壳、杂木屑、莲子壳、玉米芯、甘蔗渣、米糠、麦麸等,在其生产后粗纤维降解率高达60%--70%、粗蛋白降解率高达80%--90%,菌糠经杏鲍菇菌丝同化后菌体蛋白比同化前提高了30%--40%,且含有大量的多糖、双糖、单糖以及多台、氨基酸、核酸、有机酸,还含有ca\mg\zn\fe\cu\mn等多种矿质元素,添加到双孢菇发酵料中有利于双孢菇的生长。

硫酸铵(nh4)2so4: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无气味,氮(n)含量:21.0%min。水分:0.2max,具有吸湿性、水溶液呈酸性。是一种优良的氮肥,适用于一般土壤和作物,能使枝叶生长旺盛,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增强作物对灾害的抵抗能力,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因为硫酸铵属于惰性物质,不易与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发生反应,在纯化过程中能最大程度的保护蛋白活性,与酒糟混合有利于充分利用酒糟中的蛋白质。

石膏白色单斜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气味,有吸湿性。石膏含有硫、钙两种元素,它能改良土壤,促使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及肥料中营养元素的功效。

以下通过本发明与传统含鸡粪配方的实验对比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验目的:比较本发明和传统含鸡粪配方对双孢菇生产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

实验地点:菇房,16间菇房*1075m2

实验组:本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发明配方,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本发明发酵料。

对照组:传统含鸡粪双孢菇发酵料配方,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传统发酵料。

具体如下:

表1.本发明双孢菇发酵料配方

表2.传统含鸡粪双孢菇发酵料配方

上述两个配方:含氮量相等,生物质也相同,因此作为蘑菇堆料的功效理论上也是相同的。以下是本发明发酵料与传统发酵料培养双孢菇生产情况对比实验结果:

表3.本发明发酵料与传统发酵料培养双孢菇生产情况对比

由于本发明双孢菇发酵料配方中原料种类较传统含鸡粪发酵料中配方多,发酵时自身含有的微生物种群较传统的含鸡粪配方多,因此最终的堆料质量会优于传统鸡粪配方,表3中实验对比数据也印证了本发酵料培养双孢菇,产量及a菇率均优于传统发酵料。

本发明发酵料与传统含鸡粪发酵料之间的成本对比,具体如下:

表4.发明发酵料和传统含鸡粪发酵料之间的比较

表5.发明发酵料和传统含鸡粪发酵料之间的经济效益比较

根据生产统计,如表5,使用传统含鸡粪发酵料的三次料蘑菇产量为:33.85公斤/平米,使用本发明发酵料的三次料蘑菇产量为:38.37公斤/平米,产量提高4.52kg/平米,每间菇房按照1075平米来计算:每年可生产53批堆料,实验组(本发明发酵料)可产蘑菇659964kg蘑菇,传统含鸡粪发酵料可产蘑菇582220kg蘑菇;双孢蘑菇年平均单价10元/kg,本发明发酵料培养双孢菇的年经济效益可达34978万元,传统含鸡粪发酵料的年经济效益30857.66万元,无鸡粪配方年经济效益高于鸡粪配方4120.34万元,除去原料成本,本发明发酵料的利润可达31281.5万元,高于传统含鸡粪发酵料28243.2万元。

另外,环保方面,本发明发酵料在环保方面最大的亮点就是无难闻气味,这极大了保护了员工的身体健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