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麦套辣椒高效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879806发布日期:2020-11-10 17:38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麦套辣椒高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之一,小麦产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尽管国家不断提高补贴和最低收购价水平,但小麦的种植收益不仅低而且还在持续下降。虽然小麦与棉花的套种模式曾广受推广,但由于棉花多年重茬,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品质效益降低,麦棉套种模式也不再是小麦和经济作物套种的理想模式。近年来,在稳定小麦生产、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因麦套辣椒栽培模式,由于麦田特殊小气候更有利于辣椒的生长,延长辣椒的生长期,比单一种植辣椒增产,较其他麦套模式增效稳定系数高,逐渐成为麦棉套种区的主要替代模式。但过去的“二二式”或“三二式”模式,由于套种带幅配置过小,只能利用小型收割机收割。随着国内小麦产业化、规模化、一体化经营的推进和大中型收割机普及率的提高,现行的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组织成本高的麦辣套种模式难以满足小麦生产新要求。如果探索出一种新的麦辣套种模式及配套方法,确保小麦、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同时,还能满足大型机械收割的要求,不仅能降低种植成本,扩大普及范围,还有助于实现小麦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麦套辣椒高效栽培方法,解决了现行的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组织成本高的麦辣套种模式难以满足小麦生产新要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麦套辣椒高效栽培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a1、合理配置套种带型;

a2、在小麦收割前30~35d,即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将辣椒定植到预留行内,每个预留行内栽2行辣椒,辣椒距小麦15cm,行距40cm,麦收后形成90:40的宽窄行模式,株距20~25cm,种植密度4100~5100株/667m2,小辣椒可按株距25cm,双株定植,种植密度8200株/667m2;定植前,在预留空带内每667m2一次性施入腐熟有机肥2~3t、npk复合肥30kg和磷酸二铵15kg,浇足底水,覆白色地膜,选壮苗、大苗,栽根系发达的苗,提倡先浇水,后移栽,5~7cm深栽,定植水后3~5d及时补浇缓苗水;

a3、共生期管理,缓苗后至开花前,肥水以控为主,干旱时,可浇小水,苗生长弱时,结合浇水少量追施提苗肥;

a4、适时早割小麦,6月上旬,小麦进入完熟期,应适时早割,尽可能减少共生期,争取早通风透光。收割时,可利用小麦与辣椒的高度差,将收割机跨在套种行间作业,并实施秸秆还田,小麦留茬高度30cm以内,作业时尽量避免碾压辣椒苗;

a5、麦收后管理,6月中旬进入开花坐果期,重施麦后肥,结合浇水追施尿素和npk复合肥,每隔10d喷一次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硼砂和硫酸锌溶液,3~4次;7月上旬进入盛果期,应分次根外埋施npk复合肥和硫酸钾,或追尿素、磷酸二胺和硫酸钾,施肥后浇水;7月中旬以后一般不再追肥,可适当进行叶面补肥,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溶,2~3次;

a6、适时收获。

优选的,所述套种带型按130cm带幅设计,然后每个带幅内按照20cm行距播种4行小麦,即小麦带60cm,空白带70cm,预留的空挡来年春栽种2行辣椒,形成麦辣行比为4:2套种模式;带幅内小麦的播种量比单种时增加10~15%。

优选的,所述麦收后管理6月中旬麦收后施用的肥料量是每667m2施npk复合肥15~20kg和尿素7.5kg,喷施0.4%磷酸二氢钾、0.2%硼砂和0.1%硫酸锌溶液。

优选的,所述麦收后管理7月上旬盛果期施用的肥料量是每667m2施npk复合肥25kg和硫酸钾肥10kg,或尿素10kg、磷酸二胺15kg和硫酸钾肥15kg。

优选的,所述麦收后管理7月中旬后成熟期不再追肥,可适当进行叶面补肥,喷施0.4%磷酸二氢钾和0.2%尿素溶液。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采用的“四二式”套种模式,通过加带宽、增行距、缩株距等带型调整,满足了国内广大小麦产区使用大中型联合收割机的需求,打破了以往的套种模式只能利用小型收割机的局限,提高了田间机械化程度。以往的“二二式”或“三二式”模式,只能用轮距1.6m以内的小型收割机,而该模式可用轮距2.2m以内的大型联合收割机。

2、套种带幅的合理配置,小麦、辣椒行通风透光得到增强,茎杆粗壮,抗病、抗倒能力增强,小麦纹枯病显著减轻,小麦和辣椒的边行效应明显,产量和品质得到提升。

3、辣椒移栽定植早,能充分利用麦田收获前适宜辣椒生长的温、光、水、气等小气候环境,辣椒病毒病为害显著减轻,促进辣椒早发快长,延长生长期,能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

4、小麦收割时打碎的禾秆还田及高留茬免耕方式,禾秆覆盖裸露的地面,抑制杂草生长,降低日常管理的除草率,不易使土壤耕层受到破坏,保水保肥性得到提高,为辣椒根系的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省工节资,肥地又增产。

5、大垄套“四二式”模式,不仅能保证小麦产量不降低,还能够大幅度提高种植效益。小麦产量稳产450kg/667m2以上,辣椒稳产450kg/667m2以上,高产可达600kg/667m2,每667m2效益5500~6200元,比单种或小垄套模式每667m2可增收2000元左右,增效稳定系数高,而且品质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麦套辣椒高效栽培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包括以下步骤:

a1、合理配置套种带型;

a2、在小麦收割前30~35d,即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将辣椒定植到预留行内,每个预留行内栽2行辣椒,辣椒距小麦15cm,行距40cm,麦收后形成90:40的宽窄行模式,株距20~25cm,种植密度4100~5100株/667m2,小辣椒可按株距25cm,双株定植,种植密度8200株/667m2;定植前,在预留空带内每667m2一次性施入腐熟有机肥2~3t、npk复合肥30kg和磷酸二铵15kg,浇足底水,覆白色地膜,选壮苗、大苗,栽根系发达的苗,提倡先浇水,后移栽,5~7cm深栽,定植水后3~5d及时补浇缓苗水;

a3、共生期管理,缓苗后至开花前,肥水以控为主,干旱时,可浇小水,苗生长弱时,结合浇水少量追施提苗肥;

a4、适时早割小麦,6月上旬,小麦进入完熟期,应适时早割,尽可能减少共生期,争取早通风透光。收割时,可利用小麦与辣椒的高度差,将收割机跨在套种行间作业,并实施秸秆还田,小麦留茬高度30cm以内,作业时尽量避免碾压小辣椒苗;

a5、麦收后管理,6月中旬进入开花坐果期,重施麦后肥,结合浇水追施尿素和npk复合肥,每隔10d喷一次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硼砂和硫酸锌溶液,3~4次;7月上旬进入盛果期,应分次根外埋施npk复合肥和硫酸钾,或追尿素、磷酸二胺和硫酸钾,施肥后浇水;7月中旬以后一般不再追肥,可适当进行叶面补肥,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溶液,2~3次;

a6、适时收获。

套种带型按130cm带幅设计,每个带幅内按照20cm行距播种4行小麦,即小麦带60cm,空白带70cm,预留的空档来年春栽种2行辣椒,形成麦辣行比为4:2的种植模式;带幅内小麦的播种量比单种时增加10~15%。

麦收后管理6月中旬麦收后施用的肥料量是每667m2施npk复合肥15~20kg和尿素7.5kg,喷施0.4%磷酸二氢钾、0.2%硼砂和0.1%硫酸锌溶液。

麦收后管理7月上旬盛果期施用的肥料量是每667m2施npk复合肥25kg和硫酸钾15kg,或尿素10kg、磷酸二胺15kg和硫酸钾15kg。

麦收后管理7月中旬后成熟期不再追肥,可适当进行叶面补肥,喷施0.4%磷酸二氢钾和0.2%尿素溶液。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实施步骤为:

s1、小麦秋播时按130cm带幅设计,每个带幅内按照20cm行距播种4行小麦,即小麦带60cm,空白带70cm,套种带幅内小麦的播种量比单种时增加10~15%。改变种植模式后,小麦可以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合理改善小麦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增产效果显著,还可以利用大中型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

s2、小麦选择中矮秆,茎秆坚硬,抗倒伏,抗病丰产,半冬性中熟品种,如济麦22号、矮抗58、众麦1号、周麦22等高。辣椒选择株型紧凑,抗倒伏,结果集中,商品性好,抗病丰产,适应市场的品种,如红龙13号,紫红塔,北京红,子弹头,新一代,日本三樱椒等;

s3、2月下旬至3月上旬,小拱棚冷床育苗,一般苗龄60d左右,苗床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适当肥力,2~3年无茄科作物种植,无病虫源的沙壤土地块,且每667m2辣椒田需10m2的育苗床,用种量30~50g。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0%,田园土70%,磷酸二氢钾1kg,或磷酸二铵0.5kg,混合均匀过筛,配制成营养土,然后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于苗床上,厚度10cm,播种前可先向畦内灌满水,待水渗完后,先撒施一层2/3的药土(50%多菌灵和福美双按1:1的比例混合,以8g/m2的用量与适量细土混拌均匀),再均匀撒播催过芽与细土拌匀的种子,再撒施剩下的1/3药土,然后覆盖营养土0.5~1cm,最后床上扣小拱棚,晚上盖草苫,等待7~9d即可出苗。加强苗床温度和水分管理,2片真叶间苗,5片定苗,2~3片真叶后隔7d左右喷一次0.25%磷酸二氢钾,连喷3~4次。幼苗喷洒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30%精甲·噁霉灵水剂2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防猝倒病、立枯病等。定植前7~10d逐渐降温,定植前3~5d,撤去一切覆盖物,使幼苗所处条件与露地一致,定植前1d浇起苗水;

s4、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将辣椒苗龄60~70d移栽至麦田预留行内,每预留行栽种2行辣椒,辣椒距小麦行15cm,行距40cm,麦收后形成行距90∶40cm的宽窄行种植模式,株距20~25cm,单株定植,种植密度4100~5100株/667m2,小辣椒可按株距25cm,双株定植,种植密度8200株/667m2。定植前,在预留空带内每667m2一次性施入腐熟有机肥2~3t、npk复合肥30kg和磷酸二铵15kg,浇足底水,覆白色地膜,选壮苗、大苗,栽根系发达的苗,栽后浇缓苗水。选晴天下午或阴天移栽,先浇水(定植水)后移栽,选壮苗、大苗、根系发达的苗,保护好根部,定植深度5~7cm,且小麦与辣椒共生期为30~35d;

s5、适时早割小麦,6月上旬,小麦进入完熟期,应适时早割,尽可能减少共生期,争取早通风透光。收割时,可利用小麦与辣椒的高度差,将收割机跨在套种行间作业,并实施秸秆还田,小麦留茬高度30cm以内,作业时尽量避免碾压小辣椒苗。

s6、辣椒田间管理:

1、共生期管理:移栽定植5~7d,应及时浇缓苗水,缓苗后至开花前,肥水以控为主,防止辣椒徒长,干旱时,可浇小水,不要大水漫灌,苗生长弱时,结合浇水少量追施提苗肥,当第一节枝形成后,大果品种应及时抹掉老叶和第一节枝以下的杈子,在收获前30~45d打群尖,小果品种如簇生朝天椒等尽可能保留第一节枝以下的杈子,在定植缓苗后20d之内打顶,限制主茎生长,增加分枝数,提高单株结果率;

2、初果期管理:6月上中旬小麦收获以后,进入辣椒管理的关键环节,重施麦后肥,开花坐果期结合浇水每667m2追施尿素7.5kg、npk复合肥15~20kg。从开花期到盛果期,每隔7~10d喷一次0.4%磷酸二氢钾和0.2%硼砂及0.1%硫酸锌溶液,3~4次,防止“三落”(落花、落果、落叶);

3、盛果期管理:7月上旬进入盛果期,每667m2施npk复合肥25kg和硫酸钾肥10kg,或每667m2追施尿素10kg、磷酸二胺15kg和硫酸钾肥15kg,肥料应分次根外埋施,施肥后浇水;

4、成熟期管理:7月中旬以后一般不再追肥,控制肥水促进果实红熟,植株生长后期,可适当进行叶面补肥,可喷施0.4%磷酸二氢钾和0.2%尿素混合液2~3次,遇强降雨天气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s7、辣椒病虫害防治:

1、辣椒苗期,用苯醚甲环唑10%微乳剂2000倍液,或78%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喷雾,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

2、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用10%溴氰虫酰胺悬乳剂1000~2000倍液,或用10%吡虫啉1000~1500倍,防治蚜虫、白粉虱、蓟马等刺吸式口器害虫,阻断辣椒病毒传播途径,预防病毒病的发生。

3、6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对枯萎病、炭疽病、疫病等真菌性病害的防治,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病情严重时,可用72.2%霜霉威水剂(普力克)5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对疮痂病、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可用20%锰锌·拌种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进行防治。对棉铃虫、甜菜夜蛾、烟青虫等害虫,可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或3%高氯·甲维盐微乳剂3000倍液喷雾防治。用22%噻虫·高氯氟悬浮剂2000~3000倍液,防治茶黄螨。

s8、收获: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当辣椒90%转红或辣椒叶片开始变黄甚至脱落时一次性收获,将辣椒整株拔起,摊在地里晾晒2~3d,然后翻过来再晾晒2~3d,再头向上堆放,待辣椒基本干后拉出田外垛在空闲地带待摘。

实施例2

2017~2018年,在菏泽市成武县伯乐集镇东祝楼村进行了小麦(济麦22号)套种小辣椒(日本天鹰椒)的试验30亩。2017年10月18日,按130cm带幅播种小麦(济麦22号),每个带幅内按照20cm行距播种小麦4行,预留70cm空白带,小麦带的播种量比单种时增加了15%。在小麦收割前35d,即2018年5月5日,辣椒移栽至麦田预留行内,每预留行栽种2行辣椒,与小麦行间距15cm,行距40cm,株距25cm,双株定植,每667m2套栽辣椒8200株,辣椒移栽前1周,在预留空带内每667m2一次性施入腐熟有机肥2t、npk复合肥30kg和磷酸二铵15kg;麦收后,初果期6月12日结合浇水每667m2追施npk复合肥18kg和尿素7.5kg,然后,每隔10d喷一次0.4%磷酸二氢钾、0.2%硼砂和0.1%硫酸锌溶液,喷3次;盛果期7月5日,每667m2施入npk复合肥25kg和硫酸钾10kg;成熟期7月20日后,每隔10d喷一次0.4%磷酸二氢钾和0.2%尿素溶液,喷3次。小麦平均产量475.5kg/667m2,辣椒平均产量487.6kg/667m2,每667m2效益达到5851.2元,比单种增收1800元以上。

2018~2019年,在菏泽市成武县伯乐集镇大张庄村进行了小麦(济麦22号)套种小辣椒(日本天鹰椒)的试验40亩。2018年10月20日,按130cm带幅播种小麦(济麦22号),每个带幅内按照20cm行距播种小麦4行,预留70cm空白带,小麦带的播种量比单种时增加了15%。在小麦收割前33d,即2019年5月7日,辣椒移栽至麦田预留行内,每预留行栽种2行辣椒,与小麦行间距15cm,行距40cm,株距25cm,双株定植,每667m2套栽辣椒8200株,辣椒移栽前1周,在预留空带内每667m2一次性施入腐熟有机肥2t、npk复合肥30kg和磷酸二铵15kg;麦收后,初果期6月10日结合浇水每667m2追施npk复合肥18kg和尿素7.5kg,然后,每隔10d喷一次0.4%磷酸二氢钾、0.2%硼砂和0.1%硫酸锌溶液,喷3次;盛果期7月7日,每667m2施入npk复合肥25kg和硫酸钾10kg;成熟期7月18日后,每隔10d喷一次0.4%磷酸二氢钾和0.2%尿素溶液,喷3次。小麦平均产量506.4kg/667m2,辣椒平均产量521.3kg/667m2,每667m2效益达到6255.6元,每667m2增收2200元左右。

综合两年试验,小麦产量稳产450kg/667m2以上,辣椒稳产450kg/667m2以上,高产可达600kg/667m2,每667m2效益5500~6200元,每667m2增收2000元左右,而且品质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