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自动监测添加营养液的幼苗育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46362发布日期:2021-02-05 12:01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自动监测添加营养液的幼苗育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幼苗育种装置,具体为一种能够自动监测添加营养液的幼苗育种装置,属于幼苗育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育种是指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
作物育种又称品种改良。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是育种的目标。但特定的育种目标要综合考虑当地品种的现状、育种基础、自然环境、耕作制度、栽培水平、经济条件等因素,并随生产的发展不断加以调整。
[0004]
为了提高幼苗的成活率需要将幼苗集中培养,幼苗育种装置是一种特殊的技术设备,在国内外均有广泛的应用,它通常具有培养组件、通风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照明系统等,能够模拟幼苗的成活环境并使用营养液代替土壤为幼苗提供生存基础,为幼苗提供了一种优于自然环境的成长空间。
[0005]
但是现有的幼苗育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达到高效育种,育种是一个时间漫长且环境要求较高的过程,育种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实时监测营养液的使用情况并添加营养液,增加了用人成本;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幼苗育种装置多为结构简陋的设备,一次培养的幼苗数量少而且幼苗成活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自动监测添加营养液的幼苗育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监测添加营养液的幼苗育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人工实时监测营养液的使用情况并添加营养液,增加用人成本以及一次培养幼苗数量少、幼苗成活率低的问题。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
一种能够自动监测添加营养液的幼苗育种装置,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上设置有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设置有培养组件,所述主箱体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凹槽内壁的两个边侧分别安装有液面监测装置和电磁阀。
[0009]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液面监测装置包含有浮标、螺旋柱、螺旋杆、第一压敏电阻和第二压敏电阻,所述螺旋柱固定设置在液面监测装置前后两侧内壁的中间,所述第一压敏电阻和第二压敏电阻均固定安装在液面监测装置的左右两侧内壁上,所述螺旋杆通过螺旋柱与液面监测装置铰接,且浮标与螺旋杆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杆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所述第一压敏电阻、第二压敏电阻和电磁阀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外接电源。
[0010]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培养基的一侧内部固定安装有营养液储存箱,所述营养液储存箱的一侧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电磁阀贯穿安装在第一通孔的内部,且电磁阀与凹槽相通连接,所述培养基顶部的一侧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营养液储存箱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且第二通孔与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旋盖,所述培养基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
[0011]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含有四组支撑柱、两组第一凹块和第二凹块,所述第一凹块与第一凸块、第二凹块与第二凸块滑动连接,且四组支撑柱分别贯穿安装在第一凹块于第二凹块的边侧上。
[0012]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培养组件包含有第一握把、第二握把、培养板和锥形皿,所述第一握把与第二握把分别固定安装在培养板的顶部两个边侧上,所述培养板上开设有若干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薄板与第二固定薄板。
[0013]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薄板与第二固定薄板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锥形皿贯穿安装在第三通孔的内部,且第一固定薄板、第二固定薄板均与锥形皿活动连接。
[0014]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外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侧板内侧的顶部两个边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组件,所述第二侧板外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侧板内侧的顶部两个边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组件,且第一伸缩组件与第二伸缩组件的结构完全相同。
[0015]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包含有第一副杆、第一主杆、第一固定栓和第二固定栓,且第一副杆与第一主杆滑动插接,且第一固定栓固定安装在第一侧板上,且第二固定栓固定安装在主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副杆与第一侧板通过第一固定栓铰接,所述第一主杆与主箱体通过第二固定栓铰接,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包含有第二副杆、第二主杆、第三固定栓和第四固定栓,且第二副杆与第二主杆滑动插接,且第三固定栓固定安装在第二侧板上,且第四固定栓固定安装在主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副杆与第二侧板通过第三固定栓铰接,所述第二主杆与主箱体通过第四固定栓铰接。
[0016]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主箱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侧开窗,所述侧开窗包含有主门把手、观察窗、铰链块和固定柱,所述侧开窗通过铰链块与固定柱铰接,且固定柱固定安装在主箱体上,所述主箱体的正面底部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主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空调,所述主箱体底部的四个边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轮,且控制面板的输入端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且控制面板的输出端与第一压敏电阻、第二压敏电阻和电磁阀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1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监测添加营养液的幼苗育种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8]
步骤一:使用前,将本装置与外接电源相连接,主箱体内可根据具体需要加装照明系统以配合育种过程使用,打开侧开窗,将培养基从支撑装置中取出,拧开螺旋盖,向营养液储存箱中添加营养液,带营养液加满之后,拧上螺旋盖;
[0019]
步骤二:在营养液添加完毕之后,根据具体的幼苗数量,选用对应数量的锥形皿,将幼苗放入锥形皿中,再将锥形皿放入培养板上的第三通孔内,第一固定薄板与第二固定薄板对锥形皿形成弹性夹持,再将培养基放回支撑装置内,关闭侧开窗操作控制面板即可
开始幼苗育种;
[0020]
步骤三:在育种过程中,需要进行通风或者阳光照射时,可拉动第一把手与第二把手分别带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向上翻转,完成通风过程。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2]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液面监测装置、电磁阀和控制面板,能够实现对营养液的自动监测和添加,在育种开始时,向营养液储存箱中添加营养液后,将培养基放回支撑装置中,关闭侧开窗,操作控制面板开始育种,当营养液高度低时,浮标处入较低的高度,螺旋杆带动第二压块挤压第二压敏电阻,控制面板收到电信号,自动打开电磁阀,营养液开始从营养液储存箱中流入凹槽,当营养液达到指定高度时,浮标处入较高的高度,螺旋杆带动第一压块挤压第一压敏电阻,控制面板收到电信号,自动关闭电磁阀,营养液停止从营养液储存箱中流入凹槽,实现了营养液高度的动态调节,完成了营养液自动监测和添加。
[0023]
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锥形皿、第一固定薄板、第二固定薄板和弹簧,实现对幼苗的分株培养,将幼苗放入锥形皿中,再放入第一固定薄板与第二固定薄板形成的弹性夹持空间内,有效的提高了幼苗的存活率,避免了多株幼苗集中培养时因互相竞争而导致发育不良、成活率不高的情况,同时培养板上开设有多组第三通孔,可放置多组锥形皿,满足了一次需要培养较多数量幼苗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6]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7]
图3为支撑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为培养基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为培养基的俯视图;
[0030]
图6为培养组件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0031]
图7为液面监测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
图8为第一固定薄板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0033]
图9为第一伸缩组件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0为第二伸缩组件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0035]
图中:1、主箱体;11、控制面板;12、空调;13、移动轮;14、第一侧板;141、第一把手;142、第一伸缩组件;1421、第一副杆;1422、第一主杆;1423、第一固定栓;1424、第二固定栓;15、第二侧板;151、第二把手;152、第二伸缩组件;1521、第二副杆;1522、第二主杆;1523、第三固定栓;1524、第四固定栓;2、支撑装置;21、支撑柱;22、第一凹块;23、第二凹块;3、培养基;31、第一凸块;32、第二凸块;33、螺旋盖;34、液面监测装置;341、浮标;342、螺旋柱;343、螺旋杆;3431、第一压块;3432、第二压块;344、第一压敏电阻;345、第二压敏电阻;35、电磁阀;36、营养液储存箱;4、培养组件;41、第一握把;42、第二握把;43、第一固定薄板;431、弹簧;44、第二固定薄板;45、培养板;46、锥形皿;5、侧开窗;51、主门把手;52、观察窗;53、铰链
块;54、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7]
实施例1
[0038]
请参阅图1-9所示,一种能够自动监测添加营养液的幼苗育种装置,包括主箱体1,主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装置2,支撑装置2上设置有培养基3,培养基3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顶部设置有培养组件4,主箱体1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侧板14和第二侧板15,凹槽内壁的两个边侧分别安装有液面监测装置34和电磁阀35。
[0039]
液面监测装置34包含有浮标341、螺旋柱342、螺旋杆343、第一压敏电阻344和第二压敏电阻345,螺旋柱342固定设置在液面监测装置34前后两侧内壁的中间,第一压敏电阻344和第二压敏电阻345均固定安装在液面监测装置34的左右两侧内壁上,螺旋杆343通过螺旋柱342与液面监测装置34铰接,且浮标341与螺旋杆343固定连接,螺旋杆343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块3431和第二压块3432,第一压敏电阻344、第二压敏电阻345和电磁阀3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外接电源,外接电源能够为整个装置提供稳定的供电效果。
[0040]
培养基3的一侧内部固定安装有营养液储存箱36,营养液储存箱36的一侧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电磁阀35贯穿安装在第一通孔的内部,且电磁阀35与凹槽相通连接,培养基3顶部的一侧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营养液储存箱36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且第二通孔与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旋盖33,培养基3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31与第二凸块32,电磁阀35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特殊说明。
[0041]
支撑装置2包含有四组支撑柱21、两组第一凹块22和第二凹块23,第一凹块22与第一凸块31、第二凹块23与第二凸块32滑动连接,且四组支撑柱21分别贯穿安装在第一凹块22于第二凹块23的边侧上,第一凹块22和第二凹块23的数量可根据具体需要而增加或减少。
[0042]
第一侧板14外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把手141,第一侧板14内侧的顶部两个边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组件142,第二侧板15外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151,第二侧板15内侧的顶部两个边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组件152,且第一伸缩组件142与第二伸缩组件152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侧板14和第二侧板15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0043]
第一伸缩组件142包含有第一副杆1421、第一主杆1422、第一固定栓1423和第二固定栓1424,且第一副杆1421与第一主杆1422滑动插接,且第一固定栓1423固定安装在第一侧板14上,且第二固定栓1424固定安装在主箱体1的内侧壁上,第一副杆1421与第一侧板14通过第一固定栓1423铰接,第一主杆1422与主箱体1通过第二固定栓1424铰接,第二伸缩组件152包含有第二副杆1521、第二主杆1522、第三固定栓1523和第四固定栓1524,且第二副杆1521与第二主杆1522滑动插接,且第三固定栓1523固定安装在第二侧板15上,且第四固定栓1524固定安装在主箱体1的内侧壁上,第二副杆1521与第二侧板15通过第三固定栓1523铰接,第二主杆1522与主箱体1通过第四固定栓1524铰接,第一伸缩组件142和第二伸缩组件152结构相同,并且能够完全收放在主箱体1内。
[0044]
主箱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侧开窗5,侧开窗5包含有主门把手51、观察窗52、铰链块53和固定柱54,侧开窗5通过铰链块53与固定柱54铰接,且固定柱54固定安装在主箱体1上,主箱体1的正面底部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11,主箱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空调12,主箱体1底部的四个边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轮13,且控制面板11的输入端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且控制面板11的输出端与第一压敏电阻344、第二压敏电阻345和电磁阀3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主箱体1还可根据具体需要加装照明系统、加热系统等来满足不同的育种环境需求。
[004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液面监测装置34、电磁阀35和控制面板11,能够实现对营养液的自动监测和添加,在育种开始时,向营养液储存箱36中添加营养液后,将培养基3放回支撑装置2中,关闭侧开窗5,操作控制面板11开始育种,当营养液高度低时,浮标341处入较低的高度,螺旋杆343带动第二压块3432挤压第二压敏电阻345,控制面板11收到电信号,自动打开电磁阀35,营养液开始从营养液储存箱36中流入凹槽,当营养液达到指定高度时,浮标341处入较高的高度,螺旋杆343带动第一压块3431挤压第一压敏电阻344,控制面板11收到电信号,自动关闭电磁阀35,营养液停止从营养液储存箱36中流入凹槽,实现了营养液高度的动态调节,完成了营养液自动监测和添加,能够有效的降低人工成本。
[0046]
实施例2
[0047]
请参阅图1-9所示,一种能够自动监测添加营养液的幼苗育种装置,包括主箱体1,主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装置2,支撑装置2上设置有培养基3,培养基3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顶部设置有培养组件4,主箱体1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侧板14和第二侧板15,凹槽内壁的两个边侧分别安装有液面监测装置34和电磁阀35。
[0048]
培养组件4包含有第一握把41、第二握把42、培养板45和锥形皿46,第一握把41与第二握把42分别固定安装在培养板45的顶部两个边侧上,培养板45上开设有若干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薄板43与第二固定薄板44,第三通孔的数量可以灵活改变。
[0049]
第一固定薄板43与第二固定薄板44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431,锥形皿46贯穿安装在第三通孔的内部,且第一固定薄板43、第二固定薄板44均与锥形皿46活动连接,第一固定薄板43与第二固定薄板44对锥形皿46形成弹性夹持,实现了锥形皿46灵活的取放。
[0050]
主箱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侧开窗5,侧开窗5包含有主门把手51、观察窗52、铰链块53和固定柱54,侧开窗5通过铰链块53与固定柱54铰接,且固定柱54固定安装在主箱体1上,主箱体1的正面底部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11,主箱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空调12,主箱体1底部的四个边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轮13,且控制面板11的输入端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且控制面板11的输出端与第一压敏电阻344、第二压敏电阻345和电磁阀3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51]
该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52]
步骤一:使用前,将本装置与外接电源相连接,主箱体1内可根据具体需要加装照明系统、加热系统以配合育种过程使用,打开侧开窗5,将培养基3从支撑装置2中取出,拧开螺旋盖33,向营养液储存箱36中添加营养液,带营养液加满之后,拧上螺旋盖33;
[0053]
步骤二:在营养液添加完毕之后,根据具体的幼苗数量,选用对应数量的锥形皿46,将幼苗放入锥形皿46中,再将锥形皿46放入培养板45上的第三通孔内,第一固定薄板43与第二固定薄板44对锥形皿46形成弹性夹持,再将培养基3放回支撑装置2内,关闭侧开窗5
操作控制面板11即可开始幼苗育种;
[0054]
步骤三:在育种过程中,需要进行通风或者阳光照射时,可拉动第一把手141与第二把手151分别带动第一侧板14与第二侧板15向上翻转,完成通风过程。
[005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锥形皿46、第一固定薄板43、第二固定薄板44和弹簧431,实现对幼苗的分株培养,将幼苗放入锥形皿46中,再放入第一固定薄板43与第二固定薄板44形成的弹性夹持空间内,有效的提高了幼苗的存活率,避免了多株幼苗集中培养时因互相竞争而导致发育不良、成活率不高的情况,同时培养板45上开设有多组第三通孔,可放置多组锥形皿46,满足了一次需要培养较多数量幼苗的需求,总体适用性较高,能够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
[0056]
本发明的使用原理,在使用前,将本装置与外接电源连接,主箱体1可以设置加装照明系统、加热系统、通风系统等来满足幼苗不同的成活环境需求,在使用时,打开侧开窗5,将培养基3从支撑装置2中取出,拧开螺旋盖33,向营养液储存箱36中添加营养液,带营养液加满之后,拧上螺旋盖33,营养液添加完毕之后,根据幼苗的数量取用相同数量的锥形皿46,将幼苗放入锥形皿46后,将锥形皿46置入第一固定薄板43与第二固定薄板44的中间,一株幼苗单独使用一个锥形皿46大大的提升了幼苗的存活率,防止了集中培养情况下幼苗之间互相竞争,而且该装置可以同时培养较多数量的幼苗,再将培养基3上的第一凸块31与第二凸块32分别对准第一凹块22与第二凹块23滑入,关闭侧开窗5,外置的固定柱54和铰链块53能够使侧开窗5实现更好的封闭效果,关闭好侧开窗5之后,操作控制面板11启动液面监测装置34、电磁阀35和空调12,此时培养基3的凹槽内没有营养液,浮标341在重力的作用下处入较低的高度,浮标341带动螺旋杆343开始转动,螺旋杆343带动第二压块3432逆时针旋转对第二压敏电阻345进行挤压,控制面板11收到打开电信号,自动打开电磁阀35,营养液开始从营养液储存箱36中流入凹槽,当营养液达到预设的高度后,浮标341在浮力作用下处入较高的高度,浮标341带动螺旋杆343开始转动,螺旋杆343带动第一压块3431顺时针旋转对第一压敏电阻344进行挤压,控制面板11收到关闭电信号,自动关闭电磁阀35,营养液停止从营养液储存箱36中流入凹槽,此过程实现了营养液的自动监测和添加,降低了人工的成本,减少了人力的耗费。
[0057]
幼苗育种过程需要的环境条件复杂,有些幼苗需要阳光照射和良好的通风条件,通过拉动第一把手141与第二把手151,在第一伸缩组件142与第二伸缩组件152的作用下,第一侧板14与第二侧板15向上翻转,到达需要的高度后,松开第一把手141与第二把手151,由于第一侧板14与第二侧板15重量较轻,第一伸缩组件142与第二伸缩组件152可以分别完美的支撑住第一侧板14与第二侧板15,防止第一侧板14与第二侧板15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翻转,待完成通风和日照后,向下按压第一把手141与第二把手151,第一侧板14与第二侧板15向下翻转回原位,第一伸缩组件142与第二伸缩组件152的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特别说明,此过程满足了幼苗育种过程中通风和日照需求,较为实用。
[005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险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险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