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防治害虫诱集传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51916发布日期:2021-02-05 14:29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防治害虫诱集传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害虫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生物防治害虫诱集传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红棕象甲是近年来入侵我国南方的重大外来有害生物之一,对红棕象甲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结果显示,红棕象甲综合评判值为2.18,属高风险有害生物,在我国很多地区易定殖,对我国的棕榈科植物威胁很大。目前,对于红棕象甲的林间防治方法,主要集中于化学防治如树干伤口注射、林间喷雾、树干吊瓶、磷化铝密闭熏杀,物理防治如加强感染棕榈的及时砍伐和焚烧,生物防治如绿僵菌、白僵菌和病原线虫的田间喷洒施放、信息素诱集等方法进行。
[0003]
现有公开号为cn202160552u的一种生物防治害虫诱集传菌装置,包括悬挂部、诱集部和传菌部,所述悬挂部与诱集部上端相连,诱集部下端与传菌部相连;所述诱集部包括防雨顶和与防雨顶下端相连的诱集板,所述诱集板上悬挂有聚集信息素;所述传菌部包括护菌檐和铁丝网,所述护菌檐通过连接构件与铁丝网相连,所述铁丝网上安放有无纺布菌条。本诱集传菌装置易携带、运输,林间放置不易损坏,可重复使用,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防治费用低、耗费人力少;装置不方便进行悬挂,不便于对进行悬挂固定,装置悬挂后的高度不方便进行调节,无纺布不便于进行更换,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防治害虫诱集传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防治害虫诱集传菌装置,包括固定框、诱集板和无纺布,所述固定框内侧设有固定杆,固定杆顶端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上端安装有挂钩,挂钩底端安装有挡块,挡块顶端安装有锁扣,固定杆侧面安装有第一齿条,固定框上端外侧安装有第一螺钉,第一螺钉前端安装有第二齿条。
[0006]
所述固定框底端安装有挡雨罩,挡雨罩内侧底端安装有固定筒,固定筒内侧设有连接筒,连接筒外侧设有固定孔,固定筒和连接筒之间安装有第二螺钉,连接筒内侧设有储物箱,连接筒底端设有支撑柱,支撑柱外侧安装有诱集板,支撑柱外侧中部安装有限位架,限位架内侧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顶端外侧安装有聚集信息素;诱集板外侧安装有圆环。
[0007]
所述支撑柱底端安装有连接框,连接框外侧安装有防护板,连接框底端安装有滑轨,滑轨内侧安装有支撑架,滑轨和支撑架之间安装有第三螺钉,支撑架内侧安装有无纺布。
[0008]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连接,第一齿条的长度和固定杆的长度相同;挂钩和挡块组成的形状为圆形。
[0009]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筒和固定筒凹凸连接,固定筒外侧均匀分布
有四个第二螺钉,连接筒外侧均匀分布有多个固定孔,固定孔的直径和第二螺钉的直径相同。
[001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诱集板设有四个并均匀分布在支撑柱外侧,限位架、限位杆和聚集信息素均设有四个,分为四组均匀分布在支撑杆中部外侧,限位架和限位杆凹凸连接。
[001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圆环设有两个,安装在诱集板外侧,圆环连接四个诱集板。
[0012]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轨的形状为u型,滑轨内侧和支撑架凹凸连接,无纺布的形状为圆锥形。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生物防治害虫诱集传菌装置中固定杆可在固定框内侧上下移动,第二齿条可对第一齿条进行固定,方便调节装置的高度;挂钩和挡块之间通过锁扣连接,便于对装置进行固定,避免装置在摇晃过程中掉落,造成装置损坏;挡雨罩内侧底端设有固定筒和连接筒,便于拆卸安装,固定筒和连接筒之间可以调节位置,方便进一步的调节装置的长度,连接筒内侧设有储物箱,方便储存物品,便于使用;诱集板和支撑柱组成的形状为十字状,通过聚集信息素可以有效吸引害虫;聚集信息素方便进行更换,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滑轨和支撑架凹凸连接,通过第三螺钉进行固定,方便使用,便于对无纺布进行更换;无纺布的形状为圆锥形,能够使害虫更有效的携带病菌。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便于对生物防治害虫诱集传菌装置进行安装,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和适用性,有效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发明中固定框和固定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发明中滑轨、支撑架和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发明中固定筒和连接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为本发明中诱集板、支撑柱和圆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6为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固定框、2-固定杆、3-连接块、4-挂钩、5-挡块、6-锁扣、7-第一齿条、8-第一螺钉、9-第二齿条、10-挡雨罩、11-固定筒、12-连接筒、13-第二螺钉、14-固定孔、15-储物箱、16-支撑柱、17-诱集板、18-限位架、19-聚集信息素、20-圆环、21-限位杆、22-连接框、23-防护板、24-滑轨、25-无纺布、26-第三螺钉、27-支撑架、28-铁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
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生物防治害虫诱集传菌装置,包括固定框1、诱集
板17和无纺布25,所述固定框1内侧设有固定杆2,固定杆2顶端安装有连接块3,连接块3上端安装有挂钩4,挂钩4底端安装有挡块5,挡块5顶端安装有锁扣6,固定杆2侧面安装有第一齿条7,固定框1上端外侧安装有第一螺钉8,第一螺钉8前端安装有第二齿条9;第一齿条7和第二齿条9啮合连接,第一齿条7的长度和固定杆2的长度相同第二齿条9可对第一齿条7进行固定,方便调节装置的高度;挂钩4和挡块5组成的形状为圆形,挂钩4和挡块5之间通过锁扣6连接,便于对装置进行固定,避免装置在摇晃过程中掉落,造成装置损坏。
[0023]
所述固定框1底端安装有挡雨罩10,挡雨罩10内侧底端安装有固定筒11,固定筒11内侧设有连接筒12,连接筒12外侧设有固定孔14,固定筒11和连接筒12之间安装有第二螺钉13,连接筒12和固定筒11凹凸连接,固定筒11外侧均匀分布有四个第二螺钉13,连接筒12外侧均匀分布有多个固定孔14,固定孔14的直径和第二螺钉13的直径相同;连接筒12内侧设有储物箱15,固定筒11和连接筒12之间可以调节位置,方便进一步的调节装置的长度,连接筒12内侧设有储物箱15,方便储存物品,便于使用;连接筒12底端设有支撑柱16,支撑柱16外侧安装有诱集板17,支撑柱16外侧中部安装有限位架18,限位架18内侧安装有限位杆21,限位杆21顶端外侧安装有聚集信息素19;诱集板17外侧安装有圆环20;诱集板17设有四个并均匀分布在支撑柱16外侧,限位架18、限位杆21和聚集信息素19均设有四个,分为四组均匀分布在支撑杆16中部外侧,限位架18和限位杆21凹凸连接,圆环20设有两个,安装在诱集板17外侧,圆环20连接四个诱集板17。
[0024]
所述支撑柱16底端安装有连接框22,连接框22外侧安装有防护板23,连接框22底端安装有滑轨24,滑轨24内侧安装有支撑架27,滑轨24和支撑架27之间安装有第三螺钉26,支撑架27内侧安装有无纺布25,滑轨24的形状为u型,滑轨24内侧和支撑架27凹凸连接,通过第三螺钉26进行固定,方便使用,便于对无纺布25进行更换;无纺布25的形状为圆锥形,能够使害虫更有效的携带病菌。
[0025]
实施例2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生物防治害虫诱集传菌装置,包括固定框1、诱集板17和无纺布25,所述固定框1内侧设有固定杆2,固定杆2顶端安装有连接块3,连接块3上端安装有挂钩4,挂钩4底端安装有挡块5,挡块5顶端安装有锁扣6,固定杆2侧面安装有第一齿条7,固定框1上端外侧安装有第一螺钉8,第一螺钉8前端安装有第二齿条9;固定框1底端安装有挡雨罩10,挡雨罩10内侧底端安装有固定筒11,固定筒11内侧设有连接筒12,连接筒12外侧设有固定孔14,固定筒11和连接筒12之间安装有第二螺钉13,连接筒12内侧设有储物箱15,连接筒12底端设有支撑柱16,支撑柱16外侧安装有诱集板17,支撑柱16外侧中部安装有限位架18,限位架18内侧安装有限位杆21,限位杆21顶端外侧安装有聚集信息素19;支撑柱16底端安装有连接框22,连接框22外侧安装有铁丝网28,铁丝网28能够有效避免害虫未接触无纺布就飞走,能够有效提高无纺布的使用效率,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和实施例1中的结构相同。
[0026]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一种生物防治害虫诱集传菌装置中固定杆2可在固定框1内侧上下移动,第二齿条9可对第一齿条7进行固定,方便调节装置的高度;挂钩4和挡块5之间通过锁扣6连接,便于对装置进行固定,避免装置在摇晃过程中掉落,造成装置损坏;挡雨罩10内侧底端设有固定筒11和连接筒12,便于拆卸安装,固定筒11和连接筒12之间可以调节位置,方便进一步的调节装
置的长度,连接筒12内侧设有储物箱15,方便储存物品,便于使用;诱集板17和支撑柱16组成的形状为十字状,通过聚集信息素19可以有效吸引害虫;聚集信息素19方便进行更换,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滑轨24和支撑架27凹凸连接,通过第三螺钉26进行固定,方便使用,便于对无纺布25进行更换;无纺布25的形状为圆锥形,能够使害虫更有效的携带病菌。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便于对生物防治害虫诱集传菌装置进行安装,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和适用性,有效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0027]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8]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