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废弃矿山的假山造景用山林综合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73437发布日期:2021-04-30 12:46阅读:63来源:国知局
基于废弃矿山的假山造景用山林综合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园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废弃矿山的假山造景用山林综合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假山是园林中以造景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构筑的山。假山具有多方面的造景功能,如构成园林的主景或地形骨架,划分和组织园林空间,布置庭院、驳岸、护坡、挡土,设置自然式花台。还可以与园林建筑、园路、场地和园林植物组合成富于变化的景致,借以减少人工气氛,增添自然生趣,使园林建筑融汇到山水环境中。很多时候会在废弃矿山的基础上进行山林种植,实现废弃矿山转化为假山景观,但在废弃矿山的基础上在种植林木时,林木由于假山坡度的原因,容易导致林木曲型生长,影响了林木的良品率和存活率。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仿真假山[申请号:201820328680.3],包括:假山本体,假山本体内设有空心腔室;内部存储有冷却液的容器;设于空心腔室内且与容器内的冷却液连通的、发散式朝向假山本体的内表面喷射冷却液以降低假山本体的温度的喷液装置;设于假山本体上的、用于检测假山本体的实时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以及与温度检测装置和喷液装置相连接的、预设有假山本体的常规温度的、接收温度检测装置的信号并对比实时温度和常规温度的、当实时温度高于常规温度时控制喷液装置开启的、当实时温度不高于常规温度时控制喷液装置关闭的处理器。达到有效解决阳光照射而导致仿真假山持续升温的问题,并使该仿真假山长久使用的目的。但是该方案在种植林木时,由于假山坡度的原因,林木仍然容易曲型生长,存在林木的良品率和存活率较为一般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废弃矿山的假山造景用山林综合施工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废弃矿山的假山造景用山林综合施工结构,包括假山主体,所述的假山主体上设有若干林木栽种毯,所述的林木栽种毯内设有若干林木栽种槽,所述的林木栽种槽下方设有林木矫正架固定块,所述的林木矫正架固定块上插设有可拆卸林木矫正固定组件,所述的可拆卸林木矫正固定组件与林木栽种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林木矫正架固定块下方设有底部支撑件,所述的底部支撑件与可拆卸林木矫正固定组件相抵接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可拆卸林木矫正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林木矫正架固定块上的矫正连接座,所述的矫正连接座上设有调节块,所述的调节块内设有可滑动的林木矫正固定架,所述的林木矫正固定架与林木栽种槽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的林木矫正固定架顶部设有若干沿林木矫正固定架中心线对称的树体承托板,所述的树体承托板顶部呈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林木矫正固定架可沿调节块轴向方向滑动,所述的调节块内设有固定架卡件,所述的固定架卡件与林木矫正固定架相卡接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林木矫正固定架内设有若干卡槽,所述的调节块内设有卡槽对位孔,所述的卡槽对位孔和卡槽分别与固定架卡件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架卡件包括设置于调节块内的卡位轴杆,所述的卡位轴杆可沿卡槽对位孔轴向方向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的卡位轴杆与卡槽相卡接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部支撑件包括设置于林木矫正架固定块下方的抵接底座,所述的矫正连接座底部设有支撑抵接转杆,所述的支撑抵接转杆与矫正连接座相转动配合,所述的支撑抵接转杆与抵接底座相抵接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抵接底座内设有转动进口腔,所述的转动进口腔与支撑抵接转杆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林木栽种槽底部设有固土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假山主体内设有人造水池,所述的假山主体顶部设有瀑布发生块,所述的瀑布发生块内设有瀑布出水结构和上扬坡块,所述的上扬坡块与瀑布出水结构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瀑布出水结构和上扬坡块之间设有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瀑布水量角度控制组件,所述的瀑布出水结构远离上扬坡块一端设有供水件,所述的上扬坡块上设有倾斜坡面,所述的倾斜坡面与瀑布出水结构的出水端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的瀑布水量角度控制组件包括设置于瀑布出水结构和上扬坡块之间的水量控制挡板,所述的水量控制挡板与瀑布出水结构的出水端相抵接配合,所述的上扬坡块上方设有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出水角度下压板,所述的出水角度下压板与上扬坡块相抵接配合。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设置林木栽种毯、可拆卸林木矫正固定组件,当需要栽种林木时,将林木通过林木栽种槽进行种植,种植完成后,通过将可拆卸林木矫正固定组件插入至林木矫正架固定块内,使得可拆卸林木矫正固定组件与种植的林木进行抵接固定,避免由于假山坡度的原因,导致林木曲型生长,对林木起到固定矫正的作用,提高了林木的良品率和存活率。

2、本发明通过设置抵接底座和支撑抵接转杆,在矫正连接座插入至林木矫正架固定块内后,通过转动支撑抵接转杆,使得支撑抵接转杆与抵接底座相抵接配合,对矫正连接座进行固定支撑,强化了支撑结构,稳固性较好。

3、本发明通过设置水量控制挡板、上扬坡块和出水角度下压板,当需要控制瀑布出水结构的出水量时,通过移动水量控制挡板,使得水量控制挡板与控制瀑布出水结构的出水端的开口进行调节,以实现出水量的大小,当需要调节瀑布的出口上扬角度时,通过移动出水角度下压板,配合上扬坡块,以调节瀑布上扬角度,可调节性和自动化程度较高。

4、本发明通过设置挡板卡位槽,在瀑布不出水时,水量控制挡板与上扬坡块相抵接配合,使得水量控制挡板插入至挡板卡位槽内,形成紧密贴合,避免漏水。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可拆卸林木矫正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通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假山主体1、人造水池2、瀑布发生块3、瀑布出水结构4、上扬坡块5、瀑布水量角度控制组件6、供水件7、倾斜坡面8、水量控制挡板9、出水角度下压板10、挡板卡位槽11、驱动安置块12、驱动件13、第一直线驱动器14、第二直线驱动器15、挡板限位槽16、限位块17、下压板卡接槽18、卡接对位杆19、通水板20、出水头21、供水箱22、抽水泵23、林木栽种毯30、林木栽种槽31、林木矫正架固定块32、可拆卸林木矫正固定组件33、底部支撑件34、矫正连接座35、调节块36、林木矫正固定架37、树体承托板38、固定架卡件39、卡槽40、卡槽对位孔41、卡位轴杆42、抵接底座43、支撑抵接转杆44、转动进口腔45、固土板4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基于废弃矿山的假山造景用山林综合施工结构,包括假山主体1,所述的假山主体1上设有若干林木栽种毯30,所述的林木栽种毯30内设有若干林木栽种槽31,所述的林木栽种槽31下方设有林木矫正架固定块32,所述的林木矫正架固定块32上插设有可拆卸林木矫正固定组件33,所述的可拆卸林木矫正固定组件33与林木栽种槽3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林木矫正架固定块32下方设有底部支撑件34,所述的底部支撑件34与可拆卸林木矫正固定组件33相抵接配合。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在基于废弃矿山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假山主体1上进行种植林木绿化时,将林木栽种毯30固定在假山主体1上,当需要栽种林木时,将林木通过林木栽种槽31进行种植,种植完成后,通过将可拆卸林木矫正固定组件33插入至林木矫正架固定块32内,使得可拆卸林木矫正固定组件33与种植的林木进行抵接固定,避免由于假山坡度的原因,导致林木曲型生长,对林木起到固定矫正的作用,提高了林木的良品率和存活率,并通过底部支撑件34对可拆卸林木矫正固定组件33进行固定支撑,强化了支撑结构,稳固性较好。

结合图2所示,所述的可拆卸林木矫正固定组件33包括设置于林木矫正架固定块32上的矫正连接座35,所述的矫正连接座35上设有调节块36,所述的调节块36内设有可滑动的林木矫正固定架37,所述的林木矫正固定架37与林木栽种槽31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在需要对种植的林木进行固定矫正时,将矫正连接座35插入至林木矫正架固定块32内,通过调节块36可调节林木矫正固定架37的位置,用以方便固定不同位置角度的林木,实用性较强,林木矫正固定架37可与种植的林木进行抵接固定,避免由于假山坡度的原因,导致林木曲型生长,对林木起到固定矫正的作用,提高了林木的良品率和存活率。

结合图3所示,所述的林木矫正固定架37顶部设有若干沿林木矫正固定架37中心线对称的树体承托板38,所述的树体承托板38顶部呈弧形。

本实施例中,在固定矫正林木过程中,通过树体承托板38将林木底部进行承托,树体承托板38顶部呈弧形,承托林木的效果较好。

所述的林木矫正固定架37可沿调节块36轴向方向滑动,所述的调节块36内设有固定架卡件39,所述的固定架卡件39与林木矫正固定架37相卡接配合。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调节林木矫正固定架37的位置时,将林木矫正固定架37沿调节块36轴向方向滑动,并通过固定架卡件39将林木矫正固定架37进行卡接固定,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调节,简单方便。

结合图3所示,所述的林木矫正固定架37内设有若干卡槽40,所述的调节块36内设有卡槽对位孔41,所述的卡槽对位孔41和卡槽40分别与固定架卡件39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在需要固定林木矫正固定架37时,将卡槽对位孔41与所需对位的卡槽40相对齐,并通过固定架卡件39依次插设至卡槽40和卡槽对位孔41内,完成对林木矫正固定架37的固定。

所述的固定架卡件39包括设置于调节块36内的卡位轴杆42,所述的卡位轴杆42可沿卡槽对位孔41轴向方向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的卡位轴杆42与卡槽40相卡接配合。

本实施例中,在需要固定林木矫正固定架37时,将卡槽对位孔41与所需对位的卡槽40相对齐,并将卡位轴杆42沿卡槽对位孔41轴向方向移动,依次插设至卡槽40和卡槽对位孔41内,完成对林木矫正固定架37的固定。

所述的底部支撑件34包括设置于林木矫正架固定块32下方的抵接底座43,所述的矫正连接座35底部设有支撑抵接转杆44,所述的支撑抵接转杆44与矫正连接座35相转动配合,所述的支撑抵接转杆44与抵接底座43相抵接配合。

本实施例中,在矫正连接座35插入至林木矫正架固定块32内后,通过转动支撑抵接转杆44,使得支撑抵接转杆44与抵接底座43相抵接配合,对矫正连接座35进行固定支撑,强化了支撑结构,稳固性较好。

所述的抵接底座43内设有转动进口腔45,所述的转动进口腔45与支撑抵接转杆4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林木栽种槽31底部设有固土板46。

本实施例中,在需要将支撑抵接转杆44与抵接底座43相抵接配合时,将支撑抵接转杆44沿转动进口腔45开口端转入,使得支撑抵接转杆44可与抵接底座43相抵接配合,避免出现卡壳的情况,固土板46对土壤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土壤的过度流失,提高了生态化。

如图4-6所示,所述的假山主体1内设有人造水池2,所述的假山主体1顶部设有瀑布发生块3,所述的瀑布发生块3内设有瀑布出水结构4和上扬坡块5,所述的上扬坡块5与瀑布出水结构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瀑布出水结构4和上扬坡块5之间设有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瀑布水量角度控制组件6,所述的瀑布出水结构4远离上扬坡块5一端设有供水件7,所述的上扬坡块5上设有倾斜坡面8,所述的倾斜坡面8与瀑布出水结构4的出水端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瀑布水量角度控制组件6包括设置于瀑布出水结构4和上扬坡块5之间的水量控制挡板9,所述的水量控制挡板9与瀑布出水结构4的出水端相抵接配合,所述的上扬坡块5上方设有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直线运动的出水角度下压板10,所述的出水角度下压板10与上扬坡块5相抵接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在假山主体1处形成人造瀑布时,通过供水件7将水源抽入至瀑布出水结构4,通过瀑布出水结构4将水源从假山主体1顶部进行喷出,经过上扬坡块5后形成瀑布,当需要调节瀑布的水量以及瀑布上扬角度时,通过移动瀑布水量角度控制组件6,配合上扬坡块5,可快速调整瀑布的出水量以及瀑布上扬角度,可调节性和自动化程度较高,增加瀑布出水的多样性。

具体地说,当水源通过瀑布出水结构4的出水端输出时,通过上扬坡块5上的倾斜坡面8,可使得瀑布出水口呈上扬时,便于成型瀑布,水流不会沿假山主体1岩壁缓缓流下;当需要控制瀑布出水结构4的出水量时,通过移动水量控制挡板9,使得水量控制挡板9与控制瀑布出水结构4的出水端的开口进行调节,以实现出水量的大小,当需要调节瀑布的出口上扬角度时,通过移动出水角度下压板10,配合上扬坡块5,以调节瀑布上扬角度,可调节性和自动化程度较高。

所述的上扬坡块5内设有挡板卡位槽11,所述的水量控制挡板9位于挡板卡位槽11正上方,所述的水量控制挡板9与挡板卡位槽11的形状相配适。

本实施例中,在瀑布不出水时,水量控制挡板9与上扬坡块5相抵接配合,使得水量控制挡板9插入至挡板卡位槽11内,形成紧密贴合。

结合图4所示,所述的瀑布发生块3顶部设有驱动安置块12,所述的驱动安置块12内设有驱动件13,所述的水量控制挡板9和出水角度下压板10分别与驱动件13相连。

本实施例中,驱动安置块12用以安装固定驱动件13,驱动件13用于驱动水量控制挡板9和出水角度下压板10。

所述的驱动件13包括设置于驱动安置块12内的第一直线驱动器14和第二直线驱动器15,所述的第一直线驱动器14的动力轴与水量控制挡板9相连,所述的第二直线驱动器15的动力轴与出水角度下压板10相连。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移动水量控制挡板9时,启动第一直线驱动器14,通过第一直线驱动器14的动力轴带动水量控制挡板9移动,当需要移动出水角度下压板10时,启动第二直线驱动器15,通过第二直线驱动器15的动力轴带动出水角度下压板10移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第一直线驱动器14和第二直线驱动器15可以选用气缸。

所述的瀑布发生块3内设有挡板限位槽16,所述的水量控制挡板9上设有延伸通入至挡板限位槽16内的限位块17,所述的限位块17与挡板限位槽16相滑动配合。

本实施例中,在水量控制挡板9移动过程中,通过限位块17与挡板限位槽16之间的滑动配合,可避免水量控制挡板9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角度偏移,提高了水量控制挡板9位移的精确度。

结合图3、图4所示,所述的上扬坡块5内设有下压板卡接槽18,所述的出水角度下压板10底部设有卡接对位杆19,所述的卡接对位杆19与下压板卡接槽18的形状相配适。

本实施例中,当出水角度下压板10与上扬坡块5相抵接时,卡接对位杆19插入至下压板卡接槽18内,完成对位卡接的作用,对位精度较高。

结合图3、图6所示,所述的瀑布出水结构4包括设置于瀑布发生块3内的通水板20和若干出水头21,所述的出水头21与上扬坡块5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出水时,通过供水件7将水抽入至通水板20内,并通过出水头21进行出水即可。

结合图4所示,所述的供水件7包括设置于假山主体1底部的供水箱22,所述的供水箱22内设有抽水泵23,所述的通水板20与抽水泵23之间通过水管相连。

本实施例中,抽水泵23为潜水泵,当需要抽水时,通过抽水泵23将供水箱22内的水通过水管抽入至通水板20内。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当需要在基于废弃矿山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假山主体1上进行种植林木绿化时,将林木栽种毯30固定在假山主体1上,当需要栽种林木时,将林木通过林木栽种槽31进行种植,种植完成后,在需要对种植的林木进行固定矫正时,将矫正连接座35插入至林木矫正架固定块32内,通过调节块36可调节林木矫正固定架37的位置,用以方便固定不同位置角度的林木,实用性较强,林木矫正固定架37可与种植的林木进行抵接固定,避免由于假山坡度的原因,导致林木曲型生长,对林木起到固定矫正的作用,提高了林木的良品率和存活率,

在矫正连接座35插入至林木矫正架固定块32内后,通过转动支撑抵接转杆44,使得支撑抵接转杆44与抵接底座43相抵接配合,对矫正连接座35进行固定支撑,强化了支撑结构,稳固性较好。

当需要在假山主体1处形成人造瀑布时,通过抽水泵23将供水箱22内的水通过水管抽入至通水板20内,通过出水头21进行出水,将水源从假山主体1顶部进行喷出,经过上扬坡块5后形成瀑布,

当需要控制瀑布出水结构4的出水量时,启动第一直线驱动器14,通过第一直线驱动器14的动力轴带动水量控制挡板9移动,使得水量控制挡板9与控制瀑布出水结构4的出水端的开口进行调节,以实现出水量的大小,当需要调节瀑布的出口上扬角度时,启动第二直线驱动器15,通过第二直线驱动器15的动力轴带动出水角度下压板10移动,配合上扬坡块5,以调节瀑布上扬角度,可调节性和自动化程度较高。

在水量控制挡板9移动过程中,通过限位块17与挡板限位槽16之间的滑动配合,可避免水量控制挡板9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角度偏移,提高了水量控制挡板9位移的精确度。

在瀑布不出水时,水量控制挡板9与上扬坡块5相抵接配合,使得水量控制挡板9插入至挡板卡位槽11内,形成紧密贴合。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