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省力手提式挖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05895发布日期:2020-12-01 10:2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省力手提式挖坑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省力手提式挖坑机。



背景技术:

挖坑机,是山地,丘岭,沟壑区植树造林,施肥快速挖坑的专用机械。挖坑机让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广泛应用于植树造林,栽种果林、篱笆、及秋季给果树施肥等。其动力强劲有力,外形美观,操作舒适,劳动强度低,适合各种地形,效率高,便于野外田地作业。

挖坑机大概可分为三类:1、手提式挖坑机;2、前置式挖坑机;3、后置式挖坑机。其中,前置式挖坑机和后置式挖坑机主要以拖拉机和挖掘机为动力源,配以液压系统来实现土坑挖掘。前置式挖坑机和后置式挖坑机的挖坑效率高,但对地形和作物间隙空间有要求,对于山地丘陵经常会出现进不去作业的情况,所以目前行业中,对于小型林场或不便进机械的地方,手提式挖坑机则被广泛使用。

手提式挖坑机的价格比前置式挖坑机和后置式挖坑机便宜,但为了满足不同的客户群体,有些手提式挖坑机没有配备纵向动力源,需要人力来提升机头或下压机头。这样的手提式挖坑机实际也很耗体力,所以需要一种更加省力的挖坑机,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省力的手提式挖坑机,主要为了解决挖坑机在有提供动力源对机头进行提升下压的情况下,对挖坑机不做过多的机构加装,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降低制造成本,最重要的是还能省力的手提式挖坑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包括升降板、支撑板、电机ⅰ、螺旋绞龙、机身板、推杆、驱动轮、固定脚ⅰ、固定脚ⅱ,所述升降板顶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肋板,所述肋板也固定于所述升降板内侧,所述升降板的外侧设有两组滑套,所述每组滑套内套设有滑竿,所述滑竿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固定于所述机身板内侧,且所述升降板的外侧中部设有扶杆,所述扶杆还穿过所述机身板中部,所述机身板中部设有运动槽,所述扶杆在所述运动槽内上下运动,所述机身板的外侧顶部设有推杆,所述机身板的外侧底部设有轮架,所述轮架的两端设有轮轴,所述轮轴上设有驱动轮,所述机身板的底部设有固定脚ⅰ,同时所述机身板的内侧底部还设有固定脚ⅱ,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电机ⅰ,所述电机ⅰ的输出轴下固定有螺旋绞龙,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设有一对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电机ⅱ,所述电机ⅱ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侧壁,所述转轴的中间设有转轮,所述转轮上设有偏心块。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脚ⅰ和所述固定脚ⅱ的底部均设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螺旋固定于所述固定脚ⅰ和所述固定脚ⅱ,且所述限位盘固定位置可调节。限位盘一方面可以防止固定脚过于深的陷进泥土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限位盘位置,调节挖坑机的水平度,从而保证所挖坑洞的垂直度,并可提高挖坑机的使用寿命,避免倾斜作业,折断螺旋绞龙。

作为优选,所述机身板的外侧顶部还设有支撑杆。此支撑杆有两个作用,一是在挖坑机平躺放置时,作支撑作用;二是在作业过程中,支撑杆可作为扶手用,使作业者在作业过程中可以扶稳挖坑机,同时在操控扶杆移动挖坑机的机头时,一手扶住支撑杆,一手操控扶杆移动机头,身体可从支撑杆处借力。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脚ⅱ通过螺旋固定连接于所述机身板,通过螺旋连接而不是焊接固定,可以使得挖坑机在运输过程中将固定脚ⅱ从机身板上拆下来,既可以节省运输空间,也可以避免带有尖角的固定脚刮伤到人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挖坑机上增加简单的偏心机构,使挖坑机增加了向下的作用力,增加了挖坑机作用在泥土中的力,同时偏心机构也增加了向上的作用力,从而使人力能更轻松的将挖坑机机头提起,且能在挖坑的时候通过间隙作用的向上作用力将坑中泥土带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侧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

1.升降板、2.支撑板、3.肋板、4.滑套、5.电机ⅰ、6.螺旋绞龙、7.支撑架、8.电机ⅱ、9.转轴、10.转轮、11.偏心块、12.滑竿、13.固定套、14.机身板、15.推杆、16.支撑杆、17.扶杆、18.轮架、19.轮轴、20.驱动轮、21.固定脚ⅰ、22.固定脚ⅱ、23.限位盘、24.运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省力手提式挖坑机,如图1所示,包括升降板(1)、支撑板(2)、电机ⅰ(5)、螺旋绞龙(6)、机身板(14)、推杆(15)、驱动轮(20)、固定脚ⅰ(21)、固定脚ⅱ(22),升降板(1)顶端固定有支撑板(2),支撑板(2)底部设有肋板(3),肋板(3)也固定于升降板(1)内侧,升降板(1)的外侧设有两组滑套(4),每组滑套(4)内套设有滑竿(12),滑竿(12)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固定套(13),固定套(13)固定于机身板(14)内侧,且升降板(1)的外侧中部设有扶杆(17),扶杆(17)还穿过机身板(14)中部,机身板(14)中部设有运动槽(24),扶杆(17)在运动槽(24)内上下运动,机身板(14)的外侧顶部设有推杆(15),机身板(14)的外侧顶部还设有支撑杆(16),机身板(14)的外侧底部设有轮架(18),轮架(18)的两端设有轮轴(19),轮轴(19)上设有驱动轮(20),机身板(14)的底部设有固定脚ⅰ(21),同时机身板(14)的内侧底部还设有固定脚ⅱ(22),固定脚ⅱ(22)通过螺旋固定连接于机身板(14),固定脚ⅰ(21)和固定脚ⅱ(22)的底部均设有限位盘(23),限位盘(23)螺旋固定于固定脚ⅰ和所述固定脚ⅱ,且限位盘(23)固定位置可调节,支撑板(2)上设有电机ⅰ(5),电机ⅰ(5)的输出轴下固定有螺旋绞龙(6),支撑板(2)上设有一对支撑架(7),支撑架(7)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9),转轴(9)的一端连接有电机ⅱ(8),电机ⅱ(8)固定于支撑架(7)侧壁,转轴(9)的中间设有转轮(10),转轮(10)上设有偏心块(11)。

在使用时,抬起推杆(15)将挖坑机推到场地,到场地后将固定脚ⅱ(22)旋转固定到机身板(14)内侧底部。将挖坑机移动到挖坑位后,调整固定脚ⅰ(21)和固定脚ⅱ(22)底部的限位盘(23),使挖坑机保持相对水平。之后启动电机ⅰ(5)和电机ⅱ(8),电机ⅰ(5)带动螺旋绞龙(6)旋转,电机ⅱ(8)带动转轮(10)旋转,同时转轮(10)带动与其固定在一起的偏心块(11)旋转。之后一手扶住支撑杆(16),一手扶住扶杆(17),用力对扶杆(17)施加向下的力,同时螺旋绞龙(6)与土地间的相互作用力也带动螺旋绞龙(6)不断向下运动。而偏心块(11)的旋转运动会对支撑架(7)产生一种忽上忽下的力,而这种忽上忽下的力最终作用在螺旋绞龙(6)上,从而一方面增加螺旋绞龙(6)作用在泥土向下的力,而加快挖坑效率,另一方面也对螺旋绞龙(6)作用了向上的力,从而协助螺旋绞龙(6)将挖松的泥土带出坑洞,而不需要纯粹人为的用力提起挖坑机机头,又可以达到省力的目的。操作人员只需有节奏的跟着偏心块(11)螺旋运动产生的这种忽上忽下的力来用力就行。

挖坑机的运输过程中,可以将其倾倒放置,此时支撑杆(16)充当支脚作用。且可以将固定脚ⅱ(22)拆卸下,以免尖角划伤人体,也可以节约运输空间。

本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而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结构,因此前面描述的方式只是优选方案,而并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