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培种植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77260发布日期:2021-04-21 05:26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水培种植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土栽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水培种植槽。


背景技术:

2.无土栽培作为农作物种植的新技术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常规的种植方式为在大棚内挖设种植槽,通过水培板将农作物进行固定种植,由于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会产生杂质等沉淀物,长期使用后需要对种植槽进行清理,不仅如此,种植槽内的水位需要保持在合适的高度,人工操作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进行种植槽底部清理和水位监测的种植槽,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水培种植槽。
4.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培种植槽,包括水培板、蓄水槽、水位调节机构和排渣管,蓄水槽底部为v形底,所述v形底下方设有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上沿通过对应v形底的条形缺口连通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前端设有隔层,隔层内设有水位调节机构,所述水位调节管包括纵向设置于隔层内的固定管和通过螺纹装配安装在固定管内部的延伸管,固定管下端设有横向伸出蓄水槽的弯头;蓄水槽端部设有水培板,水培板上阵列分布有种植孔,所述种植孔内设有海绵种植块,所述海绵种植块侧壁设有延伸至其圆心处的切缝。
5.种植孔下端向下延伸形成种植腔,所述海绵种植块与所述种植腔相匹配,种植腔下沿内部设有对应海绵种植块的限位凸缘。
6.排渣管前端伸出蓄水槽对应装配有阀体。蓄水槽侧壁下沿设有进水口,所述蓄水槽内设有对应进水口上方的稳流器,所述稳流器包括与蓄水槽内壁相匹配的方形框体和设置于框体内的若干组上下分布的导流板组,所述导流板组包括水平横向分布的导流板,相邻两导流板之间设有导流缝隙。
7.纵向相邻的两组导流板组之间的导流缝隙相互交错分布。
8.有益技术效果:种植槽底部设有v形底,v形底下方设有有排渣管,打开阀体,种植槽底部的杂质会受水流作用通过条形缺口导出实现清理,设置水位自动检测装置,能够进行水位监测,保证槽内水位。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装置结构简图;
10.图2为海绵种植块结构简图。
11.图中1蓄水槽、2排渣管、3固定管、4延伸管、5水培板、6海绵种植块、7框体、8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12.一种水培种植槽,包括水培板5、蓄水槽1、水位调节机构和排渣管2,蓄水槽1底部为v形底,所述v形底下方设有有排渣管2,所述排渣管2上沿通过对应v形底的条形缺口连通蓄水槽1,所述蓄水槽1前端设有隔层,隔层内设有水位调节机构,所述水位调节管包括纵向设置于隔层内的固定管3和通过螺纹装配安装在固定管3内部的延伸管4,固定管3下端设有横向伸出蓄水槽1的弯头;蓄水槽1端部设有水培板5,水培板5上阵列分布有种植孔,所述种植孔内设有海绵种植块6,所述海绵种植块6侧壁设有延伸至其圆心处的切缝。
13.蓄水槽1底部设有v形底,v形底下方设有有排渣管2,打开阀体,蓄水槽1底部的杂质会受水流作用通过条形缺口导出实现清理,设置水位自动检测装置,能够进行水位监测,保证槽内水位。
14.隔层与蓄水槽1相互连通,其内部设有水位调节机构,水位调节机构内设有可调节的延伸管4,能够根据作物不同调节水位,水位过高后自水位调节管导出。
15.种植孔下端向下延伸形成种植腔,所述海绵种植块6与所述种植腔相匹配,种植腔下沿内部设有对应海绵种植块6的限位凸缘。
16.设海绵种植块6,通过海绵种植块6对农作物进行固定,保证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保持正向和稳定。
17.排渣管2前端伸出蓄水槽1对应装配有阀体。蓄水槽1侧壁下沿设有进水口,所述蓄水槽1内设有对应进水口上方的稳流器,所述稳流器包括与蓄水槽1内壁相匹配的方形框体7和设置于框体7内的若干组上下分布的导流板8组,所述导流板8组包括水平横向分布的导流板8,相邻两导流板8之间设有导流缝隙。
18.纵向相邻的两组导流板8组之间的导流缝隙相互交错分布。设置导流板8,通过导流板8降低进水过程中对作物根系的冲击,海绵种植块6侧壁设有延伸至其圆心处的切缝。设置切缝,便于进行作物固定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