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灌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24658发布日期:2021-07-13 14: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滴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滴灌带本体(10)、连接头(20)和贴片(30);

所述滴灌带本体(10)内设有螺旋式的流道(11),所述滴灌带本体(10)进水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头(20)与进水管连接,且所述滴灌带本体(10)的进水口处安装有滤芯(12),所述滤芯(12)与所述连接头(20)可拆卸连接;

所述贴片(30)设置在所述滴灌带本体(10)的内壁上,所述内壁上等间隔设有滴水孔,所述贴片(30)包括固定连接的上贴片(31)和下贴片(32),所述上贴片(31)内部设置有空腔(311),所述上贴片(31)的顶端和底端沿进水方向连接有第一过滤板(312)和第二过滤板(313),所述空腔(311)通过所述第一过滤板(312)与滴灌带本体(10)的内腔连通;

所述下贴片(32)包括进水腔(321)、消能流道(322)和出水槽(323),所述进水腔(321)顶部开口且开口处通过所述第二过滤板(313)与所述空腔(311)连通,所述消能流道(3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腔(321)和出水槽(323)连通,所述出水槽(323)与所述滴水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312)上均布有多个第一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板(313)上均布有多个第二过滤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孔与第二过滤孔的均为条形孔,且长度方向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孔和所述第二过滤孔为圆形或椭圆形孔,所述第一过滤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过滤孔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流道(322)内水流路线为梯形波形,所述梯形波中的梯形的两斜边的夹角a为40°-6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12)为开设空腔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空腔设置有铁丝网滤层,且所述滤芯(12)的封口端设有透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铁丝网滤层由5—8层铁丝网组成,所述铁丝网滤层的网孔大小为0.8mm×0.8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0)为圆柱形,所述连接头(20)与所述滴灌带本体(10)的连接处的端面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滤芯(12)的开口端设有与其适配的外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0)的一端设有环形插板(21),所述环形插板(21)的外径等于滴灌带本体(10)撑开时的内径,所述连接头(20)通过环形插板(21)插入所述滴灌带本体(10)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滴灌带,包括:滴灌带本体、连接头和贴片,滴灌带本体内设有螺旋式的流道,滤芯与连接头可拆卸连接;贴片包括固定连接的上贴片和下贴片,上贴片的顶端和底端沿进水方向连接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空腔通过第一过滤板与滴灌带本体的内腔连通;下贴片包括进水腔、消能流道和出水槽,进水腔顶部开口且开口处通过第二过滤板与空腔连通,消能流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水腔和出水槽相连通,出水槽与滴水孔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式的流道,减少水流的冲击力,通过滤芯、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实现多次滴灌水的过滤,使滴灌水在滴灌带中的顺畅流通,保证滴灌作业的正常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杰;林世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龙源节水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8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