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96142发布日期:2021-08-10 13:5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自动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播种机。



背景技术:

采用穴盘种植种子时,一般需要人工将种子一颗一颗地放入穴盘的各个穴孔内。然而,人工播种种子,播种效率低,人力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播种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播种种子时播种效率低,人力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播种机,包括:

输送机构,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包括相对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送机构用于将穴盘由所述输入端向所述输出端进行输送;

供料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上,用于提供种子;

播种机构,包括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上,所述吸附组件在移动过程中包括吸附位置和播种位置;位于所述吸附位置时,所述吸附组件用于从所述供料机构处吸附种子;位于所述播种位置时,所述吸附组件用于将吸附的种子放置在穴盘的穴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播种机构还包括:

平移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上;

平移板,设置在所述平移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以在所述平移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升降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平移板上,所述吸附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以在所述升降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移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上;

平移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且和所述平移板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

升降气缸,设置在所述平移板上,所述吸附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气缸的驱动端;

导套,设置在所述平移板上;

导柱,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套内,所述导柱的一端和所述吸附组件连接,所述导柱的另一端设置有挡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附组件包括:

吸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升降驱动组件的驱动端;

吸头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吸附固定板的底部;

若干吸头,设置在所述吸头固定块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播种机构还包括:

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上;

滑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滑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滑块和所述平移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上且位于所述播种位置,用于对种子进行导向,便于种子顺利地掉落在穴盘的穴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

第四支架,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上;

接料块,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架的上端,所述接料块上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贯通设置有若干落料孔;

若干导管,若干所述导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接料块上且和若干所述落料孔一一对应设置,若干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穴盘的若干穴孔一一对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

两个导向杆,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间隔平行设置,每个所述导向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两组横杆,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杆连接,每组所述横杆至少包括两个所述横杆,每个所述横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杆连接,每个所述横杆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三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横杆固定块上;每个所述横杆固定块上设置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紧固螺钉的一端与所述横杆相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上,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穴盘是否位于所述播种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区别于现有技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际使用时,将穴盘放置在输送机构的输入端。输送机构将穴盘输送至播种位置;播种机构的吸附组件移动至吸附位置,从供料机构处吸附种子,然后,吸附组件移动至播种位置,将种子松开,种子掉落在穴盘的穴孔内;最后,输送机构将播种完种子的穴盘输送至输出端。如此,通过输送机构、播种机构及供料机构的紧密配合,能够自动完成对穴盘的各个穴孔内播种种子,播种效率高,节省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自动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自动播种机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自动播种机的播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自动播种机的第一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自动播种机,包括:输送机构2、播种机构3及供料机构4。输送机构2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包括相对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输送机构2用于将穴盘7由输入端向输出端进行输送。供料机构4设置在输送机构2上,用于提供种子。播种机构3包括吸附组件34,吸附组件34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输送机构2上,吸附组件34在移动过程中包括吸附位置和播种位置;位于吸附位置时,吸附组件34用于从供料机构4处吸附种子;位于播种位置时,吸附组件34用于将吸附的种子放置在穴盘7的穴孔内。

上述自动播种机,实际使用时,将穴盘7放置在输送机构2的输入端。输送机构2将穴盘7输送至播种位置;播种机构3的吸附组件34移动至吸附位置,从供料机构4处吸附种子,然后,吸附组件34移动至播种位置,将种子松开,种子掉落在穴盘7的穴孔内;最后,输送机构2将播种完种子的穴盘7输送至输出端。如此,通过输送机构2、播种机构3及供料机构4的紧密配合,能够自动完成对穴盘7的各个穴孔内播种种子,播种效率高,节省人力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播种机构3还包括平移驱动组件31、平移板32及升降驱动组件33。平移驱动组件31设置在输送机构2上。平移板32设置在平移驱动组件31的驱动端,以在平移驱动组件31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升降驱动组件33设置在平移板32上,吸附组件34设置在升降驱动组件33的驱动端,以在升降驱动组件33的驱动下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移动。实际工作时,平移驱动组件31驱动平移板32带动吸附组件34在吸附位置和播种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当吸附组件34位于吸附位置时,升降驱动组件33驱动吸附组件34向下移动以伸入供料机构4内吸取种子,吸取完种子后,升降驱动组件33驱动吸附组件34向上移动以位于供料机构4的上方,此时,平移驱动组件31驱动平移板32带动吸附组件34移动至播种位置。然后,升降驱动组件33驱动吸附组件34向下移动靠近穴盘7,然后吸附组件34松开种子,种子在自身重力下掉落在穴盘7的穴孔内,完成此次播种。最后,升降驱动组件33驱动吸附组件34上升,平移驱动组件31驱动平移板32带动吸附组件34移动至吸附位置。如此,可以自动对穴盘7进行播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可以为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平移驱动组件31包括第一支架312和平移气缸311。第一支架312设置在输送机构2上。平移气缸311设置在第一支架312上,且和平移板32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升降驱动组件33包括升降气缸331、导柱332、导套333和挡块334。升降气缸331设置在平移板32上,吸附组件34设置在升降气缸331的驱动端。导套333设置在平移板32上。导柱332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导套333内,导柱332的一端和吸附组件34连接,导柱332的另一端设置有挡块334。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吸附组件34包括吸附固定板341、吸头固定块342和若干吸头343。吸附固定板341设置在升降驱动组件33的驱动端。吸头固定块342设置在吸附固定板341的底部。若干吸头343设置在吸头固定块342的底部。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市场上的穴盘7的规格大小对应调整吸头343的数量,并且使得若干吸头343与穴盘7的若干穴孔一一对应布置,这样,整个穴盘7只需要一次播种动作即可全部播种完,播种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播种机构3还包括第二支架35、滑轨37和滑块36。第二支架35设置在输送机构2上。滑轨37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在第二支架35上。滑块36可移动地设置在滑轨37上,滑块36和平移板32连接。如此,通过滑轨37和滑块36,使得平移板32的移动更为平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供料机构4包括第三支架41和料盒42。第三支架41设置在输送机构2上。料盒42设置在第三支架41上,料盒42具有容纳种子的容纳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自动播种机还包括第一导向机构8,第一导向机构8设置在输送机构2上且位于播种位置,用于对种子进行导向,便于种子顺利地掉落在穴盘7的穴孔内。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机构8包括第四支架81、接料块82及导管83。第四支架81设置在输送机构2上。接料块82设置在第四支架81的上端,接料块82上沿第二方向贯通设置有若干落料孔821。若干导管83的一端设置在接料块82上且和若干落料孔821一一对应设置,若干导管83的另一端与穴盘7的若干穴孔一一对齐。如此,升降驱动组件33在播种位置处无需驱动吸附组件34上下移动,只需要松开种子,种子落入相应的落料孔821内,经过对应的导管83可以被导入至穴盘7的穴孔内。这样,简化了吸附组件34的动作流程,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播种效率。

进一步地,落料孔821为漏斗形,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如此,便于种子进入落料孔821。

进一步地,第一导向机构8还包括导管固定板84,导管固定板84设置在第四支架81上且与若干导管83的下端固定。如此,防止导管83变形导致无法将种子导入穴盘7对应的穴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自动播种机还包括第二导向机构5,第二导向机构5用于对穴盘7进行导向定位,防止穴盘7的位置产生偏移。

具体到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机构5包括导向杆51、横杆52、横杆固定块53及紧固螺钉54。两个导向杆51沿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间隔平行设置,每个导向杆51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两组横杆52分别与两个导向杆51连接,每组横杆52至少包括两个横杆52,每个横杆52的一端与对应的导向杆51连接,每个横杆52的另一端沿第三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横杆固定块53上。每个横杆固定块53上设置有紧固螺钉54,紧固螺钉54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紧固螺钉54的一端与横杆52相抵接。如此,通过横杆52沿第三方向在横杆固定块53上移动,可以调节两个导向杆51的位置以及两个导向杆51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导向机构5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穴盘7的导向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方向可以为图2所示的前后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自动播种机还包括检测机构6,检测机构6设置在输送机构2上,检测机构6用于检测穴盘7是否位于播种位置。可选地,检测机构6采用光电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自动播种机还包括机台1,输送机构2设置在机台1上。可选地,输送机构2采用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采用现有技术,在此就不再赘述。上述播种机构3、供料机构4、第一导向机构8、第二导向机构5及检测机构6均设置在皮带输送机的固定支架上,上述穴盘7设置在皮带输送机的传送皮带上。

需要说明的是,穴盘7上设置有若干穴孔,若干穴孔成排成列地设置,每排穴孔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每列穴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