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蛸中间培育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58065发布日期:2021-09-15 08:34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真蛸中间培育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关于水生动物养殖领域,尤其关于一种真蛸中间培育箱。


背景技术:

2.真蛸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目,蛸科,蛸属,俗称章鱼、八爪鱼,为暖水性种,是世界性习见种,中国沿海、日本濑户内海、澳大利亚、大西洋和地中海等世界温带砂泥底、岩礁海域均广泛分布,是中国闽粤海域近海的重要经济蛸类,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自然资源愈来愈少,而市场消费对头足类的需求却逐年上升,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使得蛸类养殖作为资源恢复的重要手段收到广泛关注。真蛸对养殖环境适应性很强,且分布广、产卵量高、生长迅速、营养价值高,已成为头足类中最受注的养殖对象和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表明,真蛸养殖包括真蛸人工育苗、苗种中间培育及养成三个部分。苗种培育指的是苗种由0.1克/只培育到5.0克/只。目前中间培育均是在水泥培育池中进行,成活率较低(j.iglesias,etal.2004)。结合近几年我们的试验结果分析,主要原因为苗种在中间培育过程中生长迅速,个体间差异较大,在同样密度条件下,水体越大,中间培育的成活率越低,为此设计一种合适的饲养器具是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真蛸中间培育箱,适合真蛸习性和特点,能够有效的提高中间培育苗种的成活率,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4.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蛸中间培育箱,该真蛸中间培育箱包括:中间培育箱本体,包括箱体以及盖设于该箱体上的盖体,该盖体包括顶壁以及自该顶壁周边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该顶壁与该第一侧壁形成第一包围区,该箱体具有底壁以及自该底壁周边延伸形成的第二侧壁,该底壁与该第二侧壁形成第二包围区,该盖体与该箱体结合后该第一包围区与该第二包围区形成养殖空间,且该盖体与该箱体上均开设有复数个透水孔;供氧设备,设置于该中间培育本体的该养殖空间内;以及多孔结构,该多孔结构固定设置于该顶壁的内侧,该多孔结构上具有多个孔洞,其中,真蛸幼苗的尺寸小于该孔洞的直径并大于该透水孔的直径。
5.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盖体上具有第一固定件,该箱体上具有第二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二固定件采用卡合、磁吸、锁附固定方式的至少其中之一固定结合,以固定该盖体与该箱体。
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孔结构与该顶壁为一体成型结构。
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孔结构为蜂窝状结构。
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孔洞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圆形或正方形。
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孔结构通过固定元件与该顶壁固定连接。
1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固定元件包括第三固定件以及第四固定件,该第三固定件与该第四固定件通过锁附、磁吸或卡合方式固定该多孔结构与该顶壁。
11.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侧壁的高度小于该第二侧壁的高度。
12.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孔结构上的每一个孔洞均与该顶壁上的其中一个透水孔对应且相通。
1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侧壁上设置有开口,该开口处对应设置有可选择性地露出或遮蔽该开口的遮蔽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真蛸中间培育箱,体积小,便于操作,养殖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随意挪动。另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多孔结构与中间培育箱本体的结合设置,根据苗种的生活习性设计而成,不仅能够满足真蛸幼体穴居习性,还可以起到隔离养殖的作用,显著提高中间培育苗种的成活率,避免真蛸幼体间相互争斗,降低死亡率和损伤率。
15.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16.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真蛸中间培育箱的示意图;
17.图2所示为图1中的真蛸孵化箱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18.图3所示为多孔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参见图1和图2,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真蛸中间培育箱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的真蛸中间培育箱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蛸中间培育箱,真蛸中间培育箱包括中间培育箱本体1、供氧设备以及多孔结构100。其中,中间培育箱本体1包括箱体300以及盖设于箱体300上的盖体200,盖体200包括顶壁12以及自顶壁12周边延伸形成的第一侧壁,顶壁12与第一侧壁形成第一包围区。箱体300具有底壁14以及自底壁14周边延伸形成的第二侧壁,底壁14与第二侧壁形成第二包围区,盖体200与箱体300结合后第一包围区与第二包围区形成养殖空间a,且顶壁12、第一侧壁、底璧14以及第二侧壁上均开设有复数个透水孔10。透水孔10的设置可以保持中间培育箱本体1内水流通畅。而且,较佳地,中间培育箱本体1的养殖空间a里无隔板设置,以便于真蛸在养殖空间a的活动。
20.其中上述顶壁12例如为长方形结构,那么对应的第一侧壁即为由长方形结构的四个边向上或向与顶壁12垂直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四个子侧壁111、131、151、161,这四个子侧壁与顶壁12围绕形成第一包围区。对应的底璧14例如为长方形结构,那么对应的第二侧壁即为由长方形结构的四个边向上或向与底壁14垂直的方向延伸形成的四个子侧壁112、132、152、162,这四个子侧壁与底壁14围绕形成第二包围区。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例如另一实施方式中,顶壁和底壁亦可以为正方形、其他四边形、五边形等等,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设计。
21.供氧设备设置于中间培育本体1的养殖空间a内。而且,较佳地,中间培育箱本体1的内部空间a的底部(即底壁14)放置有厚度为3厘米的水泥板,以防止箱体过轻上浮,供氧设备设置于水泥板上,为真蛸提供足够的氧气。
22.多孔结构100固定设置于中间培育箱本体的顶壁12的内侧,而且多孔结构100上具有多个孔洞101,其中,真蛸幼苗的尺寸小于孔洞101的直径并大于透水孔10的直径,如此能
够保证真蛸幼苗可以生活在孔洞101内,而又不跑出中间培育箱本体1外。而且,为保证孔洞101内的水流通性,较佳地,多孔结构100上的每一个孔洞101均与顶壁12上的其中一个透水孔30对应且相通。多孔结构100的设置,不仅能够满足真蛸幼苗穴居习性,还可以避免真蛸幼苗间相互争斗,降低死亡率和损伤率。而且在顶壁12上设置透水孔30与对应的孔洞101相通,能够保证孔洞101内的水流动,有利于孔洞内粪便和其他代谢产物的顺利排出。
23.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的高度小于该第二侧壁的高度,换句话说,盖体200的深度较箱体300的深度会薄一点。
24.另外,对于盖体200和箱体300的结合方式,盖体200上具有第一固定件,箱体300上具有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与该第二固定件采用卡合、磁吸、锁附固定方式的至少其中之一固定结合,从而固定盖体200与箱体300。本实用新型的真蛸中间培育箱采用盖体和箱体结合的此种结构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养殖装置,例如养殖鲍鱼用的鲍鱼箱,直接扣合并固定既可使用。
25.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较佳地,多孔结构100与顶壁12为一体成型结构,例如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注塑成型时即在顶壁12的内侧形成相连通的多孔结构100以及透水孔30。
26.其中,上述多孔结构100例如为蜂窝状结构。且孔洞101的横截面形状例如为正六边形,圆形或正方形,如图2中所示,孔洞101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再例如图3中所示,孔洞102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次为限,孔洞还可以为其他不规则的形状,只要便于真蛸幼苗的进出以及符合经济效益即可。
27.另一实施方式中,多孔结构还可为独立结构,其是通过固定元件与顶壁12固定连接。具体的例如,该固定元件包括第三固定件以及第四固定件,第三固定件以及第四固定件例如通过锁附、磁吸或卡合方式固定该多孔结构与顶壁12。
28.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侧壁的子侧壁132上(只要是方便真蛸的进出以及养殖人员的操作,任何子侧壁上均可设置)上设置有开口20。开口20处对应设置有可选择性地露出或遮蔽开口20的遮蔽门40。
29.一实施方式中,中间培育箱本体1的开口20附近设置有第一锁固件21,对应地遮蔽门40上设置有第二锁固件41,第一锁固件21与第二锁固件41结合。而且第一锁固件与第二锁固件的其中之一为卡扣,其中之另一为卡孔。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可结合和打开,第一锁固件与第二锁固件的结合方式并不作限定。
30.另一实施方式中,遮蔽门40可滑动地设置于子侧壁132上,且滑移到合适位置时可卡固。
3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真蛸中间培育箱,体积小,便于操作,养殖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随意挪动。另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多孔结构与中间培育箱本体的结合设置,根据苗种的生活习性设计而成,不仅能够满足真蛸幼体穴居习性,还可以起到隔离养殖的作用,显著提高中间培育苗种的成活率,避免真蛸幼体间相互争斗,降低死亡率和损伤率。
32.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实用新型所欲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