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新风系统、温室、温室的自动控制方法与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6227717发布日期:2021-08-10 16: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温室新风系统,包括:

空气调节室,配置为设置在温室的外墙内侧并且与温室的外墙邻接,包括能够与温室内相通的第一换气窗,以及能够与温室外相通的第二换气窗;

送风设备,设置在空气调节室内,配置为将进入空气调节室的空气向温室内输送;

空气调节设备,设置于空气调节室内,配置为调节进入空气调节室的空气的状态;及

监测设备,配置为设置在温室内,并且监测温室内空气的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新风系统,其中,

送风设备包括风机和风筒,风筒配置为将风机吹出的空气向温室内的目标种植区输送;或者

空气调节室还包括与温室内相通的送风口,送风设备为风机,风机吹出的空气通过送风口进入温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新风系统,其中,

第一换气窗位于第二换气窗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新风系统,还包括:

控制设备,与送风设备、空气调节设备、监测设备和第二换气窗分别连接,配置为基于空气参数,控制送风设备和空气调节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第二换气窗的开闭状态;

其中,第一换气窗处于常开状态,或者在温室新风系统运行时处于常开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室新风系统,还包括:

与控制设备连接的显示及操作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新风系统,其中,

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加热模块、冷却模块、加湿模块、除湿模块和二氧化碳发生模块中的至少一个;

监测设备包括温度传感模块、湿度传感模块和二氧化碳传感模块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室新风系统,其中,

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加热模块,监测设备包括温度传感模块;

响应于温度传感模块监测到空气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温室新风系统工作在送风设备和第一换气窗协同开启的环流运行模式;

响应于温度传感模块监测到空气温度低于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温度阈值,温室新风系统工作在送风设备、第一换气窗和加热模块协同开启的升温运行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室新风系统,其中,

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冷却模块,监测设备包括温度传感模块;

响应于温度传感模块监测到空气温度高于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温度阈值,温室新风系统工作在:

送风设备、第一换气窗和冷却模块协同开启的第一降温运行模式;或者

送风设备、第一换气窗和第二换气窗协同开启的第二降温运行模式;或者

送风设备、第一换气窗、第二换气窗和冷却模块协同开启的第三降温运行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室新风系统,其中,

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冷却模块和加湿模块,监测设备包括温度传感模块和湿度传感模块;

响应于温度传感模块监测到空气温度高于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温度阈值,温室新风系统工作在:

送风设备、第一换气窗和加湿模块协同开启的第四降温运行模式;或者

送风设备、第一换气窗、冷却模块和加湿模块协同开启的第五降温运行模式;或者

送风设备、第一换气窗、第二换气窗和加湿模块协同开启的第六降温运行模式;或者

送风设备、第一换气窗、第二换气窗、冷却模块和加湿模块协同开启的第七降温运行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室新风系统,其中,

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加湿模块,监测设备包括湿度传感模块;

响应于湿度传感模块监测到空气湿度低于预设湿度范围的下限湿度阈值,温室新风系统工作在送风设备、第一换气窗和加湿模块协同开启的加湿运行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室新风系统,其中,

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冷却模块,监测设备包括湿度传感模块;

响应于湿度传感模块监测到空气湿度高于预设湿度范围的上限湿度阈值,温室新风系统工作在送风设备和第一换气窗协同开启、并且冷却模块和第二换气窗中的至少一个也协同开启的除湿运行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室新风系统,其中,

空气调节设备包括二氧化碳发生模块,监测设备包括二氧化碳传感模块;

响应于二氧化碳传感模块监测到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预设浓度范围的下限浓度阈值,温室新风系统工作在送风设备、二氧化碳发生模块和第一换气窗协同开启的二氧化碳补充运行模式。

13.一种温室,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室新风系统。

14.一种温室的自动控制方法,应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新风系统中,自动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温室内空气的参数;及

根据空气参数,以及空气参数与温室新风系统的运行模式的对应关系,控制温室新风系统工作在相应的运行模式,其中,温室新风系统包括至少两种运行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动控制方法,其中,

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加热模块、冷却模块和加湿模块,监测设备包括温度传感模块和湿度传感模块,空气参数包括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

根据空气参数,以及空气参数与温室新风系统的运行模式的对应关系,控制温室新风系统工作在相应的运行模式,包括:

响应于温度传感模块监测到空气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温室新风系统工作在送风设备和第一换气窗协同开启的环流运行模式;

响应于温度传感模块监测到空气温度低于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温度阈值,温室新风系统工作在送风设备、第一换气窗和加热模块协同开启的升温运行模式;

响应于温度传感模块监测到空气温度高于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温度阈值,温室新风系统工作在:送风设备、第一换气窗和冷却模块协同开启的第一降温运行模式,或者,工作在送风设备、第一换气窗和第二换气窗协同开启的第二降温运行模式,或者,工作在送风设备、第一换气窗、第二换气窗和冷却模块协同开启的第三降温运行模式,或者,工作在送风设备、第一换气窗和加湿模块协同开启的第四降温运行模式,或者,工作在送风设备、第一换气窗、冷却模块和加湿模块协同开启的第五降温运行模式,或者,工作在送风设备、第一换气窗、第二换气窗和加湿模块协同开启的第六降温运行模式,或者,工作在送风设备、第一换气窗、第二换气窗、冷却模块和加湿模块协同开启的第七降温运行模式;

响应于湿度传感模块监测到空气湿度低于预设湿度范围的下限湿度阈值,温室新风系统工作在送风设备、第一换气窗和加湿模块协同开启的加湿运行模式;及

响应于湿度传感模块监测到空气湿度高于预设湿度范围的上限湿度阈值,温室新风系统工作在送风设备和第一换气窗协同开启、并且冷却模块和第二换气窗中的至少一个也协同开启的除湿运行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动控制方法,其中,

空气调节设备包括二氧化碳发生模块,监测设备包括二氧化碳传感模块,空气参数包括二氧化碳的浓度;

根据空气参数,以及空气参数与温室新风系统的运行模式的对应关系,控制温室新风系统工作在相应的运行模式,包括:

响应于二氧化碳传感模块监测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预设浓度范围的下限浓度阈值,温室新风系统工作在送风设备、二氧化碳发生模块和第一换气窗协同开启的二氧化碳补充运行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设定的控制逻辑规则,控制温室新风系统循环工作在至少两种运行模式。

18.一种温室的自动控制装置,应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新风系统中,自动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配置为获取温室内空气的参数;及

控制单元,配置为根据空气参数,以及空气参数与温室新风系统的运行模式的对应关系,控制温室新风系统工作在相应的运行模式,其中,温室新风系统包括至少两种运行模式。

1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和

耦接至存储器的处理器,处理器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控制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控制方法。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温室新风系统、温室、温室的自动控制方法与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温室新风系统包括:空气调节室,配置为设置在温室的外墙内侧并且与温室的外墙邻接,包括能够与温室内相通的第一换气窗,以及能够与温室外的自然环境相通的第二换气窗;送风设备,设置在空气调节室内,配置为将进入空气调节室的空气向温室内输送;空气调节设备,设置于空气调节室内,配置为调节进入空气调节室的空气的状态;及监测设备,配置为设置在温室内,并且监测温室内空气的参数。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技术方案,可以满足温室内部植物对空气状态的需求,维持温室内部环境清洁,减少防虫网的使用成本和清洗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都金龙;乔凯;R·埃德尔斯坦;张振兴;刘倩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美光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1
技术公布日:2021.08.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