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04226发布日期:2021-09-18 03:1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杀菌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在植物的种植过程中,不仅存在虫害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病菌的问题,因此,需要对植物的病菌问题进行防治,通常采用喷砂杀菌剂的方法,对植物的病菌进行防治,杀菌剂的使用是防治植物病害的有效措施,现有的杀菌剂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具体的植物品种以及具体的病菌类型,采用对应的杀菌剂进行植物的病菌防治。
3.然而,目前植物病菌的防治难度越来越大,由于病原菌的抗性在持续的药剂选择压力下,会逐年上升,杀菌剂的防治效果会大打折扣,通过增加杀菌剂的计量又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不利于环保,植物病害防治面临着重大挑战,也对植物病菌害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高效的杀菌剂。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5.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杀菌组合物,包括8

羟基喹啉钙、霜脲氰及助剂,其中,所述8

羟基喹啉钙及所述霜脲氰的质量比为1:0.05~20。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8

羟基喹啉钙及霜脲氰的质量比为1:0.1~10。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8

羟基喹啉钙及霜脲氰的质量比为1:0.2~1。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8

羟基喹啉钙及霜脲氰的质量比为1:1。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防冻剂、增稠剂、消泡剂、湿润剂、崩解剂及填料中的至少一种。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以质量份计,所述杀菌组合物包括1~50份8

羟基喹啉钙、1~50份霜脲氰、5~20份分散剂、1~5份防冻剂、0.1~2份增稠剂、0.1~0.8份消泡剂、50~80份水。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以质量份计,所述杀菌组合物包括1~50份8

羟基喹啉钙、1~50份霜脲氰、3~10份分散剂、1~10份湿润剂、1~5份崩解剂、0.9~5份填料。
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以质量份计,还包括10~20份改性木屑粉末。
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木屑粉末的处理方法为:提供木屑,对所述木屑进行水浴加热处理,并进行搅拌,过滤后,再进行一次晒干处理,得到一级木屑,对所述一级木屑进行蒸熏操作,再进行二次晒干处理,得到二级木屑,对所述二级木屑进行蒸煮操作,再进行三次晒干操作,得到三级木屑,对所述三级木屑进行研磨操作,得到所述改性木屑粉末。
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木屑粉末的粒径为600目~1000目。
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散剂包括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及甘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酸
酯中的至少一种。
1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冻剂包括乙二醇、丙二醇及丙三醇中的至少一种。
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增稠剂包括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硅酸铝镁及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
1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消泡剂包括硅油、硅酮消泡剂及c8

10脂肪醇中的至少一种。
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湿润剂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拉开粉bx、烷基苯磺酸盐、聚氧乙烯三苯依稀苯基磷酸盐、皂角粉、蚕沙及无患子粉中的至少一种。
2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崩解剂包括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柠檬酸、丁二酸及碳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
2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填料包括高岭土、硅藻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及轻质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23.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植物真菌病害上的应用。
2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25.(1)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采用含8

羟基喹啉钙及霜脲氰的组合物,8

羟基喹啉钙,简称喹啉钙,对多种低等真菌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特别地,对马铃薯晚疫病、黄瓜霜霉病、辣椒疫病及葡萄霜霉病均具有良好的很好的防止效果,霜脲氰具有内吸作用,可以阻止病原菌孢子萌发,而且对侵入植物内的病菌也具有杀伤作用,从而可以诱导植物自身的抗病性能,从而可以从源头对病菌进行防治,从而可以达到很好的防止感染的效果,从而可以最终消灭病菌,特别地,对疫霉属及霜霉属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具体地,可以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及辣椒疫病,另外,8

羟基喹啉钙及霜脲氰的质量比为1:0.05~20,在这个比例下,杀菌组合物对植物病害具有优异的活性,并且使得8

羟基喹啉钙及霜脲氰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具有用量少且杀菌效率高的特点,从而克服和延缓了病菌的抗药性,有利于降低杀菌组合物的使用量,不仅可以降低植物防治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环保,安全高效,其中,在8

羟基喹啉钙及霜脲氰的质量比为1:0.05~20的范围下,对马铃薯晚疫病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明显提高。
26.(2)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通过加入改性木屑粉末,一方面,改性木屑粉末具有保暖效果,可以对植物起到一定的保暖效果,防止植物在低温时冻伤,而且改性木屑粉末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为植物提供养分,从而使得杀菌组合物在防治植物病害的同时,可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另一方面,对收集提供的木屑先进行水浴加热处理,并进行一次晒干处理,可以对木屑进行清洗及消毒,除去木屑的杂物及细菌,避免将杂物及细菌带入杀菌化合物中,影响药效,然后再进行蒸熏操作及二次晒干处理,可以对木屑中的木纤维进行水解软化,有利于使得木屑膨松化,从而增大木屑的表面面积,提高吸附性能,再通过进行蒸煮操作,可以全面地对木屑中的木纤维进行水解软化,从而进一步使得木屑膨松化,进一步提高吸附性能,通过研磨操作后,得到的质地膨松的改性木屑粉末,改性木屑粉末的吸附性强,可以很好地吸附杀菌组合物中的活性成分8

羟基喹啉钙及霜脲氰,在制备杀菌组合物时,可以将改性木屑粉末与8

羟基喹啉钙及霜脲氰预混,通过改性木屑粉末吸附8

羟基喹啉钙及霜脲氰,改性木屑粉末作为载体,改性木屑粉末可以很好地粘附于土壤中,有利于将8

羟基喹啉钙及霜脲氰更好地带入并分布于土壤中,避免8

羟基喹啉钙及霜脲氰流
失,提高8

羟基喹啉钙及霜脲氰的利用率及药效持久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杀菌组合物的病菌防治效果及药效,有利于减少杀菌组合物的用量,更加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无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有原料和试剂均为市购常规的原料、试剂。实施例中各组分的用量以质量体积份计,g、ml。
28.实施例1

10
29.实施例1

10的杀菌组合物,其中,杀菌组合物以质量份计,包括如表1所示组分。
30.表1.实施例1~10杀菌组合物组分表
[0031][0032][0033]
将表1中实施例1

7的配方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0034]
(1)按比例将8

羟基喹啉钙、霜脲氰及部分量的水加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
[0035]
(2)按比例将聚羧酸盐、乙二醇、黄原胶、硅油及余量的水加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再将所述混合料及预混料加入磨球机中,进行磨球操作,控制磨球时间
为2.5h,得到实施例1~7的杀菌组合物,所述杀菌组合物为悬浮剂状;
[0036]
其中,所述改性木屑粉末的处理方法为:提供木屑,对所述木屑进行水浴加热处理,并进行搅拌,控制加热温度为85℃,加热时间为2h,过滤后,再进行一次晒干处理,得到一级木屑,对所述一级木屑进行蒸熏操作,控制蒸熏温度为70℃,蒸熏时间为2h,再进行二次晒干处理,得到二级木屑,对所述二级木屑进行蒸煮操作,控制蒸煮温度为60℃,蒸煮时间为2h,再进行三次晒干操作,得到三级木屑,对所述三级木屑进行研磨操作,得到所述改性木屑粉末,所述改性木屑粉末的粒径为800目。
[0037]
将表1中实施例8

10的配方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制备:
[0038]
(1)按比例将8

羟基喹啉钙、霜脲氰、聚羧酸盐、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尿素、高岭土及改性木屑粉末加入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料;
[0039]
(2)将所述混料加入超微气流粉碎机中,进行粉碎操作,再加入捏合机中,进行捏合操作,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及干燥,得到实施例8~9的杀菌组合物,所述杀菌组合物为水分散粒剂状。
[0040]
其中,所述改性木屑粉末的处理方法为:提供木屑,对所述木屑进行水浴加热处理,并进行搅拌,控制加热温度为85℃,加热时间为2h,过滤后,再进行一次晒干处理,得到一级木屑,对所述一级木屑进行蒸熏操作,控制蒸熏温度为70℃,蒸熏时间为2h,再进行二次晒干处理,得到二级木屑,对所述二级木屑进行蒸煮操作,控制蒸煮温度为60℃,蒸煮时间为2h,再进行三次晒干操作,得到三级木屑,对所述三级木屑进行研磨操作,得到所述改性木屑粉末,所述改性木屑粉末的粒径为800目。
[0041]
对比例1
[0042]
对比例1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对比例1的杀菌组合物不含有霜脲氰,且8

羟基喹啉钙的用量为50质量份,其他试剂用量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0043]
对比例2
[0044]
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对比例2的杀菌组合物不含有8

羟基喹啉钙,且霜脲氰的用量为50质量份,其他试剂用量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0045]
对比例3
[0046]
对比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对比例3的杀菌组合物不含有改性木屑粉末,其他试剂用量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0047]
对比例4
[0048]
对比例4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改性木屑粉末的处理方法不同,对比例4改性木屑的处理方法为:提供木屑,对所述木屑进行研磨操作,得到所述改性木屑粉末,所述改性木屑粉末的粒径为800目。试剂用量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0049]
综合毒力测定
[0050]
以实施例2及实施例4~7以及对比例1~4所制备的杀菌组合物为例进行综合毒力测定。
[0051]
测定方法:参考《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6.2

2006》,采用平皿法。
[0052]
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
[0053]
表2综合毒力测定结果
[0054][0055][0056]
ec50(concentration for 50%ofmaximal effect,半最大效应浓度)是指能引起50%最大效应的浓度,ec50是药物安全性指标,具体含义为引起50%个体有效的药物浓度,是一类药物的安全指标,ec50值越大越安全,共毒系数(ctc)是衡量杀虫剂混剂是否有增效作用的指数,共毒系数=实测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
×
100,具体地,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由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8

羟基喹啉钙及霜脲氰复配作为杀菌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可以得到安全性较高,且共毒系数大于120的杀菌组合物,8

羟基喹啉钙及霜脲氰按照质量比为1:0.05~20范围内复配均表现出明显增效效果,其中当8

羟基喹啉钙及霜脲氰质量比为1:1时,增效效果最明显。
[0057]
田间试验
[0058]
试验方法:以实施例2及实施例4~7以及对比例1~4所制备的杀菌组合物为例进行田间施药试验,并设置空白对照组,不进行施药处理,然后在各试验处理区内随机取样5点,每点定点20叶片,共取样调查100叶片。用分级法记载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程度,分级标准如下:
[0059]
0级:无病斑;
[0060]
1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以下;
[0061]
3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6%

10%;
[0062]
5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11%

20%;
[0063]
7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21%

50%;
[0064]
9级: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0%以上。
[0065]
调查时间和次数:试验共调查3次,药前基数调查、药后7天、药后14天进行调查。
[0066]
药效计算方法
[0067][0068][0069]
药害调查方法
[0070]
施药后连续14d目测药剂对作物是否有药害。
[0071]
表3用药前病情指数调查表
[0072][0073]
表4用药后7天病情指数调查表
[0074]
[0075][0076]
表5用药后14天病情指数调查表
[0077][0078]
表6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0079]
[0080][0081]
从表3~表6中可以看出,8

羟基喹啉钙及霜脲氰复配后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提升显著,其中,通过实施例2、实施例4~7与对比例1~2对比可以看出,8

羟基喹啉钙及霜脲氰复配后的药效提升显著,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显著提升,且安全性好,马铃薯生长正常,未出现药害现象,说明对马铃薯是安全的,其中,实施例2的防治效果最佳,也就是说,当8

羟基喹啉钙及霜脲氰质量比为1:1时,防治效果最佳,施药14天后防治效果高达91.96%,通过实施例2与对比例3对比可以看出,在相同的8

羟基喹啉钙及霜脲氰的用量及质量比例下,添加改性木屑粉末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通过实施例2与对比例4对比可以看出,木屑通过水浴加热处理、蒸熏操作及蒸煮操作后,有利于大大提高木屑的表面面积及吸附性能,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吸附8

羟基喹啉钙及霜脲氰,并将8

羟基喹啉钙及霜脲氰更好地保留于土壤中,避免8

羟基喹啉钙及霜脲氰流失,从而使得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杀菌组合物具有的更好的药效及药效持久性,防治效果进一步得到提高。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大大提高了杀菌组合物的病菌防治效果及药效,防治效果明显提高,有利于减少杀菌组合物的用量,更加环保。
[0082]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探索的最优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