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有机富硒农产品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297912发布日期:2021-12-31 23:2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农产品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有机富硒农产品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2.农作物的硒含量一般受作物品种、农艺管理措施、土壤硒含量及某些理化指标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属于严重缺硒的国家,全国约有70%的国土面积都属于缺硒地区。土壤的硒缺乏直接导致了大多数地区农作物中硒含量的不足,使得我国很大一部分人群处于硒营养缺乏状态。西瓜作为一种广泛消费、老少咸宜的水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培育和食用习惯。普通地区出产的西瓜硒含量一般低于1微克/千克,人们从其中摄入的硒非常有限,故而对其进行硒营养强化是一种增强人体硒营养水平的较好途径。
3.土壤硒含量较高的地区可以出产富硒农副产品,但是由于富硒地区土壤中硒含量分布也存在地域不均一性,这种生产方式对产品中的硒含量定量可控较难。现有的没有进行针对有机富硒农产品进行科学系统的种植方法,导致有机富硒农产品的品质差、产量低,满足不了市场及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提高有机富硒农产品的种植技术,获得高产、多营养的有机富硒农产品,成为农产品产业者的研究方向。为此,本技术中提出一种生态有机富硒农产品的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一)发明目的
5.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生态有机富硒农产品的种植方法。
6.(二)技术方案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有机富硒农产品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8.s1、种子处理,对种子消毒;
9.s2、基质的配置,基质按照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富硒肥5

8份、硫酸钾3

8份、硫酸锰5

9份、75%百菌清2

4份、根肿灵2

4份,兑水混合搅拌,制得基质;
10.s3、将基质装入营养盘后用压盘压出种植穴;
11.s4、播种,每穴一粒,用基质覆盖,将播好种子的营养盘叠放催芽;
12.s5、将出芽的苗盘放入育苗池,幼苗管理,包括苗期管理、棚室管理和炼苗;
13.s6、底肥制备,将尿素、氯化钾、硝酸铵、富硒作物秸秆、黄腐酸钾、氨基酸原粉为原料放入搅拌机中,常温搅拌混合,得到混合物,再在80

85℃下将混合物固化30min,然后加入到造粒机中,造粒后即得底肥;
14.s7、挖定植坑放入底肥,每个定植坑内施入20

40g底肥;
15.s8、移栽种植,把幼苗移栽到含有底肥的定植坑内,每株拉线定位单株种植,使每
个个体所得到的土壤、空间等条件相一致,每月浇水6

8次,每月施肥2次,施肥采用有机复合肥;
16.s9、田间管理。
17.优选地,步骤s1中,种子消毒通过包衣种用阳光暴晒30

40分钟。
18.优选地,步骤s2中,基质的配置,基质按照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富硒肥6

7份、硫酸钾4

7份、硫酸锰6

8份、75%百菌清3

4份、根肿灵2

3份,兑水混合搅拌,制得基质。
19.优选地,步骤s2中,基质的配置,基质按照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富硒肥6份、硫酸钾6份、硫酸锰7份、75%百菌清3份、根肿灵3份,兑水混合搅拌,制得基质。
20.优选地,步骤s3中,装盘时基质水分含量为51

55%;
21.优选地,步骤s5中,育苗池规格为36m
×
1.7m
×
0.15m,育苗池装水深度10cm。
22.优选地,步骤s6中,搅拌转速为120

150r/min,搅拌时长为50

70min。
23.优选地,步骤s9中,田间管理包括水分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中耕除草和培土、折叶覆盖。
24.优选地,步骤s6中,底肥制备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尿素12

22份、氯化钾6

17份、硝酸铵7

15份、富硒作物秸秆43

77份、黄腐酸钾6

13份、氨基酸原粉4

9份。
25.优选地,步骤s6中,底肥制备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尿素17份、氯化钾12份、硝酸铵11份、富硒作物秸秆60份、黄腐酸钾10份、氨基酸原粉7份。
26.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27.本发明通过富硒肥、硫酸钾、硫酸锰、75%百菌清、根肿灵和水混合搅拌,制得基质培养幼苗,为幼苗发育提供了俱佳的生长环境和营养需求,提高成活率,同时为幼苗提供一定的硒源,从而使幼苗累积更高的硒,从而实现最终通过苗的蓄积生产富硒农产品;
28.本发明将尿素、氯化钾、硝酸铵、富硒作物秸秆、黄腐酸钾、氨基酸原粉为原料制作农产品幼苗的底肥,为农产品生长初期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促进农产品的快速生长,在底肥中进一步加入了富硒作物秸秆持续为农作物提供硒源,最终即可收获富硒的农产品。通过富硒苗的培育来实现最终农副产品的生产的方法,硒的吸收利用率高,使得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和稳定性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30.实施例一
3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有机富硒农产品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32.s1、种子处理,对种子消毒,包衣种用阳光暴晒30分钟;
33.s2、基质的配置:基质按照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富硒肥5份、硫酸钾3份、硫酸锰5份、75%百菌清2份、根肿灵2份,兑水混合搅拌,制得基质;
34.s3、将基质装入营养盘后用压盘压出种植穴,装盘时基质水分含量为51%;
35.s4、播种,每穴一粒,用基质覆盖,将播好种子的营养盘叠放催芽;
36.s5、将出芽的苗盘放入育苗池,育苗池营养液制备:育苗池规格36m
×
1.7m
×
0.15m,育苗池装水深度10cm,幼苗管理,包括苗期管理、棚室管理和炼苗;
37.s6、底肥制备,将尿素12份、氯化钾6份、硝酸铵7份、富硒作物秸秆43份、黄腐酸钾6份、氨基酸原粉4份为原料放入搅拌机中,常温搅拌混合,搅拌转速为120r/min,搅拌时长为50min,得到混合物,再在80℃下将混合物固化30min,然后加入到造粒机中,造粒后即得底肥;
38.s7、挖定植坑放入底肥,每个定植坑内施入20g底肥;
39.s8、移栽种植,把幼苗移栽到含有底肥的定植坑内,每株拉线定位单株种植,使每个个体所得到的土壤、空间等条件相一致,每月浇水6次,每月施肥2次,施肥采用有机复合肥;
40.s9、管理,包括水分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中耕除草和培土、折叶覆盖。
41.实施例二
4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有机富硒农产品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43.s1、种子处理,对种子消毒,包衣种用阳光暴晒30分钟;
44.s2、基质的配置:基质按照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富硒肥5份、硫酸钾4份、硫酸锰6份、75%百菌清4份、根肿灵4份,兑水混合搅拌,制得基质;
45.s3、将基质装入营养盘后用压盘压出种植穴,装盘时基质水分含量为51

55%;
46.s4、播种,每穴一粒,用基质覆盖,将播好种子的营养盘叠放催芽;
47.s5、将出芽的苗盘放入育苗池,育苗池营养液制备:育苗池规格36m
×
1.7m
×
0.15m,育苗池装水深度10cm,幼苗管理,包括苗期管理、棚室管理和炼苗;
48.s6、底肥制备,将尿素15份、氯化钾8份、硝酸铵9份、富硒作物秸秆55份、黄腐酸钾8份、氨基酸原粉6份为原料放入搅拌机中,常温搅拌混合,搅拌转速为130r/min,搅拌时长为55min,得到混合物,再在82℃下将混合物固化30min,然后加入到造粒机中,造粒后即得底肥;
49.s7、挖定植坑放入底肥,每个定植坑内施入25底肥;
50.s8、移栽种植,把幼苗移栽到含有底肥的定植坑内,每株拉线定位单株种植,使每个个体所得到的土壤、空间等条件相一致,每月浇水6次,每月施肥2次,施肥采用有机复合肥;
51.s9、管理,包括水分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中耕除草和培土、折叶覆盖。
52.实施例三
5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有机富硒农产品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54.s1、种子处理,对种子消毒,包衣种用阳光暴晒35分钟;
55.s2、基质的配置:基质按照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富硒肥7份、硫酸钾6份、硫酸锰7份、75%百菌清3份、根肿灵3份,兑水混合搅拌,制得基质;
56.s3、将基质装入营养盘后用压盘压出种植穴,装盘时基质水分含量为51

55%;
57.s4、播种,每穴一粒,用基质覆盖,将播好种子的营养盘叠放催芽;
58.s5、将出芽的苗盘放入育苗池,育苗池营养液制备:育苗池规格36m
×
1.7m
×
0.15m,育苗池装水深度10cm,幼苗管理,包括苗期管理、棚室管理和炼苗;
59.s6、底肥制备,将尿素18份、氯化钾12份、硝酸铵12份、富硒作物秸秆60份、黄腐酸钾10份、氨基酸原粉7份为原料放入搅拌机中,常温搅拌混合,搅拌转速为135r/min,搅拌时
长为60min,得到混合物,再在83℃下将混合物固化30min,然后加入到造粒机中,造粒后即得底肥;
60.s7、挖定植坑放入底肥,每个定植坑内施入30g底肥;
61.s8、移栽种植,把幼苗移栽到含有底肥的定植坑内,每株拉线定位单株种植,使每个个体所得到的土壤、空间等条件相一致,每月浇水7次,每月施肥2次,施肥采用有机复合肥;
62.s9、管理,包括水分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中耕除草和培土、折叶覆盖。
63.实施例四
6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有机富硒农产品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65.s1、种子处理,对种子消毒,包衣种用阳光暴晒40分钟;
66.s2、基质的配置:基质按照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富硒肥8份、硫酸钾8份、硫酸锰9份、75%百菌清4份、根肿灵4份,兑水混合搅拌,制得基质;
67.s3、将基质装入营养盘后用压盘压出种植穴,装盘时基质水分含量为51

55%;
68.s4、播种,每穴一粒,用基质覆盖,将播好种子的营养盘叠放催芽;
69.s5、将出芽的苗盘放入育苗池,育苗池营养液制备:育苗池规格36m
×
1.7m
×
0.15m,育苗池装水深度10cm,幼苗管理,包括苗期管理、棚室管理和炼苗;
70.s6、底肥制备,将尿素22份、氯化钾17份、硝酸铵15份、富硒作物秸秆77份、黄腐酸钾13份、氨基酸原粉9份为原料放入搅拌机中,常温搅拌混合,搅拌转速为150r/min,搅拌时长为70min,得到混合物,再在85℃下将混合物固化30min,然后加入到造粒机中,造粒后即得底肥;
71.s7、挖定植坑放入底肥,每个定植坑内施入40g底肥;
72.s8、移栽种植,把幼苗移栽到含有底肥的定植坑内,每株拉线定位单株种植,使每个个体所得到的土壤、空间等条件相一致,每月浇水8次,每月施肥2次,施肥采用有机复合肥;
73.s9、管理,包括水分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中耕除草和培土、折叶覆盖。
74.本发明通过富硒肥、硫酸钾、硫酸锰、75%百菌清、根肿灵和水混合搅拌,制得基质培养幼苗,为幼苗发育提供了俱佳的生长环境和营养需求,提高成活率,同时为幼苗提供一定的硒源,从而使幼苗累积更高的硒,从而实现最终通过苗的蓄积生产富硒农产品;本发明将尿素、氯化钾、硝酸铵、富硒作物秸秆、黄腐酸钾、氨基酸原粉为原料制作农产品幼苗的底肥,为农产品生长初期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促进农产品的快速生长,在底肥中进一步加入了富硒作物秸秆持续为农作物提供硒源,最终即可收获富硒的农产品。通过富硒苗的培育来实现最终农副产品的生产的方法,硒的吸收利用率高,使得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和稳定性良好。
7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