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盘塔式手抛稻苗秧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28454发布日期:2022-06-25 09:0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盘塔式手抛稻苗秧盘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秧苗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盘塔式手抛稻苗秧盘。


背景技术:

2.育秧盘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稻秧的育苗过程,育秧硬盘是以聚丙烯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配方加工注塑而成,具有重量轻、易搬运、便于贮藏保管、使用成本低、使用年限长的特点。
3.现有技术中,育秧盘虽然可以叠加堆放,但是在育秧过程中随着秧苗不断的生长,当秧苗高度大于育秧盘的深度是时则无法进行堆叠,否则会抑制秧苗的生长,若将多个育秧盘摊开放置则占用空间较大,影响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平盘塔式手抛稻苗秧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平盘塔式手抛稻苗秧盘,包括顶部开口的盘体,所述盘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扶手凹槽,所述盘体内部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保氧槽,所述盘体内部的下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渗水孔,且渗水孔位于保氧槽之外设置,所述盘体的顶部沿边上螺纹连接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螺纹连接有l型托板,且l型托板的水平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挡块。
7.优选的,所述盘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交错分布的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多个所述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将盘体的底部分为若干个支撑区,且支撑区内固定安装有交叉分布的斜向加强筋。
8.优选的,所述保氧槽为边长mm的正方形结构,所述渗水孔的直径为mm。
9.优选的,所述盘体的外部高度为mm,且盘体的内部深度为mm,所述盘体的外部长度为mm,且盘体的内部长度为mm,所述盘体的外部宽度为mm,且盘体的内部宽度为mm。
10.优选的,所述扶手凹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强板和两个第二加强板,且两个第二加强板关于第一加强板相对称。
11.优选的,所述l型托板靠近盘体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防滑垫。
12.优选的,所述盘体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防滑支撑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盘塔式手抛稻苗秧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平盘塔式手抛稻苗秧盘,通过设置盘体、扶手凹槽、保氧槽、渗水孔、支撑杆、l型托板和限位挡块,扶手凹槽便于人工对盘体进行搬运,若干个渗水孔可确保盘体的通水性能,可以有效防止烂根和控制根系增长,保氧槽可留住盘体内秧苗所需的养分,避免养分经由渗水孔全部外流出去,支撑杆配合l型托板方便盘体之间进行上下叠放,而且支撑杆可
根据需要进行更换,使得相邻两个盘体之间的间距可根据需要进行控制,满足秧苗的生长需要,限位挡块方便对支撑的盘体进行限位,避免其与l型托板发生分离,确保支撑的稳定性。
15.2、该平盘塔式手抛稻苗秧盘,通过设置盘体、横向加强筋、纵向加强筋和斜向加强筋,多个交错分布的横向加强筋配合纵向加强筋可有效提高盘体的结构强度以及受重能力,斜向加强筋将支撑区分隔为多个三角形结构,则进一步提高盘体的整体结构强度,使其承重不易损坏。
16.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不仅方便稻苗秧盘进行上下叠放,提高空间利用率,而且有效提高稻苗秧盘的整体结构强度,使其不易发生损坏。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平盘塔式手抛稻苗秧盘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平盘塔式手抛稻苗秧盘顶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平盘塔式手抛稻苗秧盘底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盘体、2扶手凹槽、3保氧槽、4渗水孔、5支撑杆、6l型托板、7限位挡块、8横向加强筋、9纵向加强筋、10斜向加强筋、11第一加强板、12第二加强板、13防滑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平盘塔式手抛稻苗秧盘,包括顶部开口的盘体1,盘体1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防滑支撑座13,保证盘体1放置的稳定性,盘体1的外部高度为35mm,且盘体1的内部深度为30mm,盘体1的外部长度为600mm,且盘体1的内部长度为580mm,盘体1的外部宽度为300mm,且盘体1的内部宽度为280mm,盘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扶手凹槽2,人工通过扶手凹槽2方便对盘体1进行搬运,扶手凹槽2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强板11和两个第二加强板12,且两个第二加强板12关于第一加强板11相对称,第一加强板11和两个第二加强板12均为三角形结构,有效提高结构强度,使盘体1的承重力更强,盘体1内部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保氧槽3,保氧槽3为边长16mm的正方形结构,保氧槽3可留住盘体1内秧苗所需的养分,避免养分经由渗水孔4全部外流出去,盘体1内部的下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渗水孔4,渗水孔4的直径为3mm,且渗水孔4位于保氧槽3之外设置,若干个渗水孔4可确保盘体1的通水性能,可以有效防止烂根和控制根系增长,盘体1的顶部沿边上螺纹连接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支撑杆5,支撑杆5的顶端螺纹连接有l型托板6,支撑杆5配合l型托板6方便盘体1之间进行上下叠放,而且支撑杆5与l型托板6和盘体1
之间均为可拆卸式螺纹连接,从而便于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更换,使得相邻两个盘体1之间的间距可根据需要进行控制,满足秧苗的生长需要,l型托板6靠近盘体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防滑垫,起到防滑作用,提高支撑的稳定性,且l型托板6的水平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挡块7,方便对支撑的盘体1进行限位,避免其与l型托板6发生分离,确保支撑的稳定性。
24.实施例2如图3所示,盘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交错分布的横向加强筋8和纵向加强筋9,多个横向加强筋8和纵向加强筋9将盘体1的底部分为若干个支撑区,且支撑区内固定安装有交叉分布的斜向加强筋10,多个交错分布的横向加强筋8配合纵向加强筋9可有效提高盘体1的结构强度以及受重能力,斜向加强筋10将支撑区分隔为多个三角形结构,则进一步提高盘体1的整体结构强度,使其承重不易损坏。
25.本实用新型中,人工通过扶手凹槽2方便对盘体1进行搬运,若干个渗水孔4可确保盘体1的通水性能,可以有效防止烂根和控制根系增长,保氧槽3可留住盘体1内秧苗所需的养分,避免养分经由渗水孔4全部外流出去,支撑杆5配合l型托板6方便盘体1之间进行上下叠放,而且支撑杆5与l型托板6和盘体1之间均为可拆卸式螺纹连接,从而便于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更换,使得相邻两个盘体1之间的间距可根据需要进行控制,满足秧苗的生长需要,限位挡块7方便对支撑的盘体1进行限位,避免其与l型托板6发生分离,确保支撑的稳定性。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