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虹鳟鱼鱼苗鱼食投喂装置

文档序号:30348264发布日期:2022-06-08 09:53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虹鳟鱼鱼苗鱼食投喂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食投喂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虹鳟鱼鱼苗鱼食投喂装置。


背景技术:

2.虹鳟鱼时鲑科、太平洋鲑属的一种鱼,冷水性鱼类,塘养鱼中的珍贵品种,虹鳟鱼原产于北美洲北部和太平洋西岸,主要生活在低温淡水中,是一种食用鱼。
3.虹鳟属于肉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中以食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及幼鱼、小虾为主。虹鳟鱼肉质鲜美、紧实细嫩,无肌间刺,蛋白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富含丰富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而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4.目前的虹鳟鱼养殖场的养殖技术通常在鱼食中加入中草药和昆虫蛋白混合投喂,人工手动将鱼食投入鱼塘,这种方法往往投撒不均匀,鱼食散乱分布,往往导致虹鳟鱼只能吸收一种或几种食物的营养成分,使虹鳟鱼成长受到影响;鱼食的大小不一,有的鱼食中的草药过大,导致虹鳟鱼无法食用,进而滞留于水中对水质造成污染;人工投食的方式不但劳动强度较大,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一项或多项不足,提供一种虹鳟鱼鱼苗鱼食投喂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虹鳟鱼鱼苗鱼食投喂装置,包括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第一加工装置,所述第一加工装置上设置有进料斗,所述第一加工装置内设置可转动的第一转动轴和驱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转动轴另一端上设置有用于切割鱼食的第一刀片和用于搅拌鱼食的搅拌棒;
7.所述第一加工装置下端设置有传送通道,所述传送通道贯穿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下端设置有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伸缩端上设置有用于限制鱼食输送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传送通道相配合,所述限位板下端设置有与所述传送通道相配合的滑道,所述滑道另一端与第二加工装置连通;
8.所述第二加工装置安装于支撑架上,所述第二加工装置内设置有可往复移动的活塞,第二加工装置上设置有驱动活塞动作的第二驱动气缸,
9.所述第二加工装置内设置有用于将鱼食过滤为长条形的滤板,所述滑道末端位于滤板上方,所述滤板下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转动轴和驱动第二转动轴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转动轴上设置有用于切断鱼食的第二刀片,所述第二加工装置底部设置有鱼食推送装置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工装置内设置有能够引导鱼食滑动的倾斜块。
10.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所述滑道可拆卸安装在第二加工装置侧壁上。
11.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上设置有用于阻挡鱼食的挡板。
12.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所述鱼食推送装置包括可转动的螺旋送料轴和驱动螺旋送料轴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
13.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所述第一刀片与搅拌棒均与第一转动轴可拆卸连接。
14.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所述第二刀片与第二转动轴可拆卸安装连接。
15.本实用新型可选的,所述滤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对鱼食定型的滤孔,所述滤板可拆卸安装在第二加工装置内。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食投喂装置代替人工投喂的方式,提高投喂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18.(2)通过第一加工装置将鱼食进行粉碎、搅拌加工,使鱼食混合均匀,解决营养不均分布的问题;
19.(3)通过第二加工装置对鱼食进行二次加工,使鱼食能够在鱼食推送装置运作下稳定向养殖池扩散。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滤板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支撑架;2、第一加工装置;201、进料斗;3、第一转动轴;301、第一刀片;302、搅拌棒;4、第一驱动电机;5、第一驱动气缸;501、限位板;6、滑道;7、第二加工装置;701、活塞;702、第二驱动气缸;703、滤板;8、第二驱动电机;801、第二转动轴;802、第二刀片;9、鱼食推送装置;901、第三驱动电机;902、螺旋送料轴;10、第二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参阅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虹鳟鱼鱼苗鱼食投喂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上安装有第一加工装置2,所述第一加工装置2为圆柱形,所述第一加工装置2上端面设置有一个梯形圆台进料斗201,所述第一加工装置2内设置有与第一加工装置2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转动轴3,所述第一转动轴3安装于第一加工装置2中部且所述第一转动轴3的一端竖直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加工装置2,并伸出至第一加工装置2外侧,所述第一加工装置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动轴3相连的第一驱动电机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与第一加工装置2外侧的第一转动轴3相连并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轴3,所述第一转动轴3另一端上设置有用于切割、粉碎鱼食的第一刀片301和用于搅拌鱼食的搅拌棒302,通过第一加工装置2对鱼食进行初步加工,使不同种类的鱼食充分搅拌混合。
26.所述第一加工装置2下端设置有传送通道202,所述传送通道202贯穿所述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下端设置有第一驱动气缸5,所述第一驱动气缸5伸缩端上设置有用于限制
经过第一加工装置2加工的限位板501,所述限位板501的形状与传送通道202的通道口相匹配,所述限位板501下端设置有与所述传送装置6相配合的滑道6,所述滑道6另一端与第二加工装置7连通。
27.所述第二加工装置7安装于支撑架1上,所述第二加工装置7内设置有活塞701,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与所述活塞701相配合的第二驱动气缸702,所述第二加工装置7内设置有用于将鱼食过滤为长条形的滤板703,所述滑道6末端位于滤板703上方,所述滤板703下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架10,参阅图3,第二支撑架10由呈十字型分布的四根支撑板组成,支撑板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起到防止鱼食残留的作用,所述第二支撑架10上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转动轴801和驱动第二转动轴801的第二驱动电机8,所述第二转动轴801上设置有用于切断鱼食的第二刀片802,所述第二加工装置7下端设置有鱼食推送装置9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不同种类的鱼食倒入第一加工装置2,经过粉碎混合后,使不同种类的鱼食混合,达到营养充分混合的效果,再通入第二加工装置7进行二次加工,随后通过鱼食推送装置9的运作将加工完成的鱼食送入养殖池内,所述支撑架1的一部分将置于养殖池内,使养殖池内的水淹没所述鱼食推送装置9。
28.进一步的,第一加工装置2内设置有能够引导鱼食滑动的倾斜块203,通过所述倾斜快203,加工完成的鱼食将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顺着所述倾斜快203的斜面向所述传送通道202内传递。
29.进一步的,所述滑道6可拆卸安装在第二加工装置7侧壁上,当鱼食堆积堵塞时,可将所述滑道6拆卸;当滑道损坏时也可以做到及时更换。
3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上设置有用于阻挡鱼食的挡板803,通过所述挡板803可以有效隔绝经第二加工装置7加工后的鱼食,防止鱼食对第二驱动电机8造成影响。
31.进一步的,经过第二加工装置7加工的鱼食,将会进入鱼食推送装置9,此时第三驱动电机901将会启动,并带动所述螺旋送料轴902转动,将加工完成的鱼食送入养殖池内。
3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刀片301与搅拌棒302均可拆卸安装在第一转动轴3上,所述第二刀片802可拆卸安装在第二转动轴801上。
33.进一步的,参阅图2,所述滤板703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对鱼食定型的滤孔,通过与所述活塞701配合,将经过粉碎混合的鱼食进行二次加工,使鱼食通过所述滤板703形成条状,方便鱼食推送装置将其推送至养殖池,在更换时也能够更方便快捷。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所述支撑架1一部分将置于养殖池内,使养殖池内的水淹没所述鱼食推送装置9,将用于增强虹鳟鱼鱼体免疫力的中草药和用于补充蛋白质的昆虫通过进料斗201倒入第一加工装置2,可适当加入一些水,当不同种类鱼食进入第一加工装置2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将会启动,并带动第一转动轴3转动,通过第一转动轴3上的第一刀片301和搅拌棒302对刚进入第一加工装置2的鱼食进行粉碎混合,使不同种类的鱼食混合均匀,保障虹鳟鱼能够获取充分的营养。加工完成后,启动第一驱动气缸5,第一驱动气缸5伸缩端将会带动限位板501收缩,使加工完成的鱼食通过滑道6进入第二加工装置7。进入第二加工装置7后,第二驱动气缸8将会启动,并驱动活塞701向下对鱼食施压,使鱼食通过滤板703形成条状,然后经第二转动轴801上的第二刀片802剪切,剪切完成的鱼食进入鱼食推送装置9,此时第三驱动电机901启动,通过螺旋送料轴902将加工完成的鱼食送入养殖池,所述中草药可以选择金银花、枸杞子、芦根等,所述昆虫可以选择蛆蝇、黄粉虫、东亚飞
蝗、蚕蛹等,所述的中草药和昆虫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列举出来的这几种。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