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钩藤种植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53973发布日期:2022-08-31 13:17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钩藤种植用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钩藤种植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钩藤种植用支架。


背景技术:

2.钩藤,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具有息风定惊,清热平肝之功效,常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感冒夹惊,小儿惊啼,妊娠子痫,头痛眩晕。
3.目前野生钩藤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了,人工养殖钩藤已经迫在眉睫,而对钩藤幼苗的种植更是形成批量人工种植钩藤的关键,而目前用于钩藤种植的支架功能过于单一,不能让钩藤幼苗在受到太阳直射的时候受到充分的光照,不利于钩藤幼苗的健康成长。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钩藤种植用支架。
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钩藤种植用支架,包括有配重块、支撑板、安装座和弹性机构;支撑板是立体矩形,支撑板和安装座通过弹性机构连接,弹性机构最少四个,四个弹性机构分别设置在支撑板的四个端点处;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可移动的配重块。
7.优选的,弹性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导柱和弹簧;第二连接座设置在安装座的上端,第二连接座靠近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导柱固定设置在第二凹槽中;第一连接座固定设置在支撑板的底部,第一连接座靠近安装座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连接座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二凹槽中,导柱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凹槽中;弹簧套设在导柱上并且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连接座的底部和第一连接座靠近安装座的一端。
8.优选的,四个第一连接座与支撑板的四个端点铰接;安装座上设置有两个与支撑板长度方向相同的滑台,两个滑台分别位于安装座的两端,第二连接座均滑动设置在滑台内。
9.优选的,还包括有直线驱动器;直线驱动器沿支撑板长度方向设置在支撑板的中间,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与配重块固定连接。
10.优选的,还包括有转台;转台设置在安装座的底部,并且安装座与转台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11.优选的,还设置有万向轮;多个万向轮设置在安装座的底部。
12.本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技术通过将支撑板和安装座通过弹性机构连接,然后让配重块可移动的设置在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上,这样就能让支撑板跟随配重块的移动形成倾角,从而让放置在支撑板上的钩藤幼苗受到更加充分的光照,在不需要光照的时候,也能通过配重块的反向移动,使支撑板倾角较高的一端面向太阳,减少光阳直射;
14.2.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导柱和弹簧的组合形成弹性机构,再让支
撑板与第一连接座铰接,让第二连接座滑动设置在安装座上,最后让配重块设置在直线驱动器上,让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配重块的位置来控制支撑板的倾角,其操作简单,耗能少,方便了工作人员使用;
15.3.本技术通过在安装座底部设置转台,让安装座可以实现旋转,也就方便了工作人员无论怎样安装,在任何地区都能让支撑板找到太阳直射的最佳角度;
16.4.本技术通过在安装座底部设置万向轮,让安装座的边缘拥有了支撑,使安装座更加的稳定,增加了安装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18.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
19.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20.图4是图3沿a-a截面第一种状态时的剖视图;
21.图5是图3沿a-a截面第二种状态时的剖视图;
22.图6是图5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23.图中标号为:
24.1-配重块;
25.2-支撑板;
26.3-安装座;3a-滑台;3b-万向轮;
27.4-弹性机构;4a-第一连接座;4a1-第一凹槽;4b-第二连接座;4b1-第二凹槽;4c-导柱;4d-弹簧;
28.5-直线驱动器;
29.6-转台。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1.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
32.一种钩藤种植用支架,包括有配重块1、支撑板2、安装座3和弹性机构4;支撑板2是立体矩形,支撑板2和安装座3通过弹性机构4连接,弹性机构4最少四个,四个弹性机构4分别设置在支撑板2的四个端点处;支撑板2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可移动的配重块1。
33.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根据太阳的位置来调整支架的角度。为此,本技术通过利用弹性机构4连接支撑板2和安装座3,弹性机构4最少有四个,分别设置在支撑板2的四个端点处,这样支撑板2和安装座3就是弹性连接,也就让支撑板2本身相对于安装座3的角度变为可变化的,而配重块1滑动设置在支撑板2上,配重块1放置在支撑板2上的时候,其会根据本身的重量,将当前的支撑板2向下按压,当配重块1处于支撑板2的左端时,就会造成支撑板2左端低,右端高,而配重块1处于支撑板2中间位置的时候,支撑板2会因为受力平衡,而呈现水平状态,当配重块1处于支撑板2右边的时候,会造成支撑板2右端低,左端高,这样工作人员将钩藤的幼苗放置在支撑板2上的时候,就可以根据
需求利用配重块1来调整支撑板2的倾斜角度,当钩藤幼苗需要太阳直射的时候,可以将配重块移动至太阳的一边,这样倾斜接受太阳的照射,能让钩藤幼苗更充分的受到阳光的直射,让其发育的更好,而当钩藤幼苗不需要太阳直射的时候,可以将配重块移动至与太阳相反的方向,这样就能产生减小太阳直射的效果,而钩藤幼苗本身在种植的时候,其体积不大,也就让支撑板2的倾角没必要超过45度以上,相较于其他倾角设置,利用弹性机构4可以减少耗能,降低成本。
34.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
35.弹性机构4包括有第一连接座4a、第二连接座4b、导柱4c和弹簧4d;第二连接座4b设置在安装座3的上端,第二连接座4b靠近支撑板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4b1;导柱4c固定设置在第二凹槽4b1中;第一连接座4a固定设置在支撑板2的底部,第一连接座4a靠近安装座3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4a1,第二连接座4b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二凹槽4b1中,导柱4c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凹槽4a1中;弹簧4d套设在导柱4c上并且弹簧4d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连接座4b的底部和第一连接座4a靠近安装座3的一端。
36.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弹性件是如何将支撑板2和安装座3连接的。为此,本技术通过在安装座3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座4b,第二连接座4b靠近支撑板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4b1,第二凹槽4b1内设置有滑轨,使设置在弹性机构4底部的第一连接座4a可以滑动设置在第二凹槽4b1上还不会分离,此处并非设计重点,因此并未在图中画出,第一连接座4a内设置有第一凹槽4a1,导柱4c可以滑动设置在第一凹槽4a1内,而导柱4c远离第二连接座4b底端设置有限位块,用于防止导柱4c与第一连接座4a分离,弹簧4d用于给第一连接座4a向上的弹力,从而支撑支撑板2与安装座3的连接。
37.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
38.四个第一连接座4a与支撑板2的四个端点铰接;安装座3上设置有两个与支撑板2长度方向相同的滑台3a,两个滑台3a分别位于安装座3的两端,第二连接座4b均滑动设置在滑台3a内。
39.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让支撑板2可以跟随配重块1的移动形成一边高一边低的状态。为此,本技术通过将四个第一连接座4a与支撑板2铰接,这样当配重块1将支撑板2的一端向下压的时候,支撑板2可以通过转动,让第一连接座4a竖直向下的下压弹簧4d,而由于配重块1的下压,让支撑板2的一端低一端高,形成了倾角,这样就让支撑板2两端相距的距离变小了,也就让两个沿支撑板2长度方向摆放的第二连接座4b向内移动,而又由于滑台3a的限位,让第二连接座4b的运动轨迹也不会出现偏差。
40.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
41.还包括有直线驱动器5;直线驱动器5沿支撑板2长度方向设置在支撑板2的中间,直线驱动器5的输出端与配重块1固定连接。
42.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让配重块1在支撑板2长度方向的两端来回移动。为此,本技术通过将直线驱动器5沿支撑板2长度方向设置在支撑板2的中间,这样与直线驱动器5输出端固定连接的配重块1就能跟随直线驱动器5的输出端在支撑板2的两端来回移动了,在直线驱动器5的伺服电机的位置还可以安装有附带无线功能的控制器,这样工作人员就能通过控制器、电脑或者手机直接操控直线驱动器5伺服电机的旋转,从而控制配重块1在支撑板2上的位置,不仅能随时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调整,还能根据
经验定时设置支撑板2的倾角,也就是配重块1的滑动位置。
43.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
44.还包括有转台6;转台6设置在安装座3的底部,并且安装座3与转台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45.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不同的地区太阳直射的角度是不同的,如何方便工作人员快速的将倾角对准太阳。为此,本技术通过在安装座3的底部设置转台6,这样安装座3本身就可以旋转了,这样无论设备怎么样安装,安装在什么样的地区,在安装的时候完全不用考虑支撑板2与安装座3相对太阳的位置,当设备安装好后,直接利用转台6让整个安装座3旋转,安装座3带动支撑板2旋转,就能让工作人员更加方便的找到适合的太阳直射角度。
46.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
47.还设置有万向轮3b;多个万向轮3b设置在安装座3的底部。
48.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转台6旋转的时候可以给予安装座3支撑。为此,本技术通过在安装座3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3b,万向轮3b到安装座3的高度与转台6的高度相同,这样转台6在旋转的时候,万向轮3b会跟随转台6的旋转进行旋转,防止安装座3的边缘位置受力过大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
49.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