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圈舍用消毒剂、制备方法及消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460698发布日期:2022-06-18 04:37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大熊猫圈舍用消毒剂、制备方法及消毒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化学消毒剂制备领域及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熊猫圈舍用消毒剂及消毒方法。


背景技术:

2.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物种,现存的大熊猫主要栖息地是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为我国珍稀保护动物。大熊猫以其憨厚可爱的形象,黑白相间的外表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近年来,随着人工繁殖技术和饲养水平的提高,全球圈养大熊猫的数量已达到600多只,圈养数量的增多对日常的饲养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疾病是导致圈养大熊猫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大熊猫疾病防大于治。因此,圈养大熊猫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需做到对圈舍定期消毒,减少细菌和病毒滋生,预防疾病的发生,维护大熊猫健康。
4.目前,对于大熊猫圈舍的消毒,一般每周进行1~2次,通常采用的消毒剂有漂白粉溶液,高锰酸钾溶液和二氧化氯。漂白粉溶液消毒效果较差,还会产生刺鼻的味道,已逐渐淘汰;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效果不好,仅能杀灭少数细菌;而二氧化氯虽然消毒杀菌效果强,但使用时需要现用现配,极不方便,并且高浓度含氯消毒剂对大熊猫的呼吸道黏膜和皮肤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使用不安全。
5.大多数可商购的消毒剂组合物虽然适合于杀死表面上的微生物,或者也可以用于圈舍的杀菌消毒,但很难适应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或生理特点。此外,许多消毒剂组合物在使用后存在迅速降解、蒸发或被物理方式去除等问题,不能持续保持很好的杀菌效果,如果表面被再次污染,则必须重新施加消毒剂以杀死新沉积的微生物。因此,急需要一种高效,无味,水溶性好,毒理安全,性价比高,使用方便,消毒杀菌持续时间长的消毒剂,并且能够适应大熊猫特殊的养殖环境及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熊猫饲养圈舍的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现有消毒剂消毒杀菌持续时间短、异味大、消毒效率差、使用成本高、不适应大熊猫特殊的养殖环境及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的缺点。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熊猫圈舍用消毒剂,组成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25~30%,葡萄糖酸氯己定5~10%,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5~10%,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10~20%,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10~20%,表面活性剂5~10%,乙醇10~20%,乙基己基甘油3~5%,余量为水。
8.优选的,上述大熊猫圈舍用消毒剂,组成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25%,葡萄糖酸氯己定5%,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5%,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10%,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10%,表面活性剂5%,乙醇15%,乙基己基甘油3%,余量为水。
9.其中,上述大熊猫圈舍用消毒剂中,所述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浓度为25~200mg/l,所述葡萄糖酸氯己定的浓度为1~5%,所述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浓度均为5~10mg/l。
10.其中,上述大熊猫圈舍用消毒剂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蓖麻油或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11.进一步的,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蓖麻油与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按体积比1~3:2~8配制而成的复合物。
12.其中,所述乙醇的体积浓度为75~80%。
13.进一步的,所述的水为双蒸水或去离子水。
1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大熊猫圈舍用消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a、将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葡萄糖酸氯己定混合后,加入水中,再加入乙醇和表面活性剂,配制成溶液a;
16.b、在溶液a中加入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和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再加入乙基己基甘油,混匀,调整ph至7~8,得到大熊猫圈舍用消毒剂。
1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大熊猫圈舍用消毒剂的消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将圈舍进行清理后,采用无菌水将大熊猫圈舍用消毒剂稀释至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5~3.0%,均匀喷洒圈舍进行消毒,每周消毒1~2次。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0.本发明针对大熊猫特有的饲养环境和饲养要求,提供了一种专门适用于大熊猫圈舍的环境消毒剂,主要采用双胍类和季胺盐类消毒成分,利用各种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各成分发挥其最优秀的消毒杀菌功效,并根据相关消毒剂的抗菌谱实现优势互补。相比现有的市场产品,本发明的消毒剂不含氯和酚类,安全无毒,绿色健康,并且具有广谱持久的杀菌效果。本发明的消毒剂经实验验证在ph值7~8的范围内杀菌效果最好,适用范围大,也正好适合大熊猫的生理特点,对大熊猫造成的应激性较小。本发明的消毒剂制备和使用方法简单,配伍性好,储存性能好,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21.本发明特别针对圈养大熊猫,提供了一种专门适用于大熊猫圈舍消毒的消毒剂,本发明消毒剂采用安全有效的成分,通过各成分间的合理配合,既能达到良好的消毒杀菌效果,又安全无毒,不会造成大熊猫皮肤的伤害,降低对大熊猫的应激,持续时间长,并且耐药性强,可长期使用。
2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专门适用于大熊猫圈舍消毒用的消毒剂,组成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25~30%,葡萄糖酸氯己定5~10%,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5~10%,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10~20%,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10~20%,表面活性剂5~10%,乙醇10~20%,乙基己基甘油3~5%,余量为水。
23.本发明的消毒剂成分中,采用了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其具有杀菌谱广、有效浓度低、性质稳定、易溶于水、ph和温度适用范围广,以及无色、无味、不燃、不爆、使用安全、易自然降解、无污染等优点。
24.同时,还配合使用了双胍类成分葡萄糖酸氯己定,发明人通过筛选发现,同时使用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和葡萄糖酸氯己定两种双胍类消毒成分,能够显著增效,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双胍类成分的消毒效果都更好。并且,葡萄糖酸氯己定能够在有效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发挥良好的消毒杀菌效果,降低消毒剂对大熊猫的应激。葡萄糖酸氯己定还安全无毒,可直接接触皮肤,即便在消毒时喷在了大熊猫体表,也不会对大熊猫造成应激和伤害,安全性高。
25.为了进一步增强消毒效果,延长消毒剂的作用时间,本发明还配合使用了季胺盐类消毒剂,经过大量筛选,最终发现,当配合使用“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5~10%,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10~20%,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10~20%”时效果最好。本发明的消毒剂采用了复合季胺盐,单链季胺盐只能杀灭某些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杀菌效果不好,本发明配合使用双链季胺盐,可杀灭多种微生物,还包括细菌繁殖体,某些真菌和病毒等,杀菌效果显著增强。
26.为了进一步增强本发明消毒剂成分间的相互作用,提高消毒剂效果,本发明的消毒剂中还加入了表面活性剂。所用的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不会与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产生结合反应,还能够促进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葡萄糖酸氯己定,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等成分的溶解,增加其生物相容性,更好的发挥杀菌效果。
27.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添加了乙基己基甘油,其具有优良的皮肤相容性,良好的毒理安全性,并且能够与其它成分协同增效。乙基己基甘油还具有高沸点,大大延长杀菌时间,并且因其是双亲分子,可以和细菌细胞膜上的双亲分子进行接触,进而松动细菌细胞膜,使得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葡萄糖酸氯己定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和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等杀菌成分快速接触或进入微生物细胞杀菌,显著增强杀菌消毒效果。
28.特别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大熊猫圈舍用消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a、将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葡萄糖酸氯己定混合后,加入水中,再加入乙醇和表面活性剂,配制成溶液a;
30.b、在溶液a中加入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和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再加入乙基己基甘油,混匀,调整ph至7~8,得到大熊猫圈舍用消毒剂。
3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大熊猫圈舍用消毒剂的消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2.将圈舍进行清理后,采用无菌水将大熊猫圈舍用消毒剂稀释至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5~3.0%,均匀喷洒圈舍进行消毒,每周消毒1~2次。
3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34.在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
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5.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义相同。除实施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设备、材料外,根据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发明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发明。
36.在本发明中,若无特别说明,所有的试剂和原料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或是本行业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37.实施例1制备本发明大熊猫圈舍用消毒剂
38.消毒剂的组成为:
39.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25%,葡萄糖酸氯己定5%,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5%,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10%,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10%,表面活性剂5%,乙醇10%,乙基己基甘油3%,余量为水。
40.制备方法为:
41.a、将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葡萄糖酸氯己定混合后,加入水中,再加入乙醇和表面活性剂,配制成溶液a;
42.b、在溶液a中加入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和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再加入乙基己基甘油,混匀,调整ph至7,得到大熊猫圈舍用消毒剂。
43.实施例2制备本发明大熊猫圈舍用消毒剂
44.消毒剂的组成为:
45.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30%,葡萄糖酸氯己定10%,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0%,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20%,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10%,表面活性剂5%,乙醇10%,乙基己基甘油3%,余量为水。
46.制备方法为:
47.a、将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葡萄糖酸氯己定混合后,加入水中,再加入乙醇和表面活性剂,配制成溶液a;
48.b、在溶液a中加入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和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再加入乙基己基甘油,混匀,调整ph至8,得到大熊猫圈舍用消毒剂。
49.实施例3制备本发明大熊猫圈舍用消毒剂
50.消毒剂的组成为:
51.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25%,葡萄糖酸氯己定5%,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5%,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10%,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10%,表面活性剂5%,乙醇15%,乙基己基甘油3%,余量为水。
52.制备方法为:
53.a、将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葡萄糖酸氯己定混合后,加入水中,再加入乙醇和表面活性剂,配制成溶液a;
54.b、在溶液a中加入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和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再加入乙基己基甘油,混匀,调整ph至7.5,得到大熊猫圈舍用消毒
剂。
55.对比例1消毒剂中未添加葡萄糖酸氯己定
56.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消毒剂的组成包括: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25%,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5%,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10%,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10%,表面活性剂5%,乙醇15%,乙基己基甘油3%,余量为水。
57.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58.对比例2消毒剂中未添加季胺盐
59.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消毒剂的组成包括: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25%,葡萄糖酸氯己定5%,表面活性剂5%,乙醇15%,乙基己基甘油3%,余量为水。
60.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61.对比例3消毒剂中仅添加单链季胺盐
62.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消毒剂的组成包括: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25%,葡萄糖酸氯己定5%,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5%,表面活性剂5%,乙醇15%,乙基己基甘油3%,余量为水。
63.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64.对比例4消毒剂中仅添加双链季胺盐
65.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消毒剂的组成包括: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25%,葡萄糖酸氯己定5%,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10%,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10%,表面活性剂5%,乙醇15%,乙基己基甘油3%,余量为水。
66.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67.对比例5消毒剂中未添加表面活性剂
68.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消毒剂的组成包括: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25%,葡萄糖酸氯己定5%,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5%,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10%,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10%,乙醇15%,乙基己基甘油3%,余量为水。
69.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70.对比例6消毒剂中未添加乙醇
71.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消毒剂的组成包括: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25%,葡萄糖酸氯己定5%,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5%,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10%,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10%,表面活性剂5%,乙基己基甘油3%,余量为水。
7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73.对比例7消毒剂中未添加乙基己基甘油
74.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消毒剂的组成包括: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25%,葡萄糖酸氯己定5%,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5%,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10%,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10%,表面活性剂5%,乙醇15%,余量为水。
75.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76.对比例8消毒剂各成分不在本发明范围内
77.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消毒剂的组成包括: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20%,葡萄糖酸氯己定15%,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5%,十二烷基二甲基苯氧乙基溴化铵5%,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5%,表面活性剂15%,乙醇5%,乙基己基甘油10%,余量为水。
78.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79.对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得到的消毒剂进行如下的效果实验:
80.(1)中和剂选择
81.本发明采用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杀菌剂,因此选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中和剂,经筛选,3%吐温~80+5%卵磷脂能中和试验用量消毒液。
82.(2)杀菌试验
83.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的24h新鲜斜面培养物用含胰蛋白胨稀释液洗下菌苔并稀释配制成菌悬液。将菌悬液与30g/l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作对数倍稀释,配制成试验用菌悬液。在3支无菌试管中加入1ml菌悬液,同时分别加入2ml实施例1 3和对比例1 8的消毒剂,对照组为磷酸盐缓冲液(pbs)0.03mol/l(ph7.2),混匀。作用10min后,取0.5ml菌药混合液加入4.5ml中和剂(3%吐温~80+5%卵磷脂)于试管中混匀,中和作用10min,取样接种进行活菌计数,计算杀灭对数值,试验重复3次以上,结果如表1所示。阳性对照细菌数,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54
×
108cfu/ml,白色念珠菌为6.41
×
108cfu/ml大肠杆菌为3.32
×
108cfu/ml。
84.表1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消毒剂杀菌效果
[0085][0086][0087]
由表1的结果可知,实施例的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均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并且优于对比例的杀菌效果。
[0088]
(3)对大熊猫圈舍的杀菌效果
[0089]
试验方法:试验地点选择为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
[0090]
分别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8制备得到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前30分钟及消毒后60分钟取样,进行空气微生物培养对照观察消毒效果。采用平皿落菌法测定空气微生物,使用直径90mm的细菌培养皿,在房间中心及四角距墙1m处各取1个点,高度
距地面90cm,细菌培养皿暴露于空气中5分钟后,进行微生物培养,置37℃温箱培养48小时,统计菌落数。按卫生部《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的规定计算细菌杀灭率,具体见表2。
[0091]
表2空气培养微生物菌落数结果
[0092] 消毒前(cfu/m3)消毒后(cfu/m3)杀菌率(%)实施例1559499.28实施例2578599.13实施例3561399.47对比例15871198.13对比例25492096.36对比例35921497.64对比例45731297.91对比例5566998.41对比例65841098.29对比例7595599.16对比例85702795.26
[0093]
根据上表2的检测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消毒剂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杀菌率最高可达到99%以上。实施例的杀菌效果显著优于对比例,说明本发明通过合理的配比,得到科学合理配方的消毒剂,杀菌效果最好。
[0094]
(4)对皮肤的影响试验
[0095]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消毒剂一次完整皮肤刺激性试验,根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2.3.3相关规定进行相关试验。本试验采用的消毒剂实施例3所述的消毒剂稀释至1%进行试验;试验动物采用成年雌性日本大耳兔,染毒方式为经皮染毒;皮肤处理方式为用宠物用修剪器去毛。
[0096]
试验操作步骤:试验前24小时将家兔脊柱两侧的毛去掉,不得损伤皮肤,去毛范围,左、右各3cm
×
3cm,并检查皮肤完好。次日将稀释后的消毒液0.5ml直接涂抹与家兔一侧皮肤,涂抹面积为2.5cm
×
2.5cm,然后用油脂覆盖,再用无刺激胶布固定,另一只敷贴蒸馏水作为对照,敷贴时间为4小时。试验结束后,用温水去除残留受试物,分别于去除受试物后1小时、24小时、48小时观察皮肤局部反应,并按要求进行评分。结果见表3。
[0097]
表3本发明的消毒剂对家兔皮肤的影响结果
[0098]
[0099]
由表3的结果可见,本发明的消毒剂对家兔的最高皮肤刺激指数为0分,根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皮肤刺激强度分级标准,属无刺激性,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要求。本发明的消毒剂可直接接触皮肤,无毒无害,对大熊猫的应激较小。
[0100]
综上可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大熊猫圈舍消毒效果良好、无毒副作用,可直接接触毛皮的消毒剂,其配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适宜大规模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