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脱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335853发布日期:2022-08-31 08:4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盐碱地改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改良盐碱地的盐碱地脱盐方法。


背景技术:

2.盐碱地是指土壤里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盐碱地主要的形成原因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盐碱地无法种植农作物,造成资源浪费。
3.为改良盐碱地的土壤,人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得到了多种盐碱地的改良方法,例如,洗盐、平整土地、适时耕地、增施有机肥、施用土壤调理剂等,能够降低盐碱地的含盐量,进而耕种,为快速排盐,人们研究出盐碱地脱盐方法,在田间开挖排盐沟、铺设排盐管,加速含盐水下渗,进而达到快速脱盐的目的,需要多次洗盐后实现种植,且需水量大,不适合缺水地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种植与脱盐同步进行的盐碱地脱盐方法。
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盐碱地脱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一,开挖排盐沟,排盐沟包括位于田边的主沟和位于田中间的渗水沟,在渗水沟内铺设支撑填料然后回填,主沟与渗水沟连通,排盐沟的坝体高出田;
7.步骤二,深坑种植,在田间成行成列开挖浅坑,在浅坑中间位置开挖深坑,在深坑内放置种植基,种植基是泥土、肥料与碎块三者的混合物,在种植基上种植绿植;
8.步骤三,防返盐处理,对浅坑进行回填,在回填土上铺设砂石层,在砂石层上方覆膜;
9.步骤四,洗盐,降雨时对排盐沟进行降水。
10.进一步地,步骤一中的支撑填料选用陶土块、砖块、水泥块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1.进一步地,步骤一中的支撑填料平均粒径为10-30cm。
12.进一步地,步骤二中浅坑开挖深度为20cm,直径为50-60cm,相邻两个浅坑的间距为150-200cm。
13.进一步地,步骤二中,深坑的深度为70-80cm,直径为15-20cm。
14.进一步地,通过主沟引入灌溉水。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盐碱地脱盐方法,包括开挖排盐沟、深坑种植、防返盐处理、洗盐步骤,开挖主沟和渗水沟,在渗水沟内铺设填充支撑层,能够形成渗水通道,不需要管道,进而不需要维护,开挖浅坑,在浅坑中间开挖深坑,进而种植绿植,保证绿植的成活率,绿植成活后,覆盖相应的田间土地,避免太阳直射,进而能够降低返盐,对浅坑进行回填,在回填土上铺设砂石层,在砂石层上方覆膜,通过覆膜能够降低水分散失,进而降低返盐,铺设砂石,在降雨天,水能够通过砂石快速渗入浅坑,经过深坑后进入渗水沟,汇入主沟
后被降水排出,实现种植与脱盐同时进行。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7.实施例1
18.一种盐碱地脱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步骤一,开挖排盐沟,排盐沟包括位于田边的主沟和位于田中间的渗水沟,在渗水沟内铺设支撑填料然后回填,主沟与渗水沟连通,排盐沟的坝体高出田;
20.步骤二,深坑种植,在田间成行成列开挖浅坑,在浅坑中间位置开挖深坑,在深坑内放置种植基,种植基是泥土、肥料与碎块三者的混合物,在种植基上种植绿植;
21.步骤三,防返盐处理,对浅坑进行回填,在回填土上铺设砂石层,在砂石层上方覆膜;
22.步骤四,洗盐,降雨时对排盐沟进行降水。
23.其中,步骤一中的支撑填料选用陶土块、砖块、水泥块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24.步骤一中的支撑填料平均粒径为20cm。
25.步骤二中浅坑开挖深度为20cm,直径为50cm,相邻两个浅坑的间距为 150cm。
26.步骤二中,深坑的深度为70cm,直径为15cm。
27.通过主沟引入灌溉水,进而经过渗水沟进入深坑内。
28.本实施例提供的盐碱地脱盐方法,包括开挖排盐沟、深坑种植、防返盐处理、洗盐步骤,开挖主沟和渗水沟,在渗水沟内铺设填充支撑层,能够形成渗水通道,不需要管道,进而不需要维护,开挖浅坑,在浅坑中间开挖深坑,进而种植绿植,保证绿植的成活率,绿植成活后,覆盖相应的田间土地,避免太阳直射,进而能够降低返盐,对浅坑进行回填,在回填土上铺设砂石层,在砂石层上方覆膜,通过覆膜能够降低水分散失,进而降低返盐,铺设砂石,在降雨天,水能够通过砂石快速渗入浅坑,经过深坑后进入渗水沟,汇入主沟后被降水排出,实现种植与脱盐同时进行。
29.实施例2
30.一种盐碱地脱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步骤一,开挖排盐沟,排盐沟包括位于田边的主沟和位于田中间的渗水沟,在渗水沟内铺设支撑填料然后回填,主沟与渗水沟连通,排盐沟的坝体高出田;
32.步骤二,深坑种植,在田间成行成列开挖浅坑,在浅坑中间位置开挖深坑,在深坑内放置种植基,种植基是泥土、肥料与碎块三者的混合物,在种植基上种植绿植;
33.步骤三,防返盐处理,对浅坑进行回填,在回填土上铺设砂石层,在砂石层上方覆膜;
34.步骤四,洗盐,降雨时对排盐沟进行降水。
35.其中,步骤一中的支撑填料选用陶土块、砖块、水泥块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36.步骤一中的支撑填料平均粒径为25cm。
37.步骤二中浅坑开挖深度为20cm,直径为55cm,相邻两个浅坑的间距为 160cm。
38.步骤二中,深坑的深度为75cm,直径为18cm。
39.通过主沟引入灌溉水,进而经过渗水沟进入深坑内。
40.实施例3
41.一种盐碱地脱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2.步骤一,开挖排盐沟,排盐沟包括位于田边的主沟和位于田中间的渗水沟,在渗水沟内铺设支撑填料然后回填,主沟与渗水沟连通,排盐沟的坝体高出田;
43.步骤二,深坑种植,在田间成行成列开挖浅坑,在浅坑中间位置开挖深坑,在深坑内放置种植基,种植基是泥土、肥料与碎块三者的混合物,在种植基上种植绿植;
44.步骤三,防返盐处理,对浅坑进行回填,在回填土上铺设砂石层,在砂石层上方覆膜;
45.步骤四,洗盐,降雨时对排盐沟进行降水。
46.其中,步骤一中的支撑填料选用陶土块、砖块、水泥块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47.步骤一中的支撑填料平均粒径为30cm。
48.步骤二中浅坑开挖深度为20cm,直径为60cm,相邻两个浅坑的间距为 180cm。
49.步骤二中,深坑的深度为76cm,直径为18cm。
50.通过主沟引入灌溉水,进而经过渗水沟进入深坑内。
51.实施例4
52.一种盐碱地脱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3.步骤一,开挖排盐沟,排盐沟包括位于田边的主沟和位于田中间的渗水沟,在渗水沟内铺设支撑填料然后回填,主沟与渗水沟连通,排盐沟的坝体高出田;
54.步骤二,深坑种植,在田间成行成列开挖浅坑,在浅坑中间位置开挖深坑,在深坑内放置种植基,种植基是泥土、肥料与碎块三者的混合物,在种植基上种植绿植;
55.步骤三,防返盐处理,对浅坑进行回填,在回填土上铺设砂石层,在砂石层上方覆膜;
56.步骤四,洗盐,降雨时对排盐沟进行降水。
57.其中,步骤一中的支撑填料选用陶土块、砖块、水泥块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58.步骤一中的支撑填料平均粒径为15cm。
59.步骤二中浅坑开挖深度为20cm,直径为50cm,相邻两个浅坑的间距为 200cm。
60.步骤二中,深坑的深度为75cm,直径为20cm。
61.通过主沟引入灌溉水,进而经过渗水沟进入深坑内。
6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