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八角炭疽病综合防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333255发布日期:2022-08-31 07:4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八角炭疽病综合防控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八角炭疽病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八角炭疽病综合防控方法。


背景技术:

2.八角树是亚热带特有的芳香性植物,八角果多用作食用配料、酿酒、日用化工等,提炼产物可防控多种流行性疾病,属世界稀缺资源。自2006年以来八角炭疽病在大容山大面积暴发成灾,八角产量严重下降,甚至失收。
3.植物炭疽病是农作物经常发生的一大病害,分布广泛,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为突出,被称为世界第八大植物致病真菌群。八角炭疽病病原菌无性阶段为球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occdes(wall)hughes,有性阶段为八角小丛壳菌glomerellaillicium wei,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叶、病枝上越冬,全年均可发生,一般4月下旬至5月初开始发病,高温多雨的7~8月是发病高峰期。八角炭疽病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极易大量繁殖。在28℃左右最适合八角炭疽菌丝生长,也利于孢子形成。
4.自2009年以来大容山周边八角林长期粗放管理,很少进行抚育管护、施肥、病害防治,导致八角炭疽病大规模爆发,出现落叶、枯梢、枯萎、甚至死亡并且持续多年。八角炭疽病综合防治,是八角种植及生态修复急需解决的问题。
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八角炭疽病的防治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八角炭疽病有效防治手段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八角炭疽病综合防控方法,通过本发明方法进行综合防控治理后,八角炭疽病斑大为减少,严重落叶现象得到遏制,八角树开花量明显提高,产量得到显著提升。
7.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八角炭疽病综合防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1)清除八角林内杂草和灌木,尤其是攀援在八角树上的藤本(绞杀)植物,保留软质树种,对八角林地面喷施消毒剂;
10.(2)在八角春梢生长期施用复壮肥,在八角春梢生长期和开花座果期分别施用叶面肥;
11.(3)在八角春梢老熟期至秋梢萌动期喷施抗病微生物菌剂。
12.优选的,步骤(1)所述消毒剂为30%苯醚甲环唑1500~2500倍液或40%唑醚戊唑醇2000~3000倍液。
13.优选的,步骤(1)所述消毒剂喷施次数为2~3次,相邻两次喷施时间间隔为7~10天。
14.优选的,步骤(1)所述消毒剂每次的施用量为900~1200kg/亩。
15.优选的,步骤(2)所述叶面肥为复合微生物菌剂300~500倍液。
16.优选的,步骤(2)所述叶面肥的施用量独立为300~500kg/亩。
17.优选的,步骤(3)所述抗病微生物菌剂为抗茬灵450~550倍液。
18.优选的,步骤(3)所述抗病微生物菌剂每次的施用量为900~1200kg/亩。
19.优选的,步骤(3)所述抗病微生物菌剂喷施次数为2~4次,相邻两次喷施时间间隔为15~20天。
20.优选的,步骤(2)所述复壮肥,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尿素250~350份、磷酸一铵80~120份、钙镁磷肥50~70份、氯化钾150~190份、硼砂4~6份、硫酸锌2~4份、硫酸亚铁4~6份和发酵鸡粪350~370份。
21.优选的,所述复壮肥的制备方法,将尿素、磷酸一铵、钙镁磷肥、氯化钾、硼砂、硫酸锌、硫酸亚铁和发酵鸡粪混合。
22.优选的,步骤(2)所述复壮肥施用量为7~10kg/株。
23.优选的,所述复壮肥的施肥方法为:在树冠投影的边缘开施肥沟,并撒入所述复壮肥后回填。
24.优选的,所述施肥沟为条状沟或弧状沟。
25.优选的,所述施肥沟的大小为长为90~110cm,宽为25~35cm,深为10~20cm。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27.1、八角林内杂草灌木较多,通风透气性差,卫生条件较差,光照不足,八角树营养空间不足,生长不良,树体抗性差,极易导致八角炭疽病暴发。清杂是为八角树生长创造了适宜的地面生态环境,可解决八角树营养空间不足,增加林分透光透气性能,增强树体抗病能力。本发明通过机割或人工割除八角林内杂草灌木,尤其是缠绕和寄生在八角树上的藤本(绞杀)植物,保留较大的杂木(其它软阔)。八角树被隔开,不容易感染,事实证明,混交林的八角抗病能力更强。
28.2、八角树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是靠土壤自身肥力供给,由于八角进入成果期后长年花果不离枝,需要吸收大量的养分供应生长和挂果,仅靠土壤自身肥力已无法满足需要,且容易造成重茬障碍。必须补充八角树生长挂果缺失的养分。根据土壤检测情况,补充相应的营养物质,才能达到八角林地肥力平衡,增强树体养分,克服重茬障碍,促进八角树健壮和丰产稳产。
29.本发明应用测土技术,确定八角肥料配方,提高肥效,改善土壤结构,为八角树正常生长提供外源营养物质,增强八角树体抗病能力,促进其健康生长。本发明提供的肥料配方不仅可以为八角树提供均衡的全养分需求,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树的抗病性能,尤其是经过复合微生物发酵后的发酵鸡粪结合喷洒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土传病的防治有特别的效果;而喷洒微生物菌剂,既可以起到叶面肥的营养效果,也可以防治许多病虫危害,对抑制炭疽病发生和危害有显著效果。
30.3、本发明在八角春梢生长期(3~5月)、开花座果期(6~8月)分别喷施叶面肥,能有效促进叶片转绿变厚,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本发明对八角林地面喷施消毒,喷洒复合微生物菌剂,把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有机结合,有效控制了炭疽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和传播,取得了良好的生产、生态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目标株1号树体复壮前;
33.图2为目标株1号树体复壮后;
34.图3为目标株2号树体复壮前(左)和复壮后(右);
35.图4为目标株3号树体复壮后;
36.图5为目标株4号树体复壮后。
具体实施方式
3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八角炭疽病综合防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8.(1)清除八角林内杂草和灌木,尤其是攀援在八角树上的藤本(绞杀)植物,保留软质树种,对八角林地面喷施消毒剂;
39.(2)在八角春梢生长期施用复壮肥,在八角春梢生长期和开花座果期分别施用叶面肥;
40.(3)在八角春梢老熟期至秋梢萌动期喷施抗病微生物菌剂。
41.在本发明中,步骤(1)所述消毒剂为30%苯醚甲环唑1500~2500倍液或40%唑醚戊唑醇2000~3000倍液;优选为30%苯醚甲环唑1700~2300倍液或40%唑醚戊唑醇2200~2800倍液;进一步优选为30%苯醚甲环唑1900~2100倍液或40%唑醚戊唑醇2400~2600倍液;更优选为30%苯醚甲环唑2000倍液或40%唑醚戊唑醇2500倍液。
42.在本发明中,步骤(1)所述消毒剂喷施次数为2~3次,相邻两次喷施时间间隔为7~10天;优选为喷施次数为3次,相邻两次喷施时间间隔为8~9天;进一步优选为喷施次数为3次,相邻两次喷施时间间隔为9天。
43.在本发明中,步骤(1)所述消毒剂每次的施用量为900~1200kg/亩;优选为1000~1100kg/亩;进一步优选为1050kg/亩。
44.在本发明中,步骤(2)所述叶面肥为复合微生物菌剂300~500倍液(购买于北京意科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优选为复合微生物菌剂350~450倍液;进一步优选为复合微生物菌剂400倍液。
45.在本发明中,步骤(2)所述叶面肥的施用量独立为600~1500kg/亩;优选为700~1400kg/亩;进一步优选为900~1200kg/亩;更优选为1050kg/亩。
46.在本发明中,步骤(3)所述抗病微生物菌剂为抗茬灵450~550倍液;优选为470~530倍液;进一步优选为490~510倍液;更优选为500倍液。
47.在本发明中,步骤(3)所述抗病微生物菌剂每次的施用量为900~1200kg/亩;优选为1000~1100kg/亩;进一步优选为1050kg/亩。
48.在本发明中,步骤(3)所述抗病微生物菌剂喷施次数为2~4次,相邻两次喷施时间间隔为15~20天;优选为喷施次数为3次,相邻两次喷施时间间隔为16~19天;进一步优选为喷施次数为3次,相邻两次喷施时间间隔为17~18天;更优选为喷施次数为3次,相邻两次
喷施时间间隔为18天。
49.在本发明中,步骤(2)所述复壮肥,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尿素250~350份、磷酸一铵80~120份、钙镁磷肥50~70份、氯化钾150~190份、硼砂4~6份、硫酸锌2~4份、硫酸亚铁4~6份和发酵鸡粪350~370份;优选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尿素270~330份、磷酸一铵90~110份、钙镁磷肥54~66份、氯化钾160~180份、硼砂5份、硫酸锌3份、硫酸亚铁5份和发酵鸡粪354~366份;进一步优选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尿素290~310份、磷酸一铵95~105份、钙镁磷肥58~62份、氯化钾165~175份、硼砂5份、硫酸锌3份、硫酸亚铁5份和发酵鸡粪358~362份;更优选由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制备而成:尿素300份、磷酸一铵100份、钙镁磷肥60份、氯化钾170份、硼砂5份、硫酸锌3份、硫酸亚铁5份和发酵鸡粪357份。
50.在本发明中,所述复壮肥的制备方法,将尿素、磷酸一铵、钙镁磷肥、氯化钾、硼砂、硫酸锌、硫酸亚铁和发酵鸡粪混合。
51.在本发明中,步骤(2)所述复壮肥施用量为7~10kg/株;优选为8~9kg/株;进一步优选为8.5kg/株。
52.在本发明中,所述复壮肥的施肥方法为:在树冠投影的边缘开施肥沟,并撒入所述复壮肥后回填。
53.在本发明中,所述施肥沟为条状沟或弧状沟;优选为条状沟。
54.在本发明中,所述施肥沟的长为90~110cm,宽为25~35cm,深为10~20cm;优选长为94~106cm,宽为27~33cm,深为12~18cm;进一步优选为长为98~102cm,宽为29~31cm,深为14~16cm;更优选为长为100cm,宽为30cm,深为15cm。
5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56.本发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购买于北京意科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57.实施例1
58.(1)清杂:通过机割或人工割除八角林内杂草灌木,尤其是攀援在八角树上的藤本(绞杀)植物,保留较大的杂木(其它软阔树种);
59.(2)对八角林地面喷施30%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900kg/亩,其中,喷施次数为2次,相邻两次喷施时间间隔为7天;
60.(3)在八角春梢生长期施用复壮肥
61.所述复壮肥的制备方法,将尿素250份、磷酸一铵80份、钙镁磷肥50份、氯化钾150份、硼砂4份、硫酸锌2份、硫酸亚铁4份和发酵鸡粪350份混合;
62.所述复壮肥的使用方法,每年3月上旬,在八角树树冠投影的边缘开条状施肥沟,并撒入所述八角专用肥后回填,施用量为7kg/株,其中施肥沟长为90cm,宽为25cm,深为10cm;
63.(4)在八角春梢生长期和开花座果期分别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450倍液;施用量独立为600kg/亩;
64.(5)在八角春梢老熟期至秋梢萌动期喷施抗茬灵450倍液,施用量为900kg/亩,喷施次数为2次,相邻两次喷施时间间隔为15天。
65.实施例2
66.(1)清杂:通过机割或人工割除八角林内杂草灌木,尤其是攀援在八角树上的藤本(绞杀)植物,保留较大的杂木(其它软阔树种);
67.(2)对八角林地面喷施40%唑醚戊唑醇3000倍液,1200kg/亩,其中,喷施次数为3次,相邻两次喷施时间间隔为10天;
68.(3)在八角春梢生长期施用复壮肥
69.所述复壮肥的制备方法,将尿素350份、磷酸一铵120份、钙镁磷肥70份、氯化钾190份、硼砂6份、硫酸锌4份、硫酸亚铁6份和发酵鸡粪370份混合;
70.所述复壮肥的使用方法,每年3月下旬,在八角树树冠投影的边缘开条状或弧状施肥沟,并撒入所述八角专用肥后回填,施用量为10kg/株,其中施肥沟长为110cm,宽为35cm,深为20cm;
71.(4)在八角春梢生长期和开花座果期分别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500倍液;施用量独立为300kg/亩;
72.(5)在八角春梢老熟期至秋梢萌动期喷施抗茬灵550倍液,施用量为1200kg/亩,喷施次数为4次,相邻两次喷施时间间隔为20天。
73.实施例3
74.(1)清杂:通过机割或人工割除八角林内杂草灌木,尤其是攀援在八角树上的藤本(绞杀)植物,保留较大的杂木(其它软阔树种);
75.(2)对八角林地面喷施30%苯醚甲环唑2000倍液,1050kg/亩,其中,喷施次数为3次,相邻两次喷施时间间隔为9天;
76.(3)在八角春梢生长期施用复壮肥
77.所述复壮肥的制备方法,将尿素300份、磷酸一铵100份、钙镁磷肥60份、氯化钾170份、硼砂5份、硫酸锌3份、硫酸亚铁5份和发酵鸡粪357份混合;
78.所述复壮肥的使用方法,每年3月中旬,在八角树树冠投影的边缘开条状或弧状施肥沟,并撒入所述八角专用肥后回填,施用量为8.5kg/株,其中施肥沟长为100cm,宽为30cm,深为15cm;
79.(4)在八角春梢生长期和开花座果期分别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500倍液;施用量独立为500kg/亩;
80.(5)在八角春梢老熟期至秋梢萌动期喷施抗茬灵500倍液,施用量为500kg/亩,喷施次数为3次,相邻两次喷施时间间隔为18天。
81.实施例4
82.从2021年开始,应用实施例3的方法对大容山八角林进行炭疽病综合防控,在八角林内随机选择8株患有炭疽病的八角树,并依次标号,作为目标株。其中,在施肥前,先对八角林土壤进行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83.表1土壤检测结果
84.土壤因子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变异系数评价ph4.294.673.780.399.05%-有机质/(g.kg-1
)35.6948.1119.4513.838.67%中等全n/(g.kg-1
)1.842.261.20.4624.86%中等全p2o5(g.kg-1
)0.871.170.650.2326.30%贫
速效p/
mg.kg.-1
1.521.10.426.73%贫速效k/
mg.kg.-1
587734.720.435.18%中下有效cu/
mg.kg.-1
0.540.990.140.3564.62%极贫有效zn/
mg.kg.-1
1.431.991.090.4329.98%贫有效b/
mg.kg.-1
0.210.310.150.0838.33%贫有效fe/
mg.kg.-1
45.4750.5534.377.5916.70%中等
85.表1的检测结果说明,试验八角林地土壤呈现较强酸性,全p2o5、速效p、有效cu、有效zn、有效b处于贫或极贫的水平,有机质、全n、全k2o、有效fe处于中或中下水平,肥力等级属于ⅱ级。
86.根据测定结果,确定八角施肥肥料配方,结果如表2所示。
87.表2八角施肥肥料配方
88.[0089][0090]
在确定肥料的配方后,再按实施例3的方法进行施肥及进行其他的管理。并观察目标株树体复壮前后着叶量变化,结果如表3所示。
[0091]
表3试验前后着叶量对比
[0092]
[0093][0094]
由表3的结果可知,在防控治理后,目标株的着叶量具有极显著的增加,叶量增加最高可达2933.3%,这说明本发明的方法对八角炭疽病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八角炭疽病斑大为减少,严重落叶现象得到遏制,八角树开花量明显提高,产量得到显著提升。治理前每年9~11月树冠上部枝条着叶量稀稀疏疏,顶部几乎为零,治理当年12月底前枝条着叶量仍达90%以上。
[0095]
成本分析:综合分析,本次八角炭疽病综合防治试验每亩物质成本为:根施肥料170~320元/亩,叶面肥约50元/次亩。药物喷施约50元/次亩。全年每亩物资成本约800~1100元,连续治理2年可基本恢复正常。对于一直失收的八角林地,值得推广。
[0096]
近年八角价格持续走高,严重的炭疽病一直影响八角的产量,致使八角种植经营户经营收益直线下滑,甚至失收,丧失八角经营管护和抚育热情。适当的营林措施和药物防治,可以有效防治八角炭疽病,使八角树保持旺盛的生长树势,提高八角挂果量,增加经济收入。
[009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