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间距可调的农用旋耕机。
背景技术:2.农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农业是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
3.在进行农业种植时,需使用旋耕机,旋耕机是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能够切碎埋在地表以下的根茬,便于播种机作业,为后期播种提供良好种床,虽然现有的旋耕机可以对土地进行耕、耙作业,但存在现有的旋耕机进行工作时,其旋耕刀无法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进行间距调节,进而进行不同范围的耕、耙作业,且旋耕刀无法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对土壤进行不同深度接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距可调的农用旋耕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存在现有的旋耕机进行工作时,其旋耕刀无法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进行间距调节,进而进行不同范围的耕、耙作业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间距可调的农用旋耕机,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设有旋耕机构,所述旋耕机构包括圆杆,所述圆杆通过轴承与第一壳体转动相连,所述圆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多个套筒,多个所述套筒的外壁均固接有多个旋耕刀,多个所述套筒均通过轴承盖转动相连有竖杆,多个所述竖杆的外壁滑动相连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加工于第一壳体的顶部,所述竖杆的内壁螺纹相连有螺栓,所述螺栓的顶部固接有板体,所述板体的底部与第一壳体的顶部抵紧贴合,所述板体的顶部固接有扶手。
6.优选的,所述圆杆的外壁加工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内壁滑动相连有多个块体,多个所述块体的两端分别与多个套筒的内壁两端固接在一起。
7.优选的,多个所述板体的底部均固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底部与第一壳体的顶部抵紧贴合。
8.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设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螺纹套,两个所述螺纹套分别与第一壳体的外壁两端固接在一起,两个所述螺纹套的内壁均螺纹相连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通过轴承转动相连有第二壳体,两个所述螺杆的顶部均固接有槽轮,两个所述槽轮通过皮带转动相连,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面固接有竖板。
9.优选的,两个所述螺杆均通过轴承转动相连有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均与竖板的前端面固接在一起。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轴承转动相连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底部与一端的槽轮
顶部固接在一起。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间距可调的农用旋耕机,通过扶手带动板体和螺栓转动,进而板体带动橡胶垫取消对第一壳体的抵紧贴合,进而扶手可带动竖杆、套筒、块体和旋耕刀,在圆杆的外壁进行左右移动,进而调节多个旋耕刀之间的距离,便于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进行不同范围的耕、耙作业。
12.通过调整机构中的一端槽轮跟随手柄转动,一端槽轮转动时,通过与皮带的驱动,带动另一端的槽轮进行同步转动,进而两个槽轮带动对应的螺杆转动,螺杆转动时,可带动两个螺纹套和第一壳体进行升降调整,进而改变多个旋耕刀的放置高度,便于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对土壤进行不同深度接触。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关系示意图;
14.图2为该间距可调的农用旋耕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图2中圆杆、竖杆和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图2中螺纹套、螺杆和皮带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第一壳体,2、橡胶垫,3、第一通槽,4、块体,5、支撑座,6、手柄,7、旋耕机构,701、圆杆,702、套筒,703、旋耕刀,704、竖杆,705、第二通槽,706、螺栓,707、板体,708、扶手,8、调整机构,801、螺纹套,802、螺杆,803、第二壳体,804、槽轮,805、皮带,806、竖板,9、驱动机构,901、电机,902、罩体,90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间距可调的农用旋耕机,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的内壁设有旋耕机构7,旋耕机构7包括圆杆701,圆杆701通过轴承与第一壳体1转动相连,圆杆701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多个套筒702,套筒702可在圆杆701的外壁进行左右移动,多个套筒702的外壁均固接有多个旋耕刀703,旋耕刀703可跟随套筒702和圆杆701转动,多个套筒702均通过轴承盖转动相连有竖杆704,套筒702可在竖杆704处进行转动,多个竖杆704的外壁滑动相连有第二通槽705,竖杆704可带动套筒702和旋耕刀703,进行左右移动,第二通槽705加工于第一壳体1的顶部,竖杆704的内壁螺纹相连有螺栓706,螺栓706的顶部固接有板体707,板体707的底部与第一壳体1的顶部抵紧贴合,板体707与第一壳体1的抵紧贴合,可对竖杆704、套筒702和旋耕刀703进行移动固定,板体707的顶部固接有扶手708,扶手708可带动板体707、竖杆704、套筒702和旋耕刀703进行左右移动,圆杆701的外壁加工有第一通槽3,第一通槽3的内壁滑动相连有多个块体4,块体4与第一通槽2的滑动相连,圆杆701可带动块体4、套筒702和旋耕刀703进行转动,多个块体4的两端分别与多个套筒702的内壁两端固接在一起,多个板体707的底部均固接有橡胶垫2,橡胶垫2的底部与第一壳体1的顶部抵紧贴合,扶手708带动板体707和螺栓706转动,进而板体707带动
橡胶垫2取消对第一壳体1的抵紧贴合,进而扶手708可带动竖杆704、套筒702、块体4和旋耕刀703,在圆杆701的外壁进行左右移动,进而调节多个旋耕刀703之间的距离,便于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进行不同范围的耕、耙作业。
20.第一壳体1的外壁设有调整机构8,调整机构8包括螺纹套801,两个螺纹套801分别与第一壳体1的外壁两端固接在一起,两个螺纹套801的内壁均螺纹相连有螺杆802,螺杆802转动时,可带动螺纹套801和第一壳体1进行升降运动,进而改变旋耕刀703的高度,两个螺杆802通过轴承转动相连有第二壳体803,两个螺杆802的顶部均固接有槽轮804,两个槽轮804通过皮带805转动相连,两个槽轮804与皮带805的驱动,可带动两个螺杆802进行转动,第二壳体803的后端面固接有竖板806,两个螺杆802均通过轴承转动相连有支撑座5,两个支撑座5均与竖板806的前端面固接在一起,第二壳体803通过轴承转动相连有手柄6,手柄6的底部与一端的槽轮804顶部固接在一起,通过一端槽轮804跟随手柄6转动,一端槽轮804转动时,通过与皮带805的驱动,带动另一端的槽轮804进行同步转动,进而两个槽轮804带动对应的螺杆802转动,螺杆802转动时,可带动两个螺纹套801和第一壳体1进行升降调整,进而改变多个旋耕刀703的放置高度,便于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对土壤进行不同深度接触。
21.第一壳体1的一端设有驱动机构9,驱动机构9包括电机901,电机901安装于第一壳体1的一端,电机901的型号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进行选择,电机901的输出端与圆杆701固接在一起,电机901的外壁间隙配合有罩体902,罩体902用于对电机901进行保护,罩体902固接于第一壳体1的一端,罩体902的外壁加工有多个通孔903,通孔903用于对电机901进行散热。
22.当使用该间距可调的农用旋耕机时,扶手708带动板体707和螺栓706转动,进而板体707带动橡胶垫2取消对第一壳体1的抵紧贴合,进而扶手708可带动竖杆704、套筒702、块体4和旋耕刀703,在圆杆701的外壁进行左右移动,进而调节多个旋耕刀703之间的距离,便于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进行不同范围的耕、耙作业,并可通过一端槽轮804跟随手柄6转动,一端槽轮804转动时,通过与皮带805的驱动,带动另一端的槽轮804进行同步转动,进而两个槽轮804带动对应的螺杆802转动,螺杆802转动时,可带动两个螺纹套801和第一壳体1进行升降调整,进而改变多个旋耕刀703的放置高度,便于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对土壤进行不同深度接触。
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